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596章

儒道至圣-第596章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狐狸和墨女一起捂着嘴偷笑。


第819章 熟悉与陌生
  龙马豪车降落在地面,方运上了马车,在前方车队的带领下,驶过三里,来到城门前。
  城门内的民众自发让出一条道路,站在两侧翘首以盼。
  突然,龙马停下,方运向外看去。
  县院君温固出现在车窗外,向方运一拱手,道:“卑职见过县令大人。”
  “有话请讲。”方运看着车窗外的温固,想起了在书山幻境中遇到的许多事。
  在书山幻境中,方运第一次受伤就在离宁安县不远的地方,在书山幻境的殿试中,方运同样是在宁安县担任代县令。
  这个地方,这些人,方运既陌生又熟悉。
  熟悉是因为曾在书山环境中经历过,陌生是因为第一次真正到达此地,而且幻境中经历的许多细节都是虚幻的,像是别人讲的故事,很多都被省略,甚至可能是假的。只有少数经历十分真实,如身临其境。
  书山神妙莫测,但并非无所不能,如同史家的历史长河,有无数的支流,若在修炼史道力量的时候进入错误的历史长河支流,意味着死亡。
  书山只是根据部分已知的宁安县情况推演后续发生的一切,一些重要的事,方运亲身经历,那些不重要的事,方运虽然感到经历过,实际并没有经历,而是书山把简单的经历化为记忆送入他的文宫。
  即使是这样,方运也从书山幻境中知道了有关宁安县的许多事情,有一些事情甚至连军方的情报和暗中投诚的宁安县官员都不知道。
  在书山幻境中,这个温固,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嗜好。方运一开始也不知道,但在战败被问罪后,温固亲口说了出来!
  温固是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进士,一身白衣剑服已经洗得发旧,神色淡然,充满书卷气质,这是在文院多年的成果。
  温固不仅气质极佳,相貌也远超常人,乃是真正的美男子。
  “启禀县令大人,宁安县乃北边重镇,与妖蛮仇深似海,许多百姓的亲友都死于妖蛮之手,卑职建议大人只允许十数妖蛮私兵进城,其余私兵理应留在城外的副城。”温固道。
  方运知道圣元大陆的副城大都是为了驻军,避免干扰百姓生活。
  方运道:“本官的妖蛮私兵不过四百,数量并不多,无伤大雅。”
  “民为贵。若妖蛮惊扰到宁安县居民,您的民生等科的成绩可能会降低。更何况,您已经有整整两千妖铁骑兵,军队随意在繁华街道上走动,这已经不寻常。再加上妖蛮,更加不妥。”温固道。
  “哦,本官知道了,继续向前走吧。”方运道。
  “可是,您再往前走,就进城了。”
  “嗯,我知道。”
  “可是,下官并不认同妖蛮私兵入城。”温固道。
  “你的建议很好,等本官安顿下来再考虑此事。”
  温固愣住了,默默地看着方运,他已经看出方运的意图,拖。
  把下属的文书搁置不放,这是很多官员常做的事,而且一旦出事,可以利用各种方法避开且让下属承担责任。
  “走吧走吧,别赖在外面了。”敖煌不耐烦地驱走温固。
  “下官告辞。”温固面无表情看了敖煌一眼,默默离开。
  车队继续前进,进入城门后,方运走到车头,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
  “自今日起,方运便是本县的县令,还请宁安县的父老乡亲多多相助!”方运微笑着舌绽春雷,向宁安县民众抱拳致意。
  街道两侧的人群瞬间沸腾,他们可不管什么左相太后,也不管朝堂之争,但都知道方运的文名和功劳!
  “见过方虚圣!”
  “墨林书院学子冯河谢过方虚圣!”
  “请方虚圣继续杀妖灭蛮,为我家人报仇!”
  “万胜!方运不败!”
  “啊……”
  一些女子完全失去了语言能力,除了尖叫就是尖叫,甚至有几个女子兴奋地昏迷过去,被家人匆忙送到附近的医馆。
  所有人红光满面,双目发亮。
  许多上过战场的老军人最为激动,他们为国多年,最佩服的就是方运这种有真正功劳的人,收复一州,单论功劳方运已经超过了当朝所有官员。有些老人老得喊不动了,举着拐杖让自己儿孙喊。
  那些年轻的读书人则最兴奋,自从方运横空出世,他们每个月都要学习几首方运的诗词文,再加上《文报》和《圣道》轮番出现,更有周围所有人不断议论方运的事迹,他们对方运已经达到真正的崇拜状态。
  还有那些蒙童们,一直在学习《三字经》,只要看到课本就能见到方运二字,现在亲眼见到方运出现,实在无法保持心态平静。方运,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为最伟大的励志人物。
  方运一直在车头向众人致意,点头微笑。
  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方运感到心中充满了力量。
  杨玉环坐在车内,望着方运的背影,轻轻一叹。
  “玉环姐,您为什么叹气?”苏小小轻声问。
  杨玉环微微一笑,道:“小运追求的是圣道,但是为了殿试,他要做的事越来越多,其中有许多是他不想做的,但却必须要做。那些都是他圣道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我……只是觉得他太累了。每次夜里醒来,我都会看到他在读书。他……应该歇歇的。”
  苏小小点点头,道:“是的,我也感觉方公子他太忙碌了。每天只睡一个时辰,还要不断读书,还要做许多事,对身体有莫大的损伤,甚至会减寿,这是医家的书里说的。你有时间劝劝他,他最听你的话了。”
  杨玉环轻轻摇了摇头,道:“我不会劝他。”
  “为什么?”苏小小无比差异。
  “因为啊,我感觉得出来,他也想过着悠闲的生活,也想声色犬马,不过,他既然如此忙碌,如此不怕伤身减寿,自然是在做比增加寿命更有意义的事。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做,但他自己一定知道。”
  杨玉环望着方运的背影,目光越发温柔。
  小狐狸轻轻用头蹭着杨玉环。
  苏小小看着杨玉环的面庞,明白了许多事情。


