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五蕴皆空 >

第2章

五蕴皆空-第2章

小说: 五蕴皆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我已经一百零七岁了。”话音刚落,电梯门打开,明华面不改色地走了出去,唯留下孟立君愣在原地。
  ——他说啥?


第2章 
  下午四点多,太阳仍旧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它的威力,炙烤着路上的行人。平日里原本走在路上就会受到行人关注的孟立君,今天更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万众瞩目。
  燕京大学的学生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明华和孟立君的组合还是让人忍不住频频注目。且不说明华的装束本身就与众不同,就说两人俊美的长相和淡雅的气质也足够吸引眼球。原本走路目不斜视的学霸们都卸下高冷的外表,毫不掩饰地对和尚和书生投以好奇的目光。明华对这些目光视而不见,眼神里平淡无波,但孟立君却有些不习惯,走着走着就自然地走到了明华的斜后方,下意识地把自己藏在明华身后。
  明华的袈裟是黑色,但并非纯黑,金色的丝线构成了规规矩矩的方格,在阳光甚是耀眼。除方格外,袈裟一隅似乎绣有什么图案,孟立君全神贯注地观察了一阵,结果一直往前移动的袈裟突然停了下来,孟立君差点撞到明华背上。
  “怎么了?”明华问道。
  “什么怎么了?”孟立君的眼神四处乱飘,不敢直视明华的双眼。刚才在电梯里听到明华自称107岁,他就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他偷偷观察了一下明华的手腕,看起来是那么强健有力,再怎么也无法让人联想到年长者。
  “我说,未名湖到了。”
  “呃,抱歉,刚才没有听到。”
  未名湖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也是燕京大学内著名的景点。说是“景点”或许有些奇怪,但事实就是这如此。燕京大学内常年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而学校西门的标志性建筑“红门”和未名湖就是游客们的打卡胜地。
  今天也不例外,湖边的杨柳树下有许多游人在拍照留念。
  “你知道未名湖枯过一次吗?”明华一边往前走,一边问道。而孟立君摇了摇头,“不太清楚。”
  “有一年燕京大旱,未名湖的湖水也跟着枯了大半。”
  听到这儿,孟立君不由感到有些奇怪,问道:“未名湖是人工湖,干旱也不至于会枯吧。再说燕京市每逢夏季,本来也不怎么下雨,从没听说这对未名湖有过什么影响。”
  “所以说,未名湖可不简单。”明华笑了笑,跨过脚下的石阶,来到了湖边的石舫上。
  说是石舫,实际上只剩得底部的石台。未名湖既然是人工湖,湖内流动的自然是死水。湖边修建石舫,不仅可以象征性地让湖水“活”起来,还可以增添一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石舫离岸边有一两步的距离,连接石舫的石阶很窄,稍不注意就会掉进湖里。看着明华身姿矫健地跨上石舫,孟立君下意识地说了一句:“您慢点儿。”
  明华回过头来,笑道:“怎么,你怕我掉进湖里?”
  可不是嘛,您不是百岁老人吗。孟立君在心里默默吐槽。
  “未名湖的湖水可不深。”明华又说。
  “听说去年冬天还有学妹掉进去过。”
  每逢冬天,未名湖都会结冰。深冬时节,冰厚的区域还会作为冰场对外开放。但开放归开放,未名湖仍有一部分区域结冰较薄,禁止学生在冰上行走。结果去年有一个大一新生,因赶时间,竟大胆地横穿冰面。当她走到一半时,冰面开裂,还未等她做出反应,整个人就掉进了湖里。好在未名湖并不深,只及她的腰部,很快便有好心的路人把她捞了上来。
  “但是它也不浅。”明华看着湖水说道。
  “好像也就一米二三吧。”孟立君推测。
  “你确定?”明华抬起头来,直直地看着孟立君。
  “我……不确定。”孟立君被盯得毛骨悚然,立马怂了。
  “你去试试吧。”
  “诶?”孟立君偏过头看着明华,再次怀疑自己听错了。但下一秒,事实就告诉他他的听力没有出任何问题——
  明华竟然动手把他推了下去。
  孟立君侧着身子向湖面倒去,他的表情经历的最初的懵逼,再到震惊,还没来得及愤怒,冰凉的湖水就刺激了他全身每个毛孔。虽说五月的阳光已经热情似火,但湖水的温度显然还停留在初春的水平,刚一下去,孟立君就冷得打了个激灵。
  你有病啊!
  孟立君的怒吼生生被湖水逼了回去。他本能地向下踩水,想要站起来,但奇怪的是无论他怎么蹬脚都触不到底。湖水好似突然变得黏浊起来,每动一下手脚都要花上巨大的力气。眼里的视界因湖水变得模糊,岸边的明华似乎就在眼前,但却是那么触不可及。不知是否是幻听,他竟然听到湖底传来了心跳的声音。
  咚、咚、咚——
  四肢彻底不能动弹,就像被隐形的铁链束缚住了一般。身体开始慢慢下沉,世界只剩下心跳的声音。
  这种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自从孟立君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后,便经常有不干净的东西缠着他。最危险的一次,他竟鬼迷心窍,自己从十层楼跳了下来。那次是怎么活下来的他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当他回过神时,自己正躺在楼底,周围全是聚拢过来的路人。他被好心人送到医院,但检查结果却显示他全身上下没有任何损伤。若不是围观的路人全程目睹了他跳楼的经过,他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真的跳了下来。
  自那之后,孟立君虽然还是能见到一些灵异的东西,但不知为何,那些东西再也没有缠着他。而现在,久违的无力感再次出现,他有一瞬间的慌乱,但好歹现在的他内心已比年少时强大不少,很快便镇定了下来。他闭上双眼,用心去感受四肢,没一会儿,指尖能动了,湖底的心跳声也越来越小。当感觉重新掌握力量时,他猛地睁开了双眼。这时,眼前的湖水突然消失,就像未曾出现过一般,再看他自己,还是好好地站在石舫上,身上的衣服也没有打湿。
  孟立君一脸疑惑地看向明华,只见他仍旧微笑地看着自己,就好像刚才动手推人下湖的不是他一般。
  看着明华的反应,孟立君突然又有些不确定刚才自己是不是真的掉进了湖里。湖水冰冷的触感才过去不久,但回想起来却又好似做梦一般。他打量了一下过路的人,也不见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如果真的有人掉进了未名湖,恐怕已经成了所有人的焦点了吧。
  “我刚才怎么了?”孟立君忍不住问道。
  “进到未名湖了。”
  “那我的衣服怎么没湿?”
  “不是身体进去了。”明华抬起右手轻轻点了一下孟立君的胸口,“是这里。”
  隔着衣服,孟立君似乎都能感到明华指尖的温度。他的心跳快了一拍,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明华已经转身离去,他连忙跟上。
  “你到底是谁?”
  “不是你的新导师吗?”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孟立君顿了顿,像是鼓起勇气似的,继续问道:“你到底是哪路神仙?”
  听到孟立君的形容,明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普通的和尚而已。”
  “哪有普通的和尚能活到107岁的?”
  “你信了?”
  “啊?”孟立君立马愣在原地,敢情他说的年龄是骗自己的?大跨几步赶上明华的步伐,孟立君严肃地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你怎么知道我出家了?”明华淡淡地反问。
  “啊?”孟立君再次愣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孟立君皱了皱眉,“你这是拿金刚经糊弄我?”
  “我怎么会糊弄你呢?”明华笑了笑继续往前走去。
  不知是不是错觉,孟立君竟然看出了一丝“我糊弄别人也不会糊弄你”的宠溺感。甩掉这奇怪的想法,孟立君决定曲线救国,继续试探地问道:“那我怎么该怎么称呼你,‘明华法师’吗?”
  “可以。”
  得到扫兴的答案,孟立君放弃了追问,开始自暴自弃地调侃道:“那叫你‘小明’可以吗?”
  明华没有回答,只是偏过头直直地看着孟立君。他识趣地耸了耸肩,小声说道:“……当我没说。”
  未名湖后不远处就是镜春园,这里风景优美,氛围幽静,长长的柳枝垂在大大小小的池边,和池里的荷叶构成一幅清新的夏日画卷。由于这里远离教学区,鲜有学生过来,游人也大多去未名湖一带,很少会来到这里,所以此处就像是远离尘世的避暑山庄一样。
  孟立君也不知道为什么明华会走到镜春园来。镜春园位于燕大的西北部,靠近西门,和东门的停车场完全是两个方向。要知道,燕大校园非常大,从西门走到东门至少得花半个多小时。要是孟立君一人还好,随便扫一辆共享单车,骑个十几分钟也就到了。但看着眼前身披袈裟的明华,他完全无法想象这位大师骑自行车的模样。
  “你在笑什么?”
  明华这么一说,孟立君才反应过来他脑子里奇怪的想象全都展现在了脸上。他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故意岔开话题道:“燕大有这么好看吗?”
  潜台词是,你怎么还不回去。
  “你的宿舍在哪里?”
  “畅春园。”孟立君随手往西方一指。畅春园在西门外,是博士生的宿舍区。在孟立君的常识里,没有初次见面就跑人家宿舍里去做客的道理,所以他完全是随口回答了一句。结果明华的下一句,让他立马收起了往西指的食指。
  “带我过去吧。”
  “……什么?”
  “我说,带我过去。”
  孟立君连忙摆了摆手,“畅春园就是宿舍区,和镜春园不一样,没什么好参观的。”
  “还要我说第三遍吗?”明华挑眉问道。
  孟立君还想再挣扎一下,但想到刚才在未名湖的遭遇,还是放弃了抵抗。他默默安慰自己,说不定和尚只是想参观下住宿区呢?也不一定就是想去他的房间里。
  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天真了。


