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635章

策行三国-第635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孙策都能提供哪些东西,又怎么送过来。”公孙瓒咧咧嘴,眉毛轻扬。“他想买多少马,准备出多少钱一匹?便宜了我可不卖。”
  单经皱起了眉,强忍着不适。“将军,这些事,你还是直接和麋竺谈吧。麋竺的弟弟为孙策掌骑,妹妹嫁给孙策为妾,他能代表孙策决定。”
  “好,那就让麋竺来吧,我和他面谈。”公孙瓒再次站起,向战马走去。
  单经也站了起来,看着公孙瓒翻身上马,在白马义从的簇拥下远去,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第1132章 祸水北引
  单经本以为麋竺会被公孙瓒的傲慢激怒,不愿意主动来见公孙瓒,没想到麋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他带着丰厚的礼物,赶到易县,拜见公孙瓒,礼节周到,态度诚恳。
  公孙瓒很满意,抚着装饰精美华丽、花纹繁复神秘的战刀,爱不释手。
  “孙将军的部下都用这样的好刀吗?”
  麋竺笑着摇摇头。“这是孙将军专门为将军定制的宝刀,天下独此一件。”麋竺上前一步,指着吞口的铭文说道:“此乃白马,此乃无敌,合起来就是白马无敌。”
  公孙瓒大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他读过书,但学问很一般,只勉强猜出白马二字,却没能猜出无敌二字。他号称白马将军,孙策送他这样一口刀,可谓是挠到了他的痒痒肉,心里的那点羡慕嫉妒恨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是什么文字?南阳新发现的古文?”
  “是吴郡的旧文字。一年前,吴县发现一件吴王戈,上面就是这种文字。孙将军说,他是吴会豪杰,生于东南,将军你是幽燕英雄,战于东北,当惺惺相惜。令弟与征东将军并肩作战,不幸战殁,孙氏与公孙氏有袍泽之义,理当相互救护。此刀赠与将军,愿将军持此刀外驱胡虏,内除逆臣,快意恩仇。”
  公孙瓒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他装作欣赏战刀,半晌才说道:“如今主事的是讨逆将军?”
  “正是。”
  公孙瓒心情复杂的干笑了两声。“孙征东倒是放得下,看来的确有个好儿子。”他拍拍大腿,将新刀放在案上。“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谈谈吧。说实话,虽然青州半失,我却不缺粮食,积谷三百万石,足够我支持几年的,你们要拿点别的东西才行。大战之际,战马供应不及,这价格可能也会比平时高。”
  麋竺点头表示同意。公孙瓒随即安排部下乐何当与麋竺谈判,自己又带着几个白马义从练习骑射去了。乐何当五十左右,形容猥琐,虽然穿得很华丽,举止却透着无法掩饰的小家子气。与麋竺通报姓名完毕,他先吃了一惊。他是贾人出身,对东海麋家并不陌生,得知眼前这位儒冠长衣的中年人就是麋家家主,他顿时觉得矮了三分,连说话都变得有些局促。
  与乐何当说了几句话,知晓乐何当的身份,麋竺很是不快。公孙瓒不仅对孙策缺少尊重,对他更是失礼,根本没把他当使者看待,居然只派一个小商贾来和他谈判,显然也是把他当成了商人。
  都是寒门出身,公孙瓒与孙策对待商人的态度竟有如此天壤之别,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不过,孙策请麋竺为使者来见公孙瓒,一方面是因为麋竺是徐州别驾,可以对外宣称是陶谦的命令,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他是商人,善于谈判。对付乐何当这样小商贾,麋竺几乎都不需要用什么手段,直接从气势上碾压。他给乐何当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完成一匹战马的交易,不论成交价高低,他将支付乐何当一千钱的佣钱。
