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

第610章

命运的抉择-第610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不是仰仗了江南诸商会的仗义相助。特别是王会长您的帮助。”木罗桑说到这里一个抱拳向王罡致谢道:“在下在此就代西南的马帮谢国会长了。”
  “木公子客气了。这种事谈不上谢不谢的。联合西南诸马帮的是木公子你。为朝廷带路入藏的也是公子自个儿,就连办银行也是公子你早有地打算。这一点,燕儿早已同我说国了。在下只不过是见机投资赚点钱而已。”王罡谦逊地说道。
  眼见王罡说得中肯,木罗桑不禁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端坐着的一位黄杉丽人。虽说是锦衣金钗,但在眉宇间,依稀还是可以辨认出这位佳人这是数年前随同在张煌身旁的那位“徐公子”。此女的真实身份乃是王罡的表妹,闺名燕燕。只不过她自小就不甘心做那江南乌港深院的燕雀。因此在得知杭州商会有意与西南马帮接触后,她便向长辈毛遂自荐了自己。徐燕燕在当时当然是引来了长辈们一致的否决。但王罡却始终支持着她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表妹在才智上丝毫不逊于堂堂男儿。而事实也证明王罡最初的判断是正确地,徐燕燕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商会交于的任务,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家族与云南木家之间的关系。是的,徐燕燕眼下的身份正式木罗桑的妻子,木家马帮的少奶奶。
  此刻,见丈夫和表哥都将目光投到了自己地身上,徐燕燕不不由嫣然一笑道:“表哥。我夫君虽心有壮志,怎奈云南终究是离京师千里的边陲之地。像这次朝廷发行国债,我等也是到了江南之后才知晓的。在说地处内陆的马帮哪儿有靠海而生的商会财路广呢。所以我等日后还得仰仗表哥您的提携呢。”
  “哎,夫人此言差矣。这世上最有钱的并不是商人。财富的源泉也并不一定来自海洋。”王罡仰起头自信地指出道。
  “王会张您指的是那些土司老爷吧?” 木罗桑想了一想问道。
  “木公子真实一针见血。”王罡缓缓点头分析道:“不错,就是那些世袭地至今的土司。唐、宋、元、明无论中原的朝代如何更替,政局如何变换,都不会对那些土司带来什么致命的影响。其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的财富,丝毫不会逊色于官家。”
  “王会长说的是。可那些土司各个嗜财如命。想要赚他们的钱可不容易啊。”木罗桑苦笑道。正如其所言那些西南边陲的土司、土王一直以来在其封地都享有极大的权利。对木罗桑这样的商人来说不在贸易过程中被这些土霸王敲诈就已经不错了。想要大把大把的把他们地钱从库房里赚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木公子的意思,在下明白。光靠贸易自然是不可能将那些土司的财富都给挖掘出来。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靠银行来帮忙了。”王罡意味深长的说道。
  “银行?”木罗桑皱了皱眉头道:“那些土司老爷们更喜欢把银子锁在自家的库房里,也不愿意存到银行里。再说银行地利息也比不上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放高利贷来的多。”
  王罡心知木罗桑说的都是事实。不仅是康定银行,就算是扬子银行、香江银行在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同样也会遇到相似的困扰。这些地区大多都有多个民族混居。在朝廷与当地百姓之间往往还搁着土司、头人之类的少数民族贵族。再加上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传统的影响,朝廷的一些法律在这些地区不可避免地被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原被严厉打击的“高利贷”现象,在这些地区却依旧由当地的少数民族贵族所把持。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势必得剥夺土司贵族的一部分权利。这极可能意味着风烟将再次在帝国的边陲燃起。而处于对汉族政权的警惕,当地的少数民族百姓还不一定会去领朝廷地这份情。
  因此面对如此左右为难的状态。中华财阁们当初那种封狼居胥的豪情顿时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当初在攻下西北之后,就应该将其当作中华的殖民地,而非纳入中华的版图。这种想法,后来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朝对委国的态度。财阁们在一边通过国会努力给朝廷施加压要求削弱边陲土司权利的同时,亦在另一边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与当地的势力进行博弈。
  此刻眼见木罗桑一副无可奈何的摸样。王罡不禁欣然笑到:“木公子不必如此沮丧。这天下没有不好腥的猫。只要银行能提出一些更有诱惑力的方案来使那些土司认为把钱交给银行能谋取更大的利益,就不怕他们不把钱投到银行里。至于那些民间的小户,他们要向土司老爷借钱就让他们借去吧,只要绑住几个大户,那些钱最终还不是流到咱银行的口袋里。积累越多的资金,对咱也就越有利。”
  给王罡这么一点拨,木罗桑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不过他随后就略带妒忌地问道:“这么说来,大哥的银行已经有了新的妙策了?”
  耳听木罗桑改称自己为大哥,王罡便知晓这事又进了一步了。却见他摆了摆手道:“妙策谈不上,只不过是一些买卖而已。木贤第你也知道,一些边陲之地的土人对咱汉人心存偏见。有些生意不是那么好谈,你们木家就不同了,在西南与藏地享有盛名,又与各地的土司交情甚广,谈起一些生意来自然是比咱汉人容易的多。”
  “哦,表哥你又发觉了什么新财路吗?”徐燕燕立刻接口道。作为木罗桑的妻子,她更多地是站在自己夫君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更何况徐燕燕十分清楚商会间的游戏规则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地。
  “确切的说应该是老财路。”王罡卖了个关子道:“木贤第,若是在下记得每错的话,西南省及藏地在陆上是与中南半岛和印度相接壤的把?”
  “是阿。”木罗桑点头应道。他不知道王罡为什么要问他这个从地图上显而易见的问题。
  “那想来马帮应该也与这些地区有些买卖往来吧?”王罡进一步问道。
  给他这么一提醒木罗桑算是明白了点道道。却见他沉呤了一下回道:“马帮在陆上确实与安南、缅甸、暹罗等国有贸易往来。至于同印度做生意也只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朝廷现在不都是从海上与这些国家做买卖了吗?”
  “话是这么说,可那也得人家肯同你做买卖才行。现在人家连港口都不让你进,还谈什么做生意。”王罡嘴角一挑嘲弄地笑道。相比崇尚贸易自由的欧洲人。奥斯曼、印度等国在中华财阁们的眼中无疑要难缠得多。虽然印度并没有像奥斯曼完全将中国人排斥在外。但各种贸易上的壁垒以及行政上的刁难还是让中华朝的各大商会在当地发展缓慢。
  “哦,这么说来外头有关天朝商会在印度洋被封的传闻是真的咯?”一旁的徐燕燕赶紧问道。
  “传闻?那早就是各大商会心知肚明的旧闻了。就目前来说,想要恢复中原与奥斯曼和印度的贸易,恐怕还得花一点时间。但咱们的买卖还是得做下去的。既然海路不同,那走陆路还不是一样。”王罡略带幸灾乐祸地说道。虽然印度洋的封港事件让杭州商会多少也蒙受了些损失。但与香江商会相比起来这还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在王罡看来这一次的封港时间对于江南诸商会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须知,无论香江商会与朝廷最终如何解决此事,中间都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香江商会的海上贸易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便给了其他商会带来了一场难得的机会。在王罡看来这一关键突破口正是中华朝与印度的陆上贸易。
  “恩,大哥的这个主意好。等回去后我一定为大哥同藏地的那些土司、头人说说去。这些老爷不少都与印度那边的土王有些关系。届时,咱同印度做生意还得靠那些老爷帮忙呢。”木罗桑起劲的说道。
  “哪儿是帮我说呢。这买卖若是成了自然也有贤第的一份啊。”王罡迷着眼睛笑道。
  不过一旁的徐燕燕却并没有就这个热门话题继续谈下去。却件她瞥了一眼正在兴奋中的丈夫。转口向王罡问道:“表哥,听说朝廷这次在东瀛打了大胜仗。东瀛的幕府许下了不少好处酬谢我天朝,想必杭州商会这次也得了不少好处吧。”
  哪知徐燕燕的话音刚落,王罡便把脸一沉冷哼到:“陛下这次是为了皇夫报仇,这得来的好处自然都得拿去体恤扬家。”  
 
