清穿之我要做女主-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玉被几人看的不自在,于是开口说道,“想必几位兄长也是急着回家报喜吧!要是怠慢了喜差就不好了!不如我们找时间再聚!”特种纨绔
“宁玉说得不错,站在这里被别人当猴看,我就觉得全身不舒服,不如就散了吧!”张廷玉点点头说道。
“那就明天好了,让宁玉这个会元做东,请我们一顿,安抚安抚为兄这颗受伤的小心脏!”姜宸英一脸受伤的倚在宁玉的肩膀上,高大的身躯,摆着西子捧心的造型,不知道有多么搞笑。
不仅宁玉几人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是那些站在杏榜周围的学子,也跟着笑起来;姜宸英听到笑声,这才回过神来,这不是他们几人独处时的青竹院,而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想到此处,姜宸英顿时脸色爆红,向几人抱拳,就匆匆的离开,那个速度堪比兔子。
宁玉几人看着姜宸英跑得飞快的身影,顿时爆笑开来。
还没进家门,就看见等候在院门前的香玉,看到一身青衣的宁玉,赶紧疾步迎上来,同时大声说道,“二爷回来了!”随后转头吩咐身后的小丫鬟,“雪茜,快点去通知小姐!”
“奴婢恭喜二爷喜得会元!”香玉边蹲身行礼,边满脸笑意的恭喜道,“十三爷听说二爷中了,亲自过来道喜!”
“哦?”宁玉有些惊诧,没想到自己中了会元,还能让他亲自过来道贺,于是问道“十三阿哥还在府里吗?”
“回二爷,十三阿哥正在凌云阁里陪着小姐!”香玉恭敬的回道,“小姐准备留十三阿哥用晚饭再回去”其实自从小姐彪悍的暴打德妃的时候,她对于皇室也就不怎么害怕了,对那些所谓的皇亲国戚也不过如此。
当宁玉到达凌云阁门口的时候,就看到相谈甚欢的两人,白衣少女,风华绝代,浅笑嫣然,一身华服的小少年,仰着头满脸喜悦的不知说些什么,逗得少女笑个不停。
“姐姐!”宁玉紧走两步上前,抬手抱拳拜倒,“十三阿哥万福!”少年的声音清越,听起来很舒服。
“快快请起,你可是我师父的弟弟!“十三阿哥胤祥赶紧弯腰去扶跪在地上的富察宁玉,他可是师父的弟弟,怎么能够跪他呢!红楼之姑苏林家
“快起来吧!”宁静对于宁玉的表现很满意,他本就是这个朝代的人,遵守这个朝代的规矩,那是必然的,和她不是一个性质,“姐姐可要恭喜你呀,会元公!”
“姐姐说笑了,玉儿可是你弟弟,我得了会元,还不是姐姐教导的好!”宁玉恭敬的作揖,对于姐姐的调侃,不声不响的反击了回去,“十三阿哥,您说草民说的是也不是?”
“甚是!”十三阿哥看着姐弟两人的相处模式,不禁羡慕的说道,他的兄弟姐妹不少,但是能真诚说话的几乎没有,不论哪一个都是一句话里藏着九曲十八弯的心思,要小心再小心,以免着了别人的道,成为人家手里的棋子。
闻言,宁静看了一眼,语带羡慕的十三阿哥胤祥,于是转移话题,“你额娘身体怎么样了?”其实敏妃的病也不能算是病,不过是中毒罢了!是了,敏嫔自上回病愈以后,已经升了位分,而且正式的进行了册封,是堂堂正正的四妃,取代了原来德妃的位子。
其实有心人都明白,敏妃能够升位,一方面是因为胤祥雪地求医的孝心感动了皇帝,一方面是因为胤祥交好富察宁静这棵大树;直到现在,除了宁玉还没有人知道富察宁静与爱新觉罗胤祥的师徒关系,就连敏妃也不知道,只当儿子雪地求医感动了人家,才被救的。
“已经没有问题了,今个早上喝了两碗皮蛋瘦肉粥,又吃了一碟子豌豆黄!”想到逐渐康复的额娘,胤祥的嘴角弯起了一抹幸福的弧度,“谢谢师傅的药丸,要不然~~”
“这样就好!”宁静点头说道,让回送给胤祥的并不是什么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药,只是最普通的解毒丸,但是解敏妃身体里的毒素还是绰绰有余的,“回去以后,每天早上围着皇宫跑十圈,能做到吗?”
胤祥接触到宁静看过来的眼神,下意识的说道,“能!”他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神仙师傅既然这样说,自然有她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臣是探花郎
话说十三阿哥胤祥回宫后,按照宁静所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围着皇宫跑上几圈;经过几个朝代扩建的皇宫,自然不小,普通人跑一圈都受不了,更别说让一个半大的少年跑上几圈。
胤祥为了完成神仙师傅的任务,特意向康熙皇帝请了三个月不用去上书房晨读的假期;作为千古一帝哪里是简单的,自家儿子去了一趟富察宁静那里,回来就开始不正常,不用想也知道是谁的杰作,为了不得罪那位,康熙皇帝大手一挥,准了!
