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山河英雄志 >

第95章

山河英雄志-第95章

小说: 山河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胂宸嶙拥埽煌挥幸磺Ф嗳耍频蒙暇竦闹挥星嘌婢俣嗳恕!�
  徐汝愚问许伯英:“马帮家属已经安排妥当了?” 
  “嗯,马帮家属跟随撤离到越郡是必然的,撤到商南镇之时就换出山营中四千老弱妇孺,从山营中出来四千人,我们每人发放十金钱数,让他们在南阳境内安居。虽说东海郡不欲与永宁三世家结盟,但得知汝愚欲插手其事,却也十分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哦,你要这么看我,符贤就是这么说的。” 
  “呵,符家与张尊、张旭阳在南阳争了将近六年时间,人口下降的厉害,你只要把势力撤出南阳,留下些实际上已经与襄樊会没有干系的人在这里,他有何不愿意,偏要我承他的人情。哦,我托你送往雍扬江凌天的信件大概送到了吧?” 
  “快马加鞭,这两日也应当有回音了。不知雍扬府能起到什么作用?” 
  “雍扬城里都是商人世家,唯利是图,再说雍扬现在还轮不陈预说话。宛陵既然放弃商南商道,那雍扬各家为何不能插进来。” 
  “听说永宁三家准备与白石许伯当结盟,雍扬如何自处,不怕激怒陈族?” 
  “哦,雍扬对白石永远是敌对,但不会主动出兵,再说宛陵方面也不希望雍扬出兵,这样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都说你辞去将职离开雍扬,我看你还是雍扬幕后之主啊,但是久离必疏,汝愚没有担心?” 
  徐汝愚知道许伯英如此说已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了,他不是襄樊会的人就好了。徐汝愚心想:久离必疏,我担心吗?如果仲道能去雍扬替我掌管后备营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卷六 第七章 与虎谋皮~
 
  徐汝愚四人策马驰入镇中,即将骏马交给守值在镇里的马帮弟子,四人径直向远菊楼走去。转过街角之时,蓦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宜观远、宜听雪父女二人。宜听雪依旧明艳动人无甚机心,走在人群中东张西望,丝毫不掩好奇的女儿心思,对凝视而来的充满热力的目光也不避视,反倒回以亲切的微笑。 
  徐汝愚暗笑,现在商南镇风起云涌,人人都收敛性子,不敢轻启事端,否则宜听雪这般诱人容颜,还不在立即在长街上引起骚乱? 
  幼黎循着徐汝愚的目光也看见听雪她们,竹行小镇世外桃源一般的光景瞬时涌回脑海,口里“哎呀”一声的说道:“听雪和她爹怎么会出现这里?” 
  徐汝愚正想先一步避入远菊楼中,宜观远似生感应的向这边望来,眸光里藏着似有似无的微笑,让徐汝愚大感头疼。 
  徐汝愚低声道:“宜观远是与父亲齐名的隐俊,与父亲观点却大相径庭,在汉水小镇时,我们都心知肚明的不揭露身份,不知他现身商南究竟何意?” 
  “小镇就似世外桃源般静谧安宁,当初偶尔经过那里时,竟生出要长久居住的念头。宜观远费尽心力营造那里,想来他与你的想法差距不会太远。” 
  徐汝愚摇摇头,叹道:“六俊之中,只有寇子蟾与父亲观点最近,其他人想法均有较大的差异。” 
  徐汝愚见宜观远并没有提醒听雪注意自己,知道他无意此时相会,与幼黎她们进入远菊楼中。 
  许伯英听了徐汝愚与江幼黎之间的对话,进楼之际又回头望了一眼,却看见宜观远隐约黯淡的眸光予人直视心底的犀利感觉。许伯英担忧的说道:“商南越来越复杂了,罗成这般强悍的人都算不上高手了。” 
  徐汝愚点点头,想了一下对幼黎说道:“荀家、霍家都有不少的高手秘密潜入商南,远菊楼的守卫已经不足,免得节外生枝,我们还是搬动营中去住,我现在也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在你们身边。” 
  幼黎虽然觉得女眷住进军营有所不便,但是想到徐汝愚日后大半时间都会在镇北营中,也就没有异议。 
  柳亭山正在低层大堂自斟自饮,见徐汝愚四人进楼,便大声招呼他们过去。在远菊楼饮酒用餐的人大多是汾郡方向的行旅,现在徐汝愚公然支持马帮,与汾郡荀家作对,他们心中虽然十分推崇徐汝愚,却不敢表现出来,免得被荀家眼线看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小声的议论、推崇的目光还是不可免的。 
  季大胖子迎过来,说道:“徐爷,荀烛武已在二楼雅室订下最高规格的酒席,现在离午时正点还差一刻。” 
  徐汝愚笑道:“他难道不知道远菊楼其实就是马帮堂口的后门吗?他胆量不弱啊,但愿能有共同感兴趣的东西。” 
  季大胖子讶道:“哦,马帮与荀家怎么会有合作的可能?” 
