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良的人一筹莫展,而神明又无权无势。”
“为什么神明不用坦克、大炮、战舰、轰炸机和地雷,去打垮恶人,保护好人?”
“这样对我们,对他们都会更好。”
唱完这段,宁远慢慢的蹲了下去,双手抱着肩膀,神色落寞。
话剧里的唱腔,不像歌曲那样旋律衔接自然动听,而是带着情绪的节奏,只是为了渲染感情,所以旋律并不重要。
甚至,很多段落来回就是那么几个基调。
这么做,就是为了不让观众被旋律分神,毕竟它不是音乐剧,更不是演唱会,而是让观众注意情节,以及所唱内容本身。
很多歌曲,人们对旋律更了然于胸,反而歌词有时候会忘记,就是这个原因。
时间有了刹那的静止,无论台上还是台下。
然后,追光缓缓变暗,越来越暗,最后跟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宁远也隐没在黑暗中,就像……被黑暗吞噬一样。
就在观众们以为这一幕结束了的时候,突然,伴奏的旋律激昂响起!
一段震撼而有力量的节奏,像巨浪咆哮,像万马奔腾,在黑暗中,观众对声音的感觉更加敏锐。
无数人感觉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当然不是惊吓,而是一种震撼,从心脏到毛孔的打开。
这一段节奏之后,宁远的声音才再次咏唱出声:
“好人在我们国家里,也好不长久。”
“碗里空了,吃饭的人就要互相斗殴。”
“啊,神灵的诫条,也对付不了缺吃少穿。”
“为什么神明不到集上来,笑着把琳琅满目的东西分给大家!”
“让那些吃饱喝足的人,和和气气,彬彬有礼?”
“为了能吃上一顿午饭,就得给那些大人来点儿厉害。”
“不踩倒他一打,就帮不了一个穷人。”
“为什么天上的神明不大声宣布,他们还欠好人一个美好的世界?”
“为什么,他们不给好人以坦克、大炮,并下令:开火。再不许暴虐横行?”
……
这一段咏唱很长,但因为跟内容相贴合不是言之无物,又带着升华主题的高度,带给人思考。
再一个,这是英文版本,观众都能听懂,而不需要字幕。
所以观众不仅没有任何不耐烦,反而台下没有丁点声息,都听进去了。
一片死寂般的安静,只有环绕四周的音响里传来的声音。
之所以是音响传来,是因为这一段并不是宁远现场演唱,而是播放的录音带。
倒不是为了偷懒,而是宁远在这个功夫中,打着时间差来换装。
崔达换成沈德,需要的时间长,但沈德换成男装的崔达,时间就短很多,可以用这种方式,把等待时间自然的过渡。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减少等待过程带来的撕裂,等下一幕又需要时间带入。
这倒不是一开始的设计,而是来美国之后才进行的改动,为此宁远专门进行录音,江志强还联系了交响乐团来配乐。
改动之后的这些场次演出,对于这种变化,一些看过之前版本的观众评价都是赞许,就连江悠悠也对宁远夸了好几句,当时还让习惯了江悠悠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宁远有些不适应。
此时坐在台下的弗兰克,也同样在这些咏唱中,安静聆听,但内心又被旋律和内容而震撼。
自然而然,他对接下来的演出,更加期待了。
之前在追光暗下去之后,宁远就去了后台换装,一路飞奔,好在他的体力在每日练功之下很强健,换一个演员,能完整的走下来这样一场几个小时的大戏就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来回跑几次。
另外,宁远这出剧,比其他话剧更消耗体力,不仅分饰男女主角,而且绝大部分戏份集于他一身,还有庞杂的台词,两种角色的割裂,精神也需要时刻紧绷。
别的话剧就算巡演,也不可能像这么连轴转,每日一场不说还持续着演,宁远的依仗,就是他的记忆力和体力。
这也是之前没有人这么改动这出话剧的原因,两个人分饰崔达和沈德自然不累,而最开始的女演员,一人分饰崔达和沈德,也只是批一件外套、戴顶帽子粘个胡须就行了,一分钟都不到。
在宁远这一番咏唱的录音播放结束后,是别的演员登场,比如依附在沈德烟店的吸血虫马富和他的妻子,比如为了喝酒把沈德烟店的烟丝偷走的跛子,比如刑氏……他们演了一段闹剧。
闹剧的中心就是,沈德去哪儿了,他们找不到沈德,就像没了主心骨,也没了钱财和烟、酒、食物等等。
“沈德有事离开了!”
而在这个时候,一道冷漠的声音响起,台上灯光灭掉,随后一道追光打下,一身黑衣的宁远,出现在追光中。
顿时,台下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而弗朗克,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的宁远,那个感觉中,就像王者归来一样带着强大气场的男人。
片刻后,弗朗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旁的海默,不过没有说话,眼神很快就回到舞台上。
第480章 上船
其他人跟弗朗克一样,眼神都舍不得从台上挪开,而弗朗克也是因为海默的一再推崇,才过来看看。
之前的演出已经给了他惊喜,而现在,宁远的出场,才让他意识到,之前那不过是开胃菜!
