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仙四青霄]故人不远游 >

第33章

[仙四青霄]故人不远游-第33章

小说: [仙四青霄]故人不远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紫英道:“无论如何,此地实在疑点颇多,还是小心为上。”
  接下来的一路上果然遇见不少小妖怪,但多数修为不高,或者对来者并无恶意。二人偶尔击退几个前来骚扰的精怪后,顺利地到达一个巨大的石室。
  石室正前方是一处大门,门侧嵌有显而易见的唯一的机关。云天青走上前去将其按动,石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古老的声音低声叹息般,缓缓打开了。
  两人应声抬头,面前景色令人错愕——
  前方的地面倏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广袤的令人生畏的巨大空间。此刻云天青和慕容紫英二人如同站在一面巨大的悬崖峭壁之上,往下看是深不可测的巨大深渊。而崖壁前方是一根需千人合抱的巨大的盘龙石柱。从此处看去,只见龙身而不见首尾。顺着石柱往上看去,看到柱身插入的竟是一片水光,似是上方的海水被深深阻拦在了空间之外。
  崖间隐隐吹过清冷的风,却带来不知名的压迫之感。所有的妖气在此处忽然全部消失不见,而那股威压却愈发使人喘不过气来。
  慕容紫英瞬间便明白了这熟悉的威压从何而来——
  是龙息。
  龙息的威压实在令人印象太过深刻。在这样的威压之前,任凭你修行再高,然而作为人,依然不得不从心底畏惧力量的悬殊,以至于慕容紫英至今都对曾在大荒不周山上感受到的这股威压记忆犹新。
  慕容紫英不禁往崖下看去。而深渊之下一片漆黑,瞧不出任何异样。
  云天青出声道:“紫英,此处另有机关。”
  慕容紫英看向云天青所指方向,乃是崖壁上离二人不过一臂之巨的把手。
  “此处已是绝路,这个机关应当便是玄机所在。”
  云天青伸手将它扳动。整面崖壁忽然剧烈摇晃起来,二人堪堪扶住石门站稳,便见二人脚下的崖壁中缓缓伸出一方石板。两人甫一踏上,那石板竟开始缓缓下落了。
  二人顺着石板下沉的方向看向面前的盘龙石柱,方知适才所见不过这个庞然大物的万分之一。巨大的龙身自深渊底部缠绕着石柱向上蜿蜒,龙身上每一片龙鳞都雕刻得极为精细。如此鬼斧神工绝非人力可为。他们难以计算石板下沉了多久,只知道待石板触底时,站立的双脚早已麻木。
  方自踏上地面,他们便瞧见柱底延伸出来的巨大龙尾。龙尾尽头似乎安然沉睡着一个庞然大物。然而尚未瞧清那庞然大物究竟为何,便听得一个古老低沉的声音在这广袤的空间里回响:
  “小子,既然来了,便速速过来罢。”
  那声音似正是由龙尾尽头传来。约莫足足一刻钟的脚程,两人才来到那庞然大物的身前——
  那是他们适才在海面之上见到的巨龙。目如电,声如雷,气如风。盘绕的赤色的巨大龙身,龙鳞边缘隐有暗金流动。然而身体多处被足有十人合抱之粗的巨大锁链紧紧困在了身后的石柱上。
  那巨龙半阖着眼,巨大的金色眼瞳之中倒映出两人渺小的身影,仿佛令人无处遁形。这样的巨兽哪怕只是动一动趾头,只怕亦可轻而易举地将人如蝼蚁般碾死。两人此刻方知适才与它叫嚣的修仙人士是何等无知和不自量力。
  巨龙道:“小子,你何以识得吾之术法?”
  慕容紫英道:“在下有幸在百年之前,在不周山得以一见烛龙未飞升得道前的幻影。”
  巨龙道:“百年之前……能前往不周山……看来汝并非寻常人类。”
  慕容紫英道:“敢问前辈是否与烛龙有所关联?”
  巨龙道:“呵……无知小儿,吾乃烛龙之子,鼓。不过想来吾被困在此地数千年,人界听闻吾名的应是寥寥无几。”
  云天青道:“前辈既然身负神力,为何会被困在此地?”
  鼓道:“哼……你们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云天青沉吟道:“从我们一路所观来看,此处似是一处陵墓?”
  鼓道:“然也。此处乃是吾友长眠之处,巨鳌冢。”
  

