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颜 >

第26章

红颜-第26章

小说: 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眼泪,也不再被眼泪打动。 
  半年后,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点都不难过。弟弟李治当上了皇帝,高阳更自由了。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 
  “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已死,她已经不再骄傲了。 
  萧观音:被色情小说害死的皇后 
  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辽代女作家。她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疏,作《回心院》词十首,抒发幽怨怅惘心情。太康初年,被耶律乙辛等人诬陷与伶官赵惟一私通,含冤而死。 
  为了谋生,很多人写过黄色小说,比如香江第一健笔黄霑,比如《2046》里的周慕云。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皇后写色情小说,你信不信?可皇帝就信了,而且要了她的命。这个比窦娥还冤的皇后是辽萧道宗的正宫娘娘,因为其姿容端丽绝代,被视为观世音降世,人称萧观音。此姝性情温顺,饱读诗书,琴瑟琵琶都堪称国手,很快就被封为皇后。 
  这个皇后了不起到什么程度?在整个辽代文学史上,萧观音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一年,道宗到秋山狩猎,萧后应声吟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都破胆,哪教猛虎不投降!”道宗大喜,第二天果然一箭射死一只老虎。 
  萧观音生性贤淑,时时劝诫老公不要忙于射猎,不要疏于政务。但小里小气的道宗以后便很少在此过夜了。萧后又寂寞又悲哀,开始作曲以自娱,也想挽回道宗对自己的宠爱。她作了一道《回心院》,词中尽是“扫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待君王”、“换香枕,待君寝”、“铺翠被,待君睡”、“热熏炉,待君娱”……的香艳。词藻美丽,情真意切,惹人怜爱,只此一阕,便足以让萧观音成为大辽国第一诗人。 
  既知皇后有此写艳情小说的潜质,当传奇成为流言,别人的诬陷就有希望了。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高阳公主:少女抒情时代的终结(2)   
  《回心院》的难度很大,只有伶宫赵惟一能够演奏,便常常进宫弹与皇后听。宫婢单登也善弹古筝琵琶,但和皇后比试了四天二十八套曲子,全部败北了;而且皇后又因她是叛贼的婢女要皇帝疏远她,遂怀恨在心。正好南院枢密史耶律乙辛也忌恨皇后,两人勾结起来,找人作了一首黄色小调。这首诗史称《十香词》,类似于《十八摸》,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一部身体写作的色情小说,算是同类作品里的佼佼者,情节有没有不重要,关键是细节生动。单登进宫请萧皇后帮她抄一篇,哄她说是大宋皇后的诗,还甜言蜜语地说:“她的诗,加上您的字,就堪称双绝了。”到底是女人,萧观音经不起哄,捏着鼻子帮她抄了一遍,为了劝诫,还作了一首道学气十足的怀古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 
  耶律乙辛拿着这首诗给皇帝,说是皇后与赵惟一私通。皇帝大怒,拉皇后对质,还把皇后打昏了。其时,皇帝还有点半信半疑:“咦,最后这首诗明明是在骂飞燕淫乱误国呀,那皇后怎么还会私通呢?”昧着良心的宰相张孝杰说:“这首诗正是证据,含了‘赵惟一’三个字,说明皇后这篇身体写作的小说,男主角就是赵惟一呀。”道宗气得半死,立马赐死了皇后,赵惟一灭族。连当上了太子的萧观音的儿子都被耶律乙辛害死了。后来这些干了龌龊事的人都被杀了,死了的也被开棺戮尸。可是,观音姐姐已经不能复生了。 
  谁能想到,有时,不过一首色情诗,一篇黄色小说,一篇私人日记,就能搅得满城腥风血雨,死伤无数,竖子成名,服务器瘫痪,全城谈性色变?   
  冯小青:自恋者上天堂   
  冯小青:明清小说中提到小青故事的不胜枚举。1927年,潘光旦出版《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一书,由闻一多绘插图。作者不但以大量材料证明冯小青实有其人,而且用当时最先锋的霭理士性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冯小青的心理变态进行了研究。冯小青是江南一冯姓大富豪的小妾,她美丽绝伦、白皙、清瘦,每天顾影自怜,日渐消瘦,最后枯萎而死。冯小青是中国古代那些富于才华而又命运乖蹇的女性的代表。 
  小资代表安妮宝贝说过,不自恋的人不可爱。不过,千万不要堕落得像那个叫Narcissus的古希腊美少年,因为太过爱自己,结果就掉在水里淹死了,在那不断延长的海岸线上,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 
  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朵水仙花。她叫冯小青,在自恋中自毁自戕。冯小青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父亲还受封为广陵太守,童年过得锦衣玉食,呼婢唤奴。冯小青十岁那年,太守府中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要度她出家,“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但是,晚啦,冯小青聪明伶俐,已饱读诗书,初露峥嵘。 
