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穿书] >

第6章

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穿书]-第6章

小说: 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桥小夏摇头:“汤茶虽好,我却独爱清茶,让诸位见笑了。”
  清茶是什么?
  见他们不懂,桥小夏开口道:“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桥小夏指了指茶饼:“采下带着朝露的细嫩茶芽,由最柔软少女的手炒成干茶,留苦去涩。炒出的干茶条索紧细,色泽鲜润。”
  桥小夏端起茶盅,轻托底部,让众人看过去:“泡出的清茶银橙碧绿,汤色清亮,嫩香持久。有人云,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讲的便是清茶。”
  见众人被唬住,桥小夏把茶盅放下,不好意思道:“说多了些,莫要见怪,小妇人的喜好似乎少见 · 些。”
  少见又怎么了,他们这些贵族不都喜欢这种清雅玩意儿吗。
  果然,大学士的孙女祝萱拍手说妙。
  祝家是书香世家,单听桥小夏念的几句诗都让她眼前一亮。
  其中的描绘更是让祝萱觉得桥小夏是个雅人。
  “可这种茶要怎么煮?”祝萱急忙问道,“我家有个茶山,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是下午,不然咱们也可以去采茶,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真的妙极。”
  见祝萱遗憾,桥小夏宽慰道:“采茶这种乐事怎能急于一时,再说小妇人的方法喜欢的人太少,只是独乐乐而已,只怕登不上大雅之堂。”
  这还登不上大雅之堂?
  就你说的那几句诗足以让清茶扬名好吗?
  而且这名字起得也好,清茶清茶,哪个文人雅客不喜欢这清一字呢。
  送走桥小夏,二公主有些呆愣,忍不住道:“这样的人,我真的能比过她吗?”
  织锦也皱眉,谁能想到乡下来的人还有这种本事。
  桥小夏随口说的几句诗立刻被品茶的夫人小姐们传遍整个京城。
  不少人都想知道,她口中的清茶真的那样好?
  别人还在想着雅事,但桥小夏早就把自己随口说的话抛到脑后。
  她一只手抱孩子,一只手提着买来的半只鸡,还有新下来的板栗。
  今天要吃板栗鸡!
  想想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什么清茶汤茶,还是板栗鸡更香!
  “然然,你怎么吃胖了啊,再吃下去,娘亲都要抱不动你了。”桥小夏开玩笑道。
  “娘亲我可以自己走!”沈殊然立刻道,“我不想让娘亲辛苦。”
  见沈殊然真的要自己走,桥小夏也没拦着。
  只是小孩走的跌跌撞撞,看着好玩的很。
  正好回去,桥小夏看见路边的书店里的启蒙书籍,还是停下脚步,准备给然然买些粗纸。
  虽然古代的小孩都是五六岁的才启蒙。
  但在她那个年代,只要小孩会说话,都要教他们背诗的。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加减法都可以安排上。
  桥小夏已经准备教孩子识字了。
  还好她一手书法不算难看,完全可以教孩子。
  书店里启蒙的书倒不少,但大多都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这种书不便宜,沈黎那应该有。
  桥小夏也只是看看。
  桥小夏不知道自己一个女人到书店买纸已经够引人注目,别不要说她还能看懂上面的字。
  旁边书生模样的人看着桥小夏道:“你家小孩子现在启蒙是不是早了点。”
  见桥小夏惊讶,书生模样的人拱手:“在下齐书榕,只是好奇罢了。”
  “先学着啊,积少成多,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说着桥小夏已经挑完要买的纸张,全是最便宜的粗纸,墨也是最便宜的臭墨。
  齐书榕有心想帮她付钱,但见她朝门外招手。
  门外走进来的男人丰神俊逸,棱角分明,谁见了不夸一句英俊。
  沈黎很远就看见桥小夏跟一个人有说有笑,快步走过来,接过桥小夏手里 · 的东西:“娘子在买什么?”
