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侠空梦 >

第38章

侠空梦-第38章

小说: 侠空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飞龙听了心中便觉孟知祥是个好官,忽然就见房内进来一名士兵对孟知祥道:“报将军,朝中任圜任大人有信来到。”
  孟知祥接过信后命士兵退下,自己打开信件一看,便摇头苦笑叹气。何昌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便问道:“将军因何叹气?”
  孟知祥道:“道长也不是外人,我就告诉您吧!信上说朝中有人说我聚兵意图谋反,想割据蜀地为己有,不多日前当朝宰相安重悔上书朝廷,说我向户部索要钱粮并以此为证告我,真是什么东西,今年巴蜀大旱,我是从户部要了银子与粮食,可那是赈济灾民用的,是为皇上挣民心安定局势,不然又得让老百姓饿肚皮。”
  “呵呵,这是常有之事,功臣良将遭人嫉呀!”何昌摸着胡子道。
  于飞龙在房顶听了真切,心想:孟知祥算来却是个贤良,能与何道长这个专杀贪官之人交往的官,心眼绝对不坏,看来我还是 尽快离开这儿,免得让人发现行踪。
  于飞龙顺着原路出了皇宫,当夜便直返洛阳。
  五日后他回到京城,不及休息,就直接进入皇宫面见皇帝,将所见所闻报与他听,明宗皇帝听后点头道:“很好,看来孟知祥却无反意,不过我还是要防范点,派个监军去监视他。”
  于飞龙听后,心中骂道:老小子真毒,孟知祥为你尽力守家产,你还不信任他,要是把孟知祥真逼的造反了,看谁负责任。
  明宗续道:“儿呀!此次你去巴蜀刺探孟知祥有功,我该赏你什么呢?”
  于飞龙心想:还没见过皇帝微服出巡是什么样,倒不如让他到民间去了解民间疾苦得了。就说道:“皇上您就赏我一次陪你出宫散心的机会吧!看看花花绿绿的世界放松一下心情。”
  “这注意不错,朕准,说实在的,当了这么多天鸟皇帝,也真烦透了,出门看看我子民的生活也是蛮不错的,三日后就出发。”
  “谢皇上恩典。”
  “你小子少给我来这套。。。套。。。”说着明宗忽然眼一黑栽倒在地晕了过去。
  于飞龙当场吓得大呼:“太医,快叫太医,皇上昏倒了。” 
 
 
 
