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但愿你我还能有再见面的机会。”王宝玉道。
甄宓默默的点头,来到铜雀台的边上,眺望月色中的苍茫大地,半晌过后,黯然神伤的缓步离开。
王宝玉离开彝陵的时候,就听传言说铜雀台正是为甄宓所建,如今甄宓真正来到了这里,却毫无欢喜之心,反而充满了无尽的落寞。
对于一个失宠的女人而言,心中最期盼的,还是能够得到男人的关爱。只是容颜再美,也无法唤醒绝情男人的铁石心肠。
甄宓走后,王宝玉让人将曹植扶回去睡觉,站在铜雀台上,不由想起了那天跟曹操一起撒尿的情形,恍惚之间,曹操的大笑声宛如就在耳畔。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徒增烦恼,独自呆了片刻,王宝玉还是坚定的走下了铜雀台,回去跟张琪英一起睡觉。
如今的邺城,格外的热闹,为了尽快修成魏国王宫,征集了大约有十万百姓,参与工程的建设。只是几个月的光景,王宫就已经有了雏形,规模跟皇宫基本相差无二。
曹植正是工程的总负责人,知道这个儿子嗜酒如命,曹操根本不放心,就把长安城的钟繇也调了过来,任魏国大理一职,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
钟繇很忙,听说王宝玉来了,还是抽时间前来拜会,同时送给了王宝玉一样礼物,正是东北地区的地图。
地图标注的很粗糙,王宝玉还是喜出望外,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他手中也有个地图,还是从诸葛亮那里拿的,但不如这幅地图详细。
王宝玉连忙表示感谢,钟繇却反过来赞美王宝玉料事如神,从现在他的发展势头看来,他倒是还有更大晋升空间。
两天之后,王宝玉率领大军离开了邺城,曹植又喝多了,根本没去送行。王宝玉习以为常,曹彰暗自叹气,也觉得弟弟曹植这幅样子,根本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第791章 天下名骑
大军浩浩荡荡,继续向着东北进发,沿途的城池纷纷城门大开,官员们卑躬屈膝,设宴劳军,一路畅通无阻。
平时烦了可以和张琪英、刘琮聊天,王宝玉有心撮合这两人,年纪家世都相当,也都是至纯至善的孩童脾性,但是没成功,因为彼此互相看不上。
张琪英嫌弃刘琮娘娘腔,那皮肤比自己眼珠子都白,哪像个男人。男人就该熊腰虎背,走路生风,健康肤色。
刘琮,名门之后,那眼皮子也贼拉高。张琪英,这家伙,黑啊,晚上睡觉不摸着点都看不到人。
夜间扎营后也有娱乐活动,多半是升起篝火,大将们凑在一起切磋武艺。文聘本就和范金强熟识,互相欣赏,现在更是亲热。令文聘没有想到的是,范金强武艺突增,已在自己之上。
众人上下一心,和睦非常。但也有一个人比较郁闷,整天讪不拉几的,那就是蔡瑁同志。虽然是号称王宝玉的舅舅,但也没做好当舅舅的本分,当初要杀诸葛亮,后来又逼着主子刘琮退位,之前荆州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将士都对他老有意见了。这不,文聘对谁都有笑脸,看见蔡瑁就烦,想起以前的种种,杀他的心都有。
走走停停,一个月后,王宝玉的大军靠近了范阳城,幽州刺史梁习闻听消息,率众迎出城外十里,非常热情的将北伐大军迎入了城中。
梁习五十岁左右,长相十分威风,对王宝玉毕恭毕敬,格外的客气,以最高规格接待王宝玉和曹彰。
梁习本来是个骄傲的人物,他如此对待王宝玉,却也是有原因的。上次王宝玉作为抚远监察使北去接蔡文姬,他根本没在乎,只是让手下应付了下,但他却没有想到,王宝玉回去后不仅没有任何不满,居然还在曹操面前夸奖了他。
