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完结+番外-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放进筐里说。
苏大壮说:“不用不用,我家还没那个打算。”
苏采青顿时眉头一拧:“没什么打算?没打算送孩子上学?”
苏大壮顿时心里一跳,支支吾吾地说:“女……女孩子嘛,费那个冤枉钱干什么?”
苏采青脸色立马就掉下来了:“大哥,我告诉你,咱们苏家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得去上学!出不起学费我来出!谁要是反对,我马上大嘴巴子抽过去!”
眼看苏采青动怒,苏大壮忙说:“你别急你别急,我回去就和爹娘说!上学挺好的,挺好的,多明白道理。”
苏采青之前没注意,现在才发现,苏家人里,有知识,读了书的,实在是稀少。
苏采青十分明白,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家庭,甚至对于整个国家,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抬眼看了看有些着急的苏大壮,又扫了一眼几个大气都不敢出的弟弟妹妹,苏采青吐了口气,语气温和了许多:“反正你听我的,回去和爹娘说,就说是我的意思,到了年龄的孩子都得去上学。没钱读书来告诉我,要是有人不乐意,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寄读也使得。”
苏大壮也松了口气,忙说:“你放心,我知道的,回去我就给他们好好说说。五妹你跟着妹夫识了不少字,就变得厉害了那么多,多读书识字肯定是有好处的。”
没想到苏大壮完全误会了她的事情,不过苏采青也不打算解释了。
“好了,趁着时间还早,你也赶紧回去吧。他们三个我会好好照看的。”苏采青说。
苏大壮应了,又去敲打了几个弟弟妹妹几句,叮嘱他们要老老实实听五姐的话之类的,才骑上自行车走了。
送走了大哥,三兄妹还没来得及太高兴,转身看到苏采青,顿时又都怂了。
虽然之前对城里的五姐很是向往,可是真到了这儿,对上这样一个五姐,几个人又完全没了得意的心情了。
五姐敢和大哥发脾气,大哥还哄着她,可见五姐完全不能惹!
苏采青对他们说:“你们先进来吧,我有些事问问你们。”
几个人乖乖跟着进了门。
苏采青见他们缩头缩脑的样子,有些奇怪:“你们那么怕我做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们。”
三人完全不敢吭声。
“都坐吧,杵着像是挨训一样。”苏采青指了指椅子说。
三个人这才各自坐下了。
苏采青坐下,说:“我想问问,你们都读了几年书?上到了几年级了?”
兄妹三又不自在起来了,刚刚五姐那么严厉地说,苏家的孩子都得上学,说明她很看重这个啊。
苏采青见三人都不好意思说,便直接点人:“小壮,你最大,你先说。”
苏小壮很不好意思地摸着后脑勺说:“我才读完了小学,学校老师不好,也没跟着学多少个字。”
苏采青点了点头,又示意苏幺妹说。
苏幺妹也说才读完小学就没读了。
最小的苏根妹,才读到小学四年级。
苏幺妹又慌忙辩解说:“我们以前读半天书,放半天学,还经常搞斗争,老师也经常被那些人拉到校门口批*斗,根本就没法好好读书。”
“读初中也远,又要花不少钱,所以才没读的。”苏根妹补充说。
几个人没能好好接受教育,不仅是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整个社会不重视教育,当然就容易放任自流。
对于过去那些荒唐的事情,苏采青不想回顾。
苏采青说:“我知道了,错也主要不在你们。不过我这儿做事,也需要会一些文化,写字计数什么的,是必须要懂的。这样吧,以后你们每天晚上跟着云扬学认字和算数,回头我去打听一下夜校的情况,等你们条件合适了就去夜校上学。”
夜校有扫盲的地方,也有人去读书准备高考,不同的班级,水平不同。这个时候成人考大学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就像以前科考一样,考生年纪差别挺大的。
苏采青也没盼着几个能考大学,就学一些文化,以后做事也方便点。
“我们不用干活吗?”苏幺妹问,他们来城里主要是为了赚钱啊。
苏采青说:“白天你们当然要跟着我干活,我这儿缺人不是瞎说的。”
三个人正期待着有什么活,结果是一些搬搬抬抬的体力活。
不仅是他们,苏采青自己也要干。
工厂生产出成衣后,就需要送到各个约好的商店去。王朝英还在拼命找店,苏采青就只好先把送货的任务接过手了。
除了搬搬抬抬,还有要对货数量,检查瑕疵品,打包之类的事情,苏采青自然是忙的脚不沾地的。
她手把手教三个人怎么快速检查所有产品,计数打包,等三个人上手后,她就可以稍微轻松点了。
三个人累的不行,但也不太敢抱怨,因为五姐自己干的最多呢!
晚上,王朝英骑着车来工厂看进度,苏采青擦了擦汗说:“今天发了一千多件出去了,仓库里还有几百,这速度还行。他们三个还在学。等到他们上手了,速度会快一些。”
王朝英说:“你们这也太辛苦了。走!我带你们去吃饭!”
苏采青还以为她担心几个人没饭吃,便说:“我拜托吴婶帮我做饭了,回去就有的吃,就不让你破费了。”
王朝英说:“哎呀!这么客气做什么?我看你们几个辛苦,才请客的,要不是要上班,我也应该来干活才是。而且我去转了转,咱们的衣服卖的很不错,几个老板已经跟我结了第一批衣服的款项,还跟我约了第二批呢!我都记在这本子上了!”
苏幺妹很吃惊:“那么多人要呀?我们这才送过去呢!”
