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臣走后,王宝玉就派人进行了一番打听,收获还是有的,当地有人说起,见过一僧一尼一马的奇怪组合,经过了苍梧城,继续向南而去。
向南、向南、再向南!诸葛果和普净到底要去哪里啊?
想起这个外甥闺女,王宝玉就头大,真是让人操不完的心啊。还有那个普净,好端端的劝人家妙龄女子出家,这种佛门败类,连佛祖都不能原谅他!
“宝玉,南越不可一日无主,还请尽快安排官员接管。”陌千寻道。
“我也正为此事烦恼,可是咱们的人也都没闲着的啊!南越不是小地方,必须是大才方能重用。”王宝玉为难道。
“管宁此人,才华超卓,廉洁奉公,可当大任。”陌千寻道。
王宝玉点了点头,问道:“不错,那就让管宁过来,给他个什么职务更妥当?”
“南越不可以再有人称王,可将此地改为越州,管宁担任越州刺史,冯迁为人公正,可作为别驾,辅佐管宁。”陌千寻提议道,王宝玉作为撒手掌柜他早就习惯了,这些事情还是需要他来操心的。
“听吴臣说,南越蛮族有各自为政的嫌疑,这件事儿还要想个妥善的处理办法来。”王宝玉道。
“此事不难,参照五溪之为,多派文人前来,先卸其各自兵马,后分散与汉人混居,将其彻底同化。”陌千寻道。
钱摩听到了陌千寻的话,暗自叹气,他曾经拥有的五溪民族,就是在这种方针策划之下,失去了民族原有的性情习惯,变得跟汉人无益。
当然,这一切也是因为王宝玉不但救过钱摩的命,还给了他自信和尊严,钱摩早就断了重新称王的念头,反而觉得跟随王宝玉征战四方,战无不胜,活得畅快淋漓。
王宝玉随即下了一道所谓的王旨,调南郡城中的管宁前来担任越州刺史一职。管宁原本是一名功曹,忽然当上了封疆大吏,似乎要比南郡太守樊玉凤的职务更高,心中的感激可想而知。
樊玉凤等人也十分高兴,纷纷向管宁祝贺,只不过管宁记挂着尽早上任,连送行酒宴都取消了,当天收拾包裹便前来上任。
王宝玉留下牛金代为看管苍梧城,随后带着钱摩、马云禄和阮雄起三员上将,连同凌若兮的兄长吴凡,继续朝着番禹进军。
一刻不能剿灭赵范,这次南征就不能算是全面获胜,一路上,吴凡说了很多关于南越各族的事情,让王宝玉等人真正了解了当地的情况。
南越民族众多,足有上百个,风情各有不同,小的民族只有几千人,大的民族有几十万人的。
人数少的民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需要重点提防的民族有三个,分别是闽越、滇越和夜郎。
提起夜郎,王宝玉不禁想起了后世流传已广的一个词,叫做夜郎自大,不禁笑问道:“吴凡,夜郎是不是觉得他们是天下最大的民族啊?”
“汉兴王高见,夜郎人曾如此认为,后被大汉一举击败,方知原先所想,不过井底之蛙也!”吴凡笑道。
“夜郎的规模究竟有多大?”王宝玉饶有兴致的问道。
“夜郎国确为南越各族中最大的,拥有三十万人之众。”吴凡道。
第1295章 水性不凡
夜郎即便全民皆兵,也不及三分天下的诸雄拥兵多,甚至都不及荆州的兵马总数,这确实是够自大的了。
不过,吴凡的话也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南部的少数民族很分散,人心不齐,要想真正凝聚起来,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大军一路向着东南挺进,直奔番禹,一条奔涌的大江挡住了去路,正是西江。
王宝玉远道而来,自然不会携带战船,眼下只有从上游泊来的几十艘苍梧的战船,半新不旧,体积不大。
“战船数量太少了,分批渡过,风险不小啊。”王宝玉皱眉道。
“战船原本不少,但大都集中在番禹。”吴凡解释道。
极目远眺,对岸不见南越一兵一卒,一幅完全不设防的姿态,那就抓紧时间尽早渡江,只要能有三分之一的将士渡过江,即便有敌军的阻截,也不足为患。
就在王宝玉刚要将大军分批的运到对岸去之时,阮雄起走了过来,凝重的拱手道:“大王,此地人水性不凡,还需谨慎。”
王宝玉看着滔滔江水,这可跟沼泽地是两个性质,惊愕的问道:“这么急的江水,他们也能设下埋伏?”
“一些南越蛮族,傍水为生,可在浪中如履平地,且能长时间潜伏于水中。”阮雄起又说道。
“那你说该怎么防备?”
“当今之际,唯有数百艘大船同时过江,方能避此埋伏。”
阮雄起的建议是好的,可是饶了一圈还是战船少的问题,眼下无法解决,等于没说。王宝玉回头问道:“千寻,我方战船不足,可有对敌良策?”
