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今天up主又在秀恩爱 >

第58章

今天up主又在秀恩爱-第58章

小说: 今天up主又在秀恩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她不扶他:小哥哥不和你一起去?邀请方不允许带家属吗?
  辣条泡小米粥:异地恋很辛苦的,摸摸up主。
  可惜,这世上就是有即使难过也要选择去做的事情。哪怕再舍不得,比起缠绵阻拦,不如成为对方安心的后盾。
  六水V:加油,期待发布会,会第一时间收看。//@白发的白云君V:去这个发布会,牺牲太大了,难过。
  可爱的小姐姐:啊!!!大大第一次转云仔的微博!!!好开心坐上沙发!!!
  福尔摩斯兔:你真是够了!手这么快还这么欠!给我留一条活路好不好!
  白发的白云君V:……我的沙发被抢走了,连板凳都没有了,这边竞争这么激烈的吗。
  套路帝:评论区惊现大佬!!!前排合影留恋。
  已入小哥哥粉籍:云仔不要怕,我们送你上热评!
  墨镜批发便宜卖:不用送了不用送了'捂脸',刚才大大又发了一条微博,只给了白云君一个人评论权限。厉害了我的六水君,平常不玩微博,一玩起来这么溜的嘛。
  ·
  去徐庄没有直达的车辆,一行人先坐火车到市火车站,再从火车站转长途汽车到乡镇,然后由乡镇那边负责接应师生的人领路,坐专车下乡。
  分配到徐庄的有七个学生,由两个老师带队,总共九人。
  火车上,学生们还对乡村生活充满了期待,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小时候去乡下玩的趣事。等坐完长途汽车,晕车反应严重的人情绪首先低落下去。时间线拉得长,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到达徐庄,师生们吃不上一口正经饭,专车上随便啃点馒头零食垫垫肚子。
  又饿又困,还很累,一下专车,两三个晕车严重的人忍不住先找地方呕吐。
  带队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对此早就司空见惯,吆喝道:“吐得赶紧了,谁还有水?给他们喝两口。咱们还没到目的地呢,这才到哪啊,后面的山路车子跑不了,咱们还得走个几十分钟。赶紧的赶紧的,到了就有热饭吃了!”
  乡村的天空明净又高远,此刻日光西垂,唯有漫天烟霞垂怜行者,迟迟不让黑夜来临。
  都是家里的宝,走在半路上,不少学生接到家里的电话。沈澄和沈兰通话时,一直有‘嘟嘟’声穿插进来,讲完电话一翻记录,三个未接来电都是洛云川的。刚和姐姐报完平安,又赶紧给洛云川去了个电话,一路上算下来,竟然是沈澄电话讲得最久。
  支教团住在学校,见到那所学校时,七个学生都默了。只剩两个老师负隅顽抗,企图活跃气氛:“别看学校位置偏,幽静啊!到明天早上,这一片地方到处都是朗朗读书声,你们想一想那个场景,多美!”
