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女帝 [金推]-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亲娘竟然和曹恒放这一句话,刘曼动了动脚,想上前和曹节说上两句话,曹恒更快答应道:“好!”
一个好字,既不牵连也不放过罢了。
“母亲。我不过做了一个臣民该做的事,为何在你们看来,似是我犯了多大的错。先帝与陛下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如此,我知道有人通敌叛国,故以揭发,哪里做错了?”
眼看着母亲和曹恒快要达成共识,刘曼不能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吐露一番话的解释,是想要得到曹节的支持。
曹节瞥了刘曼一眼,“你当然没错,你怎么会有错。只是想看热闹,要看陛下笑话,看大魏笑话这一颗心,真当谁都不知道?”
“而且,你手里这些东西的来历,你是怎么得来的?真当我们都是傻子?”
刘曼嘴硬地道:“我都是自己查出来的,自己查的不行?”
轻哼一声,曹节对自己生了一个那么蠢的女儿亦是莫可奈何。
“你能查出这些东西?你若真有这样的本事,就不会蹦跶到跟前,唯恐天下人不知你都有什么,要做什么。”刘曼几斤几两,曹节心里有数,哪里由着刘曼说什么是什么。
“姨母无须动气。”眼看曹节要发火,曹恒一句将曹节安抚住,曹节也是反应过来这是哪里,吐一口气与曹恒福身,“陛下此事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我等绝无二话。”
“好!”曹恒再次爽快答应,曹道:“陛下还有事,我等就告退了。”
“送送山阳公和姨母。”曹恒回头吩咐人,燕舞立刻出来,代曹恒送人去。
这会儿三司长官才姗姗来迟,因着刘曼闹出在动静挺大,他们是听说一点点的内幕,这不一经传召立刻进宫,就是想看看刘曼手里到底有多少证据。
结果迎面见到刘协和曹节,叫他们都一个激灵,还是恭敬作上揖,打过招呼各自散去,他自是想起今呈是证物的人,那是刘协之女,前朝公主。
阴谋论?他们脑子转过无数念头,不过在看到曹恒时,都化为平静,曹恒正询问刘曼,“长乐公主手里的证据,朕想知道是哪里来的?”
“陛下关心的不是内容,而是这些东西的来历,是不是倒末本置了?”刘曼直问他们,这些东西只说自己查的,他们怎么就有那么多问题?
“公主此言差矣,既然是指证通敌叛国大罪之证物,自是要问清楚东西的来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为钟繇之子钟会,钟会先一步反问住刘曼,以为这样的大案不能轻视,人证物证都好,理当谨慎。
刘曼再次答道:“我刚刚已经告诉陛下了,皆是我查探得到的。”
这一回都无须曹恒开口,钟会已经道:“长乐公主即非刑部又非大理寺中人,为何查探起这样的大案?”
“只是机缘巧合,我既然知道,总不能装作不知道。难道在你们看来,我这个呈上证据的人,比这些证据证明作乱的人更加让你们在意?”刘曼也不是全无准备,她敢拿了这么多的东西呈上来,就算她考虑不到,她身后的人,也一定会猜到她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为难。
刘曼问出这些话之后,定定地扫过所谓三司三官的人,“先帝设下三司会审之制,既是要给天下百姓一个公平,也是不想任何人,任何事,毁了大魏的公正。”
“而你们,三司的长官,你们只管追问我这些证据是从哪里来的,就不好奇里面究竟写了什么?”质问的一番话,似是要表明自己是何等公正之人。
然而刘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场的三位能成为三司的长官,岂是没有眼力的。
刘曼说得再大义凛然,她从本质上就没有这样一颗公心。程明接话道:“长乐公主刚刚已经说,你手里拿着的是与东倭通敌叛国之人的证据,难道竟不是?”
反问上这一句,刘曼急切地道:“自然是的。”
“为何长乐公主揭发有功,这些物证却不呈于陛下?”程明指着刘曼现在所作所为不对之处,反问刘曼。
“因涉案之人多为皇室宗亲,为免陛下落得一个偏袒的罪名,我想等三位一道查阅。”刘曼本就是不信任曹恒,所以才会连证据都不说给曹恒看一眼,偏偏她也是会说话的人,不信,也可以当作是她在维护曹恒。
这样一点小技俩曹恒早就知道,但不在意,下面的人也看出曹恒不想在这点小事上与刘曼纠缠,曹恒是怎么样的人,他们侍君多年,心里有数。
“如此,长乐公主请将证据给我们吧。”钟会在这个时候出头,上前要从刘曼手里接过所谓的证据,刘曼不禁后退一步,钟会十分不客气地道:“长乐公主是不想给?难道也觉得我们三司的三人,也会偏袒涉案之人?”
刘曼知道自己刚刚的动作并不妥,不妥也做了,“我并无此意。”
“那就请长乐公主将证据给我们。”不是,那就麻利的把东西给他们,程明上前一步催促。
正是因为他们这个模样,叫刘曼的心七下八下的,曹恒,曹恒到现在都没有要阻拦的意思,而这些,能为朝中重臣,又还是身居高位,这些地位都是曹恒给他们的,这样的他们,怎么可能会忤逆曹恒的意思。
想到这里,刘曼拿着所谓的诸多证据,只担心一样,东西交给他们,他们拿到之后,果真会查,而不是销毁?