 
 
  
第二部 第二百六十四节 镇海公书房图运河 杨夫人府邸宴贵客
 
  当王罡与木罗桑在自家的后花园中商讨如何从陆上开拓市场之时,在帝都南京的另一处庭院之中,身为香江银行行长的陈家明同样也在谋划着新的贸易计划。相比之下,这为镇海公眼界显然要比王罡等人宽广得多。却见此时的陈家明身着一度便装,正与冯贵等人站在一副硕大的世界面前。在这副并不算精确的世界地图上星罗棋布地插着大大小小锦旗,每面锦旗上都绣有精致的朱雀。此及香江商会的标志,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香江商会在海外的一个商务馆。在这个交通并不算便捷的时代,能拥有这样一副势力图足以让任何一方势力与国家黯然失色。
  然而此时的陈家明却并没有表现有多么的骄傲或得意。只见他信步绕着地图转了一圈后,沉吟道:“龚大人那边还没消息吗?”
  “回会长,从东瀛传来消息称,幕府那边还在等倭王的回复。”冯贵冷静地回应道。
  “倭王?不是说德川幕府从来都不把倭王放在眼里的吗?”在场的一个财阀听罢情不自禁地喃喃道。
  “这次的买卖比不得从前。那可是实打实的割地,倭人不把他们的倭王搬出来怎么成?”一旁来自福建的一郑福蜒跟着挑眉道。此次的皇夫被刺事件一度曾让福建郑家陷入危机。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身为杨家女婿的陈家二公子的陈家明并没有就此落井下石,趁机吞并郑家的势力。相反却一直都在香江商会内部维护着郑家的地位。陈家明此举无疑是让原本对其一直心存戒虑的郑家感激不尽。由此也让陈家明在皇夫遇刺事件后更进一步地巩固了自己在香没一系财阀间的地位。
  “是啊,反正而今的倭国已成了我中华砧板上的肉。也不急这一两天的事。只要龚大人他们能在国会结束前会到京师就成。”冯贵跟着附和道。
  听众人这么一说,陈家明并没有再追问下去。正如其他人说言,倭国现在的情况已经无多少悬念。而今日他之所以会召集众人来此会晤亦有着一桩更为重要的事项。却见陈家明扫了一眼在场的财阀之后,清了清嗓子道:“嗯,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在此静候龚大人的佳音吧。其实在下今日召集诸位来此乃是为了另一桩关乎国家社稷的事。”
  眼见陈家明说得如此认真,在场的一干财阀不由也随之收起了先前的玩笑之心。却听那郑福蜒跟着便信誓旦旦地抱拳道:“会长,您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等的身家财产全是受陛下圣恩而得。为国家赴汤蹈火也是应该的。”
  郑福蜒之后其他的财阀也跟着一起像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起来。当然这其中固然有诸商的爱国报恩之心。更为主要的是经过了十几年与朝廷的合作后。这些人十分清楚为中华帝国“赴汤蹈火”意味着什么。
  明白诸商意图的陈家明在以公式化的笑容夸奖了众人几句后,很快就切入正题道:“诸位想必都已经知晓,今早国会通过了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