因此,曹操给了梁习奖励,还升为关内侯,得知这都是王宝玉的功劳,梁习心存感激,一直没机会报答,如今王宝玉来了,他自然要尽心尽力的招待。
“王将军,上次多有怠慢,还望不要挂怀。”梁习客气道。
“没关系,上次我本来也不想打扰大家。”王宝玉道。
“感谢王将军在丞相跟前夸赞梁某,梁某才有今日。”
“嘿嘿!小事一桩。”王宝玉嘿嘿一笑,自己都差点想不起来这档子事儿了,又说:“你的功劳在这里摆着,正是因为你实行政策好,才收服了匈奴的心。是金子就会发光,曹丞相对你十分满意,和我是否说好话没有太大关系。”
梁习少不了又是一通感谢,看了一眼曹彰,又对王宝玉说道:“征讨乌桓、鲜卑多有艰难,幽州有兵马五万,可随时听候二位将军的调遣,若粮草辎重缺乏,一定及时运到。”
曹彰不以为然,作为一名常年领兵打仗的将军,在他的眼里,乌桓和鲜卑根本不值一提。王宝玉却深知兵马粮草的重要性,连忙点头道:“感谢梁大人的支持,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会开口的。”
“匈奴左贤王刘豹也传话过来,如果王将军开口,他也可出兵相助。”梁习道。
曹彰却愣住了,没想到王宝玉的人缘这么好,哪里都有朋友。
王宝玉大笑道:“哈哈,有大家相助,此战一定能够大胜。”
“一定凯旋而归。”曹彰笑着附和道。
说起来,王宝玉倒是很佩服曹彰的心胸,跟自己关系好是一方面,以往打仗,可都是他当一把手,如今自己负责统兵,不见他有任何怨言,反而心态平常,说话和气,关键场合懂得尊卑,却也是非常难得。
随后,王宝玉又问起了乌桓和鲜卑的一些事情,梁习镇守边关多年,了解的一定不少。
说起这些,梁习不禁眉头紧皱道:“乌桓兵马约有五万,看似实力平平,却也不容小觑。”
“具体说说看。”
“乌桓国有一支突击骑兵,自称天下名骑,虽只有区区五千人,但其行动极其迅速,来无影去无踪,常到边境抢掠,以至于百姓民不聊生,纷纷迁移到内地。”梁习道。
王宝玉也是随军打过仗的人,深知骑兵的强悍,不禁一阵心惊。
“天下名骑曾被父王所败,却未曾料到其再度卷土重来。”曹彰也是一阵皱眉,再也不敢心生傲气。
“乌桓族人擅长骑射,重组骑兵并非难事儿。”梁习道。
“鲜卑族那边的情况怎么样?”王宝玉又问道。
“鲜卑与乌桓习惯相似,族人却不及乌桓强悍,但兵力十万有余,其大首领轲比能文武全才,大有一统鲜卑乌桓之志,此人善用计谋,也不容小视。”梁习道。
王宝玉原本以为攻打乌桓鲜卑这种蛮夷之地并不难,从梁习的讲述中看,事情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王宝玉随后又打听了一些事儿,比如乌桓、鲜卑的装束和生活习惯等等,梁习说,乌桓族人很容易辨认,他们的男子只留着顶部的头发,鲜卑长相跟汉人相近,但装束鲜艳,也可辨认。
随后的几天内,王宝玉没事儿就跟梁习聊天,只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两个所谓的蛮夷民族。随着关系越来越近,王宝玉又拿出钟繇给的地图,指着一处地方询问,是不是征服了这两个民族,就可以到达这里。
王宝玉所指的地方,当然是他在现代神石村的大约位置,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才有可能找到那个所谓的神石,也是那块天降陨石。
“丞相竟有如此远大志向?”梁习激动的问道。
“就是我自己随便问问情况。”王宝玉解释道。
梁习不解,曹彰也不明白,就算成立自己的私人王国也不用去这天寒地冻的地方吧?
