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帘的背后-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中有许多人都很缺钱,靠皇家津贴艰难度日。他一直借钱给那些挥霍无度的满洲贵族,然后等到他们一贫如洗的时候就开始收债。这之后,与其说李鸿章谨慎精明而富有创造力,还不如说他残忍刻毒而令人讨厌,人们对他的畏惧要超过对他的鄙视。
李鸿章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华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何时,只要中国人或外国人投资,李鸿章就会参股合伙,他手头攥有一大把投机股票,有时候他还会弄个董事会主席干干,或者安插个把代理人。用这种办法,他保持了对各地企业的控制,这里面有苏州、上海和南京的军工业,上海和山东的采矿业,直隶的煤炭和钢铁业。他负责了一条3英里长的铁路的修建,那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于1878年修建于开平煤矿;还负责了直隶电报线路的架设;以及上海纱厂的建设;促进并创建了天津水师和鱼雷学堂。
他最成功的投机事业之一,就是创立于1872年的“中国商用轮船运输公司”。在此之前,漕粮都是通过平底帆船运到北方的,这些平底船过去是由海盗托拉斯所控制,现在则由中央政府资助。从这时起,外国轮船开始得以使用,并且首次特许华商运营。李鸿章提议由上海商人出资,白手起家组建一支船队,再由中央政府特许他们承运漕粮。作为这宗交易的一部分,就是这家公司要由李鸿章亲自选择的人来管理。这样一来,他就垄断了全部漕运。他同时也就控制了船队,并且,他所做的这一切,用的都是别人的钱。
作为北洋大臣,他有责任对漕粮从南到北沿途的安全给予关切。他把自己的军队作为“漕军”驻扎到从长江下游的稻田到上海沿线。地方官员不得不拿出高达地方税收的三分之一,来供应李鸿章的漕军。通过这些手段,李鸿章试图从头至尾控制每一件事情:他能迫使商人们发起一项投机事业,然后通过敲诈勒索来维持它的运营,控制它大把的股票,通过自己任用的傀儡来管理它,动用自己的军队为它保驾护航,然后强迫别人掏腰包为那些士兵关饷。像这样的人,贤明的孙子没准又要发表高论:“人君之宝也。”8
李鸿章的士兵同时还负责到北京的盐运,这使得他可以插手食盐专卖,这也是中国税收的一个主要来源。总而言之,李鸿章关涉到如此多的生活基本必需品,以至于到了1875年,满清王朝的生存竟完全要依靠他。打从李鸿章秘密地掩护他的买卖并到处培植喽罗以后,要想把他拉下马或者干掉他同时又不危及到国家自身,这几乎不可能。扭结的无花果枝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
李鸿章操纵交易,协商谈判,派遣军队,在必要的时候也对帝国的心脏地带进行管理,维护治安,秘密侦察,挑拨煽动,并且对外国利益给予安抚或拒绝。对这一切,铁帽子们当然不会高兴。他们不信任他和外国政府的交往,他们知道他早就被商业合同和洋人的贿赂给喂肥了,他们愤恨自己要仰其鼻息,他们安慰自己,说这只不过是在他筹划政变并让自己登上大位之前的权宜之举。十分了解李鸿章的罗伯特·赫德,则经常向自己的日记吐露他的担心:李鸿章随时能给大清王朝致命的一击。
1884年的危机,被当作搞垮恭亲王的一个借口。当时,法国占领了古代中国的附属国安南的北圻湾9和印度支那的柯钦10,并开始探查红河和湄公河,沿着中国的南部边界挑衅中国的霸权。在巴黎发出战争叫嚣的同时,装备精良的法国海军舰队也在南中国海逡巡。恭亲王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的生动画面,于是在李鸿章的帮助下,力图安抚法国人,并打算议和。这种息事宁人的努力,只不过更加激怒了富有有爱国热情的铁帽子们。
为了扳倒恭亲王和李鸿章,铁帽子们需要强有力的汉人的支持。加入到他们这个阴谋集团里来的是所谓“清流派”,那是一个由两广总督张之洞领导的汉人压力集团。所谓两广,即广东和广西,正好和北圻湾交界。清流派和铁帽子们都反对和西方列强打交道,鼓吹立即和法国开战。张之洞是个机智敏捷的机会主义者,他和另外那些人沆瀣一气,极力巴结和吹捧皇帝的父亲醇亲王,怂恿他在儿子的政府里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围着醇亲王团团转,并通过他得以接近年轻的皇帝和慈禧太后。
恭亲王作为政治联盟的领袖,其取得成功的基础就是妥协和让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抨击他是一个优柔寡断者,一个办事拖沓者,一个和事佬。他被一个接一个的政治派系弄得焦头烂额。恭亲王相信中国驻法公使的报告和罗伯特·赫德对形势的评估,觉得可以通过折中妥协来阻止法国人。他委派李鸿章来处理此事。正当李鸿章试图通过协商让印度支那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保护国的时候,清流派就攻击恭亲王和李鸿章是“卖国贼”。这成了铁帽子们的战斗口号。皇上则被此呼彼应的奏折条陈所淹没,这些奏章都是谴责这两个人的。
面对朝廷上不断升级的纷争,慈禧和光绪不得不做出让步,让恭亲王下台。解职诏书澄清了对恭亲王卖国的指控,只是指斥他傲慢专横、任人唯亲和效率低下。这些其实是他们所有人的通病。
对于这一系列事件,巴克斯的版本则略有不同。根据他的说法,恭亲王之所以被解职,是因为慈禧“相信亲王阴谋借助年轻的皇帝来反对她。”巴克斯狡猾地补充道:她还相信恭亲王“对最近一篇条陈负有责任,在条陈中,几个御史公然严厉地指斥她道德堕落、生活奢靡。”(其实是巴克斯杜撰了这个阴谋和批评性的条陈。)