  柳亭山说道:“此处不是谈事的地方,我们去二楼寻一间静室再聊。” 
  闭上雅室木门,徐汝愚开口问道:“我对荀烛武此人不甚熟悉,柳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汝愚的?” 
  柳亭山说道:“荀烛武此人四年前还是荀家的仆役,短短四年能有今天这种地位,可知他的能耐。伯英可许不愿听我这么说,但是襄樊会在襄州起事从头到尾都是荀家设的圈套,荀烛武能在四年中迅速崛起,便是与此事有关。” 
  许伯英颓然说道:“现在事实已是很明显了,伯英即使不愿听,又能改变什么。襄樊会在起事之前,势力主要集中在紧临太行山的樊川府,荀家不时与幽冀蔡家在边地上发生小摩擦,借故将襄州府的兵力抽调到樊川府。襄樊会被迫起事地点从樊川更改到襄州,襄州一马平川,我襄樊会中根本就没有实力与荀家的营军对抗,这不是圈套,还能是什么?” 
  柳亭山叹道:“是啊,起事之前,襄樊会势力遍布汾郡各地,荀家若要连根拔起,势必要动摇根本,还会让周边虎视眈眈的世家乘机得利。若是置襄樊会不理,那襄樊会日益坐大,对荀家而言更是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襄樊会的势力集中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地域内,一网打尽。襄州最大的世家莆家是荀家在汾郡最大的对手,荀家不但将襄樊会算计进去,还将莆家算计进去了。襄樊会在襄州府起事到今有三年多了,荀家势力却如日中天,这其中荀烛武功不可没。汝愚看得透彻,荀家现在没有必要对襄樊会赶尽杀绝,只要襄樊会的势力撤离汾郡就成。” 
  徐汝愚谦言道:“柳先生过誉了,趋利避害而已。马帮成功退出豫南,精锐战力都集中在商南镇,在此荀家势力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别的世家势力都在旁窥视,怎容他轻举妄动?既然做不得敌人,他自然会去想有没有做朋友的可能,荀烛武应该这样的人吧。” 
  众人谈论了一会儿,一名马帮弟子进来禀报,荀烛武与一名蒙纱女子领着四名手下策马向远菊楼而来。徐汝愚与众人相视而笑,说道:“我们还是去迎一下这位汾郡新贵,希望他日后手下容情,莫要欺我们太甚了。” 
  荀烛武眯着双目看着远处高高耸起的远菊楼,对并行在身边的蒙纱女人说道:“青凤将军会不会出楼迎接我们?” 