  哆嗦着手,一个学生指着三层教学楼旁的铁皮房,道:“那是咱们的宿舍吗?怎么窗户都是破的。”
  “小孩儿顽皮嘛,前两天失手打坏了窗户,没来得及换,今晚就先将就将就,明天修窗户的人就来了。”一个老师道:“旁边两间都是好的,你们去住那两间。”
  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就会更爱护老师。七个人中三男四女,四个女生和两个老师分了两间完好的屋子,沈澄、荀致远和另一个机械院的男生去住破窗户房。
  一间铁皮房里放了上下四张床,窗户下面一张桌子放杂物,门口右边一个大柜子放衣物,左边一张餐桌四条木椅子。冬天到了,窗户也破了,寒气鱼贯而入,屋子里冷嗖嗖的。
  放下行李,老师过来敲门道:“先别收拾了,伙房里有饭,赶快趁热吃,别麻烦师傅又热一遍。”
  徐庄位置偏远,专车走了将近四十分钟的山路,才找到这块蜗居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带队老师回忆说,最近修过一次路,来往方便了不少,再早几年,专车开不进山里,那时候带队老师尤其责任重大,领着学生们用双脚感受大自然的棱角。
  饭菜都是大锅煮。外面冷,做完饭厨房里还有点热气,一群人围着灶台扒饭,三个大铁盆子里,一盆青菜,一盆焖鱼,还有一盆豆腐。饿得七荤八素了,吃什么都香,不到半个小时,三个铁盆都见了底。
  一起吃饭的还有学校常驻教师,就着吃饭的功夫简单介绍了下学生情况。
  吃完自己清洗,女生们负责刷锅,男生们拎着盆碗去水台洗。连供水都不甚完善,更别说安装热水器了。三个人就着凛冽寒冬恩赐的冰水,哆哆嗦嗦洗完了碗筷,一双手冻得发红,血液仿佛凝成一串串珊瑚珠。
  洗完碗,大家集合起来,去听常驻教师们做简单的上岗前培训。零零散散要注意的问题不少,讲完天彻底黑了。
  回屋子里收拾完行李,沈澄接到洛云川的短信,这边信号不好,哪怕开着流量,微信都是呆滞的。洛云川问他吃饭了没,吃的好不好,住的条件怎么样。
  仿佛只要沈澄说一句不好,他立刻就要来接人回去。
  然而哪怕这里的生活比支教团想象得还要艰苦,却没有人抱怨。相反,千里迢迢而来,将他们凝聚于此的本就不是富庶繁华。
  和两个老师说了一声,拍了张他们那间屋子的全景照,拿着手机到处找网络,最终爬上学校后面的小山坡,给洛云川传了一张照片。三个铁皮房的装潢都一样,等他屋子的窗户修好了,和照片里没什么两样。
  那边直接打了个电话过来,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等荀致远喊他睡觉时才挂断电话。挂了电话,才后知后觉感到冷,脸都麻木了,拿手机的手也僵硬如冰。沈澄将手放进口袋,和室友们合力将衣柜和书桌换个位置,暂时堵住破洞的窗户。
  老师说的话都是骗人的,隔天清晨根本没有朗朗读书声。沈澄去了给他分配的班级,教室有一大半是空的,点完名字却发现只有三个人没到。
  中午沈澄去厨房里拿了两个馒头揣上,一个常驻教师正在打饭,见了,道:“你哪去啊?”
  “有三个学生上午没来,我去看看什么情况。”
  “经常的事,你在这待久了,就要习惯,学生每个月都会减少。”常驻教师摇摇头,道:“少了的学生,往往都找不回来了。”
  真找上门,沈澄才明白教师前辈话里的意思。那些不来的学生,都是全家上下一致支持的。对他们来说,把一个劳动力困在教室里,简直是无理取闹。
  “老师,我知道你们心好,关键吧,你看我儿子就这么个窝囊样子,他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把时间浪费在学校里,不如勤快勤快手脚,还更好谋出路。你不用担心他,他二舅说了,等他十六岁了,就带他出去挣钱,有亲戚帮衬着,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呢。”
  这是一家态度温和的,还有一家更激烈的,直接把门一关,吼道:“光办学校有什么用,一个空壳子唬谁呢,真有心别光送人过来了,我们缺的又不是人!你们舒舒服服来了,拍拍屁股走人,耽误的是谁的事儿啊!净整些没用的玩意儿,别送人了!真有心捐钱啊!”
  目光落在最后一个学生的档案上,沈澄轻声念道:“许桓之?”
  ‘许桓之啊,前两个还有点希望,最后这个你也不用跑了。他的情况很特殊,他是领养的孩子,结果刚领养回来不久,他的养母就怀孕了。亲生孩子都顾不上,更别说养子了。’
  急急忙忙奔波了那么久,稍微有些发晕。沈澄从兜里摸出来一块巧克力咬下一大口,巧克力是他从行李箱的隔层里翻出来的,附带一张便条。
  ‘自觉点,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条。要是实在苦得慌,两条也不是不可以。’
  仿佛从巧克力里汲取到足够的能量,沈澄一路找向许桓之的住址。


第75章 回溯
  雪化后将土路濡湿; 青草上的凝露融在鞋面,软黏的黑泥又附着鞋底,越走脚越重。
  左边是山; 右边是堰塘; 中间留一条细细窄窄的小路。小时候在这种路上吃过亏,沈澄走的时候便格外小心; 地滑,鞋底也滑; 一个不留神人就一个猛子扎进堰塘里。
  好不容易穿过小路; 沈澄在路边的石块上刮鞋底; 刮下来厚厚一层凝成团的泥。
  回头望一眼走过的地方,身后瓦顶房连绵一片,过了小路; 反而稀疏起来,这附近应该属于村庄的边缘地带。
  “喂!”
