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673章

策行三国-第673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裉炖吹哪康暮苊魅罚Ω镁褪侨八邮艹⒌暮颓住:颓兹绻晒Γ猿⒗此担脖涑闪酥г行擞型6运歉缸永此担牖是琢觯还罂善凇6哉耪训热死此担隙缘闷鸪ⅲ桓壕贾澹露缘闷鹆夹模还几核闹鲋鳌
  这岂止是两全齐美,简直是完美。
  “那你还知道些什么?”
  张昭不苛言笑,像个牌位。他眯着眼睛,看着孙策面前的那个茶杯,心中隐隐不安。茶杯虽小,却横亘在他与孙策之间,就像一个小小的堡垒。不管孙策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这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昭以为,这是孙氏提升门户的好机会,也是将军实现志向的好机会。”张昭缓缓说道:“孙氏本是江东普通门户,令尊以军功起家,封侯拜将。将军以弱冠之年,行新政,定叛乱,重实业,尚武风,敢为天下先。常言道,谤随誉生,将军名望不够,却又志向远大,难免会有非议。若与朝廷联姻,借朝廷之重,则名实相匹,将军必能如鱼得水,成就一番伟业。上为名臣,下为强宗,岂不美哉。”
  孙策一时心动,觉得张昭所说未尝没有道理。对他来说,做不做皇帝并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实现自己手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小目标。与天子联姻有什么不好?娶一个公主,又有了朝廷背书的权力,做起事来更方便。孙家也能满门富贵,老爹由瓜农晋升为皇亲国戚,孙家从此一步迈入豪门阶层。
  我今年二十岁,如果能坚持锻炼身体,养生有道,活到六七十岁肯定没问题。四五十年的大权在握,足以让我门生故吏满天下。到时候张昭这一辈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想进就进,想退就退,谁还能拦得住?
  看着张昭殷切的眼神,孙策几乎就答应了。可是话到嘴边,他还是咽了回去。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子聪明过人,身边还有荀彧、刘晔这样的智士,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他这么做,肯定不会是认命,为和平禅让铺平道路,他只可能是争取时间,缓缓图之。换句套话,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区别只在于斗争方式不同。
  “张公,你说得非常对,我也觉得这是莫大的荣幸。”孙策眉心紧蹙,神情凝重。“只不过……我怕这事没这么简单。”
  张昭愣住了。他想过孙策会拒绝,而且想到了孙策可能会有哪些借口,却没想到孙策求之不得,反倒担心不能成。
  “将军,此话怎讲?”
  “张公,你学问渊博,于礼制更是当世大家,就没觉得这事太不合礼吗?”
  “于何礼不合?”
  “我还不知道天子所说的联姻是什么方式,是想娶我妹妹呢,还是想让我尚公主。娶我妹妹吧,我孙家据说是舜帝之后,为土德,会不会应了谶言,对大汉火德不利,招人非议?如果说让我尚公主吧,我有婚约在身,让公主为妾好像也说不过去。有此二者,我觉得朝廷这事办得不合礼啊,张公,你说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挑拨我们君臣,别有所图?”
  张昭也皱起了眉头,沉吟良久。“这么说,倒也有些道理。”


