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庚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动起来劝架的npc伤兵都转头跟着邵一更,只留下余显一个人凄凄惨惨看着邵一更和满楼招两伙人争论不休。
两伙人所争之事无非是黑龙寨的归属问题,谁争下黑龙寨这块方寸之地的好位置,满楼招说自己在黑龙寨建了各种营房设备,理应占据黑龙寨最好的那块坡地,邵一更自然不服气,说那些建筑只是违章建筑,必须立刻拆除作不了准。
余显在旁边看着不耐烦了:“你们二位慢慢聊,忘了告诉你们黑龙寨审批下来的官地有对面猪耳顶的200亩地,你们慢慢争,我先走了。”心中不忘腹诽一句:“玩个游戏争个毛线,直接动手干啊!”
当余显听到身后聚义厅的后众人争吵声低了好几十个分贝就知道邵一更和满楼招不约而同的选择熬走他再分地。憋着笑的余显快步往西走去,只留下身后又不断升温的争吵声。
黑龙峪村隶属于港沟镇,猪耳顶在黑龙峪村的西面,猪耳顶位于潘家庄西南1175公里,东北邻黑龙峪,南依猪耳顶山,十余户,四五十人。属黑龙峪村。清代,王氏由黑龙峪迁居于此。因建村在猪耳顶山顶上,沿称猪耳顶。
尖尖的山顶,两侧山坡画出两条弧线,如同直立的一只猪耳,山上的松柏树远看如同猪耳的绒毛,非常形像,这就是余显的目的地――猪耳顶。猪耳顶不高,海拔也就400米左右,山坡很平坦,长满了密密的茅草。
从猪耳顶村很轻松地就可攀上猪耳顶山,从远处看猪耳顶山极像一只肥大的猪耳,名副其实,在山顶部位有一些松树,山坡上被厚厚的茅草覆盖。猪耳顶南面有一座无名山与其相连,比猪耳山还要高,犹如猪头,大家称其为“猪头山”。
“猪头山”朝西连绵六、七公里都是隆起的山脊,犹如走在猪脊背上。两面是深深的山谷,济南绕城高速就从山脊北面的山谷里穿过。朝南看是郑家窝坡、郭家窝坡、王家窝坡、涝坡村等。远处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群山,连绵不断,青铜山、斗母泉和齐鲁第一大佛就隐映在其中。
趵突泉泉域东界自七星台沿玉符河与小清河流域分界线,经瓦岗寨、溜马岭、金刚纂、青铜山、黑龙寨、猪耳顶、黑峪顶,经搬倒井村至羊头峪。泉域面积1220平方公里,地下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8亿立米,因此此地水资源充足。
本来这个地方余显未考虑过的,且不说猪耳顶余显这名字总有些怪怪的,占了黑龙寨就可以说黑龙寨某某某,这两个名字问逼格相差太大了;而且余显压根没想到济南官府连猪耳顶都送上来了,可能是被袁世凯最近厉兵秣马的军事行动给吓了吧。因为地契掌握在余显手中,所以邵一更和满楼红两帮人尽管仗势欺压余显,余显自己也识趣让出黑龙寨那块地,对邵一更和满楼招说自己只是占了多余的猪赖向东面山坡的200亩地,除非他们向衙门查档案否则无法知道余显捡的漏,但是为了安全保秘起见,余显还是把目标瞄准了npc村民。
黑龙峪位于济南东南部一个小山村。明代,倪、罗二氏最早在此定居。据《王氏家谱》记载:王氏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王家楼也迁居于此。因建村在黑龙峪的山峪内,村以峪得名,沿称黑龙峪,200余户,700余口人,设黑龙峪村,隶属于历城港沟镇。东为燕棚窝,南依黑龙寨,北为郭家庄。猪耳顶上十八户王氏就是从黑龙峪村搬上去的。正因为猪耳顶王氏与黑龙峪氏同气连枝,余显害怕这些npc村民互相窜门泄漏消息。准备把猪耳顶上十八户王氏赶走。万幸王氏迁到猪耳顶也就一百多年,要知道古代荒地除非认为荒废,其他基本都是很难被使用的土地。开荒成本很大的,整理好荒地后,土地需要侍弄养护一段时间(具体应该以年来计算)才能转为熟地,有相对稳定的产出。一般人家很难负担。有实力的人家与其开荒不如放放贷,买穷人的土地了。不过即使这样历史上其实我国的荒地还是在被不停地开出来耕种。
余显又是大出血的花了五百块大洋连恐带吓好不容易吧猪耳顶上十八户王氏赶走后望着猪耳顶上光秃秃的山顶,听一个王氏老人说雨季,只要雨大一点就会引发山洪,冲了山脚的护田坝,淤了口粮田,一毁到底。人们只能和穷山恶水死缠烂打,年年月月出大力,可还是穷。
余显倒是知道水土流失倒致,可是怎么既解决洪涝又能赚钱是个大问题。
按照现代开荒的方法首先是种果树保住水土顺便卖果子树木,顶多再种点大葱,可这游戏中谁等你慢慢种树发家致富?想不出解决方法的解决方法的余显索性不想,走回黑龙峪村时却意外看到了北洋启明的一个叫王七蛋的玩家,王九蛋也看到余显,王七蛋指着空地的几百袋水泥说道:“兄弟听说你们工程营发财了,连大年都不过就跑来发财,不,合作来了,兄弟要不建厂房什么建筑图纸都有,实在不行这水泥价格好说!”余显很纳闷的说:“王七蛋你不是随部队布署到蓬莱县去了吗?”王七蛋不在乎的说:“兄弟我现实中是包工头,闻着项目的味就来了。”
“那你干嘛不进工程营?”
