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有些于心不忍,但王宝玉还是同意士兵们杀一批大宛逃兵的战马,用来补充肉食,一时间,大营中肉香四溢。
提普一路作战,体能消耗巨大,饭量已经超过了七个人,此人倒也单纯实在,不管谁盯着自己猛瞧,那叫一个不管不顾,啊呜啊呜吃个没完没了。
防范工作不可缺,张琪英放出了老鹰,确定方圆几十里内没有大宛的军队,士兵吃饱了马肉,疲惫的进入了梦乡。
王宝玉也累了,火丫鬼机灵,抢先钻进王宝玉的营帐,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途中,火丫已经得知大宛人数众多,心思活泛,不由生出了期盼,要是自己能被封为大宛圣王,肯定是格外有面子,这一个大宛就能抵得上之前所有的国家。
火丫殷勤的替王宝玉放松按摩,还没等提出要求,就听到王宝玉的鼾声响了起来。火丫小心翼翼的推了两把,王宝玉不耐烦的把她扒拉开,继续呼呼大睡,到底没敢再有动作。
窗外夜色清冷,火丫突然感到了一丝孤单,大家都有亲人,娘家势力强大,连樊金凤也有个太守姐姐,唯独她什么都没有,可这又能怪谁,只能怪她命运不济。
想到这里,火丫落泪了,翻身将王宝玉搂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想放开,她心里非常明白,直到现在,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有这个从小跟她一起长大的男人。
第1695章 三重城墙
就在这个夜晚,卡萨城的大宛王宫内,却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日暮时分,跑死了战马的送信士兵,将贰师城失守的消息,带着哭腔禀告了大宛王蓝柯。
“当年汉军攻打贰师城,花费了十五日,贰师城三万大军,怎么片刻功夫就失守了?”蓝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敌军都是骑兵,战将无敌,且有火球轰击城门,强弩射击守城士兵,勇不可挡啊!”直到现在,这名士兵依旧心有余悸,身躯还在不停颤抖。
“好一个汉兴王,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竟然如此强悍,倒是本王小瞧了他。”蓝柯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就应该及早通知贰师城多加防备,派更多的兵马支援。
“大王,汉军突然而来,气势汹汹,不可小视啊!”大宛的太尉蓝狄进言道。
“明日一早,招募起十万兵马,重新夺回贰师城,即便他有两万骑兵,也不足为惧。”蓝柯下令道。
“招募十万兵马,至少需要七日。”蓝狄不安的说道。
“不用着急,汉军远道而来,定要在贰师城休整,传信给康居温尔雅,让他们出兵支援。”蓝柯道。
蓝狄立刻照办,一边派人送信通知康居国起兵,一边让手下到贵族那里征集钱财,就在城中招募士兵,由于事发突然,佣金还是以前的两倍,尽管如此,还有些人习惯了太平日子,不太愿意来。
贵族们也十分不乐意,好端端的就要白白交钱,换谁高兴,只是象征性的筹集了一些,仅够招募万人。
随后,大宛的一行高官们凑在一起,连夜研究作战计划,如何重新夺回贰师城,是三路进发,还是左右夹击,众人为此争论不休。
蓝柯等人的判断显然是失误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西征军根本就没在贰师城逗留,直接就奔着卡萨城而来。
大宛近些年来还算是太平,蓝柯安享富贵窝,哪里受过这等苦楚,半夜时分就熬成了兔子眼,眼皮打架睁不开,看什么都有虚影。
见研究的也差不多了,再下去还是这样,蓝柯摇晃晃的这才回去睡下,却总也睡不踏实,噩梦连连,到了清晨时分才算是安稳下来。
中午日头高照,蓝柯还在仰躺着睡懒觉,太尉蓝狄却找来了,仆人却不敢叫醒国王,蓝柯有个毛病,最讨厌睡觉时被打扰。
蓝狄摇头叹息,因情况紧急,壮着胆子上前亲自轻声喊醒蓝柯,蓝柯迷糊糊睁开眼睛,面露不悦,却也没发火,蓝狄则趁机面带忧色的汇报了两件大事儿。
第一,按照路程推算,贰师城撤退的守军,应该到了,不知为何,还是不见踪影。第二,招募士兵的工作并不顺利,贵族们多有推辞,不肯多出钱,进展十分缓慢。
“传我令,凡有不肯出钱者,一律押入大牢。”蓝柯打着哈欠说道。
太尉蓝狄就等的这句话,关键是他没有权力给这些贵族们下定额任务,只要是蓝柯发话了,事情就好办。于是又问起了第一件事儿:“大王,贰师城的兵马未曾到来,着实可疑啊!”