  ☆、重逢

  二人皆是微微一愣。云天青道:“难怪那壁画上只对补天一事加以细述……可是当初女娲为补天而站下四足的巨鳌?”
  鼓哼笑一声,道:“不错。不过此地并非只是巨鳌冢那么简单。世人只闻不周山乃天柱所在,却不知天柱和地维缺一则天地失衡。此处正是与西北不周山对应的东海地维所在。昔日吾友镇守此柱直至寿数终结,死后身躯化为石洞,遗精元以泽附近生灵。”
  云天青道:“巨鳌前辈既有此丰功伟绩,为何在补天一事后依然籍籍无名,最后甚至埋葬在这不为人知的东海深处?而前辈又是因何镇守于此?”
  鼓道:“吾友本与女娲定下约定,以其四足修补天柱,待补天之事毕后加入神籍,借由盘古之心的神气将身体和精元慢慢修补,同时可享天地同寿。呵呵呵……可笑女娲背信弃义,在补天一役后不久似乎便陷入了与伏羲的争斗里,随后便了无音讯。可怜吾友因伤势过重而耗尽气血,终是长眠于此。吾本欲破入神界为吾友报仇,却不慎着了伏羲老儿的圈套。吾友既死,地维又需镇守,他便索性设下结界将吾困在此地,以捆仙索缚住神力。只不过吾不甘心让伏羲老儿就此高枕无忧,每过五百年,这里的封印便会略微松动,吾之神力便会恢复三成。虽不足以令吾摆脱束缚……哼,但是让伏羲老儿困扰一番还是绰绰有余。”
  慕容紫英沉默片刻道:“前辈,请恕晚辈冒犯。只是此事既然是前辈们与神族的恩怨,但是因此罹难的黎民百姓却实在无辜。何况他们多数人并不知晓其中内情。”
  鼓道:“人族?与吾何干?吾族本是跳出六界之外的存在,昔日吾父烛龙尚未得道之时,便是伏羲也要对其敬畏三分。吾既不受神界那些条条框框拘束,又非人界守护者,自然没有庇护他们的理由。何况他们神族之人不是自诩庇佑人界苍生?女娲不是一向对人族重视得很?怎么灾祸之时,却没见他们有一个现身呢?”
  慕容紫英轻叹口气,道:“前辈囿于此地已久,想来应是不知……昔日三皇之中,女娲和神农早已不在世上了。”
  鼓道:“……!这……怎么可能!?神族永生不老,除非……”
  慕容紫英道:“……晚辈曾去过炎帝神农洞,从那里的梭罗树仙口中得知,神农多半是与伏羲争斗而亡。至于女娲,据传是被伏羲逐出神界之后,与人族繁衍后代,最后灵力枯竭而逝。纵然前辈尚有怨愤,但是斯人已逝……”
  洞内足足沉静了一炷香的时刻。许久,鼓才出声道:“……女娲已死……当真难料。呵……吾早料得伏羲绝非善与之辈,却不想他心狠至此。神族日益腐朽,哼,吾倒要看看这六界之首究竟会走向怎样的末路。”
  慕容紫英道:“据传昔日伏羲女娲二人心生罅隙,便是由于神族和人族间起了冲突。而岁月更迭,如今人界对于诸神的信仰早已今非昔比。既然如此,晚辈斗胆再次恳请前辈,莫要为难周围安分守己的百姓。”
  鼓沉默良久,道:“罢了……女娲既死,伏羲独善其身,倒是不必在这琐事上再做纠缠。”
  慕容紫英和云天青对视一眼,彼此心中都稍稍松了口气。
  鼓道:“不过小子,汝等来到此地,莫非便仅仅是为了东海之事么?”
  云天青答道:“并非如此。不知前辈可曾听闻东海之底的囚笼?”
  鼓似乎是被挑起了兴趣似的道:“哦?确有此地。不过此处乃是神界关押穷凶极恶之辈所在,里头多得是上古凶兽和大妖。小子,汝区区凡人之躯,打听此处是要做甚?”
  种种思绪如乱麻般纠缠着郁结在心,如今陡然被人挑起,却是如同撕扯着皮肉,愈发杂乱不清。云天青语带苦涩道:“我有一位故友,犯了些过错被九天玄女打入此地,永世不得轮回。”
  鼓道:“故友?神界之人为何要将一个凡人打入东海之底?”