第820章 戒石碑
  马车停在县衙门口,方运走下车。
  “方虚圣……”
  “终于见到方虚圣了……”
  街道两旁依旧挤满了人,若不被差役和官兵挡着,必然会如同潮水一样涌过来。
  方运向众人一拱手,微笑着舌绽春雷:“诸位乡亲父老散了吧。从今以后,我方运与诸位都是一家人,以后若是想我了,隔三差五来县衙看两眼,不过,只管看,不管饭!”
  众人哄堂大笑,远处的人喊着一些告辞的话,真就慢慢离开。
  许多人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众多人一边走,一边教训自己的儿孙。
  “看到没有?那就是文曲星下凡的方虚圣!有他在,咱们宁安县肯定能出状元,出大儒!”
  “宁安县已经三年没出进士了吧?”
  “有方虚圣在,咱们宁安人就有奔头了!”
  一干百姓纷纷议论,他们的大部分话题都针对方运的教化,《三字经》一出,方运的名声在望子成龙的百姓中已经转化为强大的能力。
  宁安县的官吏们听着百姓的议论,无不心情沉重。
  他们曾经商量过,要么把方运捧到神坛架空,要么把方运的光辉剥除,但后者几乎不可能做到,而前者相对简单。
  可目前看来,方运远比想象中难缠,刚下车就以极低的姿态说会融入宁安县,然后称赞丁豪盛,之后打晕想立威的司正耿戈,一路上无比亲民,丝毫不摆架子,甚至与百姓开玩笑,这哪里像是一个刚刚主政一方的进士,简直就像是一个官场老油条。
  宁安县众官相互看了看,方运似乎抓住了宁安县唯一的突破口,百姓!
  只要百姓想让自己的子孙科举成功,那么一切的阻碍都会被他们推翻,而且在宁安县上学的不仅有当地的百姓,还有那些小商人和大量的军户子女。
  众官看着方运已经走到县衙门前,立刻跟进。
  方运一边走,一边观察县衙的环境。
  这宁安县虽是一县,但占地极大,人口众多,比之青乌府的府城都不遑多让。这县衙也比济县的大许多,不过相对周围的建筑有些破旧,多年没有翻修。
  官场素来有官不修衙的习惯,避免劳民伤财,又有勤俭之名,还能省下银钱,三全其美。
  县衙的大门敞开着,两边有醒目的红漆柱子,上面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大门的阶梯两边,有狮子镇守,威风凛凛。
  正门的上方有黑底金字牌匾,上面写着“宁安县署”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相传是一位大儒的手笔。
  上了台阶,正门左面是两面石碑,一面写着“诬告加三等”,另一面写着“越诉笞五十”,前者用来警戒百姓不能胡乱告状,不能诬赖他人,后面则是禁止越级告状,一旦越级上诉先用刑具打五十大板再说。
  右面则是一面鸣冤鼓,百姓只要有冤屈就可击鼓鸣冤。
  进入县衙,便是宽阔的前庭,但在正门和大堂之间,有一座半人高的石碑挡路。
  石碑的正面写着三个字,公生明。
  这是《荀子》中的原句,意为公正就能明察事理。
  这就是著名的戒石碑。
  方运走到戒石碑前认真作揖,后面所有人也一起弯腰拱手。
  方运道:“此碑铭刻荀圣之文,诸位可知用意何在?”
  就见一位年过四十的举人上前一步,微笑道:“此乃代荀圣戒饬官员之文,警示我等不得贪赃枉法。”
  方运点点头,认得此人便是宁安县的县丞陶定年,官居正八品,职责相当于副县令,若方运不在,他便代为管理县衙。
  县丞负责县里的文书、库房、赋税和粮马等,并负责与转运司和军方交涉众多事宜。
  方运绕过石碑,向前走,其余人跟在后面,走了几步,突然回头望向石碑的背面。
  石碑后面一片空白。
  众官员停下来,先是好奇地看了方运一眼,然后循着方运望向石碑背面,看到的也是一片空白,更加疑惑。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举人道:“县尊大人,您有何吩咐?”
  方运看了一眼这个尖嘴猴腮的人,他是宁安县从八品主簿,名叫申洺,一个亲戚的女儿嫁给左相的儿子当小妾,地位骤升,是个极为圆滑的老头。在书山幻境中,此人贪掉了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发生了一件让方运记忆犹新的大事。
  主簿负责全县的户籍和一些文书。
  方运问:“戒石碑后面为何是空白?”
  申洺一愣,哑口无言,谁也不可能关心这事,根本回答不出来,急得伸手捋着山羊胡。
  方运却轻叹一声,道:“读书人应谨言慎行,你一问三不知,却出言询问,太过唐突了。不过念在您是一位老人,头脑不灵便,我便不计较。”
  众官齐齐变色,方运也太出格了,刚来这里就直接斥责县衙的第五号人物。
  县衙之主自然是县令,其次便是文院院君,其他各县排在第三的是县丞,但在宁安县,排在第三的是身兼府军营校的七品捕头,县丞是第四,而主簿申洺自然是第五号人物。
  众多读书人私兵眉头紧锁,都想提醒方运此刻不宜针对申洺,但此地人物众多,不便出口。
  而许多宁安县的官员变色之后,脸上都浮现一丝冷意,既然方运如此不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