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第247章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47章

小说: 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连他们的头饰都是宏村的出土物你敢信?
  换宁远还真不敢戴。
  农村出来的他,小时候耳濡目染的,对这种东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反正忌讳。
  正因为此,金粉里并没有弄这些东西,虽然郑重也依然说要厚重,不过最后在宁远的晓以大义下,郑重被说服了。
  我们是一部春光明媚的剧,你搞那么厚重,岂不是和尚娶寡妇——别扭!
  而这么一来,金粉的花销更低了。
  当谈妥后,宁远打电话给韩平,他声音都变了:“多少?”
  那时候宁远嘴都快笑歪了,但声音却平静得很:“总共卖了三千万。”
  然后,宁远就听到那边杯子打翻的声音。
  宁远理解韩平的激动,要知道当初冯晓刚累死累活的拍,最后票房三千多万就让京影厂起死回生,而且那还是票房,分到手里的远比这个少太多了。
  而这个,除了成本和交税,其他就是净收益了。


第403章 我就喜欢你自信的样子
  下了飞机,这次依然是何炯和汪寒来接机。
  当然,如果宁远愿意的话,再高一些的级别也可以来,不过宁远没想弄得那么张扬,除了公司和组里的人以外,湘省卫视这边,只跟他俩说了。
  湘省卫视这边也跟宁远的公司沟通过,知道宁远今天会来参加录制,但既然宁远公司那边说不需要接,只是朋友关系的叫了何炯和汪寒,电视台这边也就没多此一举。
  实际上,这一次宁远把版权卖给湘省卫视,也顺带拉了他俩一把。
  “谢啦。”何炯笑道。
  “你帮我的太多了,记在心里。”汪寒捶了捶胸口。
  两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感谢,宁远则笑了笑,用了李玟的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哈哈哈哈。”
  这就是宁远重生的优势,远超同龄人的城府,既卖了高价,还让湘省卫视觉得,这中间还有人情。
  虽然宁远没说,但谈的时候,指明要何炯和汪寒参加,这什么意思不言而喻——卖给你们电视台,也有看在他们的份上。
  这样一来,电视台对他俩自然高看一眼,而他俩,也对宁远好感更甚。
  实际上,公司里面早已经做过分析,苏省卫视和浙省卫视能出那个价,基本到了他们对宁远预估的底线,真让他们拿75万跟湘省卫视竞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宁远有过去的辉煌战绩,但那也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限上涨。
  但在宁远有意无意的透露,和迟疑的态度中,让湘省卫视感觉到了压力——尽管他们也觉得,那两个竞争者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一定拿得出来,但都到这一步了,再放弃又有点不甘心。
  再说了,财大气粗的湘省卫视,还真不太在意加这点钱的事情,他们在意的是面子,龙头的位置。
  很多行业,第一和第二对外传递的感觉就是天壤之别,而不只是虚名,尤其广告商更敏感。
  宁远是个潜力股,也值得搞好关系,尤其是湘省电视台有当初凭借茕宎一举翻身的案例,更把林啸涵从经视一个主任,短短几年时间就推到台长的位置。
  “你还是来晚了,应该早点过来,在电视剧播出前,就该把节目录制好,然后提前播出,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上车后,何炯有些无奈的说道。
  汪寒也点头赞同:“虽然这之前台里也下了功夫宣传,但他们大本营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越策越开心,在全省范围内的收视也是很高的。”
  宁远则笑道:“也没那么绝对,现在收视率出来了,不用我说,台里也会竭尽全力的去推。”
  何炯一愣,而汪寒则咀嚼着宁远这句话的含义。
  他俩早就没把宁远当小弟弟,而是大哥哥,宁远每次做事、说话,都让他们佩服,不知不觉的,就像学生那样,听到宁远一句话,就会思索:“他这么说代表了什么……”
  何炯开车,得注意路况,而坐在旁边的汪寒随即转头看向宁远,眼里有些佩服:
  “的确,今早收到昨晚的收视率,台里立刻召开了会议,之前迟疑的那些资源,也准备全都拿出来用上。”
  片刻后,何炯也反应过来:“好像还真是。”
  说完后,他又苦笑起来:“现在都把收视看成命根子,虽然广告商的确关注这个,但我总感觉,这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宁远这时候倒有些佩服何炯的远见,一切唯收视率为基准,正是未来的趋势,但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什么节目火了,一窝蜂的扎堆去做,而不考虑宣传本来就是应该起引导作用,不单单以收视至上的追捧。
  换个词,就是流量。
  这个时候的剧,百花齐放,虽然有些的确收视不佳受众少,但观众是幸福的。
  再往更深层次去考虑,文化是导向性的,而这种追捧,则反过来了,大部分观众选择什么,就做什么,慢慢变得单调,别说文化出国,国内的观众慢慢都会反感。
  当然,事物的发展总有它的过程,在经历了十来年的流量至上后,到宁远重生前,又开始理性起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宁远这时候笑道:
  “不用太担心,一时的追捧不一定代表一直追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慢慢会自己纠偏的。”
  何炯不明所以,觉得宁远说的太玄乎,但又有某种经历的远见,听起来很让人信服的感觉。
  换个词,大概就是不明觉厉。
  汪寒没有附和,他暂时不会想那么多,一路攀爬到现在,他稳扎稳打,没心思让他思考暂时不属于他操心的方向,转而说道:
  “不过说真的,《橘子红了》是一个劲敌,而且在央视这个平台播出,虽然昨天金粉的收视突破五个点,但他们也做到了,而且最后突破了六个点。”
  何炯点了点头:
  “是啊,我昨晚上看了重播的前两集,做得的确很用心,虽然都是民国剧,但是两种风格。”
  宁远知道他还是说得有保留,但并没任何不适,反而笑道:
  “应该说是受众的区别,我们金粉更让年轻人喜欢一些,而橘子,则更受年龄稍大一些人的偏爱。”
  说完后,宁远随即又道:
  “不过我有信心,拭目以待吧,可能对于橘子来说,现在才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但对我们来说,这才只是起点。”
  何炯从后视镜跟汪寒对视一眼,不清楚宁远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但宁远的这种容光焕发,他见过太多了。
  “我就喜欢你自信的样子,特别有风采。”何炯笑道。
  “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汪寒补充。
  宁远被逗乐了:“哈哈,你俩是来跟我说相声的吗?”
  他俩也哈哈大笑。
  虽然笑了,但他们并不像宁远那么乐观,这也是更多的人看好橘子的原因,这一点也体现在天涯的投票上。
  橘子一直压着金粉。
  这件事,因为今天李邵红的一个采访,通过电视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看来大众还是理智的,分得清好坏优劣,而不是人云亦云,哪怕是在他投资的某个网络平台,投票,就是大家最直观的意见。”
  随后,她又给宁远加了个紧箍:
  “不过这一点,我倒是挺佩服他的,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暗箱操作,让数据更直观。”