  云天青道:“此事说来话长……”
  说着二人便将琼华飞升之事简短道来。
  鼓听罢,嗤笑道:“凡人以蝼蚁之力,妄想修仙飞升,当真可笑!连生老病死都无法勘破,又谈何得道?”
  云天青面无惧色,亦并不着恼,冷静道:“然而在我看来,六界众生并无分别。一旦入了轮回,又怎知下一世是人,是魔,还是妖?便是唯一能免受轮回之苦的神族,若是灵力衰退,最终亦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六界之内,万般生灵,不过是各自追求各自的道,又有何尊卑优劣之分?纵然我的故友因执念过深犯了过错,然问道之心从来无过。”
  这一番话,是云天青愧于当年之事,在百年来反复思量的结果。昔日卷云台之诘问,诀别之语,多年来时常喁喁于云天青脑海。归根结底,终是因对于二人之殊途心怀憾恨,本能地想要补偿,而日日自问自答。如今一席话倾吐出来,竟是没来由地心生畅快,顾不上面前的神龙是何等身份。
  而慕容紫英在一旁听罢,却是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他想起昔日天河在不周山上无畏无惧地和烛龙对话的身影,总算是明白了他这份天不怕地不怕的率真来自何处。
  鼓放肆地笑道:“好个狂妄的凡人!汝可知今日这番话若是让伏羲老儿听见会是何等下场?”
  云天青道:“既然前辈不曾惧于神界之人,我又为何要畏惧?”
  鼓道:“汝之胆识,令吾欣赏。”
  云天青道:“晚辈在此先行谢过前辈指点。”
  鼓大笑道:“哈哈哈……原来世间尚有如此有趣之人。吾忽然很是期待,待汝救出汝之故友,会掀出怎样的风浪来……呵呵,若是能给神界找点不痛快,吾乐见其成……”
  鼓言罢,眸中忽然金光一盛,鼻中重重喷出一口气。云天青只觉浑身一轻,随即一股灼人的热意自胸口漫出。
  鼓道:“吾之龙息,可助尔等破除神族封印并免其反噬。在开启传送法阵之前,吾尚有一个要求。”
  云天青道:“前辈但说无妨。”
  鼓道:“昔日吾与吾友前去人界游历时,曾于招摇山中,融水之畔结识一位人界女子。女子善笛,其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以吾友便邀那女子他日来访东海,再赏仙籁。然而离开融水之后不久,便发生了天倾之灾。想来人的寿数何其短暂,吾等这一失约,终是再也未有机会相见……吾曾听闻那女子所奏乃是当地所传民谣,若尔等有缘能寻至该地,便替吾带回当地的笛声,亦算是了了吾友的夙愿罢。”
  云天青点头道:“待此间事了,我便会去找寻。”
  鼓道:“吾已为尔等打开入口。沿着盘龙石柱而上的第一个石台上有一处机关,打开后便可启动传送法阵。”
  两人闻言起身道:“如此便多谢前辈相助。”
  鼓只是轻哼一声:“有何相助……说到底不过是为这海底千万年乏味如一日的岁月添点乐趣罢了。”
  云天青笑了笑,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两人辞别后便沿着石柱向上走去。依鼓所言打开机关后,地上果真出现了一个可容数十人立足的巨大法阵。
  许是感到离所念之人愈来愈近了,此刻云天青心中竟是生出了些微的紧张和不安。他紧握着因发汗而微微潮湿的掌心,一边嘲笑着自己的多虑,一边毫不犹豫地走入了阵中——
  连阴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