  “纸跟墨,准备让然然开始识字。”桥小夏顺手把东西都塞给沈黎,“太重啦,你怎么来的这么晚。”
  桥小夏忽然觉得自己说话有些亲昵,瞬间脸红:“快回家吧!今天做板栗鸡!”


第7章 亲我娘子。
  金黄色的板栗被煮到酱油色的鸡肉里面。
  翻炒过的鸡肉表面泛着油光,看起来食指大开。
  古代是再多油都嫌腻的,但桥小夏觉得只有一个菜不太好。
  之前腌的白菜也派上用场,清爽的白菜,板栗炖鸡,豆角炒鸡皮,再加上丝瓜鸡蛋。
  四个菜刚刚好,主食做了小米粥跟烙饼。
  沈黎坐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习惯这种生活。
  每天桥小夏换着花样地做菜,现在谁不夸一句他们家的饭菜香味。
  隔着好远都能闻到。
  桥小夏没想那么多,只是道:“咱们院子也不算小,要不然种点菜吧。”
  “好,你说种什么,明天咱们去买点种苗。”沈黎开口道。
  “看看青菜吧,明天你不当值?”
  沈黎点头:“明天沐休。”
  他们家还在想明天吃什么,完全不知道京城已经因为桥小夏的清茶两个字掀起风潮。
  主要是那几句诗实在是太好了。
  让人伏案惊叹也不为过。
  如今皇上大力推行廉洁二字,清茶不正符合廉洁的意思吗?
  特别是文官们,想想那几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茶树在湘妃竹林里,露珠散发清华,只有深山的僧侣知道这种茶香,清早便去采摘茶树的嫩芽。
  这是一种多好的意境啊。
  所有人都在问。
  清茶是什么。
  桥小夏跟沈黎大清早买完种苗回来,就看见门口站着一群人。
  各家的仆人都在。
  其中杜倬正的管家更是笑着道:“可把你们盼来了,你们夫妻俩莫不是去采茶了?”
  采茶?桥小夏跟沈黎对视一眼,他们去买菜啊,采什么茶。
  知道事情经过,原来皇上都知道清茶的事,在问怎么才能喝到。
  所以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都想请桥小夏跟沈黎过去。
  好学学清茶是什么东西,可以献给皇上。
  桥小夏故作为难:“但我们还要种菜啊。”
  杜倬正的管家无奈道:“来来来,让我们下人来种,您还是快去太傅家里吧。”
  见桥小夏偷笑,沈黎忍不住摇头:“就你会作弄人。”
  “怎么了?有人帮忙种菜还不好?”
  平时桥小夏做的事情够多了,沈黎低头道:“回头我们请些仆人吧。”
  总不能每次出门都让客人在门外等着。
  见他们夫妻两个有商有量,杜倬正管家羡慕道:“看你们俩的感情,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
  桥小夏脸一红,轻声道:“谁跟他有感情。”
  管家只当他们说笑。
  赶紧请他们上马车,其实门口等着的还有不少人家,但是桥小夏跟沈黎是由杜倬正举荐的,当然是先要去他们家。
  但是马车却没有去 · 杜家的方向,沈黎看看路道:“请问这是去哪?”
  “瞧奴才忘记说了,这是去太子府。”管家赶紧道,“沈小娘子的清茶,可是让大家都好奇啊。一会孩子给我照料,你们立刻去见太子就行。”
  要是在平常可能还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主要是因为皇上最近正为贪官污吏生气,正好就来了个清茶。
  清茶谐音清查,谁不喜欢这个好意头。
  怪不得连皇上都夸。
  桥小夏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想的会这么多。
  见没人注意,沈黎开口:“没事,恐怕等你的清茶一传出去,咱们就要搬家了。”
  沈黎万万没想到自己是因为桥小夏的原因才能升职。
  这种感觉让他有点奇妙。
  桥小夏原意是表示感谢,谁料桥小夏吃惊地看向他:“那我们的菜不是白白种了吗?”