  
 在人间 第二十二节 皇帝的脑子
 
  皇宫中的冬暖阁内,一张宽大的龙床上明宗皇帝趟在那里,他半睡半醒双眼微闭,于飞龙站在傍边伺候着。
  闻听明宗病倒的消息后,文武百官都来到宫中探望,李从珂、安重悔等人都来了,众人在冬暖阁内候着,百十双眼睛盯着明宗皇帝,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异样的严肃,里面还夹杂着几分恐慌,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
  宫中的太医手中拿着跟绳子,栓在明宗的手臂上,说是给他把脉,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悬丝诊脉”。太医一边用左手拭去脸上流下的汗水,(他是怕的)一边做作样子的口中阵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此刻太医的心中想到:当皇上的太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自古以来凡与皇帝瞧病都是提着脑袋行医,病看好了没事,病要是看不好就得人头落地,此次皇上犯病给他把脉,太监不让搭,非说龙体不是凡人所能摸,硬是让我拿绳子把脉,妈啦把的,这此皇上的病我看好了,就回家辞官种地去,真不知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干这破差使,妈的。。。。。。
  太医向明宗询问了这几天吃了什么东西,明宗说吃了油炸之物,太医听后长出一口气道:“皇帝此次乃小病,无大碍,不用吃药只需静养几日便可。”
  百官听闻皇上无恙,便齐声跪下,道:“吾皇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宗摆手道:“众卿都别放空屁啦!皇上也是常人,只要是人就要生老病死,什么万岁不万岁的,只有王八乌龟才活一万岁,朕要能活到七十就烧高香了。”
  明宗让众人起身后,强打精神坐了起来,道:“众卿都回去吧!朕没事了。”
  宰相冯道跪下奏道:“皇上此次臣来还有一事要奏。”
  “讲。”
  “陛下如今年已六旬,该是立太子的时候了,往昔朱梁便是因皇位而闹的分崩图列,卿皇上早做定夺。”
  此言一出,屋中百官也都跪下道:“请皇上早做定夺。”
  这次连安重悔都没有反对,他也站在众朝臣一边。
  明宗听后登时便两行浊泪留下,哭道:“你们这次来难道是要逼宫不成?当初你们立朕作皇帝时可没说要我立太子呀!现今你们逼着朕立太子用意何在?莫不是闲我李嗣源老了不成?”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众臣都跪了下来。
  明宗沉思一会道:“你们说让我立谁为太子?”
  “秦王李从荣。”
  “对,是秦王殿下。”
  “他娘。。。。。。”明宗听后差点没骂出声,当时就怒火中烧,其实明宗心中早有人选,此人就是潞王李从珂,因为李从珂是他几个儿子中年岁最大的,与他感情最深,数十年来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几次救自己于危难,连他登皇位时李从珂也有功,虽不是他的亲生子,可却是他一手带大的,而且李从珂的母亲魏氏还是他的一个嫔妃。
  秦王李从荣是他的嫡长子,一生下来便有奶妈抚养长大,不会领兵打仗,只知吃喝玩女人,人称“小太岁”。明宗李嗣源是穷人家出身,父母是沙陀族的牧民,从小吃苦,他对从小娇生惯养的李从荣在为人处事上很看不惯,父子感情也颇为冷漠,所以李嗣源听了百官的建议后直骂娘。
  于是他把够资格继承皇位的几位儿子叫来,李从珂与李从荣还有嫡次子李从厚三人站在一边。
  明宗盯着三个儿子,李从荣年纪二十岁,李从厚不到十岁。明宗大声道:“你们兄弟仨在这儿给我对天起誓,如果谁以后要谋求太子之位,便天打五雷轰李字倒着写,听到没有。”
  “是父皇。”
  “对天起誓吧!”
  “我。。。我李从荣。”
  “我李从珂。”
  “我李从厚。”
  “对天起誓,如在父皇在位期间图谋太子之位,定造天遣不得好死。”
  “不。。。不的好死。”三位皇子面无表情的发誓道。
  待朝中大臣走光后,明宗单独让于飞龙留下谈天。明宗道:“生老病死乃人间常事,儿呀!你是江湖中人,可知江湖中有什么奇人懂得长生之道?”
  于飞龙听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华山陈传,就说:“若说是长生之道,华山的陈传道长倒是颇懂。”
  “哦?你是说华山的图南先生陈传吗?”
  “正是他老人家,我与他打过交道。”
  “太好了,我听人说陈传今年都一百多岁啦!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
  “呵呵,皇上那是谣传,陈道长今年不过七旬,只是不大爱出门性格古怪罢了,俗人们便以为他是神仙,他是看不惯人间世故,所以才跑到华山做了隐士。”
  “看来你对他很了解,算的上是故交,你能不能请他到洛阳,朕想见这位‘活神仙’学点长生之道,说实话我还想多活几年。”
  “行。那我就立刻动身。”
  “等等,别忙着去,陈图南乃是世间少有的修为之人,应该礼遇,明日你与安重悔一起到华山去请,厚利也是要备的。”
  “皇上,安重悔若去恐怕不行,去了只会丢人现眼,我看还是另选他人的好。”
  “那就让冯道与任圜跟你同去吧!这俩人见过世面。”
  “好,我立刻就去准备。”
  于飞龙拜别明宗离去。 
 
 
 
  
 在人间 第二十 三节 官!官!官!
 
