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1306章

儒道至圣-第1306章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方运曾经传授绘画之法与琴技,引发天花乱坠,但远不如这小杏坛,因为在读书人眼中,那些只是小道,治国安邦才是大道。
  这小杏坛的异象本身并不浩大,没有什么神光,没有天降才气,只是两颗杏树突然不断成长,看上去没什么。
  可若细细思考,引发神光引发才气并不困难,可赋予生灵超脱自然的限制,在短时间内经历漫长的成长,这种力量堪比掌控过去与未来。
  宗家入主东圣阁后,处处阻挠方运,但是,小杏坛一旦现身,别说方运杀过宗家子弟,就算杀了宗家家主,东圣阁只能捏着鼻子来宣布小杏坛为圣地!
  最多延迟三天,超过三天,圣院其他殿院就敢弹劾宗甘雨等东圣阁所有人!
  即便他们是宗圣的子嗣。
  孔庙的孔家杏坛如同一座丰碑,属于大道圣地,没有任何人任何家族想要染指。
  但小杏坛这种圣地不一样,属于教化圣地,不如大道圣地,每当出现这种圣地,人族各大势力必然会全力以赴争夺进入静修资格。
  比教化圣地低一些的,就是方运曾经在圣院经历的翰林殿或无穷战殿等,都属于修习圣地。
  对于三种圣地的差异,有大儒打过一个比方,把人比作一个桶。
  修习圣地主要的作用是提升自己的实力,相当于不断往桶里注水,总有注满的时候。
  教化圣地不仅能往桶里注水,还能慢慢改变木桶的质地,让木桶越来越结实。
  大道圣地更强,不仅能让木桶变成铁桶,还能让桶更高更大。
  众圣世家并不缺修习圣地,他们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进入任何修习圣地。
  而小杏坛这种教化圣地完全不同,为了保证圣地力量充足,圣地不会一直开放,还会限定人数和开放时间,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进入。
  像孔门杏坛那种大道圣地,进入的条件更为苛刻,只有大儒可以进入一次,不成大儒,哪怕是半圣的亲儿子都不能进入,孔家人也不行!
  进入一次还想进第二次?可以,请封圣。
  人族的大道圣地的进入条件几乎都是如此苛刻,所以各世家根本不会妄图控制,要么有资格进,要么没资格进,完全没有操作空间。
  小杏坛不一样,每个世家的天才都想第一时间进入,而且都不想多人进入,都想一个人静修至少一天。
  人族读书人数不胜数,一年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几十亿人中一年也只有这么多人能独自静修,别说是全人族不够,别说众圣世家不够,就算只让孔圣世家子弟进入,孔家子弟也会拼命争夺,因为还是不够。
  柳山面前的读书人沉默着,迟迟未说话,有几个人的面色竟然一直发红。
  杏坛乃是教化圣地,那么,从今天开始,无论那些听方运讲学的是什么身份,恩师是谁,都必须恭恭敬敬称方运为恩师。
  在圣元大陆,师徒关系仅次于父母与儿女。
  因为听讲的官员亲自经历了小杏坛的成立,其中每一个人不仅可以无偿再入一次小杏坛,他们的直系后代中,也可选一人可无偿进入一次小杏坛。
  一个书生若是连童生也考不中,只要进入一次小杏坛,不用独立静修,哪怕是跟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共同静修,那么二十年内也必然会成进士!
  落瀑谷的读书人之所以沉默,便是明白从今以后,象州官员与方运的关系,比左相党官员与柳山的关系还牢固百倍千倍!
  若是其中一个象州官员天赋平平,却有一个天赋极佳的孩子,方运现在让那个官员去死,那个官员最多犹豫三息便会答应。
  仅仅是为了能让孩子进入一次小杏坛。
  柳山轻声叹息,望着天空云卷云舒,怅然若失,缓缓道:“继宁安之后,象州也姓方了。”
  山谷继续沉默。
  宁安不过是一个县城,即便潜力再大,受制于人口等因素,成就终究有限。
  象州不同,象州曾被庆国压制数十年,但人口过亿!
  若是象州的潜力被完全激发,最多三十年,象州读书人便会充斥景国各州各衙门!
  皆为方运门生。
  从现在起,无论将来景国如何,无论象州是被庆国吞并还是被武国夺取,都不会像当年那样被压制。
  因为,象州不是任何一国的象州,是方运的象州!
  巴陵城文院中的小杏坛,能撑起半个国家!


