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远脸上浮起笑意,在此之前他就有信心,但现在尘埃落定,心里也一片舒坦。
迎接他的,也是热烈的掌声。
“宁远,第三个奖了啊!”孟辉提醒道。
“我们夫妻的恩情你得有数。”寥梅在旁边补刀。
宁远呵呵笑了笑:“那回头把你们炖了吃肉,这样就跟我荣辱与共。”
“变态!”
“你能不能再恶心点?”
在两人的鄙视声中,宁远哈哈笑着,上台领奖。
而台下,无数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纷纷叫着宁远的名字,这几天对他喜欢的不得了的姑娘们,更是在台下声嘶力竭。
要不是安保人员拦着,她们都想冲上台去。
幸亏是现在,再往后十来年,估计就得高喊“宁远,我要给你生猴子!”
闪光灯‘咔咔咔’响着、亮着,把一身精致西装的宁远拍得煞是好看。
女记者们更是拍得美滋滋的,幻想着回家洗出来巨幅挂在卧室,吸溜~~
除了纸媒记者,电视媒体、广播媒体也忠实的记录着,这一画面,将会在各大新闻上,以及娱乐播报上传递给霓虹国,乃至高丽的千家万户。
经过了五届的努力,现在JingSeEdo戏剧节,已经在三国间地位颇高,无论民间还是官方主流,都非常推崇,更以得到这个奖项为荣。
否则,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在这个季节,都能吸引来数千观众络绎不绝的观看,就知道地位和影响力。
“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是,《天守物语》筱井英介。”
当获奖者上台的时候,宁远他们有些愕然。
男的?
竟然是个男的?
不过一想,当年《天守物语》的电影,就是由霓虹国国宝级大师,有霓虹国梅兰芳之称的坂东玉三郎饰演富姬,宁远他们也就释然了。
理解后,他们就想着,可能就是这部剧的特色吧。
而那位国宝级大师,在宁远的记忆里,当年因为《霸王别姬》,坂东玉三郎就迷上了华夏京剧,还特意到华夏来学习,并费力的找到张国容。
在那之后,他俩成为莫逆之交。
这可能就是艺术家的惺惺相惜吧。
除了这些,最佳编剧被《非常麻将》的导演兼编剧李六乙获得,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是姜闻在华戏的大学同学。
最佳舞美,也被《恋爱的犀牛》获得。
还有一些小奖,也大都被华夏的两部剧囊括,可以说,这一届,华夏才是最大的赢家。
当然,这一次,霓虹国和高丽两国的戏剧工作者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未来扳回一局。
但这一次的辉煌,属于宁远他们的辉煌,在第二天,已经通过媒体传遍了霓虹国,乃至高丽和华夏。
因为宁远的上台照片实在太亮眼,所以绝大多数的新闻播报配图,都有这一张,甚至很多都以此为首,下面才是舞台剧的一些照片和花絮。
宁远,第一次在除了华夏之外的两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名气。
不过这种名气是暂时的,如果没有后续的作品,也只是昙花一现,只有超过两部,才会加深观众的印象,进而对这个演员有了形象和作品的记忆,很难再忘记。
恰好,宁远有《那山那人那狗》。
在结束利贺的戏剧节之后,宁远告别了孟辉他们,在于晓洁的陪同下,在霓虹国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等人的引荐下,宁远开始了卖电影之路。
第178章 大牌的发行
“宁远,如果你再跟我说这些,我就真的生气了!”
看着于晓洁气鼓鼓的样子,宁远很想给她发一个捂脸的哭笑不得表情,认真道:
“现在不是戏剧节,你也不是志愿者,而是我请来处理私事的翻译,吃白食的事情,我做不来啊。”
“我说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矫情,我是把你当朋友,跟朋友谈钱,多伤感情。”于晓洁没好气道。
“姑娘,你还是太年轻,跟朋友不谈钱,那才伤感情。”宁远提醒道。
于晓洁愣了一下,然后噗嗤一笑:
“我年轻?也不看看你才多大,我都上研究生了,你才本科,有没有搞错。”
听她冒出一句周星池的口头禅,宁远忍俊不禁,不过心里还是给自己提了个醒。
这好为人师的习惯,得改改了,虽然顶多被人当成开玩笑,但能不说还是尽量不说,宁远心道。
于晓洁拉着他道:“行了,赶紧走吧,再晚就赶不上地铁了!”
一边跑,于晓洁一边头也不回的道:
“你要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以后认我这个朋友就行,别以后越来越红,等我回华夏了去找你,你给我来一句:你谁呀!”
说完,于晓洁才意识到什么,停了下来,转头看向自己拉着宁远的手,当时脸就红了,松开、扭头、说话一气呵成:
“你倒是快点呀!”
“哦。”
江户的街道,车流穿梭、人潮拥挤。
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这里无论堵车还是堵人,都司空见惯。
尽管到处都堵,到处都是等待,但快节奏依然不变。
地铁挤不上去?那就坐电车吧,电车也挤不上?那就出租车。
出租车走到一半堵车了,打开车门开始跑!
