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4章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第4章

小说: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逝后,太孙承继的不仅是东宫系的力量,还有这些年加诸于其父先太子身上的名望。
  可是,舆论再怎么不利,也不用一边倒吧?
  “什么太宗,不过是犯上作乱的悖逆之徒!”
  “仁宗美谥,这赵王世子若是为君,能当个太平天子,但年寿不永,却是报应了!”
  “太子太孙皆为正统,赵王庶孽,安敢窥视帝位!”
  “什么仁宗?太孙自幼贤名远播,远超赵藩庶孽。天子亲加教导,太孙之功业,未曾可知,光凭那光幕上只言片语,怎可断言太孙不如他?依我看,这所谓的史书记载,不过是篡逆之辈为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不是说赵王世子也是端重沉静、闻书则喜的守礼宗室嘛,这天现异象,言赵藩悖逆,他怎么不敢自明心志呢?”
  如此言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生动地为祁元询演示了,什么叫言语似刀锋。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皇爷爷对他的处理方式那么宽和了。
  试想一下,谁家有两个孙子,都谦恭守礼、孝顺亲长——虽然这两个孙子不是同一个爹——老爷子不心疼他们?
  爹的事,是孙子可以干预的吗?
  老爷子自己都还在想,别人倒管得宽,替他喊打喊杀,要杀了他另一个孙子、另一个儿子去他选定为继承人的孙子那里邀功去了!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这些人这么说,还真不怕老爷子生气啊!
  越是听到后来,徐增寿越生气,相反,祁元询就越平静。
  如今朝上的文臣势力和武将势力,最主要的关联对象都是东宫系,东宫一系作为儒家一直推崇的正统,在这些人中的话语权是相当大的。
  这些儒生士子的观点,未必不是别人传输给他们的观点——毕竟,这里是首善之地京师,只会死读书的人,是没有做官的资本的。
  祁元询原本是想要做咸鱼的,就算当不了皇帝,当个藩王世子、未来藩王——尤其是本朝的藩王都是有实封封地,在封地上相当于是小国王——也很香啊!
  可是,未曾想到,文臣势力竟然欺他家至此!
  士人奉正朔,可是,就因为史书记载,他们就准备提前消灭危险,让他们家去死吗?!
  他偏不死,还要活得好好的,跟着他的爹,做一个想史书上记载的那样的好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人物原型老朱家的宗室亲王,做的出格事真的很多。
  话说作者小时候也是看过穿越时空的爱恋里那萌萌哒的秦王朱樉的,唉,真实的秦王,就,有点幻灭。喜欢美人的爱好很淳朴,但是这个方式也太……
  *
  有小天使建议可以早点光幕放出建文帝削藩太狠的黑料,哈哈哈,这几章应该还要等一等,我准备来波大的,虾仁猪心23333333


第4章 平行
  酒楼中士人纷议,言语刺耳,祁元询与徐增寿很快就离开了酒楼。
  临走时,徐增寿还愤愤不平,想要派人获取这些人的姓名籍贯等信息。
  百姓无知也就罢了,儒生士子,不思为国效力,精诚读书,反倒妄议天家,贬损贵胄,真该论罪惩处!
  祁元询却拦住了他。
  倒不是他有多宽宏大量,而是这帮人,不见得能好过多久。
  天子宣武帝先设仪鸾司,后改置锦衣卫,目的便是为了驾驭群臣。
  锦衣卫的职司在一开始“守卫值宿”的基础上扩大许多,本职反倒成了最不起眼的,典诏狱、侦察逮捕他人,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因威胁最大的元功宿将相继凋零,朝野物议又盛,天子才渐渐裁撤了锦衣卫。
  可是明面上裁撤,并不代表彻底废弃。
  不管是史书记载的前朝还是祁元询记忆中的前世历史,都有诸多的特务机构活跃其间。
  汉时的绣衣使者、三国时的校事、五代时的武德司、武德司发展到宋时改为的皇城司、粘杆处等,加上本朝的锦衣卫,其职责多有相似,为帝王刺探情报是顶重要的一条。
  若是某些朝代没有类似的机构,也不排除帝王有另外获取情报的途径。
  如武周,便是大开告密之门,祁元询记忆中的前世,也有朝廷帝王令各地官员“风闻奏事”,直接使各地官员充当耳目。
  祁元询敢保证,很快,这些人谈论的内容,将会出现在天子的案头。
  妄议天家,贬损贵胄,大庭广众之下便敢以轻蔑之言称呼赵王为“赵藩庶孽”,谁给他们的胆子?
  宣武帝最爱重嫡子嫡孙不错,但是,对其余子嗣也很是厚爱。
  天家龃龉是他们祁家自己的事,不是什么人都能置喙的。
  换想一下,就是普通人家,有外人随意谈论这家的家事,还用小崽子、小孽畜之类的词语称呼家主的儿子,就是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了啊!