梁习翻出自己的地图,又对比了一会儿,皱了皱眉,却说出了一个让王宝玉欲哭无泪的事情。
梁习说,要想到达这里,只怕不比乌桓鲜卑容易,因为还要征服一个国家和一个蛮夷民族。那个国家叫做扶余国,而那个民族的名字和写法都有点古怪,叫做挹(yi)娄。
第792章 徐无山
王宝玉原本以为,只要能打败乌桓和鲜卑就行,现在看来,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还要征服扶余和挹娄,两个就变成了四个。
由此,王宝玉也暗自佩服曹操的远见,如果不让自己当这个三军统帅的职务,没有真正的兵权,万一曹彰打完乌桓鲜卑坚持要回去,自己回家的计划可能又落空了。
大军在范阳足足休息了半个月,这才启程向东北而行,半个月后,在徐无山的山脚下扎下了营寨。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王宝玉的行动,梁习调动了所辖兵马向北移动,只要王宝玉一声令下,他那五万兵马,随时可以提供兵力的支持。
为了稳妥起见,王宝玉听从了梁习的建议,给左贤王刘豹去了一封信,大致说明下来意,希望他能起兵支持。
左贤王毫不犹豫地的派大将犁湖率领一万匈奴兵北上,前去阻断位于西部平原鲜卑拓跋部的兵力支援。
之所以选择徐无山这个地方,王宝玉也是有细致考虑的,从徐无山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约有五百里左右,有一处险要的山脉,名叫白狼山,而就在白狼山的山脚下,正是乌桓当今的政治中心柳城。
就在王宝玉驻扎下兵马的时候,乌桓族首领,被称作大人的能臣氐也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他跟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歃血为萌,签订了共同抵御汉军的协议书。
在王宝玉的主持下,第一次战前大会隆重召开了,参会者除了曹彰,还有文聘、刘琮、蔡瑁、张允、范金强和飞云鼠。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行军中,王宝玉没怎么搭理文聘、蔡瑁等人,并不是他官升脾气涨,而是这些人如今又聚到了一起,需要有一个重新磨合的过程。自己出面会让对方感到尴尬,还得需要他们从内部逐渐适应。
刘琮跟这些人原本是主仆的关系,除了文聘之外,跟其他人还有亲属关系。至于当初的投曹派蔡瑁,鉴于王宝玉现在的身份尊贵,当然不敢再提什么甥舅关系。
都是要强的主,因此,一路上这些人的暗自纷争也不断。文聘忠于旧主,坚定的支持刘琮。蔡瑁张允则自成一派,虽然心里不是个味,嘴巴上也不会轻易服软。
这样下去可不行,虽然都是来自荆州的,但各怀心思,明争暗斗,肯定对战事不利。
因此,范金强在王宝玉的授意下,凭借自己的忠厚本色,从中起到了不少调和作用。范金强先从和自己关系最好的文聘入手,说是之前的那一页早就翻了过去,如今都是为了魏王曹操做事,团结大众那就是忠心魏王,只有共同抵御强敌,才能保证平安归去。
然后范金强又找到了蔡瑁,说是刘琮本就是心地单纯之人,又对蔡夫人孝敬有加,蔡夫人见到刘琮肯定没少提起将军您,从她的本意是希望你们能够和好的。而文聘将军也是性情中人,只要你们能主动示个好,不信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等到达徐无山的时候,从范金强的口中得知,蔡瑁、文聘和刘琮等人,已经放下了以往的恩怨,再度成为了一家人。
行军大帐中,王宝玉高高坐在正上方,曹彰身份不一样,坐在他的左侧,其余的人则立在下面。尽管关系很熟,行军打仗却不能讲交情,只有严明军纪,才能克敌制胜。
“诸位,已经离乌桓不远了,今天聚在一起,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破敌良策。”王宝玉正襟危坐,充满威严的说道。
“宝玉,我觉得,当今我军士气正盛,不如一鼓作气,向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