第2063章 文院门外
  方运讲学,小杏坛立。
  消息如同草原上的烈火一样蔓延,包括孔家在内各大势力与十国都在第一时间派遣特使前往象州。
  教化圣地,足以决定世家或一国兴衰。
  众多大儒一直看着巴陵城的文院内部,什么都听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两科杏树不断长高,树干越来越粗,树冠越来越茂盛。
  文院之外,站着城中的许多读书人以及一些官员。
  墙外之人,皆可见两棵参天杏树。
  许多官员脸上浮现无法掩饰的悔恨,甚至有堂堂翰林死死咬着牙才能避免失态。
  这些悔恨的官员,要么来迟一步,要么是被方运点名赶出文院。
  这些官员身份各有不同,有的与庆国勾连,有的是启国细作,有的身处其他派系,甚至还有潜伏的左相党人。
  他们之前走出文院的时候,并不在意,甚至认为方运即将离开,接下来是他们大展拳脚的时代。
  但是,当两棵巨大的杏树升起后,他们的脸色一直在变化,越来越难看。
  除了少数人,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决心投入方运门下,是认为方运给不了自己所需,在其他势力那里获得的利益更大。
  但是,跟自己和一个后代都可以进入小杏坛的利益比起来,其他人所能给予他们的根本不算什么。
  这可是教化圣地,普通读书人一生也别想进入。
  圣元大陆并没有出现过九品中正制,所以有家族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门阀,并不能垄断圣院与国家的权力。
  世家、豪门、名门和望族,成为士族的四个层次,至于之下,皆为寒门。
  寒门自认为是一种门第,毕竟有家族力量,但在士族眼里,他们只是庶民的家族,不配成为士的家族,只称呼他们为‘庶族’。
  庶族经常破败,平民也经常能晋升庶族,现在各地的大姓祖上几乎都是庶族,久而久之,寒门与庶民平民混为一谈,不分高下,甚至还经常联手对抗士族。
  在人族,有许许多多隐形的标准,犹如一条无形的城墙,把其他人阻隔在外。
  进入教化圣地同样有一条隐形的标准,那就是只有世家与豪门的子弟才有可能进入。
  至于其下,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寒门,要么用圣院的战功换取资格,要么用手段从世家那里换来一个名额,要么,便是成为圣地之主的弟子。
  进入教化圣地所需要的战功太多,一般来说,只有大学士才能积累完成,而且是那种善于战斗或立下大功的,普通大学士可能晋升很久后才能积累到如此多的战功。
  至于从世家那里换名额,同样困难,要么年轻有为入赘世家能为世家带来足够的收益,要么对世家有大恩,大概比晋升大学士稍稍容易那么一丝。
  对象州所有官员来说,第三条路是唯一的路。
  那些被方运点名赶出的人,错过了唯一一次进入教化圣地的机会。
  文院外的官员,都小有天赋,他们毕生会停留在进士或翰林阶段,晋升大学士的可能微乎其微,可若能亲自聆听方运讲学,亲身体验小杏坛形成过程,晋升大学士的机会至少增加五成!
  大学士,那是能影响一州的大人物,是能直接与国君对话的人族高层,即便在读书人满地走的孔城都是高人一等的身份。
  这些人,有通往大学士的路不走,却选择了一条更差的道路。
  这些官员在刚出来的时候,并不在意,甚至有人说方运犯下错误,还有进士反讽说自己不配进入文院听讲,但现在,反讽成了现实。
  其余的读书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文院门口的那些官员,这些人,原本可以在小杏坛中听讲,原本有幸吃下小圣杏,原本能晋升大学士,可现在却只能站在门口后悔。
  只能被众人心中暗暗嘲笑。
  咔嚓……
  就见一个从六品的进士官员头颅中传来一声文胆开裂的声音,清脆悠扬,传遍全城。
  “我不甘心啊……噗……”
  这位五十余岁的进士猛地吐出一口血,仰天倒地,重重摔下,昏迷不醒。
  附近的官员都认识这位老进士,踏在庆国占据象州时尽心尽力,当象州归景国后,从未反抗,也不算庆官,从未违背方运的政令,但一直对方运和景国保持一定距离,态度比以前消极,属于景国拉拢的对象,也是庆国收买的对象。
  但是,这位进士和其祖辈一直是景国人。
  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很明智,但也有人认为他既然是景国人还这么做,明显是心向庆国,不过是在学习杂家老祖宗吕不韦的手段,待价而沽,囤积居奇。
  现在众人看到他这个下场,已然明白,这位杂家进士终于意识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再难保持心境,再难稳固自己的圣道之心,所以导致文胆开裂。
  庆国给不了他进入教化圣地的资格,但方运能给。
  本来,他不需要向方运卑躬屈膝,数个时辰前只要在方运面前保持基本的尊敬,只要一心想当一名景国人,不妄想从庆国得到好处,那么,现在他已经在教化圣地之中。
  文院门前数以万计的读书人默默地看着倒在地上的,看着这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冒出相同的念头。
  一定要紧跟方运,无论何时何地。
  教化圣地之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如同学子一样,认真听讲,一些文位较低的官员,即便听到的是方运的口含天言,听后永远不会忘记,但还是早早就拿出随身的笔墨纸张记录方运讲学的重点,生怕自己忘记。
  也更显内心谦卑与虔诚。
  这些官员越听,圣道之心越发欢欣。
  像董文丛等文位较高的官员,不仅能立刻记住,还会在听讲的间隙整理总结,赫然发现,方运今日所讲,涉及了政事的方方面面,大到治国,小到写文书,简直就是在手把手教人如何做更好的官员。
  对于这些选择在官场的读书人来说,越会做官,则自身文位的成长越快,因为无论是杂家、儒家、法家、兵家还是墨家等各家的众圣经典,从政为官都占据相当大的篇幅。
  即便有些人只把官场当作历练,将来要超脱官场追寻圣道,方运的讲学也有极大的作用。
  见微知著,触类旁通,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第2064章 金色流文,圣杏文会
  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每个官员都飘飘欲仙,认认真真听方运所讲。
  他们甚至没有发现,那两棵杏树的树干表面浮现一个个淡金色的文字,自下而上向上徐徐流动,每个文字都是方运所讲,那杏树仿佛并非扎根泥土之中,而是扎根书山之中,扎根在方运的文宫之中。
  在出现金色流文的时候,两棵杏树的高度停在十六丈。
  就见这些金色流文从树干缓缓向上流动,流向所有的树枝,而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红色的花骨朵,有些花骨朵裂开,冒出洁白的杏花。
  白色的花瓣表面,金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