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第275章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75章

小说: 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宁远对沙保亮的承诺。
  不轻易签人,签了就会全力打造。
  否则当话,以宁远脑海里的储备,他就不会说推出五名歌手,就算五十名都没问题,但对于公司的人力来说,这些歌手的准备肯定就变差了。
  然后,沙保亮就在公司的安排下,愉快的出去接通告和商演了。


第450章 被算计了
  按沙保亮这张专辑的销售情况,再参照行业规律,截止到年底,破一百五十万应该没有问题。
  到那个时候,单单这一张专辑,就能给远大公司带来过千万的收益,大大活血。
  也是从这件事上,宁远突然意识到,签歌手发专辑……比做影视可不要爽太多啊。
  影视拍摄周期长,后期制作也得漫长的几个月,再加上过审、发行、宣传等等,从立项到见到回头钱,至少得大半年。
  可发专辑,别的公司可能很漫长,但对宁远来说……好像真不是这个事。
  当然,如果宁远手里有宝岛的华纳、滚石、百代,或者香江的环球等等,绝对会跟播种机似的广播种,开花期短、结果大、颗粒饱满,经济价值高。
  而现在只能加紧开发了。
  打电话叫来音乐部门的负责人伍迪:“现在签约情况怎么样?”
  “已经签了三个,一个叫符莹,前几年拿过央视歌手大奖赛专业组优秀奖,还有一个叫金莎,演的第一部 戏《十八岁的天空》有了一定名气。” 
  “金莎?”宁远有些诧异,心道她出道这么早吗?
  随后一想,十八岁的天空,好像就是今年开播的。
  至于另一个符莹,这名字很陌生,宁远也没有在意,不过既然在众多人选中被挑中,而且有央视歌手大赛专业组的优秀奖,应该实力不俗。
  看来,他们倒是get到了自己的想法,一个实力派,一个偶像派。
  金莎唱功一般,但长相甜美,很受年轻人欢迎,不过在宁远前世,她的红火期不长,大概就是跟林俊杰合唱《被风吹过的夏天》,到出演《神话》并演唱《星月神话》这一段,后来就不温不火持续很久。
  偶像派,的确高光期短暂,如果不提高自己的话,名气尚存,但就是热度不高,粉丝凝聚力也不够,还是跟她的作品和实力有关。
  “还有一个呢?”宁远好奇道。
  “这个年纪不大,但已经在两岸三地有了一定的名气,发行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仅仅在宝岛和香江,专辑销量就破了三十万。”伍迪一本正经的道。
  说完后,见宁远盯着自己,伍迪诧异道:“怎么了?”
  “那你倒是说名字啊?”宁远没好气道:“吊什么胃口。”
  因为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也就二十多岁,最大的才三十多,所以气氛比较轻松融洽,再加上宁远不到关键时候不会摆脸色,他们偶尔也会跟宁远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伍迪随即咧起了嘴:“我还以为你不关心呢。”
  “废话,一张专辑就能进账千万,我还不关心?家里又不是开矿的……”宁远没好气道。
  “哈哈哈哈……”伍迪被逗乐了,最近煤老板的新闻不少,成为茶余饭后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笑了一会儿,见宁远冷冷盯着自己,伍迪赶紧捂嘴:“好吧,我说。”
  清了清嗓子:“他叫胡颜斌。”
  “什么?”宁远愕然:“是他?”
  “看来老板知道,那我就不用过多赘述了。”伍迪点了点头。
  宁远心道,我能不知道吗,从二十世纪末能一直红到自己重生前,都咖位不低的歌手,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不过随后宁远又好奇了:“他既然发过专辑,应该签有公司吧?”
  宁远记忆再好,但前世都没关注过的消息,也不可能记起来,何况还是胡颜斌早期的情况。
  按照履历,他可是比宁远还小三岁,83年的人,今年才十九岁。
  而且在前年的时候,那部热火朝天的动画《我为歌狂》,算是他的成名作。
  里面的所有音乐原声,都被17岁的胡颜斌包圆了,宁远现在还有记忆的,就有《我的舞台》、《有梦好甜蜜》。
  而那张原声大碟,单单内地销量就破了五十万,这还只是正版的。
  当然,因为这是电视动画原声碟,所以不算他的个人专辑,正式的第一张,就是伍迪说的,今年夏天发行的《文武双全》。
  论创作歌手,如果说周杰轮是一超,胡能跟林、王排在第二序列的多强。
  而且在十八九岁的年龄,就有这个成绩的创作型歌手,除了周杰轮这个天道之子,也就谢停风了,但谢停风的家世和背景,胡颜斌一概没有,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才能。
  16岁的高中生参加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大赛,就拿到了银奖,还获得霓虹国歌坛兰波万——小室哲哉的赏识,足以说明他的优秀。
  因为这个契机,胡颜斌签进了步升,实际上就是EMI百代的子公司。
  但今年发行的那张专辑《文武双全》,又是通过环球发行的,还是首位在内地、香江、宝岛推出个人专辑的内地歌手,这牌面,还真不容小觑。
  虽然宁远不知道这些内情,但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他不是单体歌手,更何况作为有才气的创作歌手,怎么会想到要来远大?
  毕竟,无论是百代还是环球,对于远大来说都是庞然大物,更何况他们是专业做音乐的,而远大,今年才发行第一张专辑,说半路出家都不为过。
  在宁远把疑惑问出来之后,伍迪笑道:
  “这也是我把他和符莹、金莎单列出来的原因,他并不是直接签约,而是对你个人感兴趣。”
  宁远立刻感觉一紧,蹙眉道:“对我?”
  “嗯。”
  伍迪点了点头:“他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演员能写这么多歌,而且每一首都很有味道,尤其是《暗香》和《飘》。”
  宁远恍然:“然后呢?”
  “他说想跟你比一下,一人写一首歌发单曲打榜,都由他来唱,如果你的名次高,他就转投咱们旗下,如果他的名次高,你这首歌按照行情卖给他。”
  宁远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小小年纪,倒是打得好算盘。”
  “那你?”伍迪问道。
  宁远耸了耸肩:“既然送上门来卖自己,我为什么不要。”
  伸手一指:“不过我得加一个条件,如果我的名次高,他转投我旗下没问题,但待遇得我说了算。”
  想算计我,就要做好被算计的打算。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宁远忽然心里一动,想到另外那个符莹,怎么感觉这么名字好像也有点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过。