  蒙纱女人咯咯笑道:“前些天你们还杀得你死我活的,现在却像饱尝相思苦的情侣,你们男人的心思,我可不想费脑子去猜。” 
  荀烛武笑道:“我还在想你缠着跟过来是何心思呢,看来我也猜不着了。哦,他们果真出楼相迎,我们下马吧。” 
  看着荀烛武与徐汝愚脸上亲切的笑容,谁也无法想到八天前荀烛武领着五百铁骑追杀徐汝愚。 
  徐汝愚目光只在蒙纱女子脸上停了一瞬,只觉她明亮妖冶的眼神藏着火似的灼人,轻纱下娟秀的容颜若隐若现,让人心生遐想。 
  徐汝愚揖礼说道:“徐汝愚见过嘉柔郡主。” 
  蒙纱女子讶道:“你怎么知道看出我的身份来了?看来真不能小瞧你。” 
  徐汝愚似有深意的看了荀烛武一眼,淡淡说道:“我不过喜欢听些道听途说的传闻罢了,荀兄与嘉柔郡主的佳话,在下也有耳闻。” 
  荀嘉柔眸光如波,横了徐汝愚一眼,过来亲热的挽过幼黎的手臂,用那似嗔似怨的语气说道:“既然是道听途说,那就不可信的,幼黎姐姐,你看连名动天下的青凤将军也如此口不对心,看来男人没一个可信的。” 
  徐汝愚笑道:“哪里是口不对心,应当是辞不达意才对,蓦然看郡主大驾光临,头脑转不过来,也是正常的。”又对荀烛武说道:“荀兄只有五个人,怕维护不了郡主的周全,要不要让伯英调些马帮弟子过来?” 
  荀烛武波澜不惊,似乎丝毫不觉徐汝愚话中有什么威胁警告的语气,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嘉柔郡主受封于内廷,不会有不开眼的宵小对她不利的,徐兄请宽心。” 
  徐汝愚不信荀烛武敢如此胆大,目光扫过长街上的行人,心想:他应当会安排好手混迹在食客之中,只让四人随身好显出他气度与胆识来。或许他正希望生出点是非来,好让荀家铁骑师出有名,踏入商南镇。 
  徐汝愚也不说破,将荀嘉柔、荀烛武一行请入远菊楼的雅室内。其实四年前幼黎花舫行过汾郡怀时,受荀去泰之邀,去过汾阳郡王府,与荀嘉柔见过一面。那时徐汝愚内伤初愈,人显得瘦弱,站在江幼黎身侧十分不起眼,荀嘉柔即使见过他,也不可能留下什么印象。 
  荀嘉柔进入雅室,便摘去蒙在脸上的轻纱,绝世容颜与幼黎相比也不多让。荀嘉柔声音慵懒的说道:“嘉柔可是专程来听幼黎姐姐弹琴的,四年前匆匆一别,幼黎姐姐如若天籁的琴音至今还绕在我的耳边呢?” 
  幼黎笑道:“可不敢让郡主这么惦记,郡主精通音律不在幼黎之下,有时间倒要请教郡主。” 
  柳亭山说道:“江大家夜间会在远菊楼中献艺,郡主可以过来。” 
  荀嘉柔露出一个惋惜的神色,说道:“我是偷着出来的,让青凤将军道破身份,若不早点回去,让我那做威远侯的叔叔点齐兵马来绑我回去,那可就不妙了。”她有意无意的眼神扫过徐汝愚的双眸,似乎藏着几分埋怨。 
  徐汝愚侧头正看见幼黎投来似嗔似怨的眼神,心中叫屈:嘉柔郡主艳名远播,她那肆意放电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荀烛武却是见惯不怪,笑道:“自从徐兄进入商南镇,商南弹丸之地顿生风云,可见徐兄青凤之名不虚也,烛武最是仰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不知道徐兄在商南欲何作为,好让我附在骥尾。” 
  徐汝愚说道:“商南风起云涌乃是荀兄一力促成,怎能算到我头上?哈哈,只能说我适逢其会,我在东海郡时,就听说荀兄襄州之事,汝愚这点虚名不劳荀兄挂齿。” 
  徐汝愚讥讽荀烛武襄州之事,言语间表明自己耻于与之为伍。荀烛武听了也不恼火,脸色连变也未变,这份镇定让徐汝愚看了叹服。 
  许伯英见徐汝愚提及襄州之事,想起那些死在荀家营军蹄下的襄樊会众,脸色沉了下来,目中避到一旁,暗吁一口气,缓缓说道:“荀当家好计算,今天前来怕不只是陪嘉柔郡主向江大家讨教琴技吧?” 
  荀烛武脸色一肃,眼中寒光扫过许伯英的脸庞,停在徐汝愚脸上却柔和起来,坦然说道:“徐兄看到,不单商南一处风起云涌,天下莫不如此。隐俊宜观远的《均势策》,想来徐兄也会读过,不知徐汝愚有何指教?” 
  “不敢说指教二字,先父曾言,天下乱世不可谓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