  不久,燕王朱棣夺位,冯家被诛连全族,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另据考证,冯小青在出嫁前是“扬州瘦马”。这是一群被人供养着的小姑娘,从小经过形体训练、声乐训练、美容护肤课程,拿到合格证书以后,就专门给有钱人家作妾的。虽然目的不纯,好歹还是个艺校,毕业了,就让牙婆来挑中带走。就这样,小青十六岁时被武林(杭州)名士冯千秋从扬州买回来了。 
  冯千秋基本上就跟祝鸿才、李梅亭是同类,穷得只剩下钱了,不够品级。这种人偏偏又娶了一个骠悍的大老婆,不仅不允许靠近小青,还克扣小青的生活费,最后,干脆把小青赶到孤岛上,事实上是被软禁了。此时,她年方十六岁。 
  小青运气不好,生活在一个特别闷骚的朝代。都是些性压抑的猥琐男人和面目可憎的女人,明着正义严词、三贞九烈,暗着A片和黄色手抄本长年卖断市。心胸狭窄的时代出不了什么好诗好词,《三言两拍》又属于内参,小青只好看言情剧,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结果,酒越喝越暖,书越读越寒。夜读《牡丹亭》,世间只见伤心人,小青幽幽地写下:“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其实,这时候,她应该看的不是禾林小说或者琼瑶小说,何必哭得涕泪涟涟。多看看周星驰或多啦A梦吧。对一个有着悲剧命运的人,最好的祝福不是好胃口,而是坏记性。 
  问题就出在,这样一个多情女子,从来没有机会爱上别人,满腔的爱情就像是尚未打通奇经八脉的生手一样,需要散功。她除了爱自己,还能怎么样呢?她一遍遍地临波照影,一遍遍地揽镜自照,一遍遍地请人给自己画像,日夜相对。十八岁的时候,消瘦的冯小青就恹恹地死去了。有人说是女儿瘵,有人说是心病,还有人说是因为她每天只饮一杯梨汁,患了神经性厌食症。在小青的那个世界里,太龌龊了,也没有谁值得爱的,只好上天堂。 
  幸好,我们也自恋呀,但没有谁像冯小青那样被逼得瑟瑟缩缩地躲在角落里。她的自恋是自怜, 我们的自恋是自私。今天爱自己,爱得理直气壮,爱得自私自利,爱得全世界都往后退,聪明、快乐、有主意、有脾气,忍耐力差,甚至有攻击性。冯小青的自恋是一出悲歌,而我们的自恋,则是一出肥皂剧,让我们过得快活。   
  朱买臣妻:好女十八嫁new   
  朱买臣:《汉书·朱买臣传》中云:“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故事见明人《烂柯山》传奇及《渔樵记》传奇。 
  假如生在汉代,建议各位不妨从事婚纱影楼,或者婚事操办一条龙的服务。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职业,包管各位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财源滚滚来。皆因当时的人,喜欢离婚,喜欢再婚,不满意了,Encore重来。 
  那时的男人,出妻很容易,再娶也很容易。而那时的女人,见势不妙,也照样可以休夫,拔腿就跑。如此一来,汉代的婚恋关系,难免就像走马灯了。所以,后人说“脏汉”。其时,男女大妨并不严,君臣同游皇后妃子可奉陪,女子可单独见男宾,男女可以结伴同游,陌生男女相逢时亦可相互酬答。——否则,也不至于美男子潘安一上街,妇女们就手拉手地将他围住,爱恋他的女子还向他抛水果,满载而归。而左思长得丑,结果一出门妇女都向他乱吐唾沫,狼狈而归。经过这种优胜劣汰,满街晃着的都是些花样美男,女子的离婚率哪能不高呢。 
  这种改嫁风气从皇室开始,馆陶公主就和侍者董偃公开同居多年,汉武帝还接见“主人翁”董偃;鄂邑长公主寡居后与丁外人私通,大臣们还上书要求封丁外人爵号;平阳公主再嫁公开挑老公,湖阳公主中年独身看中了宋弘要求皇弟给自己做媒……卓文君改嫁成了千古佳话,名门望族还常常鼓励甚至胁迫女儿改嫁,一旦女儿不嫁,大家还啧啧称奇。 
  而且,汉代的男人才不管是不是寡妇呢,照样娶。汉景帝的皇后就是离婚再嫁的,汉武帝即位以后,还把异父姐妹接来宫中。汉初名臣陈平的妻子,在嫁陈平之前就已经嫁过四次,她的祖父还觉得奇货可居呢。蔡文姬前后结了三次婚,除了离愁别绪,其实人家三次婚姻感情都蛮好。再看看,曹操的两个老婆都是别人的寡妇还带着拖油瓶儿子,曹丕娶的是袁绍的儿媳,刘备纳同宗刘琮的遗孀,孙权娶陆尚之嫠妇。最逗的是曹操的“卖履分香”,临死之前,叫他的大小老婆们,你们改嫁吧,这是头等要事,切记切记。 
  在这种环境下,朱买臣的老婆看不上朱买臣,想改嫁,就不难理解了。朱买臣家里很穷,到了四十多岁了还以卖柴为生,而且整天神叨叨的:都这把年纪了,长得像大猩猩,还像潘安一样满街游逛,回来时身上淋满了女人们扔的臭鸡蛋。大家都看他的笑话,朱买臣老婆面子上挂不住,劝他,朱买臣说,我命中注定五十岁发达,还有几年了,你再忍忍吧。从此更加“高歌笑楚丘”。他妻子气死了:活该你一辈子做饿死鬼,永远不能发迹。坚决离婚改嫁。离婚后,看见落拓的朱买臣,还送了他一顿饭。最后买臣终于发迹,把他的前妻与她的后夫载在车中,招摇过市。这是《汉书》里的版本。人民都有爽和被爽的权力,大家又不是指责朱妻改嫁,指责的不过是她嫌贫爱富,或曰,眼光不够。其实,朱妻很可怜。她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想老公好好地挣钱养家,过安稳的生活罢了。反倒是朱买臣太无耻了。罔顾二十年的结发、二十年的甘苦与共,居然用这种方式来侮辱前妻。 
  后来,朱妻受不了这种侮辱,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