1884年,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李鸿章总督在最后的紧急关头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撤回了对恭亲王的支持,转而支持醇亲王和铁帽子们——他以令人惊诧的上乘武功眨眼间站到了死对头们的一边。他们慌里慌张地摸索着寻找自己的短剑,结果是虚惊一场,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将李鸿章收归帐下。恭亲王首席大臣的位置被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占了去。外交事务则交给了48岁的庆亲王奕劻,一个无所顾忌的家伙。(庆亲王的家族有着很长的贪婪和弄权的历史。此人在私下交易、贪污受贿以及迎合脾气火爆的反动分子等等方面很是有名。)
自从恭亲王解甲归田,一心回家侍弄他的狐仙花园之后,铁帽子和他们的盟友清流党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李鸿章的身上。然而,还没等他们组织起新一轮的攻击,和法国之间的争端就演变成了战争。从前,铁帽子们还可以把失败推到恭亲王和李鸿章的头上。现如今,他们发现自己必须为赢得战争而独立承担责任。还在他们对自己的战斗命令字斟句酌的时候,法国人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印度支那。令人气恼的是,清流党不得不找李鸿章总督帮忙,请这位顶级外交谈判代表来为他们火中取栗。
让每个人都深感吃惊的是,在醇亲王作为朝廷首席大臣的地位得以确立之后,他反而变得更加通情达理了。国家管理的现实,使得政治极端主义仅仅对那些置身局外者才有相当的吸引力。一旦置身局内,问题看来就大不相同。七王爷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异母哥哥这20多年来亦并无不同。
醇亲王还发现:他既不愿、也无法抑制李鸿章的权力欲。对于跟外国政府及外国银行打交道,亲王殊无兴致;对于李鸿章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管理者的细枝末节,他也没有耐心去了解。于是乎,在恭亲王倒台的数月之内,李鸿章竟变戏法似的重又成为中国幕后的实际统治者——国库司库、内务部长、外交大臣、情报首脑、运输部长、通信部长和贸易主管。这些差事当中,有一些他是公开履行的,因为是皇上让他干的,多数则是秘密操纵的,由他的私人幕僚(人数多达数百)出面执行。作为一笔保险费,他源源不断地给醇亲王和太后送礼,他们要抵制送上门来的礼物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李鸿章怀有的特殊目的。虽说如此,但李鸿章想拉拢光绪皇帝的努力,却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这在他成功地一生中确实不多见。
第三部分 新的铁帽子王第44节 礼教的人质(4)
1887年,光绪已经15岁了,按照惯例应该已经结婚,而且数月之后就要准备让他亲政。但这两件事均被推迟了两年。通常的说法,是因为慈禧不愿意放弃权力,然而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光绪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这一年的早些时候,醇亲王也病倒了。做出推迟移交权力的决定的,是醇亲王,而不是慈禧;然后,又是他领头努力劝说慈禧再多训政几年。这样的延期给了她额外的时间,来为光绪皇帝挑选皇后和嫔妃。她选择了她的侄女,虽然相貌平平但却通情达理,是慈禧的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她将被称作“隆裕皇后”12。当选皇后比光绪大3岁,突出的大龅牙,胸部平平就像一只北美长耳大野兔,而瘦则是它的两倍。因为光绪是慈禧的侄子,所以这是第一桩表兄妹之间的婚姻,这在欧洲贵族之间倒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却潜藏着遗传方面的危险。不过由于光绪身体方面的问题,这似乎不怎么要紧。
许多作者都指责慈禧,说她选自己的侄子做皇帝、侄女做皇后。但话说回来,她已经拥有了所有的权利,像任何君主一样,她只不过是希望,在自己渐近暮年的时候让家人围在身边做个伴儿。那些在宫里成天看着他们的人都说:她似乎真心地喜欢光绪和隆裕。
她从他他拉氏中挑选了一对姐妹,作为光绪的嫔妃。这两个女孩子深得光绪师傅翁同龢的喜爱,他的建议在慈禧那里很有份量。一个后来被称作“珍妃”13,很有野心,天性活泼,容貌漂亮;另一个是她的姐姐“瑾妃”14,又圆又胖,一副平静的但几乎了无生气的表情。一个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活泼和身体魅力而当选,另一个则是因为她的平易近人。如果可能的话,光绪应该跟她们中的某一个履行自己作为丈夫的义务。
烦恼很快就显露出来了,这样的安排,无论是当选皇后还是年轻的皇帝,都不幸福。隆裕显然是个性格刚强的女孩,据说她从一开始就倔强地反对整个计划,只是迫于家庭的压力才就范。据传,光绪甚至不愿意看他的新娘一眼,他们的婚姻太不完美了。然而,1889年2月26日,婚礼还是如期举行了。
婚礼举行一周之后,光绪亲政,这一年他17岁。同一天(1889年3月4 日),慈禧太后光荣退休。54岁的皇太后表面上装得很豁达,表示自己终于可以远离宫廷斗争和政治活动,回到颐和园去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了。作为引退的标志,她向许多人颁发了赏赐。罗伯特·赫德则特别有理由庆贺:“皇上大婚;太后也终于结束了连续两次、几近30年的垂帘听政,从此退隐林下。她颁发了半打以上的诏书,感谢所有在她听政期间勤勉效力的人——活着的和死去的,有一篇谕旨……对我和我的工作给予了赞赏,诰封三代一品封典。从外国人的立场上讲,没有比这更古怪的了;但在中国人看来,则没有比这更荣耀的了。” 三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