  听到唤,沈澄四处环顾,这方人烟稀少; 没见到什么人影。
  “上面。”
  视线上移,正前方的瓦房顶上,盘腿坐着一个孩子。
  沈澄见到那孩子时; 正值正午,可能是一个冬天里最温暖的时刻了。他穿越大半个村庄,本来很累,吃了半块巧克力后; 嘴巴里还残留点糖味。
  寒中透暖,苦中生甜。
  那孩子坐在屋顶上,撑着下巴居高临下俯视他,像一只倦怠惫懒的猫儿,对人类的世界漠不关心。
  太阳的光晕落在孩子周身,被束缚的七彩散开,像是时空隧道模糊的轮廓。沈澄顺着那隧道望去,三年前的开学日,四人寝,书桌上盘腿而坐的白发少年,也是这样背着光盘腿而坐。
  相似的神情、相似的动作。
  也许沈澄是有点遗憾的,初见时没有多看那个人几眼,以至于多年之后,脑海里只有这一张画面。
  有些相遇背后,藏着命中注定。沈澄怔怔望着那孩子许久,耳边似乎又听见洛云川轻声的慨叹。
  ‘小竹竿儿,要是我能早点遇见你就好了。’
  “喂,你看什么呢!”那孩子不自在地动了动身子,皱起眉道。
  这一声惊醒了沈澄,回溯的时光复位,已是大学生的沈澄轻笑起来,对那个不知名的孩子道:“你好,你是许桓之吗?”
  孩子一挑眉,唇角微微勾起,道:“不是。”
  咦?
  他是按照档案上的住址找的路,也问了很多村人,这附近没几户人家了,怎么可能找错。沈澄开口,正要问‘你知道许桓之家怎么走吗?’,突然,砖瓦房里走出一个老太,穿着破旧的棉袄,花白的头发乱糟糟黏在头上,眼神瞟过沈澄,恶狠狠定住屋顶上的孩子。
  “许桓之你个小畜生!我说你躲哪去了,没听到我喊你吗!活儿都没干完一天到晚躲懒,懒死你得了,少一个吃闲饭的。”老太一手叉腰,吼道:“鸡你喂了没!地里的活干完了!?”
  “干完了干完了!”那孩子站起身,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脚底抹油就想开溜。
  “干完了你不知道去捡点柴火啊!我不说你就不动,贱骨头挨抽呢吧。”难怪这家人住得远,照老太这股中气,一天不知道要扰几次民,她作势要上去逮人,那孩子一溜烟跑下来,像是遇见什么洪水猛兽,老太站在院子中央,他就贴着墙根走。
  “捡不到柴火你就别吃饭了,又没人给我补贴,费那点子碳!”
  幼崽都知道趋利避害,老太一靠近,许桓之就像被狐狸追的兔子,一蹬腿蹿到沈澄身后。老太气势汹汹冲过来,杀气裹挟寒风刮面而来。瞧沈澄不像村里人,眉一皱,老太先礼后兵道:“你干什么的?”
  “问路。”
  “去哪儿?”
  沈澄道:“刚才问到了。”他抬手搭在小孩的肩膀上,也不嫌弃他衣服上的灰土,道:“多谢这个孩子。”
  冬天捡柴火,其实也就是上山捡一些枯枝。要尽量挑干的捡,沈澄身高腿长,视野比许桓之辽阔,步子也快,再加上,他还有经验,一捡一个准。
  动起来之后热得快,沈澄脱下羽绒服扔给许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