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43章

论战庚子-第43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富一看余显这态度,很是感动的说:“禀报余大人,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要多买点账蓬。”

    余显一愣,钱富接着说:“金瓯舰干舷太低,航海性能极为低劣,回样的蚊子船途中「扬威」曾发生因缺煤而飘流地中海两昼夜的惊险事件(原因竟是英国米契尔公司少装了30吨的煤)。因为蚊子船上空间狭小,除了舰长室外,根本没有考虑水兵的居住空间,整个航程中,官兵必须在甲板上搭设帐篷露宿。”

    余显听着钱富一个劲的贬低他的船,先是失望,但是总感觉不对劲,不动声色的回头看了俞大练一眼,俞大练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余显琢磨着钱富贬低他的船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钱富自身原因,比如只想得过且过,或者是烟台有什么他放不下的东西;二嘛就是钱富早就被别的玩家收买了。

    正在这时,余显的卫兵报告:“有人求见余大人。”

    余显点了点头,自言自语的说:“看来是第二种。”
………………………………

第六十章卖船?

    让余显很意外的是,这个来找竟然有点眼熟。余显晃了晃头,把杂念头按下,微笑的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余闲云。你是?”

    来人是个玩家,穿着一身北洋水师制服,先是朝着钱富点了点头,微笑的回答:“你好,我是李黑,现在在北洋水师中当个小鱼雷头目,领着正五品的正军校的军衔。”

    余显心里却是一惊,自己走了运在加上在泰安机缘巧合下才当上了正四品的临时道台已经是侥幸。海军与陆军不一样,几乎在其成立那天起,海军的技术成分就高于陆军。说得通俗一点,当海军要比当陆军要求高。在陆军,你可以目不识丁,并且不影响你当这个长,做那个官。但在海军不行。北洋海军的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战官指的各舰的舰长管带和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指的是各舰的轮机长。

    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无论是战官和艺官,都必须从正规的军校毕业,也就是水师学堂毕业,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才能担任。不经军事院校培训,就不能任军官,这在中**事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项规定明确堵塞了直接从行伍的士兵中提拔军官的道路,大大提高了军官的质量。

    这种情况只能在海军出现!

    既然是技术活,掌握的人就不一定多,所以李鸿章为了搜罗到各种技术人才到北洋海军中当兵,决定在北洋海军中采用“高薪制”。北洋海军章程解释:“海军为护国威远之大计,不宜过从省吝也。中国海军创设,饷力未充,未能援引英国等海军行情待遇。但兵船将士终年涉历风涛,异常劳苦,与绿营水陆情形迥不相同。不能不格外体恤,通盘筹计。”

    史料记载,致远舰上工资最低的是杂役、伙夫,月俸6两,估算成人民币大概在6001000元之间。一等水手月薪10两,折合人民币每月有10001500元落袋为安。基层官兵的收入看似一般,但按当时低廉的物价与生活水平类比,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月收入丝毫不比如今朝九晚五的白领差。这说明北洋水师是晚清诸军兵种中最受宠爱的天之骄子,舰上官兵的优厚待遇是无可比拟的,只能让别军将士暗中艳羡。由此可见清政府当时已经意识到欲有强大的国防必先有强大的海防,将海军的重要性置于诸军之前列。

    论工资待遇余显妥妥的不如李黑,而且李黑一个鱼雷头目却是挂着正五品的正军校的军衔,这么明显的低官挂高衔明显是马上就要升迁的节奏啊?

    李黑看到余显心中的疑惑开口道:“我做了宗族任务,已经和北洋水师的海军正参领李和认亲了。”余显这才回过神来。

    中国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哪怕是21世纪依然存在,游戏剧情从1900年开始,那时候国人的宗族观念更强。玩家如果侥幸触发宗族任务并完成,在游戏里就能得到宗族的大力支持。

    据说某些玩家已经拿着自己家的族谱编了个以房亲戚的身份在游戏中找到本家对族谱,成功让了亲戚,获得各种资源和帮助。李黑看着余显一脸羡慕的表情无奈的说:“现在有个玩家现实中是李鸿章的后人,直接就拿着族谱编了个身份认了亲,现在都已经是三品大员了。”顿了顿,李黑接着说:“这次来我就明人不说暗话,什么价钱把金瓯号卖给我?”

    余显装出一副无奈的表情说:“兄弟,不是我不愿意卖给你,是卖给你之后我怎么办?”同时他发现李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金瓯号那长长的撞角上,尽管余显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余显感觉李黑所图不小,接着说:“不知道李军校能出个什么价格?”

    李黑也没有反应过来:“哪里有买家出价的?”

    余显无奈的说:“关键是我不懂行情啊,我只是知道造价626万两银,要不你给我8764块大洋,算了,我就不跟你争那些蝇头小利,就八万块大洋你现在就可以开走。”余显嘴角一撇:造价626万两银那是1876年的价格。看看他到底有对金瓯号决心大不大。

    李黑却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就是因为李黑毫不犹豫的同意,余显却更是怀疑,本来准备漫天要价对方却答应了。

    余显表示自己要考虑考虑下线了。在下线余显查了会资料,第二日把李黑找了过来:“你这是要玩票大的啊!”

    李黑面不改色:“我不知道余大人什么意思。什么海蓝的?”

    余显笑着说:“金瓯号我不卖,租给你,租金就是海青号。”

    李黑这时已经坐不住了:“余闲云,我准备了2、3个月了,凭什么你一来就要四分之一?”

