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被说的心痒痒,但又看不到,这胃口吊得……有钱又有闲的,会直接到京城来看,除此之外的,就老老实实等全国巡演。
而就在这个时候,宁远接到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第341章 红娘
在宁远前世,《川省好人》第一次在国内上演,是法国圣丹尼国家剧院排演的,作为2014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的重磅,登上京城的国家大剧院。
说起来,这个版本的导演让·贝洛里尼,他比宁远还小一岁,2013年开始执导的时候,也不过32岁。
凭借这部戏,让·贝洛里尼被评为2014年法国戏剧最高奖“莫里哀戏剧奖”的“最佳导演奖”,剧中演员也收获了多个法国奖项。
在贝洛里尼的重新诠释下,既保留了原着的精髓,又融入了当时观众的喜好——越来越不喜欢悲剧,更喜欢喜剧。
所以,在贝洛里尼的编排下,这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表演、讲述、音乐、舞蹈……有机组合成一场略带颓废的“喜宴”,但它的节奏却非常明快,让观众看得不知不觉就忘了时间——因为没工夫给人思考。
就跟未来的快餐电影和快餐文学一样,人们不再喜欢复杂的、深沉的文艺,只想快乐,放松自己。
除此之外,跟留比莫夫这次一样,当时的贝洛里尼因为是法国人,所以他的改编中,里面的人物、场景和习惯等等,都充盈着法兰西风情。
似乎《川省好人》就像橘子一样,在不同的地方生根发芽,就会留下什么地方的痕迹。
而现在,符合华夏民国特色背景的《川省好人》,就像股小旋风,以京城为起点,吹向四面八方。
甚至连霓虹国那边都注意到了,铃木忠志还专门给宁远打电话询问,还问宁远什么时候再去霓虹国演出,他也想欣赏一番。
去肯定暂时没时间去了,不说《川省好人》的演出,开春后,《金粉世家》还要继续拍摄,哪能走得开。
而且,留比莫夫就要回国了。
这就是宁远收到的坏消息。
“你们俄国人又不过年,没必要跟华夏人一样,快过年了要回家吧?”
留比莫夫摇了摇头:
“当然不是,我之前就跟你说过,非常想见识你们华夏的春节,不过实在抱歉,我在俄国同时还兼任几所大学的教授,学校的很多人都给我打电话,总不可能一直不给他们上课。”
得知是这个原因,宁远除了遗憾也没有别的办法。
“好好演出,你们也可以根据演出的反馈,对剧目进行调整,希望几个月后我们再见的时候,能带给我惊喜。”留比莫夫开了个玩笑。
他对这出剧了如指掌,别说宁远他们顶多是一些细节方面的调整,就算整体框架的变动,估计他也不会有太大的感受。
毕竟,从六十年代开始,他接触这部剧已经四十年了,而这出剧诞生也有六十年了,什么样的变化他没经历过?
开玩笑,只为了冲淡离别的伤感。
留比莫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老人,否则他也不会导演出那么多引起大众共鸣的剧目。
宁远也同样有些不舍,毕竟从八月初开始,到现在也有四个月的时间,朝夕相处,也习惯了身边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老人。
在宁远眼里,可能因为接触多了,留比莫夫身上那些光环退却,给宁远的感觉,倒是跟李雪刀差不多,都是一个可爱的老头。
因为宁远的关系,李雪刀也跟留比莫夫熟悉起来,而且经常两人聊天的时候,宁远就在一旁端茶倒水,顺便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自然受益匪浅。
这个受益,并不仅仅是戏剧方面,还有很多人生的经验。
“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在机场送别留比莫夫的时候,宁远笑道。
留比莫夫也对这句话挺感兴趣,咀嚼片刻后,笑着朝宁远挥了挥手,然后转身去登机了。
除了这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水浒传》要开播了。
前世的《水浒传》,在公历98年的一月播出,而在这里,就推迟了四年,变成02年的一月份。
那一版是农历的腊月初十,而这一版,则是腊月初八,公历2002年1月20号。
至于原因,是为了演完后正好腊月二十九,第二天过年。
为了这个日子,在央视一套的上一部剧演完后,特意挑了一部集数合适的中篇连续剧接档。
在前世,水浒传播出时的盛况宁远已经经历过,但他依然期待,毕竟这次里面有自己。
虽然花荣在水浒里的存在感不高,而且改编的时候,在宋江之外,着重突出鲁智深、武松、李逵这几个角色,但宁远也有自己的付出。
他相信,自己演的绝对比前世那一版花荣更好,尤其是最后那一集,也算是奉献了一段‘炸裂’的演技——如果按照后世某些吹捧的炸裂来对比的话。
而现在,距离播出还有十天的时间。
今天宁远回学校上课,正好在校门口碰到邬玉君。
她是宁远一个班的,之前跟潘越明一起主演那部《情不自禁》,播出后,不仅潘越明名气上升一大截,她也知名度高涨。
邬玉君并不是那种第一眼的美女,但很耐看,有点像高媛媛和袁荃的结合,主要是皮肤白。
尽管宁远戴着帽子和口罩,外面又裹着黑色的羽绒服,但是邬玉君还是一眼认出了宁远,上去就拍他肩膀。
“你这大忙人最近可是越来越红了呀!”邬玉君笑道。
看到是她,宁远哑然失笑:“忙点总比闲着好啊,你最近忙什么呢?”
邬玉君捂嘴笑道:“我呀,正忙着找你呢。”
宁远愕然:“找我?找我干什么?”
