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同事的班主任,唐老师和小于老师。
前者是傅彪饰演的,后者……就是吴玥,那个跟宁远一起演《恋爱的犀牛》的明明。
当初看这部戏的时候,宁远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坐在电视机前的他,有一天会跟那个小于老师一起拍戏,也会成为那个杨若榴的学长。
杨若榴,就是刘云饰演的,但当时宁远并不清楚,好些年都以为她叫这个名字,直到后来看《大汉天子2》,她在里面演秋蝉。
而那部电视剧里,傅彪演的驾轻就熟,生活气息非常浓,就像那真的是一个为学生着想又偶尔会头疼发脾气的胖老师。
要不是后来看到他在天下无贼里急不可耐的刘总,和大明宫词里懦弱愚钝的武攸嗣,宁远真觉得那老师就是他。
吴玥也演的挺好的,把一个刚毕业,富有朝气和活力,跟学生当朋友的年轻老师演活了。
如果不是这样,宁远也不会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印象深刻。
另外演王校长的那位老演员周国治,也跟傅彪一样,平和的都快忘了这是演。
不像傅彪、吴玥和刘云,他们之后一直有让人关注的作品,所以才加深印象,而周国治并没有。
直到这一世,宁远进了话剧院,才知道周老也是剧院的老演员,一直演话剧,演电视剧非常稀少。
不过,之所以当时对他有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饰演他女儿的,是宁远当时觉得,在那部剧里最漂亮的一个,戏里叫王雨珊。
后来宁远以为她销声匿迹了,还遗憾这么漂亮竟然没继续。
多年后,在偶然一次的聚会上,宁远才知道,眼前那个叫做赵冉的女演员,就是当年演王雨珊的。
在那部戏之后,她02年就以专业第三考进了华戏,最出名的剧,大概就是04年的《恰同学年少》,她剪了短头发演女二号。
只不过,那次聚会,看着她依然漂亮的脸蛋,却感觉找不到当初看电视剧里王雨珊那种感觉,大概就像后来很多人,找不回刘茜茜的赵灵儿那种感觉。
就像这两天,宁远见到秦老师,还有李雪刀,感觉他们脸上的皱纹变多了。
也可能宁远之前没注意,也可能是年龄大了的正常变化。
其实不仅是他们,42年出生的宁大强,今年整六十。
他的生日就是八月底,宁远准备给他过一次生日。
六十花甲之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六十就是一个轮回,42年是辛巳年,02年也是。
不过宁远没准备大办,一个是家里至亲也就大姑一家,再一个,宁大强也不喜欢那种,文艺点的形容就是‘空虚的热闹’。
正因为此,宁远和宁雨考上大学,都没有办宴席。
要放过去,虽然不喜欢肯定也会办,毕竟你不办但拦不住别人办,虽然很多亲戚不走动,但办事依然需要送礼,这样一来岂不是有出无进。
不过高考那年,宁远就有了挣钱的渠道。高三寒假回去的时候,宁远带回去拍《还珠》挣到的几万块钱,而且有了光明的前途,所以后来收到通知书的时候,宁大强询问宁远的意见,宁远说既然不喜欢就不办了,也不在乎那点钱。
这些年,因为收入水平的关系,老家礼金都不高,除了至亲一般送几百甚至上千外,其他亲戚,大多一百,而自家的更低,三五十块钱。
而东家要付出的,流水席三天的开销就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自家,送几十块钱全家老少一起来吃两三天,本都不够。
关键是累。
在当年,宁大强怕人说闲话,送得少还一拖四,所以每次去送礼就他一个,顶多带着小肉墩宁雪。
这也是前年舅爷家办酒席,宁远他们没去的原因,要不是表叔来家里请,宁远也没想过去,不是看不起,而是多年习惯了。
宁远提前没有跟家里说,只给宁雨说了,她今年开学晚去几天。
在路上的时候,宁远给姑妈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明天回家,请她和姑父来家里吃饭。
宁远并没有说过生日的事情,真要这么说了,姑妈肯定又是一番浓重的准备。
就像普通人如果去有钱的亲戚家,往往会担心送礼轻了被嫌弃,虽然绝大多数有钱的亲戚并不在意,但他们自己心理上,就觉得少了拿不出手。
这次宁远也不是一个人回去的,跟朱晓静一起,宁远也没告诉她,就说给她放个假,回去休息下。
今年上半年,朱晓静招了几个管理人才,再加上公司基本步入正轨,暂时也没有新的投资,笑傲江湖和金粉也都拍完了,沙保亮的新专辑卖的不错,主要是宣传。
至于宁远,下半年的重心是话剧展演,虽然公司也参与一部分投资,但具体由话剧院和江志强的公司负责,所以朱晓静也空闲了下来。
还是飞机飞到鄂城,然后打车回凌山。
信义的机场得十来年后才建成通航,而且位于信义和驻牛店之间,不过因为有高速,虽然距离也不短,但下了飞机,打上车走G4转G40高速,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了。
而鄂城的天河机场,最近的路线只是一条省道,就慢了不少。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因为从南边的鄂城回来,所以经过县城南边的时候,先送朱晓静回家。
宁远本来想着朱晓静下车就走,结果姑妈姑父已经等在那里,没办法,只好结账下车,留在姑妈家吃了晚饭。
晚饭后,宁远到街上一家蛋糕店定了个蛋糕,然后才叫了个三轮回去。
看到宁远突然回来了,宁大强有些愕然:
“怎么现在回来了?”
