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上最强赘婿 >

第426章

史上最强赘婿-第426章

小说: 史上最强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仅这一代的尚书台和枢密院人才济济,甚至下一代也是英才辈出。
  祝戎,张翀,张子旭这三人,便是下一代尚书台宰相的最好人选。
  那沈浪呢?
  下下代尚书台?
  不,不,不!
  国君宁元宪打了一个寒颤。
  这个人渣祸害要是进了尚书台,那真是国将不国了。
  接着,国君又想到了这次恩科考试,怒火再一次涌起。
  “黎恩,去贡院问问阅卷进度如何了?有没有发现白卷,一旦发现白卷立刻拆掉糊名,看究竟是谁?如果是兰……岺的话,立刻派人去将他抓了杀了。”
  这位陛下真是急性子,两三天时间都等不得,一旦心中藏事,立刻就要知道答案。
  “是!”
  小黎公公立刻朝着贡院飞奔而去!
  ……
  贡院之内。
  吃过了点心,又休息了两刻钟后,众多考官又开始了苦闷的阅卷。
  当然贤者时间已经算是过去了。
  但是刚刚批阅过祝红屏的考卷,再看其他考生的文章,简直就是味如嚼蜡。
  甚至有些不堪入目。
  其实这些人水准都不算差,写得都还很不错的。
  但是……太雷同了。
  命题作文嘛,有些人就这么些观点。
  “啪啪啪啪……”
  几个考官都不停地落卷。
  之前十分还取一份,而现在几乎二十份才能取一份了。
  真的有一种矮个里面挑高个的感觉。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主考官道:“何事?”
  外面的武士道:“小黎公公来了。”
  整个国都的人都喊小黎公公,但黎恩并不生气的,反而很喜欢。
  王宫有三黎。
  老黎公公,黎穆。
  大黎公公,黎隼。
  小黎公公,黎恩。
  这三人都是国君最最信赖的心腹宦官,下面一群宦官为了争夺小小黎公公,恨不得打出脑浆来。
  主考官听之,立刻问道:“小黎公公,何事啊?”
  黎恩问道:“诸位考官阅卷,可有见到交白卷者?”
  几个考官会心一笑。
  陛下还是大家认识的那个陛下。
  这下兰疯子果然是死定了,而且还注定死得极惨。
  主考官道:“还没有阅到白卷,一旦阅到,我们会立刻告知小黎公公。”
  黎恩道:“那辛苦诸位大人了。”
  接下来,黎恩就在这里等着,省得还要跑进跑出。
  里面的几个考官,继续阅卷。
  接下来,依旧无比沉闷,依旧味同嚼蜡。
  依旧传来啪啪啪的落地声。
  但是众人好歹心中有了一个目标。
  之前的目标是找到祝红屏的考卷,而这次的目标就是找到兰疯子的白卷。
  因为这份白卷一出来,就意味着有人要死了,就意味着沈浪和宁政都要倒霉了。
  有人倒霉,我们就开心。
  更何况是沈浪这个人渣呢?
  这下一来,普通考生就更倒霉了。
  稍稍不出色的考卷,看过一遍后,就直接落地了。
  ……
  时间飞逝而过。
  已经夜深了。
  快到三更天了。
  六个考官已经阅卷了好几个时辰,此时真的昏昏欲睡。
  看着这些雷同的策论,看着这些矫揉造作的诗赋,已经不是味如嚼蜡,而是再一次想吐了。
  今天一晚上,六个人已经阅卷一千多份了,其中百分之九十几都落地了。
  真的有一种万马齐喑,唯有祝红屏一枝独秀的感觉。
  真真是鹤立鸡群。
  祝弘主宰相真是想得太多了,他孙子的第一名完全是名正言顺的,之前两届科考白压了。
  所有的考生和他的差距,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名已经毫无悬念。
  主考官道:“大家在辛苦一会儿,等三更天敲更的时候,正式结束今天的阅卷,大家睡觉,明日早起再阅!”
  “是!”
  “是!”
  几个考官大喜。
  今天的折磨总算结束了。
  接下来就随便消磨时间吧,等着敲更,然后好好睡一觉。
  否则真的要看吐。
  来自翰林学士院的第一副考官已经要睡着过去了。
  眼皮已经上下打架,真的要支撑不住了。
  几乎机械地拆开了纸封,拿出了里面的考卷。
  如果他鼻子足够灵话,应该能够嗅出这考卷里面还有一股淡淡的腥味,毫无疑问这就是兰疯子的考卷了,有腥味的独一份。
  考官开始审阅前面的帖经题。
  本能地一扫而过,因为这些答案他都会背了。
  然后……
  他猛地吓了一哆嗦。
  不是吧!
  见鬼了吗?
  九十道帖经题全对!
  这是要疯啊?
  这是哪个变态啊?
  九十道帖经题,其中有十道生僻之极,根本就是为了让人答错而存在的。
  祝红屏何等天才,也仅仅才答对了八十八道,还错了两道,就这已经破几十年的记录了。
  你竟然九十道全对?
  紧接着,这位第一副考官睡意全无。
  因为他发现,此人的明算题,也三十道全对!
  疯了,疯了!
  真是见鬼了!
  第一副考官喝了一杯浓茶,凝聚所有的精神,开始阅读这份考卷的策论。
  因为帖经和明算再出色也没用,只要答对六十道以上就算是过关了。
  重要的还是策论和诗赋。
  第一遍,他飞快地读了一遍。
  然后,整个人毛骨悚然!
  这……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天才啊?
  这篇《论分封建制》竟然写得如此之好。
  不,不,不。
  不能用好来形容。
  也不能用拍案叫绝来形容。
  振聋发聩?
  不行,这些评价刚才已经给过祝红屏了。
  我要把这些评价全部收回来,然后一股脑放在这篇策论上。
  百年不遇的策论。
  简直是巅峰之作。
  祝红屏的那篇策论已经非常出色了,但是在眼前这篇面前,完全相形见绌,高下立判。
  本来应该将这篇策论细细阅读好几遍,十遍,八遍。
  但这位考官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此考生的诗和赋了。
  能够写出这么杰出的策论,但愿诗赋水准不要差。
  甚至不需要多好,只要有这篇策论水平的八成,他就能夺走祝红屏的第一名。
  然而!
  这位考官刚刚看到《秋雁诗》的第一句。
  整个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甚至心脏都抖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么优美的句子,简直就不像是凡人能够写出来的。
  接下来,他看完了接下来的诗句。
  整个人都被震撼得完全麻木了。
  接着,再看完了《鹏鸟赋》。
  那个大气磅礴,那个深刻入骨,那个华美。
  真正百年不遇的不朽杰作啊。
  这,这根本就不是凡人能够写得出来的诗赋。
  这,这是嫡仙啊。
  疯了,疯了!
  这是哪里钻出来的天才啊?
  不,这是哪里钻出来的变态啊!
  祝红屏的第一名没了!
  眼前这份考卷才是第一名,绝对的第一名。
  毫无争议的第一。
  谁要是敢把他放在第二名,要么是瞎了眼睛,要么是黑了心肠!
  拼命呼吸了好几口。
  因为这第一副考官感觉自己仿佛喝醉酒了一般,有些发晕。
  “咳咳!”
  “诸位,祝红屏拿不到第一了。”
  “我手中的这份考卷才是第一名,不管放在哪里,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
  “谁要是敢把他定为第二,我就直接闯进王宫去。”


