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完结+番外 >

第17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完结+番外-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志新举起酒杯说:“没想到,在对上海商业的发展上,咱们有那么多共同的看法,为我们的共鸣,也为上海的未来,干杯!”
  苏采青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
  这样的年代,红酒挺难得的。
  吃完晚餐,和于志新道别后,苏采青去找了个招待所。
  她带着赵主任给写的介绍信,也有身份证明,入住也不难。
  放下东西,她就直接打了电话去赵主任家。
  电话才响铃一下,就被接起了,是张云冰的声音:“妈妈!你是在上海吗?”
  苏采青说:“是呀,我就在招待所给你们打电话呢,你们都好吗?”
  “都好,我们早就吃完饭来等你的电话了!你怎么才打来啊?”
  苏采青耐心解释说:“谈生意谈的晚了,才找到住的地方呢!”
  又问了几个孩子一天都干了什么,每个人都来接过电话,和苏采青说了几句话后,才轮到王朝英。
  王朝英很关心生意的进展,苏采青也没卖关子,说:“今天签了个五万件的单子,价格是咱们之前商量好的。另外,红波点裙也签了个两千件的单子。所以今晚小壮过来的时候,你得让他再多带一些过来,我和他们约定好了,明天直接供货四千件。”
  王朝英一边听,眼睛越瞪越大,一边拼命点头一边嗯嗯地应着,任何人都能看出她激动的情绪。
  “好!好!我知道了!那需要我们再去个人吗?五千件衣服不好拿啊!”
  苏采青说:“没事,让小壮一个人来就行,你们那边帮他送上车,我这边会找人帮着去拿的。”
  交代完送货和发货的事情,王朝英终于忍不住尖叫:“采青姐!你怎么那么厉害啊!五万件啊!”


第21章 成了万元户
  睡前; 苏采青想起王朝英在电话里狂吹彩虹屁; 不由得笑起来。
  也不怪王朝英吃惊; 五万件的单子,刨去成本算算; 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万元户都是非常罕见的存在。
  苏采青和王朝英这么一折腾; 竟然弄到了六位数?虽然还没拿到所有货款; 但是已经近在眼前了!
  也难怪王朝英完全震惊了。
  苏采青高兴过后; 很快想到的是以后的事情; 比如那些衣服要怎么拉到上海来; 比如说还有几十万件衣服; 要怎么都找到渠道销售出去。
  琢磨了一会儿这些事儿后; 苏采青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才四点她就起来了; 洗漱完毕就出门去。
  苏小壮跟着火车一大早会到这儿,她要去接。
  昨晚回来的时候; 在路上找的两个搬运工; 也已经在招待所门口等着了。
  这样的人力搬工在上海不难找; 上海生意繁华,有不少地方需要这种干体力活的人,也催生了这种搬运服务行业。
  苏采青等时间还差不多了后,才进了火车站。
  绿皮火车虽然比以前多了,但是晚点之类的事情,几乎是必然的。
  等到了六点半的时候; 列车才进站,没有晚太多,苏采青也松了口气。
  她沿着火车站台走了一会儿,就看到卧铺车厢有人拼命从窗户往下扔包裹。
  苏采青定睛一看,可不就是苏小壮?
  “小壮!”苏采青叫了一声。
  苏小壮抬头看到苏采青,激动起来了:“姐!是我!”
  “快把衣服都扔下来吧!”苏采青喊。
  苏小壮应了一声后,便更加卖力地干活了。
  五六个大包,苏小壮这一路来也真是不容易。
  苏小壮下了车来,说:“晚上都不太敢闭眼睛,就怕别人把东西偷走了。火车上人真的太多了,扒手也太多了。”
  苏采青嗯了一声,问:“累不累?饿不饿?”
  苏小壮不太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他以前在家就吃得多,经常听到嫂子和妹妹们骂自己,到了姐姐家后,好像就没那么紧着粮食了,还总让他吃饱。所以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还是承认,自己确实又累又饿了。
  苏采青说:“那咱们先去吃点东西,送完这些货,你就回招待所休息。”
  苏小壮点了点头。
  给苏小壮买了一份大肉馄饨,合着几个大肉包子一起吃,苏小壮感觉满足极了,这一晚的苦和累和没白受。
  瞅着似乎还不太够,苏采青还去给他买了份葱油饼。
  吃完早餐,苏采青就带着几个人,骑着两个小车,朝着百货大楼去了。
  到百货大楼时,也已经是早上九点了。
  于志新还惊讶他们来得快,苏采青说:“我弟弟连夜坐火车送过来的,一大早到上海。就直接朝你这边来了。”
  “也太赶了。”于志新仍旧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苏采青说:“我们早些送到,你们多点时间整理上架开卖啊!早一分钟就是多一分优势!”
  “你说得对!”
  “对了,你还可以去把幸子在电视剧里的照片,打出来,挂在百货大楼门口和服装区,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们有幸子衫到货了。”
  于志新眼睛一亮,说:“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马上让人去办!”
  于志新带着人,和苏采青进行交接,第一次五千件衣服,花了两个小时清点清楚,入了库。
  百货大楼虽然签了五万件的合同,但是不会要求一次性送到,也是为了节省库存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剩下的几万件还没出来,苏采青就敢签合同的原因。
  双方确定数量没问题后,于志新也直接交付了货款,还仔细叮嘱说:“这不是一笔小钱,你们俩可要小心。”
  苏采青点头说:“我知道,谢谢。”
  忙完这一段,时间也快到中午了,苏采青把苏小壮留在一个餐馆吃饭,自己先把40件货送到了第一个客户那里。
  这次见到苏采青,他倒是没有那样倨傲的态度了,大概是觉得苏采青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吧?