    余显皮笑肉不笑的说:“四分之一?“名誉”号和“牙鳕”号n驱逐舰怎么说?”

    李黑也是皮笑肉不笑的回答:“我好歹冒了不小的风险,你这未免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吧?”

    余显冷静的看着他,李黑接着说:“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给你,这只是个游戏。”

    余显笑着拿出一张任命状,李黑看了眼脸色真的黑了:兹任命李黑兼为海防道衙门标兵守备。“你这是什么意思?”

    余显也不在意:“守巡二道除互相兼职外,有的还会另外兼水利、兵备、海防等一项或多项专业职事,道员虽然不能领有标兵,但是带有兵备衔诸道对辖区内驻军仍具有一定的节制权,道员实际成为所属地方文武的长官。海防兵备道的标兵设置延至清末废海防道为督办时改设成海塘巡警局才取消。”余显顿了顿:“我向袁世凯申请兼任海防道台,领一分工资干两份工作,袁世凯自然求之不得,然后我请求把你调到我这里来,临时兼职一下,如果你不给我海青号就别想回北洋水师了。”

    李黑呆呆的看着余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这四艘当时新锐的军舰对游弋在大沽附近海面的联军舰队构成了重大威胁,所以在开战前联军就派英国“名誉”号和“牙鳕”号n驱逐舰负责对其进行监视。当联军于1900年6月17日悍然进攻大沽炮台时,这四艘军舰正停泊在大沽船坞外的停泊场,单独整齐地排成一列,从上游到下游方向,顺序依次为“海华”、“海犀”、“海龙”。四舰正在接受例行的修理保养。清廷急令它们迅速离开大沽船坞以避免卷入即将到来的战祸。然而,命令传达到四舰时已经太迟了。战斗已经打响,等待它们的只有坐以待毙。四舰果然难逃厄运,它们被英国海军的“名誉”号和“牙鳕”号驱逐舰所俘虏。“

    余显不以为然的说:“这个我知道。”

    “当时英军共有42人,捕获四艘中国驱逐舰后,两艘英舰每舰派出8人,分别配置在四舰上,另派13人驾驶一艘拖轮,负责拖带四舰。”李黑顿了顿说:“只有42个人,还是在大沽船坞外的停泊场里,我完全可以带人上去干掉他们,我凭什么一定要用你的金瓯号?”

    余显被他问的一呛,尴尬的看着李黑,突然想到了什么:“那么你准备怎么对付俄国的“基立亚克”号和联军舰队呢?”

    李黑被问的一呛:“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

    余显笑哈哈的说:“金瓯号船头的铁杆,恐怕就是你们的秘密武器,你们想把金瓯号改造成杆雷艇,将小型水雷绑缚在铁杆的杆首。不过就算是杆雷艇,平时铁杆缩在艇中,接近目标弹出来攻击敌船。况且危险系数也很大,因为杆雷艇的攻击半径只有区区不到10米,要想靠近敌战舰10米之内自然是要闯过枪林弹雨才行而且即便是成功接近了敌舰,在没有射流破甲技术的年代,杆头的雷把自己小艇炸伤的机会跟炸穿敌舰也差不多。因此,兵工工程师们设计的杆雷艇有一个坚实的铁甲保护壳,水兵是躲在壳内施放杆雷的。貌似金瓯号可没有铁甲保护壳,难道你们想海上扛**包的,这东西跟神风队差不多,要迎着敌人的火力冲上去,把雷挂到敌人船上,然后趁炸之前倒车逃跑。恐怕最终十有**是雷炸了,自己跟敌人都沉了。”

    李黑看自己的计划已经明了,就直接说:“别废话了,就这么办了。”

    不过余显却是犹豫了:“你们有足够的人手吗?”

    李黑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北洋舰队虽然战败了,但是这5年北洋水师学堂可没有关门。”
………………………………

第六十一章上岸

    余显为了控制李黑向袁世凯请求兼任为海防道台也是有目的的,海防道满清只在zj省有过,但是既然都当上满清sd第一任屯田道台了,多加上一个满清sd第一任海防道道台又有何妨?

    送走李黑,俞大练却是一脸焦急:“大人糊涂啊!sd省的海防一向是北洋水师管着,甲午之前北洋水师的驻地可就在刘公岛,您这当sh防道道台可不就是在抢北洋水师的权利吗?北洋水师虽然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了,可现在不还是在重建!”

    余显看着俞大练一脸焦急心头一暖,余显耐心的解释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我大清的经制兵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后来投奔在jx的曾国藩,做幕僚四年,遭到hn籍将领的排挤,决心建军立业。而后淮军的主要将领多来自于李鸿章早年办的团练队伍。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淮军营制,出自湘军。说起来淮军算是接了湘军的班。”

    俞大练点头称是,余显却从他眼睛里看出不屑,毕竟这都是尽人皆知的事:“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都骁勇善战而闻名,打败了洪秀全的农民起义军,歼灭了北方的捻军,支撑岌岌可危的大清达数十年之久。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在国内战场,都风光一时。堪称“劲旅”。”余显顿了顿:“但是一旦和外国侵略者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者作战,两者的战斗力差距就相差的十分明显了,在清朝末年,中国取得了两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一次是左宗棠率领以刘锦堂部二万老湘军为主力收复xj为祖国收复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次是湘军王德榜率领的老湘军二十一营在镇南关配合冯子材取得了大捷,打败法国侵略者。而这两次外战,皆不见淮军的影子,如果有的话,那就是1875年淮军刘铭传部带着几万人在sx大吃大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