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小农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玉玲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一大袋的毛虾,这是她听了长姐的话,特地从其他渔民手里买回来的。
这些毛虾都是拿来喂鸡喂鸭的,所以并不值钱。一大袋都快十斤了,给一个铜贝人家还送了两条巴掌大的小鱼。
“长姐……这些毛虾真能做调味的来?”
“我也,不太好说,咱们先试试吧。”
玉容端了木盆出来,先照着妹妹说的把虾都倒出来洗干净,然后在篱笆内寻了一块平整的地铺上一块旧麻布,再把虾铺上去。
前面的工序都很好完成,唯独虾都烤干了要磨的时候傻眼了。
那臼b是她之前捣药用的,就一个男子巴掌那么大。可这虾却是有一大堆要捣。
玉容一阵头疼,只好打发了玉玲去陶二婶家借了个臼来一起捣。
工具就这两个,玉竹自然就没事可做了,只能在一旁帮着姐姐捏捏肩递递水。
好在两个姐姐都大了,力气比起玉竹来说要大的多,捣起倒也不用像玉竹那样一弄就是小半时辰。
快十斤的虾最后捣磨完装进陶罐里,只有半罐。玉玲上手一估,大概也就一斤多的样子。
商铺里的调味品都是一点一点的卖,这半罐子虾皮粉还是很有卖头的。
“长姐,明日我和陶木说一声,跟你一起进城探探这东西的路子吧。”
玉容捏捏酸软的手腕,想了想拒绝了。
“才刚跟着上船呢,别老是跟船老大请假。你每月至少都得请三四日已经是很多了,再请,人家心里该不痛快了。”
玉玲想想也是,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我去给你借头驴子回来,船老大家有,我把那两条小鱼拿过去,借它一上午。”
“能行吗?”
玉容很是心动。
毕竟明日也不是月初,蔡大爷是不进城的。若是自己走着去,花费时间不说,还带不了多少东西回来。
沿海这天虽说还没彻底变冷,但海风实在是大,尤其是早上晚上的,吹的人受不了。所以她老早就想去再进城买床被褥回来,还想买些棉花和布匹给两个妹妹做些厚实的衣裳。
若是有头驴子,她想买的那些东西就都能拿回来了。
“那明早上你去问问吧。”
姐两商量完事儿便封好了陶罐洗漱睡觉,谁也没提起过最小的妹妹明日该如何安排。弄的玉竹心痒难耐,晚上翻来覆去好久才睡着了。
等她再醒来的时候,外头天已经大亮,屋子里听不到二姐的声音,想来应该是走了。
玉竹麻利的起床整理好床铺出去,一眼就瞧见了屋前的那头大黑驴。眼亮膘肥,一看就是精心养的。
“长姐!你有驴去城里啦!”
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带她一起去呢……
玉竹嘿嘿一笑,结果下一秒就被泼了冷水。
“这是你二哥好不容易才借来的驴,所以长姐得早些出门了。等下我带你去陶二婶家跟她说下让你在她家里玩个半日,乖乖等长姐回来啊。”
玉竹:“……”
好嘛,这是没有带她一起的意思了。
算了,城里长姐自己都还不熟悉,自己跟着一路怕也是添乱。还是听话去找陶婶婶玩儿吧。
“玉竹会很乖的,长姐放心。”
玉容欣慰极了,抱了妹妹去洗漱好,又从陶罐里拿了煮好的两个鸡蛋给妹妹当早饭。这才锁门牵着驴子抱着娃去了隔壁。
陶二婶一听她的来意,二话不说就把玉竹接过去,一点儿不叫玉容操心。
玉竹静静趴在陶婶婶的肩上,一直看着长姐走远了才轻轻叹了一声,回头吃起了鸡蛋。
“咱们玉竹真乖,自己剥鸡蛋吃。等下婶婶带你去海滩边玩儿,好不好?”
海滩!!
玉竹两眼放光。
“好哇好哇!”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评论说晓月的出现让人恶心,这苹果没啥好说的。一篇文不可能全都是些好人,而且晓月大概也是本文里最坏的一个了,苹果会尽量不去写那么让人讨厌的人设。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只大白菜 7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章
玉竹跟着陶家婶婶正往海滩去的时候,玉容还悠悠的骑着驴子在道上慢慢走着。
也不是她不想快,只是她想尽了办法,都没能让身下的驴子走的快些。仿佛天塌下来都惊不着它。
这么有个性的驴子,她还真是头一次见。
好在村里离城里近,这般慢慢晃着最多也就耽搁两个时辰,倒是误不了什么大事。
“行吧,你就慢慢摇吧,我呀就当是出来玩儿了。”
玉容拍了拍座下的驴子,也不着急了,甚至还有了些闲情看看周围的风景。等她一路晃晃悠悠的走到城里的时候,日头已经快到正中了。
老远就听到了城里各个小贩的吆喝声,随风飘来的还有一些食物的香气。早上才吃了一个鸡蛋的玉容,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叫唤起来。
她看了下自己的包裹,想着里头的东西,干脆下了驴子牵着去了一个面摊。
“店家,来碗素面。”
“好嘞,姑娘是要小碗的吧?”
“自然。”
玉容把驴子系到一旁的树上,回头在摊位上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
小老百姓一般都是吃二顿,下午吃饭的时候还没到,面摊照理来说应该生意清谈,但这面摊的生意却挺好。四五张桌子,就玉容那桌还剩两个位置。
也对,住城里的,总不会太缺钱的,人家饿了便要吃,哪管你是二顿三顿的。
玉容忍不住嘿嘿一笑。
店家有生意做,自己的东西才好卖呀。想到这儿她转头从篮子里把自己带来的小陶罐拿了出来放到桌上。
这原本是家中装盐的罐子,被她全倒出来洗干净拿来装了虾粉。毕竟还没找到买家,总不能一直抱着个大陶罐在路上晃。
“姑娘!你的素面,小心烫啊。”
送面来的是个大娘,瞧着是那店家的妻子。
玉容朝她笑了笑,拿起筷子挑起面试了下味道。
嗯,素面就是素面,只有盐和面的味道。不知道加了虾粉,会有怎么样的惊喜呢?
