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艳福-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天蚕丝绑在这图腾下面,我去看一下。”
望着这透露着神秘气息的牛首人身的图腾,杨逍的心中虽有一些畏惧的感觉,但却挡不住眼前宝物的诱惑。要知道‘天蚕丝’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这宝物可以有多种用途,让人不得不心动。
“好吧,小心有机关。”
听到聂灵珊的叮嘱,杨逍点了点头,望了一眼自己旁边一直燃烧的火炬,朝着这高台上的图腾走去。
眼前的这两道火炬的下面大概是充满石油,不断的朝着上面喷射,点燃之后,就变成了永不熄灭的火焰。当然,前提条件是这地下的石油没有用完。
杨逍走进这巨大的牛头怪的身边,仔细的观察这眼前的图腾。眼前的这东西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但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仍然栩栩如生,比那木头雕刻的更显威势。
杨逍抓起通往图腾底下这两条天蚕丝,用力一拉,竟将这牛头人身的怪物的石像拉了起来。只听到哗啦一声,石像下面出现了一个洞口。
将天蚕丝收好,杨逍特意远离洞口呆了一阵子,害怕这里面会冒出什么机关暗器。经过了前面几次的考验,他比原来要小心了许多。
“过来,这里出现了一个洞口。”杨逍招了招手,让聂灵珊走近,两个人一起朝着洞口瞧去。只见这洞口的下面出现了一道石头做的阶梯,里面还出现了几盏明亮的油灯。看来,这地底下的石油产量不小,这里所有的照明设施,都采用中空方式,直通地层深处。通过大气压的压力,石油源源不断的喷了出来,然后点燃,就会一直燃烧,不会熄灭。
“怎么样,下去看看?”一说到探险,聂灵珊的语气里出现几分兴奋的意思。对于挑战,她总是非常的期待。探险,永远是一项让她神往的运动。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吧。”杨逍说完,第一个走进了洞口,沿着楼梯朝下面走去。聂灵珊点了点头,跟在他后面一起走了下去。
昏暗的油灯下,两个人沿着楼梯朝着下面走去。这地下宫殿里面静悄桥的、黑糊糊、灰茫茫的,没有一丝声响,寂静的让人发毛。
黑夜,对人类来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一白一黑,一个代表白昼、代表阳,一个代表黑夜、代表阴,这是《周易》太极图中那旋转的阴阳鱼所赋予人类的启示。这个阴阳鱼周而复始地旋转着、循环着,阴阳盛衰交替着,无穷无尽。黑,还代表死亡,代表阴间的另一个世界;而白,则代表尘世中的生命,代表人类生活的阳间世界。
在聂灵珊看来,这时她就好象处在一个黑暗的阴间世界。眼前的景物都是影影绰绰,看不清晰。可这些看不清楚的东西,仿佛都是阴间那一个个厉鬼,张大着嘴巴,露露尖尖的獠牙,朝着她扑来。
“鬼啊!”
害怕之下,聂灵珊赶紧抓住了杨逍的胳膊,靠在他的身边。危急时刻,女人总需要躲到男人的臂膀下,寻求保护。
“没事,没什么可大不了的。只是一些黑影而已。”杨逍轻轻的拍着聂灵珊的肩膀,朝着前面走去。
前面并没有油灯,可仍然有微弱的光芒传来。杨逍的眼力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仍然可以行走自如。
长长的路,似乎没有尽头,一直延伸到远处,杨逍心中涌起奇怪的感觉,尘世间的烦恼忧愁、悲欢离合、恩恩怨怨、情情爱爱,统统都在心中消失。杨逍记不起自己来自哪里,要向哪里去。
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路也没有尽头,前方一片苍茫,似是秋后的茅草地,又似一片干裂的沙滩。杨逍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父母的容颜,并连自己的生存也不再记起,整个身心进入一个虚幻缥缈的世界。似入仙境,又似魔窟,天地一片混沌,阴阳溶为一体,万事万物都成为似有似无,似明似暗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东西。这种东西组成了一个诱人的世界,让人去寻觅,又让人望而却步……”
突然,杨逍与聂灵珊同时喊道:“地宫大门!”