“想必是那里的士兵太过懈怠,行军缓慢,再去打探。”
“后有追兵,怎会懈怠?大王,怕是情况不妙啊。”
“探,再探,呼,呼……”蓝柯实在太困,倒头又睡了过去,蓝狄只得退了出来。
黄昏时分,蓝柯终于醒明白了,穿好衣服伸着懒腰走出了寝宫,太尉蓝狄又急匆匆的来汇报,还是不见贰师城的军队前来,这其中一定是出了乱子。
蓝柯心里咯噔一下,顿觉事情不妙,按时辰推算,应该用不了这么长时间,难道说这支军队都被汉兴王给杀了?如果全部被杀,这又说明什么,不好,一定是汉军追了过来。
“报!”一名前去迎接贰师城军队的士兵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趴伏在地,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汉军出现在,在城东十里之外!”
速度这么快,蓝柯眼珠子瞪得溜圆,简直不敢相信,不就是睡了一觉的功夫吗?他慌忙问道:“太尉,已经召集了多少兵马?”
“只有两万!加上城内原有士兵,共计五万。”蓝狄道。
“难道说那些贵族还没有交出钱财吗?”
“钱财已经陆续到位,招募并非是一时之举啊。”蓝狄苦着脸强调道。
“五万也可,我就不信,汉军能攻破卡萨城的铜墙铁壁。”蓝柯咬牙道,立刻奔向了城墙。
王宝玉的大军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起来,继续全速进发,按照胡昭等人的想法,不能给蓝柯招募起大军的机会,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一直到了快天黑,卡萨城出现在眼前,这座城池要比龟兹的克孜尔城大了足有十倍,是王宝玉踏入西域以来,见过的最大城池。
阿凡提来过卡萨城,朱士行也刚刚来过,两人过来介绍了城池的情况。
听完二人的讲述,众人纷纷眉头紧皱,知道遇到了硬骨头。卡萨城非常难以攻打,主要表现在于,里面的城墙有三重,王宫之外,有一座城墙,其外是贵族的聚集地,然后又修建了一座城墙,将贵族和庶民分开。
从这个表述看来,大宛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度,虽然采用汉朝的封建管理制度,实际上还留有奴隶社会的影子。
“宝玉,今晚不要进攻卡萨,就在城外二里扎营。”胡昭思索了片刻,建议道。
“军师有何妙策?”王宝玉问道。
“请君入瓮!”
王宝玉会意,立刻让大军就此扎下大营,点起篝火,大声喧哗,做出喜气洋洋的姿态,暗里地却吩咐下去,将士们都不要卸下铠甲,说不准大宛会派军前来偷营。
夜色之中,蓝柯在城墙上远远看见了西征军的大营,灯火通明,笑声不断,一阵嘿嘿冷笑,有道是骄兵必败,今晚或许正是发动突袭的最佳时机。
“太尉,命左将军纳巴德率领一万人马,夜半出城,前去偷袭汉军的大营。”蓝柯下令道。
第1696章 不容作乱
“大王,汉军狡诈,还请三思!”蓝狄急忙说道。
“汉军杀我将士,夺了贰师城,心生傲慢,自以为不可一世,殊不知在本王的领地上,岂容他人作乱,定让其有来无回。”蓝柯自信的说道。
“大王,尚需谨慎啊!”