第1200章 欺之以方
  对张昭等人相处,孙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了解他们,他们却不了解他。在某些具体的事务上,也许他未必比张昭等人处理得好,可是他们会怎么考虑问题,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孙策大致能猜得到。
  张昭希望各得其所,朝廷得良臣,孙家得富贵,他们也能跟着留名青史,所以他力主孙策接受这桩婚姻。但张昭绝不希望这是一个圈套,一个针对孙策的阴谋。孙策也许有不少毛病,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明主。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关爱百姓,具备任何一点都不容易,更何况孙策还兼而有之。
  会不会是阴谋?不好说,但这件事设计的味道很浓。张昭虽然不是擅长阴谋诡计的人,也有所察觉,只不过一开始他觉得孙策不会答应,所以朝廷用一点手段也可以理解。现在孙策并不反对,反而有求之不得的感觉,只是担心此事于礼不合,那朝廷的手段就显得太刻意了。
  刻意,就存在别有用心的可能。朝廷内部的势力有多复杂,张昭心里很清楚,诏书虽然是天子所出,但意思究竟是哪一方的意思,张昭也说不准。
  人就怕想,没事都能想出事来,更何况本来就有事。
  张昭越想越复杂,脸色也有点难看起来。他甚至怀疑赵昱在其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有利用他的嫌疑。赵昱依附刘和,而刘和被孙策、陶谦挤压在下邳、广陵一带,又与袁绍有着牵扯不清的瓜葛,他和朝廷里的某些人联手对付孙策的动机太强烈了。
  孙策看着张昭的脸色变幻,有滋有味的品着茶,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君子可欺之以方。张昭兴师动众的来,准备却严重不足,他才说了几句,还没拿出杀手锏呢,张昭就溃不成军了。此人可以经国,不可以用权,明矣。换作张纮,绝不会如此轻率,自然也不会如此被动。张昭后来被孙权羞辱,固然是孙权绝情,他自己也有责任。性格决定命运,他这个性格其实不太适合生于乱世。
  “使者还没到,一切都是猜测,等使者来了再说也不迟。”孙策主动错开了话题。他已经派顾徽赶去浚仪,应该能抢在马日磾之前赶到。孙坚会怎么决定,他还没什么把握,如果孙坚坚持与皇室联姻,他也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长安那么远,一来一去就是两三个月,几个回合拖下来,这事也许就黄了。
  张昭嗯嗯了两声,抖擞精神,准备再战。“那令尊去长安任卫尉之事,将军有什么看法?”
  “诏书里还有这事?”
  “听说有。”
  孙策托着腮,做沉思状,故意不看张昭,免得他尴尬。刚才问你赵昱去长安干什么,你回不知道,现在却连诏书里说什么都一清二楚,赵昱显然不是听来的这么简单,他很可能涉及较深。看来还得尽快把丁冲弄回长安去,朝中无人不做官,总是被动应付可不行。
  “张公,照这么说,天子想与我家联姻,可不像是要娶我妹妹的意思啊。”
  “为何?”
  “你想啊,按我朝惯例,皇后之父就是大将军,既然联姻的诏书来了,只要家父允诺,他就是大将军了,又何必再绕个圈子,在卫尉上转一下?”孙策一边咂嘴一边分析,故意把张昭往阴谋论里引。“据我所知,身为皇后之父,却不是大将军的情况倒也不是没有,比如孝灵帝的宋皇后,他父亲就不是大将军。可是……”
  孙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一脸不安地看着张昭。张昭脸色大变。宋皇后可不是什么好例子,不仅宋皇后本人横死,扶风宋家也因此倒了大霉。造成宋家悲剧的幕后推手是阉竖,那些人也是大汉衰败的罪魁祸首。现在朝廷里没有阉党,如果这的确是针对孙策父子的一计,始作俑者肯定就是党人。
  没错,他们支持袁绍,袁绍现在行车骑将军,他最不希望孙坚成为大将军了。搞死孙家父子,最大的获利者不是天子,就是袁绍。如果不是孙策占据荆豫扬三州,袁绍说不定已经席卷天下了。
  张昭觉得逻辑渐渐清晰起来,不禁勃然大怒。让他生气的不仅是这可能是一个阴谋,还有赵昱可能骗了他。这让他更无法接受。他和赵昱是多年的朋友,赵昱如果真这么做,那就太没底线了。
  “岂有此理!”张昭拍案大怒,震得案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水洒了一案。
  孙策连忙安抚张昭,让他不要生气。挑起他的怒火,激起他的战斗意志,这一点就足够了。真把张昭气出什么好歹来,他的损失可就大了。
  “张公,你对于吉有什么了解?”
  孙策起身,用抹布将张昭案上的水渍擦去,顺势坐在张昭对面,改变了君臣对峙的局面,变成了两人对案而坐,闲话家常的形势。张昭正在气头上,心里多少有些歉意,很自然地接受了孙策的调整,说起了有关于吉的传闻。
  于吉是琅琊人,张昭是彭城人,离得并不远。于吉成名已久,张昭在儿时就经常听说于吉的神仙之名,但这么多年,只知道于吉在海外仙山修炼,偶尔会出现在沿海一带,为百姓烧符治病,但张昭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于吉。
  于吉越是神秘,人们就越是想见。青徐是古之齐鲁,本来就是神仙方术的重要发源地,海上仙山更是神仙们的乐园。有汉四百年,有一半方士、神仙家出自青徐,这里的仙人崇拜气氛极浓,为了和西王母相对应,齐鲁方士还编造出一个东王公。现在有这么一个活神仙,当然是人人渴求一见。
  “于吉与普通神仙不同,他和不久前的黄巾之乱有莫大的关系。”张昭说得很兴奋,掩饰不住眉眼之间的向往之意。“据说张角得到的《太平经》就是于吉得于曲阳泉水之上,后来由宫崇献入宫中,但朝廷没有重视,后来这部书不知怎么的落入张角手中,张角持之以行,十余年间便聚众数百万。”
  张昭长叹一声:“张角何许人也?一愚夫耳。纵得神书,不仅无益于苍生社稷,反而惹出这么大的祸事,不知道多少人因他而死。他自己也被剖棺枭首,夷灭宗族。于吉则不然,他依道而行,遨游天地间,与天地同寿,令人羡慕。留侯功成身退,曾随赤松子游。我之德业不足与前贤比肩,也不敢奢望如此福报,若能与神仙一晤,此生足矣。”
  孙策忍着笑。“成圣与成仙,张公选哪一个?”
  张昭哈哈大笑,抚着胡须想了又想。“我啊,哪一个也成不了,能做个大臣,便不愧此生。”


第1201章 大臣
  张昭端自正坐,笑容自信,甚至有些自负。
  孙策含笑以对,举起茶杯,一语双关。“张公已经在大臣的路上。”
  张昭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欣然而受。
  孙策清楚,张昭所说的大臣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臣,这个大不仅是指官大,大权在握,还有秉承为人为官的准则,不负圣人教导,立功、立德、立言,缺一不可,也就是所谓的社稷之臣,伊尹、周公就是他们的目标,再不济也得萧何、周勃一类。
  当然,前提是官要大,没权怎么做事?至少也得三公,九卿都不够资格成为大臣。
  按照汉代官场惯例,不谈州牧这个新出现不久的官职,太守通常是地方官的巅峰,再进一步,就要入朝为公卿。太守也分三六九等,河南尹、京兆尹为第一等,颍川太守、汝南太守是第二等。公卿有缺,通常会先从这四个人中挑选,这四个人要升迁,也会按照默认的顺序,依次升迁。就像三公有缺,也会由司空而司徒,由司徒而太尉,依次递补一样。
  天子在关中,京兆尹在河南尹之前,现任京兆尹是司马防,河南尹是周异。不过天子势弱,等同于诸侯,这京兆尹、河南尹的含金量都不足。就孙策控制的区域而言,颍川太守庞山民毫无疑问是第一,其次就是张昭这位汝南太守。
  如果孙策控制了朝政,张昭下一次升迁就是河南尹或者京兆尹,然后就是九卿,再然后就是三公。以他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而言,这仕途已经算是畅通了。如果再考虑到他之前没有做官的经历,是起家为太守,那就和一步登天没什么区别,按这个速度,不到六十岁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