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说不定开学了都不一定能开机。
在宁远把这件事跟秦莉和孟辉都说了后,他们表示没问题,反而特别支持,毕竟是这种大制作、精益求精的团队。
虽说宁远也不算食言,但他们的反应,还是让宁远感动。
但感动的代价,就是宁远到孟辉家又做了两顿晚饭,还陪他们夫妻俩看了两晚的少包。
宁远就纳闷了:“梅姐害怕我还相信,你一个大老爷们,也怕?”
孟辉振振有词:“大老爷们怎么了,不也是肉身凡胎,甚至比女人还少了点,为什么就不能怕?”
“就你这胆子……”宁远无语摇头。
还是寥梅替她老公解围:“这家伙想象力太丰富,看过后脑海里延伸出太多的画面,看完了晚上都睡不着。”
“我在这儿你就不怕了?”宁远哭笑不得。
“看到你,会有种出戏的感觉,就不会太深入了。”孟辉呵呵笑道。
“那卓杰不更合适,他最近也闲着呢,要不我把他喊来?”
“别,可别,看到他我反而觉得更能代入,毕竟那些案子大部分都是他破的。”
宁远:“……”
特么公孙策不要面子的吗?
当然,第二晚看完后,宁远临出门的时候孟辉犹豫着道:“你还是别陪我看了,我错了,我一开始就不该让你来的,你要是不来……”
“说人话!”
“你在这儿,我怎么感觉更怕了呢?甚至晚上睡觉还觉得屋里多了个人。”
“滚!”
……
宁远到央视的时候,李雪刀已经等在那儿了,宁远赶紧迎上去:
“您这么忙,还还专程跑一趟,我心里真过意不去。”
李雪刀笑了笑:“我不来的话也不太放心,他们这些人虽然有才华,但在央视待久了,难免有些眼高于顶的习惯。”
宁远沉默了,心里充满感动。
第153章 太秀了
虽然具体是什么李雪刀没有细说,但宁远多少也猜到了。
这种经历,宁远上辈子刚出道的时候可不少见,再说以他的心理素质,肯定不会放在心上,不过这种事情又没法跟李雪刀说。
既然他来都来了,宁远除了苦笑也只能表示感谢。
“最近翻过原着没?”李雪刀问道。
宁远笑道:“从您说过后又去买了一套,这段时间只要没事一直在看。”
总不能说——整本我都背下来了,您信不?
李雪刀点了点头:“对你我还是放心的,就看你天天能早起锻炼的自律劲儿,做事就不用我操心。”
宁远笑了笑:“您也别这么夸我,会骄傲自满的。”
“哈哈!”李雪刀笑了起来。
进去的路上,两人边走边聊,一路都有人打招呼,就算现在李雪刀还没有宋江加身,但当年的《渴望》,早就让他这张脸人尽皆知。
不仅李雪刀,现在宁远这张脸在大众心目中也有了清晰的印象。
之前还珠的箫剑,最近少包的大火,也让宁远和卓杰的名气更甚。
在少包里,宁远不像卓杰那么画黑脸,所以他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而卓杰,可能还得辨认一下。
在央视,这些工作人员见多识广,自然更熟悉。
甚至,见到宁远和李雪刀后,即使李雪刀名气更大,但追捧宁远的人却更多,尤其是女性,一个是最近少包热播,再一个就是:
“哇,本人比电视上更帅诶”。
这让宁远感叹,难怪未来帅哥美女大行其道,其实一直都是这样,五六十年代,甚至再往前,二三十年代那些电影明星,同样是当时审美里漂亮英俊的类型。
不光国内,国外也是如此。
长得漂亮,就比别人容易成功。
当然,想长久的成功,还要靠内功,宁远已经过了在掌声和鲜花中迷失自己的年龄。
上楼来到任大惠的办公室,他正在跟导演张绍林说着什么。
看到宁远两人进来,任大惠和张绍林笑着站了起来,不过并没有看宁远,而是都主动跟李雪刀握手。
直到李雪刀指着宁远道:“任主任,张导,这就是我说的宁远。”
这个时候,他们才看向宁远,点了点头,但也没伸手,而是指着沙发道:“坐吧。”
李雪刀看了一眼宁远,眼神带着宽慰,宁远则微微一笑表示没事。
其实,就算宁远没有李雪刀的推荐,估计也不会比这更差,他们跟自己不熟悉,也不可能像对待李雪刀那么热情。
这些宁远心里明白,也就不会眼高于顶的想着地球要围着自己转,觉得受到了侮辱。
实际上,对于任大惠他们来说,一方面是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保持威严,否则在片场怎么镇住人?
当然,这也跟地位和名望有关,如果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再不济也是影帝,就算不认识,他们也会态度和煦的客气一番。
李雪刀拍了拍宁远肩膀:“坐吧,不要拘束。”
说着,李雪刀意有所指的对任大惠笑道:
“在任主任面前,我们都是小将,指哪儿打哪儿。”
“哈哈,你这及时雨,还没进剧组呢,就开始招兵买马了,假以时日,说不准这剧组谁才是话事人呀!”任大惠也笑了起来。
因为李雪刀的话,任大惠看向宁远:“这小伙子倒是真的俊,形象上演花荣是足够了,不过……”
顿了顿,任大惠对宁远道:“你对水浒了解多少?”