  吃完午饭,苏采青先去给苏小壮买了全套的新衣服,包裹一条内*裤。知道那裤衩是怎么穿的以后,苏小壮立马就涨红了脸。
  给苏小壮另外定了个房间,让他去洗洗睡觉。
  刚关上门,苏小壮又拉开门说:“对了,朝英姐让我问你,幸子衫还要不要再去加单?你看着给她回个电话。”
  苏采青表示知道了。
  她给王朝英打了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让她不要再继续加了。
  “为什么?”王朝英有些不明白。
  “因为现在太多人做这个衣服了,现在下单,后面出货的时间估计要一两个月后了。那时候,全国绝大多数的服装厂都会在生产幸子衫,供过于求,就卖不起价了。而且那时候天气转凉了,除了南边,谁还乐意穿这个衣服?”
  王超英觉得苏采青说的极有道理,问:“采青姐,你怎么一下子就能看到那么远呢?”
  苏采青笑着说:“这是一门学问,需要时间去修炼的!好了,我和小壮还要在这儿待两天,生产的事儿你再盯紧点。”
  王朝英忙答应:“好的!一定!”
  下午,苏采青出去继续找客户,苏小壮在招待所休息。
  这次苏采青又拿下了两个单子,数量并不十分大,也接受两天后到货。
  苏采青打电话给王朝英,让她走吉阳那些厂子发上海的货运路线,把货发过来。
  苏小壮跟着苏采青后面,也就是帮着跑跑腿之类的。
  苏采青倒是没盼着他能够帮自己多大的忙,只让他多听多看,有什么事情回去以后问她。
  过了一天,苏采青主动打电话给于志新,询问他幸子衫的销售情况,于志新显得非常高兴,说:“这才一天,就已经卖了一千多件了!我觉得我们需要尽快补货,这销售量还在上升!柜台上的人告诉我说,去买衣服的,十个有八个都问幸子衫!”
  苏采青笑着说:“那就好!”
  卖的越火爆,说明她的眼光越精准,以后在商业合作中,伙伴们也会更加信任她的。
  于志新也很有感叹:“人群像是潮水一样涌到了我们百货大楼,直接冲到服装区,问幸子衫在哪里。有些人试都不试,就直接去付钱了,因为试衣间里都是人。那景象,简直是比抢电视机还要激烈。”
  电视机到底是一个贵重物品,没有钱也没法抢,但幸子衫要便宜多了。
  听到电视,苏采青心念一动,忙问:“于经理,我想问问,你们百货大楼进电视机卖的话,会有内部销售名额吗?”
  电视机一面世,就因为产量低而需求大,导致了抢购狂潮,每次一批新电视机出来,都会出现疯抢的情形。
  于志新听了便明白她的意思,说:“这个我当然是有的,而且最近就会有一批电视机到货。”
  苏采青顿时眼睛一亮,也不拐弯抹角的,直接说:“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在吉阳电视机很不好买,想买都找不到渠道,好不容易来上海,遇上您这样的贵人,我就希望能够借您的关系,买一台回家。”
  于志新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这边帮你找找机会吧!”
  苏采青听得出,这句话并不算什么承诺,没说帮她买到电视,也许只是一句敷衍的话。但她还是诚心致谢说:“非常谢谢您。如果有了电视机,我不仅可以每天看看新闻,了解一下时事政策,也能看看电视上流行什么电视剧之类的,好紧跟大家的喜好。”
  幸子衫就是因为日剧火起来的,电视剧的带货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了。
  而苏采青这么说,也给了于志新一个暗示,那就是以后她把握住了什么风向,于志新也能够跟着沾光了。
  如此一来,这就不是简单地苏采青找他帮忙的事情了。
  于志新说:“你的观察力确实很厉害,全上海应该是我们百货大楼最先开始卖幸子衫的。已经有好几个同行来问我,怎么那么快就调到现货了。”
  幸子衫一火起来,上海的服装厂当然也会开始大力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布料之类的原料,价格也会跟着上涨的。
  能够抢到第一波的人,都是有见识有胆量的人。
  再过两天,上海的所有百货大厦和服装店,都会开始卖幸子衫,没有幸子衫的地方,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而于志新完全是因为苏采青的缘故,才能够稳如泰山的,坐看其他人四处钻营找货源门道。
  想到这些,于志新补充说:“你要的电视机,我会尽量给你弄到的。”
  这才算是一句有用的允诺,苏采青快活地说:“好的!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不必客气,和你的合作十分愉快,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有更加多的合作。”于志新真心实意地说。
  苏采青也说:“我也十分高兴。”
  “我想问问,你的下一批货,是过两天就能到吗?”于志新问。
  苏采青肯定地说:“是的,就是后天了。”
  “这次我们想直接拿货两万件,怎么样?”
  苏采青心里快速的盘算了一下,答应说:“没问题。”
  “是这样的,我有几个同行好友,平时也是互通信息的,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也跟你拿一点货?”
  “不知道他们想要多少?”苏采青反问。
  “大概也是要几万件。如果后天能到货,他们应该可以拿更多。”
  幸子衫的供货渠道正在被疯抢,他们可以拿到一些货源,但是很难满足疯狂的消费者们。
  苏采青直接说:“如果不介意的话,让我和他们见面谈吧!如果能尽快敲定这个事情,我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