倒是宁岩和宁雪兴奋不已,一个接过宁远左手的包,一个接过宁远右手的包,愉快的到一边去了。
86年的宁岩,今年已经16岁,下学期就上高二了,宁雪也14岁,下学期就是初三。
“这是我家,我回来很奇怪吗?”宁远哭笑不得。
“你还知道这是你家啊。”宁大强虽然嘴上埋怨,但脸上却止不住的笑了起来。
“吃饭了没有?”宁大强问道。
“吃了。我跟小静姐一起回来的,到她家拦着不让走。”宁远说道。
“我说呢。”宁大强恍然,随后又诧异道:
“你姑父没给你酒喝?”
“喝什么酒,有什么好喝的。”宁远无语道。
这两年宁远也没少去姑妈家,每次都架不住姑父劝酒,但这次,宁远想着自己平时喝也就算了,父亲马上六十了,年纪越来越大,自己不能再在他面前喝酒。
最主要的是,自己都喝,哪有底气说他?
不过宁大强的话也提醒了宁远,转头问宁岩:
“咱爸现在还老喝酒?”
“什么老喝酒,我好久都没喝了好吧!”宁大强瞪着宁远。
宁岩也摇了摇头,不仅他,宁雪跟著作证:
“上次隔壁的王叔来家里,他给王叔倒酒,他自己都没喝。”
“哼!”
宁大强扭过脸,虽然显得生气,但那神态,傲娇的就像在说:快夸我快夸我。
宁远惊讶道:“怎么现在转变这么大?”
“你以为我跟你一样,说话算数。”宁大强没好气道。
宁雪这时候忽然说道:“以前在市场东头卖鱼的那个老张,他前段喝酒胃出血,送到医院一查结果是肝癌,而且是晚期,咱爸被吓着了。”
听到宁雪当面拆穿,宁大强老脸挂不住了:“就算没有他的例子,我也可以。”
宁雪撇了撇嘴。
而宁远则心里感叹,这辈子人家成了你的经验教训,而上辈子,估计你也成了别人的经验教训。
可惜,能接受这种教训的人,寥寥无几。
宁大强之所以能改,一个是之前宁远带他检查发现了问题,还有在宁远的交代下,那医生对宁大强好一阵吓唬。
再一个,也是家里几个孩子整天监督。
见宁远盯着自己,半天没吭声,宁大强挠了挠头,又道:
“不过咋说呢,我算是发现了,戒酒跟戒烟一样,只有喝和不喝两种区别,那段时间我没戒断,要么一次喝一点,要么隔一天喝一次,后来发现越这样越想喝,还不如一下戒了。”
宁远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给你点个赞。”
“滚蛋!”宁大强把他手一拍。
第二天一大早,宁远和宁雨他们就起来了,宁岩和宁雪打扫,宁雨做早饭,而宁远则去赶早集买菜。
宁大强也没在意,几个孩子都勤快惯了,而且宁远每次回来必采购一大堆东西,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过,让宁远没想到的是,上午姑妈过来了,笑着对宁大强说:
“今天你过生,估计你都忘了吧,还好孩子们记得。”
那一瞬间,宁大强愣了,宁远他们几个也面面相觑,看向身后的朱晓静,她却摆了摆手,笑道:
“不是我说的,我妈本来就记得。”
第442章 庆功
听到朱晓静的话,宁远立刻就理解了。
宁远家庭情况特殊,他又是大哥,养成了细腻的性格,而其他大多数家庭,基本都是长辈比晚辈更能记牢对方的生日。
长姐如母,又是扶持着长大,以前条件差的时候没机会过生日,后来即使两家看似不相往来,但直到宁大强临终前,宁远才知道大姑一直接济自家。
关于生日,宁大强没说,宁大云也没提过,但谁知道那些年宁大云没有偷偷表示过呢。
关系和解后,这三年来,有两次生日因为恰逢暑假,宁远带他们出去玩了,剩下一次宁远不在家,所以宁远也不清楚,但现在她能记得,过去肯定不可能忘掉。
果不其然,宁大强苦笑道:“又让你花钱了。”
宁大云,还有姑父朱志刚,以及朱晓静,和两个小家伙,手里都提着东西。
有肉有酒有饮料,还有油和水果,都是生活消耗品。
“姑妈,昨天我没跟你提,就是怕你们花钱,你看你们这……来就来,还买这么多东西。”宁远也有些无奈。
虽然这么说,但宁远他们还是赶紧接了过来,总不能让客人一直受累拿着。
“也没什么,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想着你们什么也不缺,就买点生活用的。”姑父笑道。
迎进了堂屋,宁大强让宁岩去杀瓜,宁雨不用吩咐就去泡茶,宁雪则去把家里的零食拿出来,跟侄子侄女分享。
朱子璐和朱子恒,就是姑妈大儿子朱晓明的一对儿女,他俩跑长途运输经常不在家,孩子都是宁大云老两口管。
朱子璐其实比宁雪就小两岁,九零年的,今年也十二岁了,朱子恒倒是还小,今年才五岁。
虽然老房子宁大强不让拆了重建,但家里也被宁远找人设计,重新装修了。
从外观看,还是老房子,但进了里面,就颇有点后来民宿的感觉,显得很有艺术感,但又不会太雅不适合生活。
“小远,你们搞艺术的就是厉害啊,这老房子这么一捯饬,立马不一样了,就算比他们买的那商品房的装修还好看。”朱志刚笑道。
虽然他不是装修后第一次来了,但每次来,都啧啧称奇,喜欢不已。
以前他对艺术没什么概念,但有了现在的直观感受,立刻就觉得无论视觉还是心理上,都很舒服。
姑妈立刻道:“那是当然,也不看看小远是干什么的,能是那些人比的了的,虽然买的房子大还贵,但那都装修的什么玩意儿啊。”
对于宁远,现在姑妈是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