王朝英说:“那你可就小看我们的幸子衫了,电视剧多火啊!采青姐,这下我完全不怕了,十几万件完全卖得掉啊!”
苏采青笑了笑说:“这边很快就有人会跟风的。所以我要尽快联系上海那边,把销路打通,只是这边出货还要人看着,我一时半会走不开了。”
如果有个王朝英这样的大学生,或者贺红梅那样的高中生,苏采青教会了写对货单之类的,她就可以完全放手,去联系上海,广州,甚至北京的经销商了。
王朝英想了想,说:“要不我把自力和表妹拉来帮忙好了。”
她现在也十分明白销路的重要性。
苏采青说:“那好,你尽快。我越早联系上海越好。”
“你放心,我明白的。”
大概是赚钱多了,王朝英请客也毫不含糊,上菜就让苏小壮三个人看得眼睛都直了,吃得撑得独自溜圆才罢休。
借着这顿饭,王朝英和三个人也熟悉了起来。
王朝英果然把黄自力和表妹弄来帮忙了,苏采青就去照相馆守着电话机打电话。
电话号码都是从黄页上找的,这年头没有网络,想要找到公司或者经销商的信息不容易,有时候打错电话,被人骂个狗血喷头也是常事。
苏采青穿了那么多世界,什么事情没见过,这点小事但是没有放在心上,依旧兢兢业业打电话。
打了好几天电话,话费都花了不少后,苏采青终于弄到了一批有意向的经销商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这天周末,王朝英也去了工厂那边盯出货,苏采青带着联系方式去找她。
进厂的时候,就看到好几辆大卡车拉着布料进来了,原料库那边也是忙碌得很。
找到王朝英,苏采青说:“我可能要跑一趟上海,带着咱们的样品去给他们看看,尽量多签几个单子。”
王朝英第一反应是:“你家几个孩子怎么办?”
苏采青说:“孩子都挺乖的,我不用太担心,最小的那个先喝几天麦乳精和米汤。而且我弟弟妹妹几个都在,他们也能照看。我现在担心时间问题。”
“怎么了?”王朝英有些不明白。
苏采青压低声音说:“我刚刚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几辆卡车拉着咱们幸子衫的那种布料,我怀疑还有其他人也下单了幸子衫,所以这个厂还会扩大生产,到时候竞争压力会大起来的。”
王朝英也明白了:“所以咱们要抢时间找好渠道卖出去,不然别人就要跟咱们抢了。”
“正是!”
王朝英是个聪明的女人,和她说话不累,苏采青喜欢这样的合作伙伴。
第18章 上海谈生意
王朝英顿时感觉时间紧迫起来,忙说:“那行,你得尽快出发,你家我和自力都会帮你看着点的!”
苏采青应道:“那当然好!我本想马上就走的,不过我突然觉得,这次倒是一个好机会。你先随我来,我们去他们销售部下单。”
王朝英明白,如果苏采青打开了上海的销售渠道,那么需求量就会变得极大,到时候怕供不应求。现在排上队让工厂生产,才不会错过这样一个火爆期。而且她万分信任苏采青,相信她绝对会打开上海市场的!
两个人手挽手,一边极速地往销售部那边走去,一边苏采青语速也极快地说:“除了幸子衫,咱们还要做一批波点裙,到时候把你和表妹的裙子都给我,我带去上海,都给那些经销商看看。”
王朝英感觉苏采青的脑子转的太快了,一时之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幸子衫和波点裙,要一起推向上海,不然这次幸子衫是借着《血疑》火起来的,别人就会认为咱们采英其他的衣服没有什么市场价值。”
现在靠着幸子衫的带动,有些批发商还会有试一试的想法。
波点裙是十分经典漂亮的款式,有了这样的机会的话,也能够作为采英的先锋兵去为打开销路了。
王彩英直夸苏采青聪明,她从服装厂门口走到这仓库,才几分钟的时间,竟然就已经想了那么多了!这是走一步看十步吧!
她真是越来越佩服苏采青了。
苏采青也坦然地接受了她滔滔不绝的夸奖。
苏采青这次下单了两种波点裙,一个是白底红波点,一个是红底白波点,两款虽然只是颜色互换了一下,但是穿上以后,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除了新下单的20万件幸子衫,波点裙两种颜色也一起下单了20万件。
两个人拿着订货单出了门,王朝英突然想起来:“姐啊,咱们现在手里的钱,怕是不太够这订单费。”
苏采青说:“我也知道,所以我才拉着你去的,你这张脸就是信誉。咱们这几天赚的钱,还要先交给布厂那边。”
王朝英问:“你的意思是,咱们自己去买布?”
苏采青点头:“那当然,不是我觉得服装厂在原料上赚了我的钱,而是想找到最合适的布料而已。”
苏采青做了那么多衣服,也对现在的布料生产有了些了解。
和经济更加繁荣的时期比起来,这个时代的布料在材质、花色上都太单一了,想要找到合心意的布料,不是那么容易。
生产这些颜色鲜艳亮丽的布料,也是纺织厂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以前他们就是按照生产配额,一年到头就生产蓝色灰色等几种颜色质量差不多的布料而已。
王朝英十分信服她,干脆地答应说:“那行,明天我请假陪你去各个纺织厂转转。”
“好!这也是我想约你的。”
晚上,王朝英黄自力和表妹都来苏采青家吃饭了,虽然忙碌了一天十分疲惫,但兴致高昂的苏采青,还是自己下厨做了几个菜。
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