“长乐公主。”见刘曼迟迟不将东西交出来,钟会再次唤了一句。
“我不给你们。这些证据,我要在百官面前交给你们,只有这样,才没有人可以销毁,谁都不行。”刘曼似是想通关节所在,大声地把自己的目的道破。
程明与钟会,另有大理寺卿诸葛诞都黑了脸,显然对刘曼的质疑非常不满。
刘曼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指曹恒可能会庇护涉案的人,而他们也同样会。
这是对他们极大的污辱!想到这里,一群人看着刘曼透着不满,偏偏曹恒道:“好,你想让天下百官都知道这件事,让人没有销毁证据的机会,朕就如你所愿,只盼你往后别后悔。”
意味深长地告诫刘曼一句,可惜刘曼是听不进去。从她进了洛阳宫到现在,她提的要求曹恒都答应得十分爽快,而且无论她如何无礼,曹恒都不为所动。
刘曼再听到曹恒答应哪百官进宫来同看此事,惊得睁大眼睛看向曹恒,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曹恒竟然真会答应。
“来人,击朝鼓,让京中所有的官吏都到太极殿来。”曹恒吩咐下,这意思不仅如了刘曼所愿,甚至做得更彻底。
京中所有的官吏,那是指但凡有官阶的?
“陛下,所有官吏是包括?”胡本也不太确定地询问曹恒一句,省得落下了人。
“九品都在内。”九品官那是最小了,连这样的官都给弄进来,足以证明曹恒是要做得多彻底。
曹恒道:“也好,大魏朝的风气也该正一正了。太平太久,从前谨言慎行的人,也开始松懈起来。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最近你们很清闲。”
幽幽地看了钟会一眼,钟会连忙作一揖,“陛下,凡事不能听风就是雨,臣等也得拿到真凭实据才会做事,否则若是不小心冤枉了人,就是臣等的过错。”
捉贼拿赃,钟会提到这一点,曹恒道:“瞧瞧长乐公主都能查出来的证据,你们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皆一无所获,你们是想告诉朕,大魏养的这些人,连长乐公主都不如?”
“此实属臣等之过,所以臣等刚刚一直想讨教长乐公主,这些证据究竟是怎么得来的,臣知道了,也好有个学习的机会,莫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程明作一揖表示自己刚刚就是想跟刘曼讨教她手上这些证据是怎么得来的,如此他也好回去教教手下的人,让他们都学着点。
刘曼完全当作没听见,她更好奇的是,那么大的事揪出来,里面掺和的人还多是曹氏的宗亲,这件事若是传扬出去,曹恒当真一点都不在意?
曹家的名声,皇室的名声,曹恒是一点都不怕没了?
“长乐公主,可愿赐教?”程明一看刘曼一副完全没听见的态度,并不气馁,而是冲着刘曼直接询问。
“不能。”刘曼十分坚定地拒绝,程明不作声了,点点头,“好,明白。”
这下是轮到刘曼不明白了,侧过头看向程明,程明却收回自己的目光,连一丝余光都不给刘曼,把刘曼的好奇心勾起来,他又不作声,刘曼很是想问他究竟是明白了什么?
外头很快传来了一阵阵震天的鼓声,这样的鼓声说来在大魏朝响起的机会很少,尤其曹恒是以鼓声召洛阳城里,九品在内及上的的官吏都往洛阳宫来,更是史无前例的。
曹恒在这个时候站起来,“走吧!”
话音落下,一个个都站了起来,准备跟着,倒是刘曼一顿,不太明白地询问一句,“我们去哪里?”
“这里太小,如何能容纳洛阳城的官吏,自然是去能容得下那么多人的地方。”钟会颇是好意地跟刘曼解释一句,刘紧是恍然大悟,不再多说的地跟上。
“公主拿着那么重的东西想必是累极了,可要下官搭把手。”钟会年轻时也是个美男子,美男子到了中年也是个美郎君,与刘曼轻轻一笑,带着几分魅惑,刘曼虽说不是没有见过好看的人,一时也看傻了眼,还好极快反应过来,连忙摇头,“不用,不累。”
钟会一片好意被拒绝也无所谓,再次与刘曼一笑,“公主殿下了不起,陛下早已让刑部查查此案,到现在还一无所获,你却将证据都收集到了,了不得,了不得!”
一声声夸赞,刘曼是被夸得有些心虚,摇了摇头道:“只是机缘巧合而已,算不得我的功劳。”
难得自谦,钟会听在耳朵里,依然微微一笑,“纵是机缘巧合,那也是殿下的福份。大魏的人何其多,旁人没有这样的机缘,偏偏殿下得了,自该是殿下的。”
好听的话钟会是真会说,哄得刘曼听起来也十分认可,没错,这就是她的福份,别人都没能拿到的东西她拿到了,就算是旁人送上门来的,不送别的人,单就送给她,又怎么会不是她的福份。
曹恒,且看你这一回如何处置。那么多的曹氏宗族给你丢脸,曹家要是不要脸?
刘曼望着曹恒的背影露出一抹笑容,钟会何等人,一眼便瞧到了,瞧到了,心里想着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洛阳宫很大,曹恒所在的太极殿,既是朝会之地,也是她安寢之所。
一路走到正殿外的室外,官员们都已经手忙脚乱地赶来,气喘吁吁,又因鼓声所击,竟然连九品的官员也要一道进来,可见急召是有大事,他们是一刻都不敢松懈地进宫,还好,大半人都没到。
但是,抬头看到一身墨服的曹恒,再有她身侧的人,都一个激灵,连忙垂下头。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这是三司。三司长官一道进宫见驾,临了曹恒还特意击鼓传召京中的官吏进宫,这其中要说没有半分干系,谁都不信。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得亏了这地方够大,大得能完全容下洛阳城内的所有官吏。
曹恒扬声道:“各部查看,人是不是都到齐了?”
“诺!”曹恒下令,立刻有各部之人连忙查看自己手底下的人是不是都到齐。
九品官都得来,大魏第一次啊!从前一直以为自己官小无缘见驾的人,这一次好不容易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