邬玉君叹了口气:“你的新话剧早就听说了,但那票实在不好买,到现在都没看到。”
说着,她嘿嘿笑道:“正好现在逮着你了,咱们这关系,是吧,啥时候给我张友情票,也让我去学习一下呀?”
虽然宁远跟班里的女同学中,除了钟晓曼外其他的并不算熟悉,但因为邬玉君跟潘越明拍《情不自禁》熟络起来,作为潘越明的老板,又是邬玉君的同学,宁远自然也成了他俩的话题。
当然,就算跟其他同学一样,不是那么熟悉,但毕竟是同学,真要开了口,宁远也没那么不近人情。
他自己主演的话剧,带进去几个人根本不算什么。
“没问题!”宁远笑道。
“呀,真的啊,太好了,宁远你太好了!”邬玉君欢呼雀跃。
宁远看着她兴奋的模样,再想到前世对她的了解,忽然心里一动,这位……或许比那位董白莲更适合潘越明吧,而且他俩也有基础。
心血来潮的,宁远突然想当一回红娘。
第342章 退圈
如果是不认识的,或者交情没到那一步,宁远也不会去多管,但一个是自己的员工,还是上一世非常喜欢的演员,另一个是自己的同学,他俩那部《情不自禁》,宁远也非常喜欢。
如果用后世的词儿,他们这对戏里的情侣,是宁远理想的cp,毕竟那时候看电影,宁远就希望他们在一起。
后来得知潘越明跟董孑在一起了,宁远倒也没有特别失望,因为那时候对她也挺喜欢的,清纯又漂亮。
在她没出事之前,在宁远的心目中,她的形象大概是唯一能跟刘茜茜抗衡的。
大多数人对她的感官,基本跟宁远差不多,正因为此,在那件事曝光后,之前有多喜欢她,过后就有多痛恨她。
连阿娇这种未婚没对象的,只是跟陈老师正常交往,因为被曝光了,就变得‘声名狼藉’,董孑这种行为就更不被大众原谅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她们当初竖立的形象就是清纯的、纯净的,否则未来董孑也不会获得白莲的称号。
至于阿娇,因为当年的网友也渐渐成熟,知道那件事并不怪她,她也是受害者,反而慢慢原谅她了。
潘越明跟董孑合作的那部戏,名字叫做《红衣坊》,是05年拍摄,06年1月份播出的,那时候,潘越明已经31岁,而董孑也25岁了。
就算宁远把那部戏拆开,没准他们还会有其他的合作机会,未来自己肯定会越来越忙,总不能一直盯着,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给潘越明配个对儿。
而邬玉君,她的经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她出生于京城,父母是外交官,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在家,所以也让她非常独立,小学更是在澳洲上的,直到中学才回来,在清华附中上高中。
原本她并没有想过走这条路,还是邻居的建议,说她这相貌不去影视圈发展太亏了,就跟宁远参加艺考时说的一样,然后邬玉君就去试了试。
没想到,还真成了,别说她这样的外行,就算专业培训多年,很多也考不上,毕竟一年才招多少人。
显然,邬玉君的相貌,还有她的悟性让她比别人顺利。
从《情不自禁》后,邬玉君也拍了几年戏,因为这部电影的热度,基本都是前几号的角色,在05年的时候,更跟当时如日中天的印晓天合作了《派克式左轮》,饰演女一号。
也是在那个时候,邬玉君认识了一位圈外人,第二年,她跟吴君如他们一起拍完《寻夫记》后,就退了圈,结婚后去澳洲了,但没过两年,这段婚姻就草草收场。
尽管没有太多爆料,但离婚总归是黯然收场。
两人前世也都这么不如意,如果他俩凑到一起,会不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而且邬玉君跟董孑不一样,董孑即使结了婚也不会退圈,反而邬玉君,说退圈就退圈,是可以为了家庭放弃一切的。
就像在宁远前世,凌肖肃从姚尘的阴影里走出来时,虽然跟唐艺菲好了,但对婚姻依然感到畏惧,是唐艺菲用退圈的行动,来表明她是认真的。
在之后的多年,不管外人怎么看,至少凌肖肃比以前幸福多了。
事实证明,不退圈不一定不爱对方,但能退圈,那绝对是真爱,那是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未来。
毕竟也有不少女演员,为了丈夫退圈,最后却遭到丈夫的抛弃。
比如张廷演的那部《花姑子》,里面的男一号是宝岛演员邱新志,因为这部戏跟饰演花姑子跟班、向日葵精小葵的王一璇好了。
两人06年结婚,王一璇还为邱新志生了一个儿子,但12年的时候就离婚了,王一璇一人带着儿子,而邱新志很快就认识了更小、更漂亮的女友,就是未来靠《猎场》里罗伊人走红的菅刃姿。
91年的她,可是比邱新志要小24岁,而王一璇,则是78年的。
还有刘闵涛,宁远他们华戏93级的师姐,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几年都没有拍戏,但最终却换来离婚收场,她跟王一璇差不多,离婚了也没有说前夫的不是,都是心疼孩子生长在单亲家庭。
不过刘闵涛也是幸运的,或者说机遇和能力都不缺,才让她未来遇见《琅玡榜》和《伪装者》时全力以赴,一举走红。
在去教室的路上,宁远一路跟邬玉君说说笑笑的,不时套她的话,而单纯的邬玉君,根本没有察觉到宁远的心思,反而因为宁远的‘平易近人’而有些受宠若惊。
的确,在华戏99级,甚至整个表演系和全校来说,宁远现在的名声和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他不仅在人气和知名度上,更有奖项傍身,关键还是没进学校前,就被华夏话剧院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