石破天惊,死寂中响起一声炸雷,幽深的墓道里顷刻响起嗡嗡的回声,让杨逍与聂灵珊两个人都打了一个寒战。
在巨大石门旁边燃烧的油灯的照耀之下,只见两扇洁白如玉的巨大石门突兀而现,高高地矗立在面前。雾气缭绕,光亮如豆,看不清巨门的真实面目。杨逍与聂灵珊只好按捺住要跳出胸膛的心,一步步向前移动、移动。
“有暗箭,快趴下!”杨逍大喊一声,扑在聂灵珊的身上,接连翻了好几个跟头。
嗡嗡的回音渐渐消失,仍无暗箭射来。聂灵珊与杨逍慢慢起身,眼前一片漆黑寂静,连每个人的呼吸心跳声都能听到。
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将视线集中在中央。只见门上镶有两头怪兽的头颅,头颅下悬吊一个圆环。怪兽二目圆睁,正视前方。两头怪兽身旁,布满了圆形暗器,显然只要怪兽发出信号,这圆形的暗器必然纷纷射出,置人于死地……
等到半天都毫无动静,杨逍壮着胆子朝前面靠近。当将功力运到眼睛上,杨逍才看清楚了石门的真正面目。
原来这是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两扇石门,历经三百多年仍晶莹如玉,洁白如雪。每扇大门雕刻着纵横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两门相对处的门面上,雕有口衔着圆环的兽头,称为“铺首”,使石门显得格外庄严和威武。杨逍看到的“暗器”,正是这铺首和乳状门钉。由于前面遇到的危险太多,让警觉性很强的杨逍把这门钉误认为“暗器”。
纵横九排八十一枚乳状门钉,在朦胧的光亮里闪闪烁烁,如同暗夜里无尽苍穹中弥布的群星,令人遐思,使人陶醉。九是自然数字中最高的一位,石门上纵横九排乳状门钉,意在象征吉利与权威,是古代帝王‘九五至尊’的具体体现。
“难道我来到了一个古代帝王的宫殿吗?可是这只是小小的巴厘岛,难不成出现了一个皇帝不成?”
杨逍心中有些疑惑,沉默不语。这大殿的布置,与中国历代帝王的陵墓布置相差无几,按理来说,这小小的巴厘岛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地下宫殿。再说,南洋的小皇帝怎么会知道中国皇帝的安葬方式呢?
见杨逍不知道在考虑什么东西,聂灵珊出言提醒道:“想什么呢?看一下你能不能将这个大门推开,我真的有些期待这石门里面有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恩,我来试试。”
杨逍点了点头,双手默运‘天龙神功’,用力一推,只听石门传来一阵咔咔的移动声,这庞大的石门轰然洞开,由于巨石和青铜的摩擦,清脆悦耳的金石之音伴着沉重的嗡嗡声……
第三卷 第012章 地宫(下)
奇迹终于出现,杨逍与聂灵珊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前。在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
希望产生于失望之中。当杨逍与聂灵珊顶着烟雾霉气进入大门之后,一个令他们目瞪口呆的奇迹出现了。
在火炬的照耀之下,三个汉白玉宝座出现在杨逍与聂灵珊的眼前。宝座并排面东放置,中央一个较大,旁边的两个比较小。
中央宝座的靠背雕四个龙头,伸向两端。靠背后又雕一条纹龙,作戏珠状。四周俱浮雕云纹,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两侧的宝座踏板前放置“五供”,中央为黄琉璃花瓶。五供前有一口巨大的青花龙缸,缸内贮油质,油面有铜制圆瓢子一个,瓢子中有一根灯芯,芯端有烧过的痕迹,这便是史书上所说的“长明灯”——万年灯。
在宝座的后面,三个硕大无比的朱红色棺椁静静地排列在棺床之上。在大殿的每一处,都散落着金银雕像,玉制工艺品,古董花瓶,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在柔和的灯光下,这宝物的光辉让这黑暗的大殿变成了人间仙境。
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撼,杨逍与聂灵珊都没有说话,幽深的地宫一片寂静,迷蒙昏暗的灯光里,只有一行行泪水在各自的脸上流淌、流淌……
杨逍首先中震撼中醒悟过来,拍了一下仍然愣在原处的聂灵珊,“我们走近去看一下,或许有新的发现呢?”