第405章 薅羊毛
  李邵红的采访,其实也是她对新剧的宣传。
  因为心情好,所以她并没有像上次那样,一直追着宁远咬,提了几句后,就回到了剧的本身。
  先说了橘子的简介,又夸了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认真、辛苦等等,当然,花絮也说了一些,气氛一片融洽。
  最后,她语气稍微严肃的说道:
  “平均下来,我们每一集的成本高达五十万,这是以往除了三国和水浒着外,任何一部电视剧达不到的魄力,实不相瞒,我们卖给央视,一集的价格是六十万,如果再扣除税的话,基本没什么盈利,但我还是要这么做。”
  “为什么?”
  她这时开始当一个演员,神色露出某种圣洁的光辉:
  “我们要的,就是尽可能的还原那个年代,那个气氛,无论是大到整个橘子园的布景,还是小到一枚头饰,都尽可能的还原,为此我们还用了不少老物件,包括文物。这一点要感谢当地政府、文化局等部门的配合。”
  当然,最后她像是忘不了那个执念似的,又忍不住嘴欠:
  “虽然我们的爱情也是主线,但这只是以点带面的见微知着,通过这个微小的点,让大家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更直观的了解那个年代的禁锢,跟历史见面,进而思考我们的人生。”
  顿了顿,她的脸上露出迷之笑容:“而这,远不是单靠谈个恋爱,穿个民国服装,找点民国建筑,糅合成一锅爱情杂烩汤的剧,更是他们达不到的高度。”
  中午吃午饭的时候,娱乐新闻正好在播放的采访。
  看到这一幕,何炯和汪寒呆了呆,赶紧偷眼斜瞄宁远,结果发现,宁远脸上笑意吟吟的。
  两人:“???”
  胸有成竹的不在意?
  还是故作高深的保持风度?
  两人以己度人,心道应该是后者。
  注意到两人的眼神,和随后的迷惑,知道他们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说,于是笑了笑:
  “这个眼神看我干什么,我没那么脆弱。”
  “至于她说的成本,你就听她吹吧,挤一挤,水分可不小。”
  “当然,在这方面,她也的确下了功夫,但要说五十万,也太看得起现在的物价了。”
  宁远正因为清楚橘子那边的情况,所以他虽然不相信号称号称的单集成本五十万,但三十万应该还是有的。
  这么算的话,一集挣三十万,二十五集挣七百万,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也不少了,要知道当初永不瞑目那么火,也没多多少。
  不过电视剧这东西,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虽然卖给了央视,但这仅限于上星卫视这一级别,往下她还可以卖。
  还有香江和宝岛,卖了都有收益,这年代卖影碟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甚至不少剧,卖碟比不过肯定要等这一阵热播结束后才会上架。
  而且未来有了视频网站,也同样可以卖,只不过2010年以前价格不高就是了。
  “所以,她说她不赚钱,那纯粹是哄鬼的话,否则她靠什么拍片?靠爱发电么?”
  笑着摇了摇头,宁远道:“我自己没那么高尚,而她,比我还不如。”
  “你倒是坦诚。”汪寒哑然失笑。
  “有一说一,对朋友和亲人,我不完美,但也不虚伪。”宁远哈哈笑道:
  “比如说,单单在卫视这个层面,我们的利润就比她多太多了,知道我最想看到哪一幕吗,就是她得知我们卖了三千万的时候,但可惜……看不到。”
  “不要脸。”何炯撇了撇嘴。
  “附议。”汪寒点头。
  “要脸就不当主持人。”宁远不屑一顾。
  两人一噎,随即三人哈哈大笑。
  老朋友了,互怼很有趣。
  的确像宁远说的那样,仅仅卖给卫视这一层,金粉的利润就比橘子多太多了,一个两千二百万,一个七百多万,三倍都不止!
  把分给韩平的去掉,再刨除交税,宁远公司的净利润也超过千万,让这段时间一直紧巴巴,靠卖脸卖营运博得阿里和天涯占股的宁远,骤然有了扬眉吐气的胸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