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73章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第73章

小说: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怎么说这样的话?地方是您带着大军打下来的,说实在的,若是您应允了宁王叔的要求,那才是……”
  太子没将“亲疏不分”这样的话说出来,可是意思是很明白的。
  武英殿中,在天子的脚下,正铺着一幅极大的疆域图,天子脚下所踩的地方,远离京师和北京两处,不在中国传统的疆域范围内,正是之前大周与帖木儿帝国交战之后,夺得的地方。
  天子已经回转京师了,现在镇守于那处地方的,便是天子亲子、二皇子汉王殿下!
  太子这话其实已经显得有失偏颇了,毕竟他是太子,未来的皇帝,要考虑的不只自己这一脉,还有整个祁氏皇族,否则的话,怎么成为皇族宗长?
  然而人有亲疏远近,就连天子自己,对自己的儿子也明显比对自己的弟弟要好,太子这样说,也不至于触怒他。
  “汉王驻守安西府,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宁王说的话,赞同他的理念的,不只一个人。祁家之后该怎么走,确实要好生思量。”
  没有上战场,而是驻守于京师的太子,虽然没有在现场听见宁王的说法,但是宁王想的是什么,他也是知道的。
  更何况,帖木儿帝国其实就为大周展示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宁王叔想要效仿前朝宗家贵胄,开疆拓土,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祁元询开口先定下了基调,“宗室改革前,咱们家的宗室子弟拼劲不足,如今同宁王叔一样有冲劲的,怕是为数不少。”
  天子点头。
  这是自然的。
  宗室继承法改革前,按照血缘关系,爵位继承是按部就班的,根本就不需要努力,可是现在,出身不好、再不努力的,继承的爵位没几代就要没了,代代都不争气的,不出五代,便只剩下个宗室的名头,爵位无望。
  所以除了各藩如今除了世子,每位王子都有紧迫感,而世子,在大周律例的保护下,虽然被夺嫡的风险降到了最低,但是一众兄弟都那么努力,也由不得世子不争气。
  当然,也有不需要那么辛苦就能继承爵位的,那就是独子受封的世子,可是独苗苗有时候要承担的期望更多,高皇帝诸子中,除了因为炼丹而英年早逝的鲁荒王,其余的诸王要么就是无子爵除的,要么就是子嗣繁多的,目前为止,还真就没有独子受封世子的,因此诸王王府中的斗争也算是激烈。
  众人如此的有紧迫感,成为人才,当然不希望无用武之地。
  高皇帝给自己的一众子嗣规划的路线是镇守各地,然而除了高皇帝,哪个天子会不怕诸王有不臣之心呢?
  目前除了四王,其余宗室都是降爵袭封,虽然是经过了高皇帝的肯定、也是天家对未来宗室冗爵的一个处理措施,但是,这个基调一定,也能看出未来掌权者对宗室的既亲近又防备的态度。
  “朕此番兴兵,你的皇叔们,出力不少。”
  确实,这一回,天子兴兵可不仅仅是自己统兵以及监视各地藩王那么简单,北地藩王有许多都接到了调令,并且随行出征。
  这也是宣武末年以来,朝廷少有的大规模兵马调动中,藩王参与的层次最高的一战。
  “朕有意对诸藩多加恩赏,只是不意朝廷此番竟有如此大的收获。”
  帖木儿帝国疆域庞大,若只是其国内斗,大周虑其国之远,也不会有多少心思放在他们的疆域之上,可是谁让帖木儿死得不是时候,光幕出得也太及时呢?
  光幕出来的时候,帖木儿其实还没有死,还强撑着身体又出来稳定军心,可是之后帖木儿军的调动就变得非常急切。
  纵使帖木儿还活着,他们的军心也稳定不了。
  他的死期就是那一阵了,再打下去,明显得不了好,又有光幕言其内部倾轧,更是让其国军心大乱。
  如此一来,大周趁势而去,收获颇丰,帖木儿军溃逃后,大周往西开拓疆土甚广。
  新得的疆域,自然要安排人驻守,天子好用勋贵不假,但是当时在场的宁王,却自愿请命移藩,再加上光幕言帖木儿死后子孙夺位——但那还是帖木儿家族内部的事,若是勋贵崛起,那就是改朝换代了——使得天子下令使诸王镇守此地。
  只不过宁王毕竟只是天子的弟弟,还是坐拥强兵,让天子颇为忌惮的藩王,他再次重申自己的意向,也不可能让天子一下子就下好决定。
  是以天子令自己的次子汉王先率领一部分的兵马镇守此地——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头一个主动申请移藩的宁王,在之后的决议中,真的要移藩的话,汉王也将会有一拼之力,而且天子更属意谁,从这一点上便能看出来了——而后令诸王上京商量此事。
  这件事并不仅仅代表着藩王移藩,还代表着朝廷的未来路线。
  无论是宣武帝还是乾圣帝,原本的想法都是让诸王固守中原之地,可是现在,明显是要开这个口子了。
  藩王分封于中原之外,怎么封,给多少百姓,给多少护军与大军,这都是要考虑的事。
  东胡人的汗国遍布各地,时至今日,依旧有初代东胡大汗的血脉在执掌一国,即便是帖木儿这样的权臣篡逆,也要拉上黄金血脉的虎皮,并实行联姻。
  大周真的要实行此事,将藩王分封于外,确实是件好事。
  甚至于,中原之内,也将会减少盘剥百姓的藩王,中原一旦有乱,天家也能逃往宗室封国。
  可是,大周兵戈止息也才几十年,藩王封往国外,手下无人,那便什么都做不成。
  移出去的百姓多了,大周内部便要缺人了!