如果他会华语的话,大概也会叫个卧槽吧。
不过,他心里喊得是上帝。
有的演员,哪怕站在那里不说话,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他要表现的特质,就像此时的宁远,带着生人勿进的冷漠,但这种冷漠里,又有眼神中偶尔流露出的不忍。
毕竟,崔达和沈德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他就是她,只不过理性让她必须这么做,但本质上,他还是那个善良的她。
矛盾体。
善和恶,理性与感性。
如果不冷漠绝情,烟店倒闭倒是小事,而依附于她周围的那群人,将流离失所,再次陷入困苦之中,这同样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为此,她只能狠心硬起心肠,虽然他们会被压榨,忙碌工作不得闲,但至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在这个乱世,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弗朗克想起了杰克船长。
能当海盗的,自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还没像巴博萨那样坏得彻底,比如在伊丽莎白从城堡上坠入海里的瞬间,他毫不犹豫的跳下去救人。
但救人之后,杰克被诺灵顿准将抓住要处以绞刑,他又毫不犹豫的绑架了伊丽莎白,让刚刚因为被救对他有一丝好感的伊丽莎白,瞬间气恼万分,但又毫无办法。
还有在藏宝藏的山洞里,跟巴博萨和特纳的那段对手戏,凭三寸不烂之舌,把他俩以及皇家海军的诺灵顿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渔翁得利拿回了自己的船。
但那同样也是乱世,好人……能有好下场吗?
这一刻,弗朗克忽然明白,为什么海默看完这出话剧后,就跟他推荐宁远,尽管他是一个华人。
脑海里只转悠了一圈,弗朗克就被接下来的剧情推动吸引,那些思绪也瞬间抛之脑后。
宁远虽然是一个年轻的演员,但在沈德和崔达之间转换自如,不仅仅是性别和装扮的差异,更有举手投足间的迥异气质,包括每个人都有他的小细节让观众加深印象。
当然,两者之间又有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以崔达面目出现的时候,毕竟崔达是假扮的,沈德才是真实的他。
主次关系、人物特质,这中间的分寸都让宁远拿捏得恰到好处,甚至如果不是弗朗克今天带有观察的目的,他根本不会分心来想这些,而是像别的观众那样,忘记了宁远这个演员,台上的就是沈德,以及沈德假扮的崔达。
如果带入得再深一些,就觉得这不是在看戏,而是看一个人人生的某个阶段,那是真实的、触动人的现实记录。
演出结束,台下雷鸣般地掌声,就是对刚刚那场话剧效果最好的评价,等到宁远他们全体人员上台鞠躬的时候,掌声更热烈了。
回到后台后,就有接二连三的拜访者,不仅仅有普通演员,也有唐人街的头面人物,至于弗兰克他们,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围过去。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人蜂拥而至的话,他们可能过去。
但一场话剧结束,没有这种动静的话,肯定不是演得好,那么……本来就是带着目的来的弗朗克他们,大概也看不中宁远,自然也不会过去。
试镜在两天后,第二天白天的时候,美国华人商会下面的文化教育分会会长张忠,带着宁远来到海边。
美国关于华人的商会有很多,各说各是正宗,鱼龙混杂,不过这个商会,听江志强说是最靠谱的一个。
下面有十二个分会,除了昨天找宁远的文化教育分会会长张忠外,还有诸如金融保险分会、食品餐饮分会等等,面对在美的各行业华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而《川省好人》自从在百老汇连演十来场引起轰动后,又来到好莱坞华夏剧院演出,刚刚传出消息,各媒体就一片报道,关键分量十足。
对于华人来说,来自祖国的同胞,还有这种成就,自然感到脸上有光。
这个商会的总部就在洛杉矶,过来很方便。
当然,名号叫美国华人商会,但实际上也只管洛杉矶,顶多延伸加州这一块,而在纽约、旧金山那边,同样也有之类的商会,还有直接叫华人总商会的,而且,旧金山也同样在加州。
昨天见面的时候,宁远跟这个分会长聊了一会儿,当得知宁远想体验老式船舶,他表示他可以帮忙。
宁远上一世坐船的次数也不少,但都是现代的,平衡感和体验更好更舒适的钢铁船。
但加勒比海盗,发生在大航海时期,那时候的船还都是木头的,稳定性自然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德普在电影里的动作经常左摇右晃。
当然,并不是说船员都会这样,像他们那些海盗终日以船为生,说在上面如履平地也不为过,更何况德普有这些动作的时候,大部分还不是在船上,而在陆地。
故意为之。
不要小看这些小细节,看似增加一个小动作,既不会太突兀,又可以通过增加细节加深人物印象,让角色立起来。
“这艘船有些年头了,我是当藏品收回来的,价格倒不贵,但无论船首像还是内部构造,都做得挺精致,保存得也不错,除了没法跑太远外,几乎没什么缺点了。”
宁远哈哈笑道:“那估计是对于你,换别人就该天价了。”
张忠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对刚刚他的话自嘲道:“不过跑不了太远,对于船来说就是最大的缺点,换句话说,跑不了,还要你何用?”
宁远忍俊不禁。
上船,起锚,杨帆,上桨,船首排开水,在佩德罗的海湾中缓缓驶出。
因为是上午,大家都没什么事,江志强他们也一起过来了,站在甲板上撑着栏杆,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咸湿海风,极目远眺,广阔无垠的大海展现在面前,只觉得心胸一片通透,很舒服。
伊丽莎白、特****斯、巴博萨
第481章 那位杰克
“小时候我特别怕水,站在稍微大点的池塘边,就觉得我随时会掉下去,然后往后退几步,直到我学会游泳后,这种恐惧感才消失不少。”
宁远望着眼前深蓝色的大海,回忆着道。
孟辉摇头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