所以,在霓虹国,尤其是江户,经常能看到行色匆匆的套装男女,如果是早高峰,跑步前进的也不少,甚至周围的人都没心思去多看一眼。
好在宁远他们并不赶时间,在18号下午,宁远跟着于晓洁,顺利的挤上地铁,尽管人依然不少。
想有座位那是不可能的,跟买彩票差不多,别被挤成肉夹馍都算好的。
只不过,宁远曾经在电影里看到的某些场景没遇到,他担心的会不会被认出来的杞人忧天,也没有发生。
顺利的坐到位于千代田区有乐町的地铁站,下车后,于晓洁带着宁远找到一丁目2番2号,这个在霓虹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鼎鼎大名的东宝株式会社。
这些年大获成功的哥斯拉系列,就是这个公司出品的,就连霓虹国的电影之神黑泽明,曾经也效力于这家公司,在这里拍出了影响深远的《七武士》。
在未来,柯南系列,以及在全球狂揽两百五十亿霓虹币的《你的名字》,也同样出自这家公司。
作为霓虹国地位最高的院线、五驾马车之首的东宝,在霓虹国拥有超过三百家影院,发行能力毋庸置疑。
不过,宁远之所以找上门,不仅仅因为它的规模,而是前世首先放映《那山那人那狗》的影院——专门放映文艺片的岩波影院,也同样位列东宝旗下。
虽说东宝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商业公司,但当年那位叫做喜多川的社长,却也有他的喜好,就爱电影,连霓虹国的艺术院线工会也是他出资成立的。
实际上,东宝的母公司,有将近百年历史的坂急坂神控股,当年创立人小林一三,也对戏剧颇为钟爱,那时候他创立的宝冢歌剧团,现在已经成为霓虹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大型舞台表演团体,也是全世界演出回数最多的歌舞剧团。
所以,公司从上到下,跟戏剧方面渊源颇深。
当年喜多川社长因为自己的爱好,专程找到岩波氏——曾经轰动了神保町的“岩波书店”的老板,请他开一间以文化目的、放有质量电影的电影院。
就此,岩波影院开张。
岩波影院很怪,虽然是一家影院,但它每个月只放一部电影,如果这一部不是你想看的,那就只能下月再来了。
在当年,《那山那人那狗》就是被岩波影院打开局面,在放映一个月后,名声就传了出去,引起外地片商的注意,然后就被引到大坂、神户、京都等地。
就此,电影的大火之路彻底打开。
虽然东宝很大牌,但JingSeEdo戏剧节也同样大牌,更何况还有铃木忠志等多位霓虹国知名戏剧大师的引荐,又有跟戏剧多年的渊源,所以宁远和于晓洁过来的时候,社长秘书已经等候在那里。
宁远以为会带自己到办公室,没想到直接把自己带进了楼上的一间小型影院。
一个老人坐在中间的位置,看到宁远和于晓洁过来,微笑着招了招手。
过去的路上,于晓洁低声道:“他就是东宝的现任社长,松冈功。”
说话的时候,于晓洁声音已经开始紧张了。
其实没有太多的寒暄,老人就让秘书把宁远的拷贝拿过去放映了。
拷贝,是来之前康健民亲手交给宁远的,连同合同一起。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跟他们谈之前,更早的时候,宁远就把彭建明连同原名小说在内的,其他几篇小说的霓虹语发行权,也一起买了下来。
这时候的版权其实很低,更何况是国外的语种,但宁远依然给了高价。
事实上,前世岩波影院放映前,宣传阶段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宁远给彭建明的价格,肯定远超他们。
因为宁远清楚,彭建明小说集可是在霓虹国卖出几十万册的爆款,而后有电影的加成,每年依然在卖。
影片播出后,老人安静的看着,整个小剧院里只有电影的声音。
其实不仅是他和于晓洁是第一次看,就连宁远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完整版本。
现在从电影里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宁远对比前世的版本,就发现的确更好,不单纯是自己的加盟让儿子演的更贴切,还有因为自己的配合,藤汝俊展现出来的,也更传神。
另外,就是电影画面,从前世春夏之交变成秋天,斑斓的色彩,让电影多了一种梦幻的格调。
看到背父亲过河的时候,宁远瞥了眼松冈功,发现他眼眶红了的时候,宁远就知道,距离成功,更近了。
第179章 上电视
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机遇和包装。
比如宫廷玉液酒?
实际上,宁远个人觉得,当年的《人在囧途》比《泰囧》还好看一些,后者总觉得差点意思,但有了前者带来的名气,后者的关注自然水涨船高。
就像皇帝的夜壶,就算它是夜壶,那也是精贵的!
虽然没有达到期望但也不差,也成就了当年第一部 破十亿的票房纪录。
反倒后来的那部《心花路放》,宁远觉得挺好看的。
不仅是节奏和笑料,最后时空交错的片段出来,宁远当时就卧了个槽,还能这么玩,当年另一部《星际穿越》里,也有类似的情节,那种感觉很奇妙。
或者说,徐争最好还是当演员,导演的活,还是宁浩来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影响电影发行的因素很多,但观众最买账的,还是演员,名气越大号召力越强,虽说未来变味了,但大牌依然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比如香江的双周一成,比如内地的徐黄王。
如果这次宁远没有得奖,如果他没有上电视上报纸,没有这些霓虹国戏剧界的大腕推荐,也不可能有跟东宝社长共处一室谈合作的机会。
像前世,这部电影还是霓虹国一位叫做深泽一夫的老人偶然看到,喜欢的不得了,然后回国进行发行。
深泽一夫做发行不多,他的主要身份还是动漫编剧和词作家,69年的时候,《铁壁阿童木》导演手冢治虫开始他的(城)人动漫三部曲,第一部 的《一千零一夜物语》,就是深泽一夫编剧的。
这个(城)人,就是你们脑海里理解的那种,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