宁远想了想,并没有说倒背如流,而是笑着道:“您可以考考我。”
对水浒倒背如流,对演好水浒里的角色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再说了,剧本对原着也有不少更改。
比如花荣的结局,原着里他和吴用自尽在宋江的坟前,但电视剧里,他是跟宋江和李奎一起饮下毒酒身亡。
倒背如流的唯一作用,可能只是证明自己记性好,背台词不在话下。
当然,因为对原着的烂熟于心,可以保证宁远考不倒,所以他才这么说。
任大惠没想到宁远竟然是这个回答,愣了愣后,好奇道:
“这么有信心?”
不过他也没等宁远回答,于是点了点头道:
“行,既然你想饰演花荣,那先问你一个简单的,花荣在梁山里座次星辰是什么?”
宁远不假思索的道:“座次九,天英星。”
任大惠没有任何意外,想拍水浒,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都不知道,就证明来之前根本没有丁点准备,还是趁早滚蛋吧。
“绰号呢?”
“小李广。”
“最擅长什么?”
“百步穿杨。”
“在梁山的职务是什么?”
这就稍微难一点了,但让任大惠没想到的是,宁远依然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继续道:
“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首。”
任大惠微微颔首,张绍林眼里也第一次露出满意之色:“这个都能记得,看来的确是有准备。”
而一旁的李雪刀,脸上也露出欣慰之色,宁远的确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推荐的是个草包。
任大惠笑了笑:“再问你一个,原着对花荣的赞诗记得吗,当然,这个记不记得都没关系,只是你的对答如流引起我的好奇。”
而宁远点了点头,依然不假思索的道:
“齿白唇红双眼俊……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身上战袍金翠绣,腰间玉带嵌山犀。
渗青巾帻双环小,文武花靴抹绿低。”
上次李雪刀念出了上阙,这次宁远又在他面前完整背完,听得李雪刀脸上生辉。
推荐的人得到认可,比自己获得认可更高兴,与有荣焉,可不是小燕子的鱼有浓烟。
任大惠愣了愣,他刚刚并不是忽悠宁远,的确是好奇之下随口问的,根本没想到宁远会背,在他想来,宁远能记住一两句就不错了。
包括张绍林也是同样想法。
可宁远,硬是毫无停顿的背出来了,对不对不说,但记忆里,好像……真的就是那么回事。
随后,两人像是想到什么似的,都把办公室桌上的原着抱起来,呼啦啦的翻。
要拍这部剧,办公室里的原着可不止一本。
尽管宁远清晰记得在哪一回哪一页,但这个逼他可没装,太秀了。
第154章 七十二变
等两人翻完,确认宁远真的没有差错的时候,看向宁远的眼神都是这样的(o言o)
任大惠合上书,对宁远竖了个大拇指:“你这个态度,我喜欢。”
这个时候,他看向宁远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然后问道:
“再问你最后一个吧,你觉得花荣,在梁山,或者说水浒传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问题很宽泛,可以从很多方面说,但如果真的泛泛而谈,没有中心没有重点,就很难让人有印象。
但宁远点了点头后,只说了八个字:“忠勇双全,侠肝义胆!”
任大惠一怔,然后跟张绍林对视一下,两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好好好,说的太好了,这八个字,的确是对花荣最好的诠释。”
张绍林眼里也掩饰不住对宁远的赞赏:
“对朋友宋江,他侠肝义胆,对首领宋江,他忠勇双全,最后自尽在坟前,也是因为忠和义,说得好!”
李雪刀在一旁得意起来:“怎么样,任主任、张导,我推荐的人还可以吧?”
张绍林笑道:“可以可以,非常可以。”
任大惠没好气道:“这就开始显摆啦?”
“还真不是跟您吹,一般的人我还从来不推荐,真推荐了,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李雪刀说道。
听到他这话,任大惠就知道,李雪刀对一开始自己两人的不信任表示不满,于是笑道:
“现在不是知道了嘛,哈哈,以后你要有好苗子,尽管推荐,现在一百单八将还没凑齐呢,更不要说其他演员。”
李雪刀无语道:“你以为好苗子是大街上的白菜啊,就这一个,还是我这么些年发现的唯一一个。”
宁远担心再说下去尴尬了,于是笑道:“李老师,这您可就说错了,就算是大街上的白菜,也不是说捡就能捡的吧?”
一句插科打诨,顿时让三人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李雪刀也就明白了宁远的用意,拍了拍他肩膀:
“放心,我们多少年的关系,在他面前,我有理能说三天。”
任大惠拱了拱手:“行行,你有理,惹不起。”
几人再笑。
这时任大惠问道:“就是不知道……宁远都有过哪些作品?”
李雪刀说道:“他演过还珠格格,前段时间拍的少年包青天,正在苏省卫视热播。”
任大惠摇了摇头:“这种片子我从来不看的,再说这两年忙得到处跑,也没时间看。”
李雪刀也不以为意,继续道:“可他靠还珠格格里的一个配角,就拿到了金雕奖最佳新人,还获得最佳配角的提名。”
“哦?”任大惠和张绍林对视一眼,都惊讶起来。
这个时候的金雕奖,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在电视剧方面,跟飞华奖齐名,再往下才是百合奖,这三大奖项,代表现阶段华夏电视剧的最高水平。
有金雕奖的盖章认证,任大惠当然不会无视,即使只是一个最佳新人。
李雪刀喝了口茶,笑呵呵的继续道:“知道跟他争夺最佳配角的是谁吗?”
别说,任大惠和张绍林还真被吊起了胃口:“谁呀?”
“《雍正王朝》里的焦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