  祁元询都不用下手,就可以等着看这些人怎么死了。
  这一次短暂的出门之后,祁元询就不再出王府了。
  他爹赵王还要一阵子就能回京了,到时候,不管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还是提前做出反制,他都有了主心骨。
  他今年才十六岁,没成亲,在政治意义上就是未成年,还是小辈,随意对他出手,那就是坏了规矩。
  一众未成婚的堂兄弟里,在政治意义上成年了的,就只有皇太孙——这样的不同,是他天然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不出府,等爹来,并不代表祁元询什么都不做。
  他在思考。
  在书斋里待着的这些天,祁元询一直在理思路,有时想到重要的东西,还会拿笔记下来。
  等到理清思绪后,就会将这些字纸夹在习字的字纸里,放入焚字炉里烧掉。
  不论贫贱富贵,学文习字的时候,受到的顶重要的一个教育就是敬惜字纸。
  废弃的字纸不能随意丢弃,将这些字纸放入焚字炉是很常见的做法,只要烧得干净,就不用担心别人趁机收集情报,理由就更不用找了。
  天上的光幕文字,给出的信息是随机的,指定的对象也是随机的。
  也就是说,很难保证光幕下一次给出的信息是什么,对他、他们家有好处还是坏处。
  就算光幕给出的文字是夸赞他们的,放到现在,也保不齐会成为他们家的催命符。
  就比如那一段《周书·仁宗本纪》不出现的话,他现在身处的形势也不会那么尴尬。
  是以,祁元询出门回府后这几日思考,将光幕给出的信息的好坏可能性、造成的后果的可能性都罗列了一遍。
  大概是为了不辜负他做出的努力,光幕文字很快又更新了。
  祁元询:我有种不详的预感。
  最开始放出的这一段,和奉天殿大宴的当晚,出现的文字一般无二。
  但是光幕从来没有过重复放出文字的先例。
  很快,这段文字就被擦除了——这现象也是之前未有的——逐个逐个出现的方块字,记载的内容与前文全然不同。
  “昭成太子元询,太宗文皇帝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宣武口口年薨……”
  祁元询深吸一口气,这算什么,给他当场直播预告他的死因嘛?更过分的是,连什么时候死的都不说清楚。
  难不成下定决心要弄死他了,还没想好什么时候下手?
  只朝他下手没用,他爹照旧会当皇帝啊!
  很快,这段文字又被擦除,换上了一段新的文字。
  “赵王棣,太&祖第四子……宣武三十一年,子元询、元诲、元证入觐,病卒……建文元年……时帝闻棣反,下诏暴其罪,告宗庙,废为庶人……”
  祁元询目瞪口呆,这招釜底抽薪太牛了吧!
  死得这么悄无声息,他和他弟连个姓名都不能拥有吗?
  而且死法是“病卒”什么的,是不是太敷衍了?
  没了继承人,再怎么英雄盖世,也会颓废的,碰上这种硬干的情况,他爹也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干出了这种破坏潜规则的事,这位建文帝,也别想坐稳皇位。
  很快,光幕记载又变。
  “赵昭王棣……子恭王元询嗣,靖成三年……”
  这条记载里,赵王一系没有继承皇位,但是,继位的也不是现在的太孙。
  以祁元询看,前一条记载里的“建文”更像他的太孙堂兄会用的年号,而后面的“靖成”,带着靖难功成的意思,不像是偏向文治、身兼正统的太孙会用的年号。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就代表着,觊觎太孙皇位,并且有能力付诸实践的,远远不只他爹一个嘛!
  啧,堂兄还真有点惨呢。
  看到了三种不同的未来人生,祁元询已经心如止水了。
  说起来,他还不知道,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到底会不会失真呢!
  要知道,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明显有着与这个世界的人不同的见地,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让他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想的方面会更多。
  光幕上的史书记载,到底是单纯的只限定于土著祁元询,还是包括穿越者祁元询呢?
  有些事啊,就是不能多想。
  祁元询只是动念,上面的光幕又换了字。
  今天光幕的更新比前阵子加起来都多。
  作为上面内容的绝对主角,祁元询有预感,自己又要迎来一阵“引人瞩目”的日子了。
  就算他一直安分守己不出门,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也不见得会放过他。
  还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拿他做话头!
  “世祖章皇帝,讳惟秉,太&祖三世孙也。太&祖生世祖文皇帝,世祖生仁祖昭皇帝,仁祖生帝……——《后周书·世祖本纪》”
  这段记载很长,但是只显示了和祁元询有关的内容。
  上面大概讲述了世祖皇帝的奋斗史,分支藩王,受到天子一系的针对,祖父暴卒,继承王位的父亲被寻机贬为庶人甚至被流放。
  但也是在流放期间,依靠祖父留下来的忠仆,以及父亲的能力,发展出了不弱的势力,在外敌入侵、位于江南之地的京师失守的时候,举兵抗敌,收复失地。
  并以太&祖之孙、宗室英藩的身份登极践祚,也因为他们这一支并非嫡系,甚至受到天子一系的排斥,所以国号虽为周,但太庙之中所奉的天子,除了太&祖皇帝宣武帝之外,都是世祖章皇帝这一系的祖先。
  这史书里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祁元询看到上面描述的超越时代的火器发明,就知道,这上面记载的,是作为穿越者的他。
  虽然这份记载里的他没活到本人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但是,亲儿子当皇帝,追封自己,也很香啊!
  祁元询默默地挺直了身板。
  光幕的记载还是可以的,他就说嘛,前头的记载是要放他们家的死因大全还是怎么滴,后头的这份,还是很中肯的。
  只不过,不知道光幕的史书收集是根据什么来的,很快,这份记载也消失了,最开始记录他成为仁宗昭皇帝的史书记录又重新出现。
  以他穿越者的脑洞来看,光幕的不同史书记载,前提条件都有一定的变化。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些人做了不同的决定以后,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最后影响到全局呢?
  他穿越前的世界,有一句调侃的话,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脑洞不够,平行宇宙”,光幕记载在同一个人身上快速变更,很显然,是因为这个人身处的环境有变化。
  本来之前就有记载变更的例子可以参考,再加上今日的光幕变化,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