  第二天清晨,于飞龙带着明宗的晋见礼一千两黄金与冯道、任圜二人一起骑马向华山赶去,因为这次明宗说要秘密不许惊动当地官府,所以三人都很谨慎,没带任何随从,因三人都有共同的敌人安重悔,三人很谈得来,此时秋高气爽,凉风吹过使人心情舒畅,一会三人拿安重悔当笑柄来说,一会冯道又乘兴作诗一首。
  于飞龙史书读的多,知道自古乱投主的没一个好东西,不是贪生怕死就是良心坏到骨头里,虽对这二人表面亲近,但骨子里却瞧他们不起,可是眼前这二位却与那些人大不一样,途中没过一地,二人总是下马看看当地庄稼的长势与农民交谈,全然没有朝中大官的架势,见到有流民要饭便掏银两救济。
  他们一路不住大的客栈,只投农家小户,一进门便帮老百姓干活,生火砍柴样样都会,于飞龙看后大惑不解,心想:大凡做官的全是废物,不会干活,可这两位却什么都会。
  一日在路上于飞龙问他二人道:“冯任二位大人,你们怎么都会干粗活?”
  冯道摸着胡子说道:“这有什么好稀罕的,我冯道以前在契丹给人养过马,这点活算的了什么,任大人小时候也是个牛倌,呵呵。。。。。。”
  不多日后三人来到华山,守山门的道士识得于飞龙,便将他们迎到道观内的大殿里,给他们个上一杯清茶等候。
  冯道和任圜皆是书生出身,看到华山巍峨磅礴的景致后,便相互吟诗作对打发时间,于飞龙没他们的雅兴,自己走出大殿四下闲逛,在一片密林旁遇到了卢北风,他是刚练完剑回来,看到于飞龙,便嘻笑道:“哟,大盟主回来了,听说你在京城做了大官可是真的?小子一会我再与你比武,看看我的剑法有没有长进。”
  于飞龙此时没心思与他闲聊,便道:“卢大哥说笑了,不过你的消息可真灵通啊!于某人只是当了个侍卫,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卢北风又看到于飞龙手提的宝刀,忍不住上前要摸,好似色棍遇到了美女。
  “好刀啊!还是镶金的,如果拿到当铺一定很值钱,我还不跟你比武的好,弄不好我的青钢剑也会被你的刀斩断。”卢北风盯着宝刀说道。于飞龙见他心思全在自己的刀上,心说:算什么朋友,老子都来了半天,也不说招待一下来客。
  而陈传早已知道于飞龙等人的到来,但他故意卖弄一下自己的身份,所以姗姗来迟,见了冯道和任圜二人,只是施礼一下,伸个懒腰然后才道:“几位是来烧香还是会客啊!”
  冯道弯腰拱手道:“在下大唐宰相冯道拜过陈道长。”
  “任圜拜过真人。”此时于飞龙已回到殿内。
  “原来是贵客,小道真是失礼了,不知几位太岁来我这破观烂阁有何贵干?”陈传一向对做官的很是厌恶,所以对他们说话很不客气。陈传下过几次山去给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超度,所到之处见到的全是流民四野白骨满堆。而身为百姓父母官的地方大员却各个吃的红光满面,各个赛猪,还一个劲的向百姓征粮要银,不给的便让手下官军拿下杀头,他眼中只要是官府,就好比是不是东西的东西。
  任圜见他出言不逊,说自己是太岁,甚是气恼,一时想发作,但压压火气,心中道:你个山中野老好不时抬举,若不是皇上让我等来请你,我早就让官府来办你。此时他依然面目和气道:“陈先生的大名,在下早久闻耳中,今日一见您果是仙风道骨,奉天成皇帝之命特请先生去洛阳见圣上,以示圣上的礼遇。”说着便将请贴和礼单双手递上。
  陈传连看也不看,就交给了身边的道童,然后说道:“我这死老道有何好请的,可否让我考虑考虑?明日定给答复。”
  冯道说道:“可以,请道爷再思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