第451章 我真是个天才
  因为自己是演员,宁远自然更关注同行,哪怕是个小配角,但演的好就有可取之处。
  那时候的宁远,没人教他,只能自己琢磨,就算后来有了一定的名气,也还是在拍戏的间隙,去找一些他认为演技好的同组演员请假。
  在这个阶段,宁远对于表演,或者说影视之外的圈子,了解不多,主要是没时间。
  直到后来融会贯通,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了,而且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宁远才开始关注整体演艺圈的事情。
  阿朵!
  宁远想起来了,阿朵的名字,就叫符莹。
  主要是这两个名字之间基本没有关联,而且在阿朵成名后一直都是这个名字别无分号,跟阿娇阿Sa不一样,她们每次出场或者发专辑,都会带有本名。
  想到是她,再加上金莎和胡颜斌,宁远心里突然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难道说,即使自己这只小蝴蝶煽动了翅膀带来改变,难道他们也会随之变化,该出名的还会出名,不出名的依然籍籍无名?
  在之前的甄选中,宁远并没有参与,因为在他的想法里,是否前世知名并不重要,只要能唱好歌就行,毕竟什么类型的歌手,自己都能为他‘量身定做’。
  但结果,来的三个,都是前世知名歌手。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宁远也只是一刹那的胡思乱想,随后也没再纠结,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情就够了,其他的想再多也没用。
  不过,阿朵前世的成名,更多还是靠形——大胆的展现,而不是声。
  但实际上,无论圈内人的描述,还是媒体报道,在镜头底下的她,以及舞台之外,她都是内敛的、保守的。
  或者说,她只是把那个形象当成工作的一部分,当工作结束,摘下头套就回归自己。
  如果放到演员身上,大概就属于表现派了,开工直接上,收工就分离。
  不少人把表现派来源归于布莱希特,就是《川省好人》的创作者,但实际上,他的理论只是‘间离’,并不是分离。
  ‘间离’更多是通过编剧和导演手段来达到,而不是一种表演手段。
  布莱希特在他自己的演剧实践中,主要是希望观众能间离,但仍然要求演员是体验的,正因为此,又有了另外一种说法,表现派脱胎于斯坦尼夫拉夫斯基的体验派。
  之所以把表现派冠到布莱希特的头上,主要还是国内某些表演者为了给自己的方法找理论依据,拉布莱希特来当大旗而已。
  毕竟,这位名头的确很大,单单一部《川省好人》,就在全世界历经六十年而不衰,直到现在,宁远知道的,国内不少大学都排演过。
  不仅仅是表演系这些科班生,其他综合性大学里的戏剧社也有不少排过,而且他们排演的时间,远早于宁远这一出。
  不过这次宁远他们这一版得奖的新闻出来后,又掀起了更高的热度,越来越多的表演系学生,以及学校话剧社,都开始了排演,参考的就是宁远这个版本。
  最大的证明就是,他们都是由男性一人分饰两角,当演沈德的时候换上旗袍,一改以往女的主演的版本。
  当然,这就难为那些男同学了,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每次排演的时候,就像不是正经话剧,而是喜剧,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不过也有准备充分的,包括化妆,能演好,不仅考验男演员对女性的观察和揣摩、准备,还有其他人员的配合,哪个环节出了纰漏都不行。
  给他们学校寄信、打电话,以及给话剧院求助执导的邀请络绎不绝,但宁远也没办法,实在分身乏术。
  就算现在,他还在给这三个人准备歌曲。
  阿朵的可以多样化一些,毕竟专业歌手,而金莎的,就得有选择性,甜美性质的,比如王心凌的歌、张韶函的个别歌曲,以及she的等等。
  而胡颜斌的,虽然这次只需要一首,但宁远能赢,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真把胡颜斌签进来了,就需要给他准备歌。
  虽然胡颜斌是创作型歌手,但他一张专辑能有一首亮眼的歌曲就不错了,想要爆,至少也得好几首爆款。
  比如周杰轮,张张专辑大爆,不说每张超过一半的歌,至少三分之一的歌,都传唱度非常高。
  至于跟胡颜斌比试的歌,宁远根本没多想,一曲《红颜》就足够了。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宁远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
  这是真正让胡颜斌大红的歌,诞生于04年,来自他的专辑《MuSiC混合体》,其中诸如《宣言》、《借口》、《情不自禁》都是在当时非常火的歌。
  能让宁远这个非专业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