聂灵珊点了点头,跟在杨逍的后面,朝着那三个宝座所在的地方走去。看着脚下摆着的成串的鸡蛋大小的珍珠,聂灵珊好奇的拿起一串,想不到这珍珠用手一捏,就化成了粉末。时间太长,这些珍珠都已经变质。
走近摆放长明灯的地方,杨逍仔细观察眼前这盛放万年灯的油质的巨大的青花龙缸。龙缸的颈和底部有莲瓣纹饰,中部绘有云龙纹,云似飘移流动,龙如初入苍穹,二龙一前一后,腾云驾雾,直冲天宇,一种栩栩如生的动感,使整个器物充满神韵。
杨逍摸着这罕见的陶器,心中充满赞赏,突然他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道:“建文帝,我们来到了建文帝的陵墓。”
见聂灵珊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自己,杨逍激动的道:“你看这里,这上面写着‘大明建文年间制’的题款。难怪这陵墓的所有的装饰都那么眼熟,原来是建文皇帝的陵墓。”
“建文帝,这是哪个皇帝啊?”聂灵珊的历史知识比较贫乏,闻言有些疑惑的道。
杨逍马上将脑子中有关建文帝有关的知识告诉聂灵珊道:“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前,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结果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不服,打着便以朝中齐泰、黄子澄等奸臣在皇帝面前拨弄是非为借口,毅然打起“清君侧”的大旗,宣布起兵,以靖“国难”。这场历时四年的叔侄之间的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
聂灵珊好奇道:“那建文帝与朱棣之间的战争谁赢了呢?”
杨逍道:“朱棣亲率大军离开北平,经过4年的征战厮杀,终于攻克了南京城,打败了建文帝。他自己称帝,史称永乐帝,又称明成祖。”
聂灵珊追问道:“那建文皇帝呢?”
杨逍补充道:“燕军入城后,朱棣立即派出人马,前往皇宫捉拿建文帝朱允炆。
这时,皇宫突然起火,烈焰冲天,混乱中却找不到建文帝的踪迹。朱棣闻讯,急忙下令紧闭宫门、城门,派人四处搜寻。
一连数日,叛军一无所获。朱棣把一些没死的太监和宫女找来询问,一位大胆的太监指着一具烧焦的尸体说这便是皇帝,其余内侍也随声附合。于是朱棣命人把这具尸体当作皇帝盛殓起来。至于那是真皇帝、假皇帝抑或是一名太监宫女,却无从证实。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众说纷纭,难辨真伪。有人说他出逃后先到神乐观暂避战乱,之后三人相伴浪迹江湖,行踪遍及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江苏等地,并在国外度过了后半生……各种传说已无确切文字史料记载,至今仍是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聂灵珊感叹一声,然后道:“那建文皇帝应该没有被他叔叔杀死吧。”
杨逍点了点头,指着眼前的龙座道:“看来,建文皇帝后来应该逃掉了追杀。看这里的铭文,他应该葬在了这个地方。没想到一代皇帝,竟然跑到巴厘岛这样的小地方终老。”
聂灵珊走到龙座前,却发现这椅子上摆着一卷黄色的东西。轻轻的拿起这块步,只见上面写着圣旨两个字。原来这个东西,是建文皇帝的遗诏。
杨逍将这道圣旨打开,只见上面写着蝇头小楷,记载着这一段曾经尘封的历史。这上面的字迹清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