  乐何当以前是做小生意的,一年赠个万余钱就心满意足了,在公孙瓒麾下当官也只是贵,身份提高了,但收入却没有太明显的增涨,反倒是开支暴增,让他有入不敷出之感,现在麋竺送上这么一个好机会,让他动动嘴皮子就能挣几十万、几百万,他岂能拒之门外。
  有钱能使鬼推磨,接下来没用麋竺费什么口舌,乐何在就在公孙瓒面前鼓脣摇舌,极力劝公孙瓒与孙策交易。他还编出了几个理由:一,孙策实力强了,才可以缠住袁绍。二,公孙瓒不卖马,有的人愿意卖,刘虞、刘备甚至公孙度都排着队等呢,如果他们用战马换到了孙策的粮食和军械,对公孙瓒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相比于到涿郡,孙策的船队到辽东更方便。
  因此,不仅要卖马,而且不能提高马价,要独断这个生意,让别人无法染指。
  公孙瓒被乐何当说动了,决定与孙策交易,但他不愿意动用自己的战马储备,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他接受了乐何当的建议,派人去胡市强征,胡人在胡市卖马,贵的不过五六千一匹,抢来卖给孙策,可以卖到一万,就算是按价偿付,差价也有四五千。如果不给胡人马钱,那就等于白捡。
  到胡市强征战马还有一个好处,让刘虞、刘备无马可卖,就算想和孙策做交易,急切之间,他们也找不到战马。釜底抽薪,一举两得。
  公孙瓒说干就干,派人奔赴附近郡县征马。一时间,周边几个郡鸡飞狗跳,怨声载道,大大小小的冲突此起彼伏。刘虞闻读,勃然大怒,一边命人制止公孙瓒,一边向袁绍告急,同时命令刘备备战,准备强行驱逐公孙瓒。公孙瓒收到消息,也不敢怠慢,严阵以待。
  麋竺退回海船,静候佳音。
  ……
  收到幽州细作的汇报,又接到刘虞的求援,袁绍立刻召集审配、郭图等人议事。
  幽州是袁绍骑兵、战马的主要来源,公孙瓒派人到胡市劫马显然是策应孙策,而不仅仅是为了交易。海上运马不易,一艘大船就算能载马二百匹,两千匹战马就是运力的极限,公孙瓒根本不需要将附近几个胡市全部抢了。
  没有战马,就没有占据优势的骑兵。没有占据优势的骑兵,袁绍无法应对孙策神出鬼没的骑兵战术,步卒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战斗势必会旷日持久,消耗的粮草将成倍增加。当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秋后攻势就可能无法实现。
  因此,审配、郭图等人难得的统一了意见,建议袁绍先击溃公孙瓒,稳住幽州。就算不能杀掉公孙瓒,也要打掉他的嚣张气焰,让刘虞成为袁绍坚定的盟友,让幽州成为袁绍稳定的后方。
  袁绍在河间、渤海驻有重兵,不需要调动太多人马就能完成战事部署。因为离秋收越来越近,袁绍为速战速决,决定率领主力亲自奔赴战场,统一指挥。与此同时,他把正在征讨黑山的大将麹义调到军中。
  趁着这个时候,沮授向袁绍请示,让他的儿子沮鹄从军,到麹义军中听令。
  袁绍对沮授主动让儿子从军的态度非常满意,一口答应。


第1133章 又见李儒
  阎行的大婚热闹而节俭,来的客人很多,酒席也很丰盛,却不铺张。饭菜量不少,却没什么珍稀食材,大多是常见的菜蔬,论奢华,可能还不如很多世家的家宴。
  不过客人大多是军中将士,也没几个人吃过大餐,管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世家,他们本来就不是冲着饭菜来的,能和孙策见面就达到了目的,饮宴不过是走个过场,并没有太多的人在意。相反,他们不介意为孙策献上节俭的美誉。
  在他们眼里,这是为数不多和孙策靠得上的赞誉。
  荀谌对此深表赞同:孙策的确挺抠门的。他接到吕岱的消息后,化名进入汝南,在平舆周边转了几天,发现孙策办酒宴有的食材几乎都是从附近农户采购的,成本非常便宜。但农户也不吃亏。夏天正是各种蔬菜上市的旺季,连河里的鱼虾都非常多,汝南河流纵横,塘陂遍布,百姓不仅在家前屋后种上菜,养点鸡鸭鹅,还可以到河里捕鱼虾,也没什么成本。尤其是对一些半大孩子来说,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在玩耍的同时还挣到钱,他们乐此不疲。