“店家,大碗肉丝面两碗!”
两个很眼熟的男人坐到了玉容旁边。
不是样子眼熟,而是他们的衣裳。和之前她们刚到淮城时,来给她们做登记发牌子的那些人几乎是一样的。
这是官府的人?
玉容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心不在焉的吃几根面后,那两个男人的面也煮好了。店家实在,面上加了一大勺的肉丝,油汪汪的,很是诱人。
玉容下意识的咽了下口水,鼓足了勇气开口道:“大人要不要加些这个,加了这个面会更好吃的。”
她把陶罐的封口一拔,朝着两人的方向推了推。
乔家兄弟两一愣,互相看了看,谁也没去动那罐子。
玉容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立刻把罐子拿了回来,用里头的竹片挑了一小撮放进自己碗里,搅拌均匀了自己先吃了一口。
“大人尝尝吧,很好吃的。其实,民女便是来城里卖这东西的。但是不知这东西合不合淮城人的胃口,想请两位大人试试味道。”
“淮成人?你是逃荒来的灾民?”
玉容点点头。
“民女得入淮城落户霞湾,实乃幸运之极。只是家中贫困,没有收入这才做了这些。若是能卖出去,家中也能有个出路。”
听了她这话,又看她自己尝了一口,乔家兄弟心中警惕小了不少。看着罐子里头那细细的粉末,闻着也挺香的,便问道:“这是何物所做?”
“具体何物民女不能说,但是海物所制,绝对无害。”
玉容三两口把碗里的面条吃完,连汤都喝了个干净,转头一脸期待的瞧着乔家兄弟两。
乔安被看得脸上一热,虽然这姑娘又瘦又黑,但也是个姑娘,瞧的他怪不好意思的。
“大哥,尝点儿呗。”
他一边说,一边拿着竹片挑了一些放进碗里,学着玉容那样搅了搅,然再才挑了面条吃。
这面条一入口,他就吃出了不同来。
李老头儿这里的面他和大哥从小吃到大,不管是素面还是加了荤的,味道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眼前的这碗面,味道却要比之前吃的好上许多。
要他形容他形容不出来,只觉得这面更有滋味儿了。
“大哥,真的好吃,你加点儿。”
乔远半信半西的拿过竹片,挑了一点放进面碗里。
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就这小小的一撮粉,竟能将这碗面变得格外美味……
仿佛是变鲜了许多,尤其是汤,不再只是盐的味道,好喝的很。兄弟两素日都不是重口腹之欲的人,今日却是嘴馋了。
玉容眨巴着眼,看着对面两人眼里的讶异,对自家虾粉的信心直线上升。
“店家,结账!”
正好端了一碗面去隔壁桌的李老头儿听到放下面便过来收钱。
“姑娘,素面一碗,一个铜贝。”
玉蓉摸了两个铜贝出来放到桌上。
“店家,能不能再来碗面汤?”
李老头笑呵呵的从桌上取走一个铜贝。
“一碗面汤而已,不值当姑娘再给一个铜贝。”
说完他转身去了自家的汤锅前,重新拿碗舀了一碗汤过来。玉容端过碗直接往里头加了一撮虾粉然后叫住了正要离开的李老头儿。
“店家能否赏脸尝尝这汤?”
李老头一头雾水。
乔安吃完面条顺手抹了下嘴道:“李老头儿,尝尝吧,有惊喜哦~”
兄弟两放下四个铜贝,又看了玉容一眼,这才走了。
李老头想着乔家兄弟临走时的话,端过那碗面汤小小的嗦了一口。
嗯?!!
这味道……
做了这么多年的吃食,李老头的舌头可比乔家兄弟强多了。他自然是明白这面汤和自己做的面汤有多大的不同。
“姑娘,这碗汤不知是加了何物?”
玉容敲了敲小陶罐。
“加了一点点的这个。”
李老头探头一看,那陶罐里头的粉末他从未见过,香气闻着也很是陌生。
“姑娘,不妨直说?”
玉容脸上笑意更深了几分。
“那我就直说了,这陶罐里的东西呢,乃是一味调料。相信店家你自己也尝到了,只要往这面里放上一点点就能增味不少。我呢,就是来卖这个东西的。”
“的确是增味,不过也就比寻常面食好吃一点。”
李老头心里就跟那蚂蚁抓似的,却不想露了急叫眼前这小姑娘看出自己的心意,是以故意说的不甚在乎。
玉容心里心有些不太自信,不过转念她又想起阿娘买东西时的样子。
明明很喜欢,却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有时还会装作不想买走人。如此店家便会心慌降价,最后成交的价格自然就要低上许多。
眼前这位店家想来也是如此。
玉容稳定了情绪,默默收起了桌上那一个铜贝,然后把陶罐重新封好。
“看来店家是瞧不上这东西了,也罢,我再去别的小摊试试。左右这东西吃食里都是能用的。”
说完她直接把陶罐放回自己的篮子,正要拿布盖上时,李老头儿终于坐不住了。
“姑娘稍等,你这价钱都还没说,怎知我瞧不上呢?”
玉容心下一松,果然。看来这店家应当很是中意这罐虾粉,这便好说了。
“不知店家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