第3章 
  畅春园的宿舍是两人间,条件比校内本科生宿舍好很多。在明清时期,这里原本也是一座极其出名的庭院,但是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孟立君极不情愿地打开宿舍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看来李奕博刚离开不久,空气中还能感受到空调带来的一丝凉意。孟立君在回宿舍之前跟李奕博打了个电话,本来还指望他能帮自己一把,编个什么理由把和尚糊弄过去,谁料到他竟然主动离开宿舍,说是不想打扰他和大师的二人空间。想到这儿,孟立君便不爽地把李奕博随意乱放的鞋踢到了一边。
  “宿舍挺乱的,随便坐吧。”
  “你在看民俗学?”明华拿起了书桌上《民俗研究》的期刊,随意地翻阅着。尽管孟立君并没有介绍过哪边是他的书桌,但他的室友李奕博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所以两边书架上的书很明显不一样。
  “民间宗教也挺有意思的,随便看看。”
  明华点了点头,用视线扫了扫孟立君的书架,接着从书架上拿下了一本书。书皮是淡雅的黄色,书名是走在人生边上。这是杨绛先生90岁时写的书,书里探讨了灵与肉、人与鬼的问题。
  “你相信这个世上有鬼吗?”明华问道。
  “看怎么定义‘鬼’吧,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