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和帝更在意的事情。
是北边。
是胡人。
对于胡人,永和帝是打了太多仗了。在胡人那边,曾经的燕王就是血海中杀出来的赫赫威名。这不,永和帝有意想北征。
只是,南征的事情没结束。永和帝不准备两线开战。两线开战,就是大周朝的朝堂国库,也是容易吃不消啊。
于是,这些年来,北面转为守。南面,南面的安面小邦国,就是永和帝拧出来的一只鸡,永和帝杀给面边的一群小邦国瞧的。
哼哼。
永和帝表示,这是一回杀忍了,南边的疆土就安宁了。
永和七年。
夏季过去了。
这一个夏天。皇太孙朱瞻元是在新占领的安南小邦国原来的土地上,进行了实地的考查。然后,他得承认一件事情。
这安南小邦国穷是穷。
可这里的土地真不错。
若是合理的开发了,特别是两河流域,这里注定会又是一个鱼米之乡。
特别是朱瞻元还得知了安南这地方的水稻能一年种三回。一年三熟啊,这得多好的土地啊。光想想,这粮食的满满丰收,朱瞻元都得承认,这是一块肥肉。
只是,这肥肉不好吃。
朱瞻元与诸算子在护卫的保护下,离开了又堪查过的一处村庄。然后,回返了军营。
一路上,朱瞻元很沉默。
诸算子倒是老实的当一个跟班。
对于安南这等地方,诸算子是瞧不上眼的。因为,这地方在诸算子眼中,就是一个蛮荒之地。瘴气重,那些野生的巫祝,个个都是歪门邪道的。
若不是要保护了皇太孙,唉呀,诸算子真不想跟这安南本地小邦的巫祝们斗个你死我活啊。奈何……
奈何前面有一个国师之位在诱惑着诸算子道士。
为了国师之位,诸算子认为,他也是蛮拼了。
“道长,你那边的人手,又抓到了多少本地的巫祝?”朱瞻元问了话道。
“抓到了八个。三活五死。”诸算子比划了一个手势,挺无奈的回了话。表示这当地的巫祝还是挺拼命的。
瞧瞧,八个巫祸,这斗法里就是死了五个。活下来的三个,还是手下特留情了。
“能招揽吗?”
朱瞻元想了一想后,对诸算子问道。
“无量天尊。”
诸算子的表情特别扭,他说道:“太孙殿下,那些当地的巫祝,全部是歪门邪道。您何等身份,若是传出去的话,有失身份体统。”
“而且,国朝承认的法统是儒释道三家……”
诸算子还是提醒了一句。
朱瞻元明白,诸算子这位道士的话是好意。
儒,自然是朝廷统治的根基,这马上打天下,治天下的还是儒家这门显学。
释,就是光头的和尚们。还别说,就是朱瞻元的皇祖父身边不还有一个道衍和尚嘛。
至于道家,道家可是中原本土的道教啊。这等根基可深着,水也深着呢。
至巫祸,巫祸可以说,就是跟儒释道三家斗过了,最后,输得特惨的被批为了邪魔外道,然后,从中原大地上赶往了南边。
在南边生根发芽,结合当地的土著信仰,就有了南边的巫祝这等玩意儿。
“道长,孤不瞒你。这安南小邦,占下了又如何?若不能实际的统治这地方,就是一个名头的话。这大军南来,何其浪费了?”
朱瞻元是真不甘心。
他不甘心,像前一世一般。最后,这一块土地脱离了老朱家的掌握啊。
要知道,这可是皇祖父的开疆之功。
做为皇祖父的嫡亲孙儿,朱瞻元不觉得把祖宗得到的土地最后丢失了,那真真是无颜面对了祖宗先辈。
“那巫祝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了千年之久。在当地,他们得到了安南土著的信仰。若不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光靠蛮力,孤不觉得这一块土地能常治久安。”
朱瞻元的目光悠悠,他继续说道:“这里离燕京城太远了,离朝廷中枢太远了。”
是的。
真正的原由就在这里。
这里离着大周朝的统治中心太远了。
山高皇帝远的,我占下了,没实际的统治了,早晚得出问题。
以县郡统治?
官府是不下乡的。
那些实际的统治地方的巫祝与当地势力,没有半点儿朝廷的好处,他们凭什么要一颗红心向老朱家忠臣啊?
特别是原本他们在这一块土地上,可是特权阶层啊。
朱瞻元将心比心,摸心自问。
觉得他若是一个堂堂的太孙,一个堂堂的贵族阶级,最后被人打下了神坛的话。肯定不会感恩戴德,而是仇恨之火熊熊在燃着啊。
“那太孙之意,是想收拢当地势力为根基?”