敏妃对于儿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围着皇宫的跑步的行为,又心疼又无奈,她已经知道自家儿子拜了那位为师,心下自是激动不已,能得了那位的青眼,比什么都强,君不见,富察宁玉这个少年神童;既然是人家师父给徒弟的任务,她这个做额娘的,也不能反对;所以只好想着法子给胤祥补身体,今天这给汤,明天那个水,不过一个月的功夫,胤祥就退去了苍白,脸色红润健康,比以往壮实了不少,就连个子也抽高了一截,胤祥的变化很明显,自然逃不过康熙及众位妃嫔的眼睛,先前还嘲笑十三阿哥胤祥的声音,顿时消声灭迹;尼玛这是*裸的显摆!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不短,对于那些金榜题名等待殿试的学子来说,却显得格外漫长,简直是度日如年。
保和殿和太和殿是整个皇宫,为数不多的大殿,几乎每次皇家举行什么大事件,都会在这两座宫殿之中,作为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自然少不了。
等到了保和殿,领事的总管太监让众位学子在殿外站住,因为个子矮的问题,宁玉排在了最前面,那个太监可能知道宁玉的身份。也不敢摆什么架子,只是回头轻声说道,“杂家刚说过的规矩,望各位不要忘记才好,现在等着皇帝传召。”说完还意味深长的看了宁玉一眼,让宁玉有点莫名其妙。
听了此言,大家全都屏息听起来,其实实在听不到什么,这里人人都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行走间落地无声。对于这些初次进宫的学子来说。无端生出一种肃穆严肃之感。心里头有些胆战心惊,不过这些人并不包括富察宁玉。
宁玉回头打量一下,当看到站在不远处的张廷玉等人的时候,微微点点头。扫了一眼其他学子能像宁玉这样无聊的四处打量的没几个,几乎都是低着头站在那里,不知想写什么。异界萌灵战姬
且不说众人有什么样的心思,只听见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内跑了出来,尖细的声音喊道,“宣各位考生觐见!”
话音一落,站在殿外的学子忙整理衣冠,低着头,排成一队。走了进去,待站好,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三呼万岁以后,就听到高台上传来一声低沉的男音。“免礼!”
在场的皇帝阿哥包括众位大臣,全部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这位爷因为她姐姐的原因,一样不下跪,那样皇帝的颜面往哪里搁?不过结果还算满意,最起码这位不是个狂妄的,心里头对于这位富察宁玉不由得高看了两分。
虽是百转心思,亦不过几息之间,康熙皇帝向下挥挥手,表示殿试正式开始;看着点上奋笔疾书的众位学子,他一眼就认出了富察宁玉,一袭青衫,数不尽的风流潇洒,虽然年龄还小,但是清晰可见日后的风骨,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关系,全身上下透着和他姐姐相似的冷然与高傲,但是分外的吸引人,他之前看过富察宁玉的卷子,确实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八旗子弟不少,能考个秀才已经不错了,像富察宁玉这样,一路杀进殿试的简直是凤毛麟角,更别说头名的会元,撇开不谈他的姐姐富察宁静,就他本身的才华,也让人惊艳;整个大清能够与他相互比较的也只有一个纳兰容若!
站在殿上的富察马齐,富察李荣保,看着俊秀飞扬的少年,心下一片激动,大概没想到他们富察家会出了这么一个大才子,但是他们倒是不觉得惊讶,那样风华绝代的女子,有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弟弟,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先不说大殿上个人的心思,是怎么想的,只说等到所有考生的卷子都交了上去,先由殿内的内阁大学士品评分卷,到了康熙皇帝手里的不过是前三名的卷子。
只听尚书徐乾学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本次殿试三甲等级都已经整理完毕,只前三名众位大人意见不一,望陛下定夺!”康熙皇帝接过徐乾学递过来的卷子,分别是张廷玉,富察宁玉和汪士宏,文采具是一流,但是仔细看来,宁玉和张廷玉的文章更加大气磅礴,贴近民生,条例分明,言之凿凿,更加实用;汪士宏的观点就有点偏理想化,有心想要点宁玉为状元,但是想到昨晚上案桌上的纸条,也就歇了心事,既然人家亲姐姐都不想让弟弟当状元,你瞎操什么心呢?小嫂子,私奔吧
其实也不能怪宁静不让宁玉当状元,一来宁玉科举一路顺风顺水,没进过大风大浪,难免会生出些许傲慢之气,二来宁玉年龄太小,三元及第,锋芒毕露,糟了别人的暗算。
康熙皇帝笑道,“三位文采俱是一流,朕也难以定夺,不如,请殿上的爱卿出一题考校一二如何?”见殿上的大臣都点头赞同,康熙皇帝遂吩咐道,“那就从今年进士科的主考官徐尚书开始吧!”
此话一出,徐乾学上前一步谢恩,随后说道,“既然之前考过了八股策论,不如现在就对对子好了,不仅轻松有趣,还可以考察三位的文采,岂不是更好?”
康熙皇帝一听,笑道,“还是尚书说得对,那就请各位卿家出对子吧!”
一位身穿大学士官袍的中年男子站出来,说道,“如此,就从臣开始吧!臣考张廷玉!”说着看了张廷玉一眼,抚须说道,“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张廷玉略一沉思,脱口而出,此言一出,赢得赞赏一片。
又有一大学士出列,说道:“臣考富察宁玉!”顿了一下,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此联一出,场面一寂,千古绝对,这不是明摆着刁难人吗?
宁玉听到此联也是一愣,意味深长的看了那位大学士一眼,浅笑着说道,“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说来这个对联还是姐姐无聊时和他闹着玩,为难他的,他想了几天没想起来,后来缠着姐姐要了答案,没想到今天倒是派上了用场。
话音一落,上到皇帝,下到那些官员,无不惊奇,没想到这个千古绝对,被一个毛头小子给解了,不辱神童之名。
那位大学士脸色发黑,偷偷瞟了一眼台上的皇帝,灰溜溜的退了下去,别人或许没看见,但是一直注意着他的宁玉,正好看到了他看向皇帝的一眼;眉头一挑,心下却是百转千回。
如此数回,又轮到张廷玉,仍然未见分晓,康熙笑道,“好了,各位俱是好才华,都是大清之福,朕亦有一对,“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清心游
宁玉细细想,心中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