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坦克战史 >

第23章

反坦克战史-第23章

小说: 反坦克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东方集团中,苏联的设计一直是其它各国遵循的样板。50年代,在火箭筒方面的样板,就是苏联的PHT…2式。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火箭发射筒,使用的是一种相对其口径而言显然是尺寸过大的火箭弹。几乎所有的苏联卫星国都根据这种有效但不惹人喜爱的装备生产了它们自己的变型,并且各种变型又都有一些各自的特点,有的配上了一个光学瞄准具,有的则换上了另外一种三脚架或是手柄握把。但所有这些变型,都没有偏离原有的基本设计,而且还可能全都发射同一种弹药。尽管这后一点尚不能完全肯定,因为据说有几种变型与苏联原型的口径并不相同。然而,这一点并不重要,人们并不希望在这些国家之间必须交换弹药。如果事情果真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即一个国家军队的火箭筒所配的弹药已经全部用尽,那么,接着下一步,远为严重的事态就会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够补充到弹药,也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在战后几年里,英国人对火箭筒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热情。其实,在40年代后期,在英国就已有人提出了两项颇有意义的设计,因为那时“博尼”3。5 in肩射无座力炮显然已经无法再继续使用下去。“红星”(Red Planet)即是这两项设计之一,这是一种4。5 in(114mm)的火箭筒,可以在一个三脚架上发射,也可以放在士兵肩上发射,根据保存下来的一张照片使人有理由相信,相对其火箭发动机的尺寸而言,发射筒的长度可能有点短,因而火箭弹发射时喷出的尾焰很可能会喷到射手脸上。然而,这种武器并没有超过模型阶段。另一项设计是“红鸡”(Red Biddie),与“红星”是姐妹关系,或许应该说是后者的姐姐,它的口径是5 in(127mm),对于一种肩射武器来说,这样大的口径自然会令人望而生畏。根据这一方案,不久即演变出了一种无座力炮。即使这样,它显然还是有些过大。象“红星”一样,它也没有超出模型阶段的范围。人们设想,口径这样大的武器并不能打算作为一种远距离的交战武器使用,而是用单人每次只携带一发大口径空心装药战斗部,在对坦克所进行的一次性打击中,能够达到很高的单发毁伤概率。根据外形判断,290 yd(183m)可能已经是他们所期望达到的最大射程,而在这个射程上仍然可以得到一个比一般要高的命中概率。   
  这两种方案被放弃以后,英国人就没有再进一步提出本国的设计,而在朝鲜战争一结束,就采用了美国的3。5in火箭筒。   
  战后步兵反坦克武器发展的第二种趋势,是发展反坦克枪枪弹。这种武器跟火箭筒一直是“携手共进”的,并且事实上至今仍然如此。尽管在二次大战中,小型步枪发射的榴弹的信誉很低,以致英国陆军在1945年就已全部淘汰了这种武器,但有些国家在战后依然坚持发展这种武器,因为它可以用只有几盎司重的炸药,给面对坦克进攻的单个步兵提供一种最后决斗性的防御。这种观点的主要倡导者,是比利时的“麦卡”(Mecar)公司,他们早在1950年就已开始推销他们的“埃奈加”(Energa)枪榴弹。凭心而论,麦卡公司的“埃奈加”确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优秀设计。它的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有110 oz(3118。5g)多一点的炸药,对装甲板的作用,起码象3。5in火箭筒一样有效。而比当时仍然是许多国家制式装备的“巴祖卡”更是有效得多。发射这种枪榴弹时,步枪手需在枪口安装一个特制的接合器,这种接合器仅有几盎司重,可以很方便地装在口袋内携带,它的作用是作为榴弹的发射套筒。把榴弹装在套筒上,并把发射药筒装进枪尾以后,射手即做好了全部发射准备。   
  使用这种装备的最大问题,在于瞄准困难,并且弹丸飞行速度太低。在套筒上有一个用手指即可扳动的照门,照门上用一系列小孔表示不同的距离,而“准星”就是榴弹弹体时弧形线外缘。这种办法,起码也应当说是不精确的。练习瞄准是射手训练中的一个最大难题,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榴弹的飞行弹道非常弯曲,所以,要求射手估测目标的误差,不能超过几码远的距离。尽管麦卡公司声称:“埃奈加”对125 yd(114。3m)距离上的目标射击时,精度仍然很好,但对绝大多数的射手来说,能够掌握的距离是75 yd(68。6m),而对50 yd(45。7m)的距离则更为可取。然而它能穿透200mm厚的装甲板,尽管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看来有些勉强,但用于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工事、堑壕和掩体的武器,则是十分有效的。北约一些国家的军队,其中包括英国,已经采用了这种枪榴弹,英国引进以后,立即给它定名为No94式。   
   “埃奈加”取得成功以后,其它厂商立即步其后尘,截至1967年为止,在北约各国服役的、利用步枪发射的反坦克榴弹已经不下7种。追朔它们各自的历史自然使人十分乏味,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些型号所采用的发射方式,跟“埃奈加”完全一样。而到1967年,很多步枪在设计时就在枪口安装了一个整体式榴弹套筒,因此也就不再需要另加一个接合器。这些榴弹的有效射程,几乎都一样,并且都很短,在破甲性能方面也都大同小异。然而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趋向,这就是发展尺寸更小的反装甲榴弹。这种小榴弹既便于携带,又具有较高的飞行精度。枪榴弹小型化是为跟步枪口径小型化(如0。223in——即5。66mm)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想法,即要想使它们不受损坏,步兵就不能携带尺寸较大的枪榴弹。   