  更何况,那些地方原本的百姓该怎么处理,这都是问题。
  这些问题之后都得解决,而天子择汉王,让汉王有机会接触到京营的一些兵马,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天子问祁元询是否认为他有所偏颇的缘故。
  但是这都是人之常情,祁元询才不会看他父皇这表面上愧疚的一问,就真的觉得天子是欠了他的。
  一句话,天下还是乾圣帝的天下,老子给儿子东西,是天经地义的,就算是长子,也不能觉得这东西就该属于自己,而认为自己受到了亏欠。


第80章 大事
  乾圣帝做主将汉王留在暂命名为安西府的新开拓的疆域那里镇守; 虽然是为了堵上想要移藩的宁王的嘴,但是,也让汉王有了竞争安西府的实力。
  虽然安西府现在范围还比较小; 但是一旦朝廷转变政策,真的让宗藩出镇,由其自由拼杀; 那么安西府有很可能升格为州郡大小甚至堪比东胡汗国的国家。
  做成这一切需要人马班底,大周的藩王并不缺; 尤其是汉王; 作为天子二皇子的他; 朝中支持他的文官不多,但是并不代表武将不愿意在他手下混出个名堂。
  虽然是出镇他处; 但最终也会影响到中原本土。
  东胡汗国林立; 但是这些汗国之间; 也并未将彼此的亲缘关系看得多重; 合纵连横,各有想法。
  “你不要觉得朕偏心; 你才是朕的继承人,汉王有的东西,你也会有的。”
  天子又向祁元询强调了一次。
  祁元询看着天子脚下的地图。
  他的一只脚踏在安西府,另一只脚在大周的国土上。
  祁元询是皇太子; 未来的天子; 自然广有四海; 说什么汉王有的他自然会有; 那实在是太谦虚了。
  在天子驾崩后; 他马上就能拥有的东西; 汉王说不定要花上半辈子; 才能让自己在更广阔的地方称孤道寡。
  可是……
  皇太子微微低头,有些东西,他本来就会拥有,听天子这话的意思,可不仅仅是重申会让他接班啊。
  乾圣帝藩王出身,以武起家,或许对文臣来说,他像早年的宣武帝,远不如懿文太子和如今的皇太子一样宽和,但是对于武将勋贵们乃至于寻常军户来说,他都是个大方的皇帝。
  既然对外人都那么大方了,对自己的儿子,天子就更不用说了。
  天子就三个儿子,镇守安西,还是自己的儿子更能信得过,不是汉王也会是梁王,这一点,祁元询是看得很透的。
  “你的皇叔们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正好,也让他们留下来一起庆祝。”
  乾圣帝话里的暗示意味很浓,但祁元询也不好胡猜。
  反正他爹不会亏待他,叫他来,除了之后要诸王一起商量的那件事,主要还是安抚他,让他不要因为汉王留守安西就生出不安来。
  祁元询默默微笑。
  自从他爹回来,汉王却没有一起跟随大军来到京师后,朝堂之中就一直有所物议,可是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爹不是高皇帝,高皇帝在开国登基之日便于同日册封太子,等到太子长成后,甚至放手让太子理事,天子虽在,监国理政的却已经是太子了,对于高皇帝来说,太子越强、在朝中的威望声名越高,他自然越开心。
  可是乾圣帝就不一样了,祁元询虽然也是他看好的继承人,出征之时,他也放心地让祁元询掌管朝中事务,但是信任度还是没有达到宣武帝宠爱懿文太子那样的地步。
  祁元询已经是太子了,他不需要去争,而且,他也不能去争。
  这些流言,他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乾圣帝自然会为他做主。
  *
  诸王陆续到京,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皇家要发生大事的信号。
  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
  但是,大家都只想着这件大事,会和宗室诸王有关,没人想到,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天子要册封皇长孙为皇太孙!
  皇太孙,大周此前也就出过废太孙和当今太子两位而已。
  废太孙的地位在光幕出现之前确实是稳固,但,那是宣武帝杀死了不知多少的元从功勋,才为他打定的基础。
  至于祁元询为什么能够成为太孙,也和宣武末年波谲云诡的局势有关。
  当今天子乾圣帝受封太子,是有光幕相助,可是从正统性上来说,朝臣们并不是个个都甘心臣服于他的。
  废太孙因削藩过激被废。
  确实,看了光幕上建文帝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一众叔叔的,以及各类光幕记载中,朝廷官军对上叛乱的诸王军的神奇表现——其实朝廷的军队都是碾压诸王的,诸王能统帅的也不是地方上的所有军队,而是只属于他们的万把人的护军,和朝廷比起来简直是蚍蜉撼大树。光幕上悍然起兵的赵王,甚至在此之前还将自己的所有儿子都送到京城去为质,若不是没有丝毫和解的希望,他也不会走上起兵的道路——让有政治修养的人都知道,建文帝对亲叔叔都如此刻薄寡恩,这是惹了众怒,让许多朝臣都寒心了,大家其实都没有尽心去剿灭“叛逆”。
  可是废太孙被废后,赵王受封皇太子,对拥立正统的文臣们来说,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是以才有了祁元询这位皇太孙。
  皇太孙是皇太子的保障不假,两位公布天下的皇储相加,东宫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
  可是皇太孙的册立,也代表着皇太子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稳固,要么对皇太子的威胁来自于外界,要么,对皇太子的威胁来自于天子。
  如果威胁来自于天子,就意味着天子对皇太子并不是特别满意,又在皇太子的子嗣中培养了孙辈的继承人,又要帮助这个继承人地位稳固,才会册立皇太孙。
  如果天子特别宠爱皇太子,那保障皇太子的地位也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去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