  就连酒宴上的虎肉都是这么来的。孙策部下将士趁着演习丛林战的机会,入林围猎,就解决了虎肉的供应。在这些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面前,百兽之王也只能乖乖的献出皮肉,经此一役,困扰了汝南多年的虎患彻底解决。
  不过,孙策这是凭武力解决虎患,不是凭德行,所以他是无法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
  尽管如此,荀谌还是对孙策的精打细算感到担心。论实力,孙策已经天下数得的诸侯,独占三州,他还这么用心筹划,即使是家大业大的袁绍也未必能胜他。如果袁绍不能在短期内击败孙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优势会越来越小,直到被孙策逆转。
  看完了汝南的情况,评价了孙策的理政,荀谌想亲眼见见孙策本人,做一个最后的判断。他让吕岱再次去见孙策,打算以刘和的使者身份和孙策见一面。之所以这么矜持,是因为孙策坚持要刘和求和,而刘和只同意讲和,分歧非常明显,直接影响到双方的交往地位。
  吕岱领命,来见孙策。婚宴结束后,孙策就回到了葛陂的楼船上,亲卫营、义从营沿岸把守,普通人难得一见。吕岱报上姓名,算是比较顺利的来到湖边,但他还是没能立刻上船,在岸边等了很久,才看到郭嘉赶了过来。
  “荀友若何在?”
  吕岱上前行礼。“荀长史在驿舍,等孙将军接见。”
  “孙将军没空见他,让他来,有事跟我说就行。”郭嘉摆摆手。“我也很忙,只能抽空半天。他要是愿意来就赶紧来,不来就算了。”
  吕岱转身正准备走,郭嘉又笑道:“如果你是使者,将军也许愿意见见,只可惜你又做不了主。”
  吕岱很尴尬,自我解嘲的笑了两声,拱拱手,匆匆而去。他也知道郭嘉是忙人,他说只有半天时间未必是虚张声势。之所以愿见荀谌说不定还是看在同郡的份上。这个机会错过了,荀谌真可能白跑一趟。
  送走吕岱,郭嘉回头看了一眼湖中央的楼船,嘴角微挑。
  ……
  楼船上,孙策与一位老儒生相对而坐,饮着清甜的果浆,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压抑。
  老儒生须发花白,脸上皱纹不多,但眼袋明显,眉毛也稀稀拉拉的没剩下几根。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像是大病初愈。他两眉之间有深深的川字纹,看起来心事重重,不时地叹息。他自己未必是有意的,只是习惯成自然。
  此人正是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很久的李儒。董卓被杀后,他一路潜行到河东,与贾诩等人见了一面,又潜往南阳,在南阳隐居了两三年,最近突然出现在孙策面前。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孙策也没想到这个形容枯槁的老头会是董卓曾经最信任的谋士李儒。
  董卓为了收买人心曾经大举征辟关东名士,但最后真正感激他知遇之恩并真心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只有李儒。只可惜董卓也不免好名的习气,被名气更大的并州名士王允的投效吸引,不再信任李儒,最后死在王允与吕布的谋划之下,李儒只能仓惶出逃。
  这几年,他一直隐居在南阳,本意是想为贾诩打探情况,但时过境迁,仇恨渐渐淡去,心情慢慢放松,他竟有在南阳养老的打算。南阳生活安定,学术风气自由而浓郁,又有本草堂的名医看病,如果嫌热闹,附近还有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隐居,是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他本打算在南阳住一辈子,直到不久前,听说蔡邕有意重写汉史,这才勾起了他的记忆,匆匆赶到平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