诸算子问一句道。
“若有可用的,收一批。那些不得用,杀之。”朱瞻元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杀一批,得用一批,捧上一批。
总之,就是分而化之,分而治之。
诸算子却是在皇太孙的话中,从那“杀之”二字里,感觉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伴君如伴虎。
哪怕是一个未来的天子,如今的太孙殿下呢。这权操在手,杀心自起。
诸算子突然明白了。
为何所有的世外之人,修行之人,哪怕得了天家的富贵,也是不理了政事上的一摊子麻烦来。果然,还是享受了富贵之时,远离了红尘俗物的好。
若不然……
容易被坑啊。
“殿下,高见。”诸算子小小的捧了一记马屁。
这时候,诸算子心有预感。
诸算子莫名有一种感觉,这安南之地与他有缘啊。
嗯。
诸算子表示,一定是错觉。
这破地方,请他,他都不想来啊。太穷了。
永和七年。
秋。
燕京城的安南使臣,最后带着落魄的离开了。
燕京城的人,不欢迎了这些使节。
安南的使臣带回的消息,在安南的朝堂上自然是宣然大波。得知没了后路的安南小邦之王,决定联络了周边的小国,一起抵抗了北边的大周朝。
这事情朱瞻元这个南征之人,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朱瞻元不在意了。
因为,朱瞻元很清楚。他的皇祖父的刚烈性情,要的就是泰山压顶,要的就是这等气势。这等堂堂正正灭一国。
杀出一个上国的威名。
让那些南边的小国一听名号,就是慑慑发抖。
这样的话,南边的小国才不敢动不动就炸毛。这样的话,他的皇祖父就能轻松的腾出手来,对北征来一个五进五出。
前一世,朱瞻元可知道的。
他的皇祖父五征草原。
那漠南漠北草原上,可是留下了皇祖父的大大威名。
也是皇祖父的威名,让他登基后,北面没威胁,南边特安全。那才有了后来的一段盛开太平。这一切,就是皇祖父给前一世的他留下来的家底。
对此。
朱瞻元表示。
若是这一世有这样的家底,他一定能创出一片更大的盛世天地。
若不得千古的青名,若不当万古的明君,重生一回,又为何?
朱瞻元在想着他的千秋伟业时。
彼时。
燕京城。
毓庆宫。
福娘在掐算着日子啊。
“嬷嬷,英娘这孕期算一算,这快要生了吧?”
福娘这一问。
白嬷嬷忙笑着回道:“太子妃,您说是。太孙妃这确实得快要生了。”
“就这一二个月的事情。”
白嬷嬷这一话完,福娘就是眼神动了动。
第291章
福娘心念闪动。
“嬷嬷,英娘生产的安排,你多过问一下,一切都得妥当。”福娘吩咐了话。
白嬷嬷忙是回道:“太子妃您放心,奴婢一定仔细检查。”
福娘点头,表示满意。
对于长媳的头一个孩子,她的第一个孙儿辈孩子,福娘是真关心的。想一想,她要当祖母了,真是时光如逝,匆匆啊。
永和七年。
秋,九月初九日,重阳节。
福娘在这一天,与夫君儿女们一起喝起菊花酿,尝了蟹黄香时,莫名的想到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长子瞻元。
“英娘,蟹性寒凉,你有孕在身不能食用。不妨多用些旁的菜色,都是专门给您和腹中的孩儿准备的。”
福娘这时候对长媳关心了话。
这九九重阳节,这等午后的下午茶时分。毓庆宫挺热闹的。
孙英娘自然是谢了话。
她瞧得出来,婆婆自然是关心的她。
一家人这时候,还是说说笑笑。话到高兴时,朱瞻亨更是唱了一首诗歌来,把气氛一时烘托的不错。
孙英娘瞧着满场的欢喜声。
她这会儿,想她的夫君。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候,孙英娘也是想念她腹中孩儿的亲爹来。
“嗯。”
孙英娘突然感觉到了,腹微微的疼。接着,孙英娘是脸色微变。福娘瞧见了,孙英娘身边侍候的宫人自然更是注意到了太孙妃的难受。
“太孙妃。”
宫人小声唤话。
“我是要生了……”
孙英娘是有嬷嬷在身边专门教导过的。她觉得,她这腹中疼痛,还有下腹坠坠的感觉,跟产婆讲的要生孩子时的感觉,特别的相似。
“太孙妃要生了,赶紧送了太孙妃回正元殿。”
“撵轿,把撵轿抬来。”福娘这时候一听着长媳说的话,就是大声吩咐了起来。
毓庆宫的宫人们,这时候可没敢担搁。白嬷嬷居中指挥,很快有宫人抬来了撵轿,然后,太孙妃就是被宫人搀扶上了撵轿子,忙往正元殿抬去。
“嬷嬷,你随我去正元殿。那产婆和太医,也吩咐人赶紧唤来。”
福娘对白嬷嬷又交待了一话道。
“诺。”
白嬷嬷应了。
白嬷嬷去吩咐了仆人们,一一应该待的位置,谁去请了太医和产婆。至于皇曾孙的奶嬷嬷,这是早早甄选出来的。这时候,把人把正元殿一安排就成了。
“你莫急。”
朱高熙这时候瞧着有些不得劲头,那是着急上火模样的妻子,忙是劝道:“一切你早是安排妥当了,按着规距来就成。”
“对。对。我这一急,倒是有些慌神了。”
福娘得了夫君朱高熙的提醒,这时候,也是醒悟过来了。她苦笑一下,回道:“头一回当祖母,嗯,有些不知所措。”
“哈哈哈……”朱高熙听了妻子的话,笑得挺开心。
朱高熙说道:“无妨,无妨。我亦是头一回当祖父。”
“瞻亨、瞻利、瞻贞,你们兄弟三人陪为父在毓庆宫留守,除了陪着你们的小妹如意玩儿,也让为父考校一下你们的学问。”朱高熙给妻子解了后顾之忧。
朱高熙把儿女全打包儿,留在了毓庆宫。
这是让妻子全心全意去了正元殿,也没人给她添乱儿去。
福娘这时候,笑得开心,用同样的意思吩咐了四个儿女。然后,福娘才是领着宫人往正元殿赶去。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太孙妃还在生了头一个孩子。
福娘则是坐镇了正元殿,等待了结果。
过了多久呢?
在产房内的孙英娘不知道。
孙英娘觉得她快要消耗尽了力气时,总算是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然后,她晕迷了过去。
倒是产婆给太孙妃收拾妥当了产房内的一切后绪事情。
那奶嬷嬷和产婆才是护着太孙妃的头一个孩子出了产房。到了院中,向太子妃报喜,道:“恭喜太子妃,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