  步枪口径小型化的趋势,给枪榴弹设计师们带来一个相当麻烦的难题,因为将后座力保持在规定限度之内这一点,是带有强制性的。如以“埃奈加”为例,那么,当用比利时的FAL步枪发射时,它所产生的后座力几乎要比它用同一步枪发射普通子弹时大7倍。后座力的急剧增长意昧着,射击时必须用支架把步枪支撑住,或者用绳子捆住枪体然后吊起来。而如此猛烈的后座负荷可能很快就会使目前被很多欧洲国家陆军所重视的、重量很轻的0。223in步枪解体。从射手训练角度看,猛烈的后座力也不会使人向往,因为它的射手只有经过相当程度的训练,才能克服扣动扳机时所具有的那种使人不难理解的神经紧张感觉。对于比较小的榴弹,比较容易作到坚固,且又不致增加额外的重量。“埃奈加”枪榴弹必须保存在一个金属容器内,以免其受到损坏,但现在有些公司(如FN公司)所生产的小枪榴弹已经可以放在皮制子弹盒内,而结果并没有造成大的损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它们对目标到底能有多大的破坏作用。于是,有人挖苦说,要想使一个如此之小的枪榴弹,能够消灭世界上的任何坦克,看来只有使它击中车长的眼睛时才有可能。   
  枪榴弹的黄金时代,目前几乎可以肯定已经结束,在如此优秀的抛射式火箭筒已经大量涌现的条件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陆军还在继续使用它们。跟当时希望拥有的任何别的枪榴弹相比,美国的M…2式单发火箭筒,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而且战斗部的威力也更大。在当前的情况下,让枪榴弹继续在部队服役的唯一可能理由,必定是因为它的造价较低。尽管这种说法可能会受到批驳。   
  尽管当前各国都想努力赶上美国,但仍然有许多国家,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其中多半是财政上的原因——仍然继续使用着十分陈旧的装备。例如,在类似于西班牙内战规模的战争中,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并且具有机智和勇敢精神,原始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Molotov Cocktail),仍然可以用来阻止装甲车辆前进,并且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在一些场合,曾经使用一些可能是最原始的手段,结果使苏联的T…34坦克退出了战斗。最成功的方法,是进行火攻,使坦克乘员窒息。将数桶汽油泼在坦克顶部,当坦克开至狭窄街道以后,再从另一所房子内,或是抛出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或是抛出蘸有煤油的燃烧破布,将坦克顶部的汽油点燃。显然,利用这种古老的攻击方法,迫使坦克乘员跳车,将是极为奏效的,坦克乘员跳车以后,再由埋伏在别的建筑物内的阻击手将他们击毙。由于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的一条陡峭的卵石坡道上,浇注了大量的润滑油,因此,起码有2辆苏制T…34坦克被消灭。这2辆坦克在失去控制以后,沿着坡道下滑,并且不由自主地一直滑进坡道下面的房子内。在那里,它们又马上受到了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的攻击。   
  为了迷盲苏军坦克,在布达佩斯大街上还使用了烟幕弹。结果,这些坦克有的闯入障碍物中,有的冲到建筑物内,在车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或是炮身插到某个方向、炮塔动弹不得的时候,预先埋伏好的匈牙利人,就立即开始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进行攻击。   
  倍受称赞的美国106mm无座力炮,已经为大多数西方国家所采用,究竟有多少国家至今还不清楚,但它先后曾在“北约”的每一个成员国、南美洲几乎每一个国家、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部队中服役。各采用国在这门火炮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主要是想把这种火炮安装在各种各样的车体上,但结果并非全都成功。法国的申纳尔特(Chennavlt)公司,在50年代曾经生产了一种小型的双人装甲车,上面可以安装一门106mm无座力炮。车体的外形极为低矮,高度不到3 ft(0。9m),所以2名乘员都是卧姿进行操作。它是一种履带车,并且十分机动灵活,但马力较小,并且没有顶盖,不能从上方给乘员提供防护。尽管存在着以上缺点,但它体现了一种颇有意义的设想。行军时,炮身固定于2名乘员之间,炮口指向前方;射击时,装在支架上的炮身被向上抬高,并且可以绕轴做360度旋转。原打算把它作为一种快速机动的火炮,使它能迅速到达步兵营防线受到威胁的地点,或是配属侦察部队,为其提供—种有效的反装甲防护。可惜的是,法国陆军并没有买这种武器,从上述试验中,倒是日本人从中受到了启发,并且试制出了日本自己的变型车辆。   
  日本人的车型和法国的原型车非常相似,车体低矮,顶部敞开,2名乘员——发动机的功率可能也不足——安装的也是2门火炮,但它的火炮口径是75mm,而不是106mm。2门火炮安装在一个特制的液压支架上,液压支架可以向上伸出几英尺远,并且能够通过遥控装置控制转向,通过一具型号不明的潜望镜进行瞄准。设计这种武器的目的是,发射时,车辆先隐蔽在遮蔽物后面,然后使火炮上升到顶端。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可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射击。射击后,火炮下降并收回,在敌人还未察觉炮弹来自何方的时候,车辆即已转移。这个情况就象是,当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还在刚刚组建的见习生学校就读的时候,他已经立即被抢走了。不用说,除了日本人外,别人不会这么做。     
第七章 无座力炮的历史            
  对于每一种作用都存在着一种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 艾撒克·牛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