“不用多言,照我吩咐去做便是。”蓝柯不耐烦的摆手道。
蓝狄只能照办,召集一万精兵,由左将军纳巴德带领,整装待发,准备夜袭西征军的大营。蓝狄再三嘱咐,此次行动属于绝对机密,绝对不能提前泄露,全体将士听候命令,任何情况不得擅自离开集体半步。
另外蓝狄还派人密切关注汉军动向,但凡有汉人模样的,一律当做奸细抓起来,绝不含糊。
蓝狄的做法十分明智,偷袭嘛,就得偷偷摸摸,不能让对方察觉,否则就是公开宣战了。为此,蓝狄一刻功夫也没闲着,亲自巡视了好几趟,自以为再无疏漏,只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宝玉还有个媳妇张琪英,是玩鹰高手,刺探军情全靠它。
此时的王宝玉正跟众人们商议对策,剿灭一支夜晚偷袭的队伍并不困难,最棘手的问题还是如何攻城。与偷袭队伍厮杀难免动静过大,更加引起蓝柯的警惕,再想入城,难上加难,总不能绕上千里路避开此处吧?
胡昭逐渐适应军师角色,思索片刻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以趁着大宛将士出城的机会,借机直接攻入卡萨城。
胡昭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卡萨城的结构特殊,最外边一层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如果强行攻城的话,可能会带来百姓不小的伤亡,这会让西征军在道义上落在下风。
王宝玉同意胡昭的想法,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部署。马超、飞云鼠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卡萨城东门的两侧;胡昭一路跟随,临时决断;提普、马云禄和樊金凤则守在大营,布置好军队,准备迎接大宛偷袭军队的到来。
无论怎么做,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儿,那就是大宛必须出兵才行,大宛国家不小,人才济济,如果有人看出破绽,整个作战计划就会泡汤,然后重新来过。
张琪英已经安排老鹰盘旋在上空,隐身在夜幕之中,时刻关注卡萨城的动向。
半夜时分,弯月隐没,四周漆黑不见五指,只能听到高原的夜风在呼啸。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将士们都做好了准备,终于,老鹰急速的飞了回来,报告一支队伍悄悄离开了卡萨城,足有万人之众,正朝着大营这边赶来。
王宝玉心中暗乐,吩咐大军立即撤离大营,部署在营帐的两侧,要想钓鱼上钩,必要的鱼饵还是要付出的,这就是西征军的营帐。
对此,王宝玉也不在乎,攻陷了卡萨城,营帐自然有人给解决,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在西域的行程就要结束。
纳巴德也是个有战争经验的将领,言行慎重,做事一丝不苟,纳巴德知道此次战役的关键性,所以格外用心,大宛军行进的速度很慢,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半个时辰之后,这支队伍终于接近了西征军的大营。
一片寂静,唯有几处帐篷内透着点点的光亮,偶见几个士兵抱着武器坐在地上依偎着打瞌睡。纳巴德心中大喜过望,手中的欧斯刀用力一挥,高喊道:“所有将士们,给我冲啊!”
火把立刻点亮,将周遭的一切照的如同白昼,随即,无数的火把朝着西征军的大营内抛了过来,纳巴德一马当先,朝着最中间的大帐冲了过来,擒贼先擒王,他认为这一定是汉兴王的大帐。
然而,就在纳巴德刚刚冲进了火海之中,忽然觉得不对劲,听不到任何的叫喊声,几个零星的士兵麻溜的起身,跑向了夜色之中。
不好,中计了!纳巴德脑门的汗立刻就下来了,急忙高呼撤退,哪里还来得及,周遭一边喊杀声骤然响起,也不知道多少兵马,现身在四周。
嗖嗖嗖!铺天盖地的箭矢迅猛的袭来,大宛军中立刻传来了不绝于耳的惨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