第295章:国君震撼狂喜!沈浪乃寡人知己
  这位来自翰林学士院第一副主考声音太激动了,几乎把周围人都吓住了。
  此时,外面的打更声响起。
  “咚……咚,咚!”
  一慢两快。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三更天,大家伙应该睡觉了。
  几个考官皱眉,这第一名不是已经定了吗?就是祝红屏了啊。
  我们就不信了,在场考生的策论和诗赋会超过祝红屏的。
  就算是不相上下,大家也一定会取祝红屏为第一,因为他养望已经好几年了。
  主考大人皱眉道:“已经三更天了,要不然明早再看?”
  第一副主考道:“不行,不行,现在就要看,不然你们会后悔的。”
  众人更加腹诽,但还是凑上前去。
  而且这一次,第一副主考并没有把考卷主动送到主考大人面前。
  几个考官正想要睡觉呢,顿时带着挑刺的目光阅读。
  然后,猛地一激灵。
  所有人睡意全去了。
  不是吧?
  这怎么可能?
  九十道帖经题全对,这是要疯啊?
  祝红屏刚刚创造的记录,不到几个时辰就被打破了。
  接下来看到三十道明算题全对。
  众人顿时彻底惊了。
  有科考以来,出现过帖经和明算题全对吗?
  仿佛真的没有吧?
  这位考生是要空前绝后吗?
  “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帖经和明算题全对,太疯狂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今天真是奇了啊,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主考官听之,不由得也放下了架子走过来。
  “不过就算帖经和明算全对,也没有多大用处,科考最重的策论和诗赋。”
  第一副主考道:“你们继续往下看他的策论和诗赋。”
  几个考官接着往下看。
  看完了兰疯子的《论分封建制》后,顿时完全屏住了呼吸。
  互相交换了震惊的眼神。
  而读到秋雁诗的时候,已经是浑身毛骨悚然。
  再读完《鹏鸟赋》的时候,完全是头皮发麻,心脏颤抖。
  睡意真的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场内静寂无声。
  太……太可怕了吧。
  这一科竟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变态?
  千古妙文啊。
  难怪这个副主考说祝红屏的第一名丢了。
  主考大人拿过祝红屏的考卷,两相一对比。
  顿时更加高下立判。
  祝红屏顶多是几年不遇的好文章。
  而这一份未知考生的考卷,策论是百年不遇的,诗赋就更加没法讲了,注定流芳百世的。
  甚至完全称得上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考大人不由得为祝红屏默哀。
  宰相大人压了祝红屏两届科考不让他参加,终于熬到了十七岁,终于火候到了,结果第一名丢了。
  真是悲剧。
  忽然,有一个考官默默道:“这位考生是谁啊?要不要拆开糊名?”
  几个考官心中一动。
  他们无比迫切想要知道这个考生的名字。
  看看究竟是那个怪才,竟然厉害到这等程度?
  但规矩就是规矩。
  一定要到最后时间才可以拆开糊名,那个时候名次已经定了。
  甚至朝堂上已经商议,之后的省试和会试不但要糊名,而且还要对所有的考卷重新誊写。
  “会不会是泄题了?”有一个考官幽幽道。
  顿时,几个考官阴冷的目光朝着他望去。
  你想死吗?
  科考何等重要?
  要是泄题,在场几位考官全部都完了,会连坐的。
  再说怎么可能会泄题?
  策论和诗赋题是国君亲自拟定的,开考之前是彻底蜡封,就连几个考官都不知道。
  帖经和明算题是六个考官一起出的,但出题之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