  都什么事了,还想着她那点菜。
  沈黎摇头:“新家给你再开个菜园。”
  桥小夏听见这话高兴了。
  到了太子府,等着的人可不止太子一个,几个幕僚,杜倬正,还有个人桥小夏也认识。
  “齐书榕?”桥小夏惊讶道。
  “胡闹,还不快见过世子,这是侯爷的长子。”杜倬正轻声道。
  万奇国的什么侯爷公爵特别少。
  除了皇帝的近亲之外,极少封爵,看来这个齐书榕是皇亲国戚。
  桥小夏不好意思笑笑。
  “没事,是本世子告诉她我的本名。”齐书榕笑笑,又看看沈黎。
  原来这就是二表妹一定要嫁的人。
  桥小夏也太可怜了些。
  夫妻和睦,却要被拆散了。
  从小到大,还没见过二表妹想要的东西要不来的。
  废话也不多说,采好的茶已经拿过来了。
  真的是极嫩的茶芽。
  有人也用这样的芽泡茶,确实有一股清香,但是像桥小夏说的那种,留苦去涩是什么感觉,谁也不知道。
  桥小夏知道这些达官贵族们,必须要做点技巧让他们觉得风雅。
  故而桥小夏笑着道:“需用薪火炒茶,这薪火的柴必须大小均匀,这样炒出来的茶才更香,”
  其实只是受热更均匀而已。
  桥小夏的手指细长纤细,一看就是没怎么做过活的。
  她皓白手指跟嫩绿茶芽相配,有种别样的美感。
  茶还未炒好,就已经能闻到茶香,沁人心脾,香味徐徐。
  炒好的茶放到一边,就见桥小夏又烧一炉热水,泡了壶清茶。
  白玉制成的茶具被桥小夏拿到手里,上面盛满通透彻亮的茶水。
  谁看了不感叹一句妙。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喝的时候,第一壶茶只是用来润杯子。
  桥小夏笑着解释:“用茶香浸透杯子,去除头遍茶的苦涩。”
  桥小夏的泡茶手法轻巧漂亮,像是艺术般。
  看着她的动作,在座的人都明白,以后这泡茶必然会风靡整个京城。
  被碧绿茶水洗过的杯子果然更加漂亮。
  桥小夏这才又泡了壶茶,这次的茶水更是漂亮。
  “不愧叫清茶。”太子齐高道,“好巧妙的手法。”
  “太子殿下 · 谬赞。”桥小夏泡好茶后,站在沈黎身边。
  不少人多看了沈黎几眼,想必今日之后,沈黎在诸位大佬眼中又有了姓名。
  沈黎忍不住握住桥小夏的手,低声道:“谢谢。”
  沈黎被握的有点紧张,半天没说出话。
  她知道,沈黎一定要当官,其实是想查明当年祖父被贬的真相。
  他跟祖父关系极好,从启蒙到上学,都是沈祖父一手教导。
  只要能让祖父的事情真相大白,他什么都可以做。
  其实桥小夏也是运气好,正好赶在这个时候说什么清茶,让朝中上下都注意到她。
  连带着沈黎最近也名声鹊起。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桥小夏跟沈黎果然搬家。
  这次是两进院子,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甚至还有皇上派来的奴仆,这让桥小夏有点皱眉。
  就算沈黎家里有渊源,还会专门送仆人的吗?
  虽然这样让她轻松不少,可怎么想都有点奇怪好吗。
  沈黎倒是出去的时间越来越长,看着眉头紧皱,也就面对桥小夏的时候多了笑。
  桥小夏当然看出来不对劲,可要跟沈黎谈心的话,好像显得太亲密。
  不过倒是有不少人巴结上来,专门找桥小夏说话,显得好像很亲密一样。
  估计以为他们家肯定能飞黄腾达。
  但这些故作亲热的人却没有杜倬正的人,更没有真正能跟大户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