“可先派几艘战船,前往一试。”陌千寻说道。
既然没有太好的办法,也只能如此,王宝玉这边派出了五艘战船,载着几百名士兵,朝着对岸小心的驶了过去。
王宝玉拿出了望远镜,时刻关注着对岸的动静,船过江心,并无任何异常,也许南越兵并没有设伏,众人暗自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几艘战船想要靠岸之时,突然水面波光粼粼,紧接着水下露出了许多人头,正是埋伏在水下的南越兵,无数的竹枪铁枪,朝着战船集中抛掷了过去。
嗖嗖嗖!几十名战船上的士兵顷刻间倒在血泊之中,士兵们连忙朝着水中射箭,但是,南越兵只是露了露头,迅速沉到了水里消失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数十米开外再度露出脑袋,弓箭根本伤不到他们。
船上的士兵惊慌不已,连忙拼命向着岸边划桨。然而,叮叮当当的响声却从水底传了出来,战船上的士兵拿起长矛,使劲往水里戳,但是这些南越兵比泥鳅都灵活,竟不见一人死亡。
结果,距离登岸只有几步之遥,五艘战船全部因为进水沉入到江中。如同一片收网的鱼儿翻腾,落水的士兵根本不是南越兵的对手,几百名士兵很快就全部被杀死,血染江水。
而那些南越兵犹如鬼魅一般,再度潜入水中,完全不见踪影。
一切发生的速度很快,王宝玉几乎都没有看清水中南越兵的身影,战船和士兵就这样全军覆灭,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阮雄起提醒,损失一定更加惨重。
众人纷纷皱眉,想不出该如何处理当下的状况,大军只能暂时放弃渡江,退回二里之外扎下营寨。为了防止南越兵破坏战船,也只能暂时将那几十艘战船费力的扛到了岸上,派人严密保护起来。
经过初步估算,水下的南越兵数量应该不多,如果战船数量够大,应该可以突破防线,但王宝玉这边就只有几十艘战船,临时打造根本来不及。
众人免不了坐在一起商议,钱摩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此长的江岸,未必每一处都有南越兵设防,不如沿江行走,找到一处不设防的地方渡江。
阮雄起反对钱摩的提议,十万大军的动静不小,对方一定在严密关注,更何况江岸上情况复杂,行军未必能够顺畅。
钱摩说对方不过是仗着水性好吓唬一下而已,否则不会见人就杀,而是伺机而动,有针对性的袭击。
但是马云禄也提出了抗议,不管怎样,宝玉都不能受到一丝伤害,也就是说绝不能心存侥幸去冒险。
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弊病,一时间,众人争论不休,最终还是没能拿出个妥善的办法来。
其实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如果在自己地盘上,让姐姐造出一些防御功能强大的战船,或者是乘坐巨型船只,谁都不会把这些南越兵放在眼里。
第二天一早,王宝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江岸,吩咐搭起一座十米高台,登高查看对岸的情况。
现代化望远镜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一天不间断的瞭望观察,王宝玉等人渐渐摸清了对方的情况。
南越兵的数量确实不多,大约只有千人左右,一半士兵藏在水里,一半士兵则躲在岸上的树丛里,每隔一个时辰,他们就会悄悄的轮换一次,看来也不能太长时间呆在水里。
王宝玉大致看清,这些南越兵身材黑瘦,周身上下只有一个短裤,头发很短,显然是土生土长的南越人,并不遵循汉人留长发的习俗。
人的水性再好也变不成鱼,完全在水里憋气的时间更短,按分钟计算,所以只要对他们进行一定方式的打压,说不定就能有所突破。王宝玉大致有了思路,夜晚来临,回到大营,将陌千寻找来喝酒,这位老哥一直没发表意见,肯定在苦思破敌良策。
王宝玉将今天观察到的情况,简单给陌千寻说了一下,为他的决策提供参考,陌千寻静静的听着,喝了两杯酒,又沉思片刻,这才开口道:“对岸兵力不足,却对我方有利,只要能有几千士兵登岸,就可压制住对方。”
“有道理,他们并不是真像鱼一样,能够在水里长期活着,只要能将他们都逼进水里,守住不让上岸,用不了太长时间,他们一定会逃走。”王宝玉点头道。
第1296章 抛石渡江
顺着这个思路,陌千寻突然眼前一亮,说道:“宝玉,我已经有了破敌良策。”
“嘿嘿,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王宝玉嘿嘿笑道,给陌千寻斟满了一杯酒。
随后,二人商议了片刻,确定了渡过西江的办法。命令传达下去后,将士们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精选出十艘战船,在其底部覆盖上一层铁皮,外面再罩上皮革,用来防范南越兵凿穿船底和从水中放箭,再将船桨上捆绑尖刀,只要南越兵潜入的不够深,就容易被船桨所伤。
这些都是保护措施,而陌千寻真正的对敌策略,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叫做抛石渡江。
敌军潜入水中,弓箭根本伤不到,但等他们发现船桨的威力之后,始毕要更深的潜水才能到达船底部位,此时石块就能发挥巨大作用,要是在水中被石块砸中,敌军的战斗力将大减。
本着这个原则,战船上尽量多放置石块,到时候将石块抛入水中,定然会对水中的敌军造成不小的伤害。同时所有士兵配备枪弩,杀伤力也要远超普通箭支,等南越兵露出水面,密集的箭支就有机会将其杀死。
其实这些都不是万全之策,不管用什么办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战船泊到对岸,将荆州士兵运送到对岸,才算是大功告成。
十万大军,改造十艘战舰不过几天光景,这天,艳阳高照,王宝玉这边的十艘战船,载着两千士兵,气势汹汹的朝着对岸而去。
对岸的南越兵看到了这幅情形,多半人立刻拿着弓箭斧凿跳进了水里,准备迎战。
大船缓缓驶过了江心,来到了距离岸边不足二里的地方,南越兵立刻在水中展开了攻击,脑袋纷纷浮出了水面,数不清的箭矢朝着大船飞了过去。
尽管船下罩着铁皮,但也只能挡住一时,要是斧凿工作的时间长了,照样还是会产生问题,因此,战船一边从船舱内放箭还击,一边以加快朝着对岸冲了过去。
江水中咕嘟嘟冒出了一些泡泡,其中夹杂着血水,一些试图前去凿穿船底的南越兵,不巧被绑着尖刀的船桨所伤,有的直接殒命当场。
叮叮当当的响声再度从船下传了出来,此时,船上载着的石块被持续不断的朝着水下抛了下去,立时又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