“人总是要面对新的东西嘛,总不能一直循规蹈矩。”
余显寒碹一番后很自然的拒绝了王七蛋的施工队――工程营“副营长”建家找外人建设,且不提被其它玩家知道后会是如何嘲笑,光是被npc知道就够吃一壶,被同僚或下属知道后的揶揄自然少不了,关键是要是被袁世凯知道对整个工程营印象都不好,那就倒大霉了。当然余显还是买下了一百袋“洋灰”,在旧日的中国,工业落后,许多东西都是舶来品,这些物品也就习惯上前面加一个“洋”字。“洋灰”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这种东西,而其色如“灰”,于是就有了“洋灰”这样形象地叫法了。
余显走回黑龙寨聚义厅时,两帮人已经非常融洽的规划起来了。而邵一更则在和满楼招正在激烈的交谈,余显好奇的过去旁听了下:
满楼招:“你懂萝莉的好吗,我特地搬家到皇姑屯幼儿园对面,每次看着那些萝莉我都醉了,特别是小菲和嘉那时双胞胎,那一颦一笑,那童颜****……再比如故意让她们犯错,然后看着她一双水盈盈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你,细腻的皮肤在阳光的挥洒下,显得格外的白皙,娇软的声音带着些许的骄傲,软软娇娇的理直气壮认错。憋得你不忍心责怪她。暗暗磨牙的你,点着她的小脑袋,掐掐她那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蛋。表示好吧,已经惩罚过了这个萝莉这是多么美妙啊。。”
邵一更看着地图不屑的说:“萝莉还是飞机场赞,萝莉虽好,但不能为了这个年龄段而放弃所有森林,你就像我的性格成熟的日本女上司,还有我的小姨子,小姨子又长又直的腿还有那细腰,当然萝莉也好,可是不能“吃”有什么用!还是14、5岁的小姑娘好啊!”
余显:“……”
………………………………
第三十二章分地盘
余显还没来得及感叹老司机的友谊,两位老司机就已经停车了。
交谈就省了,一上来就说好了地盘的划分:共分为三块。满楼招是最好的赢家占据了向东北方向沿伸的宽800米长一公里的黑龙峪山,但黑龙寨仍为公有之地,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阻碍任何人通行(听到满楼招如此表态,大伙都笑了,真出事条约顶屁用!),邵一更则占据黑龙峪山东侧的宽900米长2公里的人王坝,至于余显,邵一更和满楼招保证不会侵占西侧的猪耳顶,可这保证顶用就不会有那么多泄密了。
余显摊开地图发现自己的地盘最偏僻:想进猪耳顶最近的一条平路是从坞东村到龙庄峪再到黑龙峪,当然也有其它路线可惜都是山路且路途遥远。当然余显也可以一路向北占领城墙岭、白云山、扁石山,簸萝顶,那样的话倒是离济南不远,可余显费这大劲占了这么大地方除了多交税有什么用?这又不是策略游戏,占块地马上就能收税。
正思着就发现邵一更正儿八经的成立了一家“东山有限责任集团”邀请余显入伙,余显看着请帖想了想掏出五百块钱入伙。
结果刚余显刚作出个掏钱的动作就被邵一更按下:“小余既然你想入伙我邵胖给你个好机会。”余显惊了一下心想:“该不会让我拿出地契或者以地入伙吧。”
只见邵一更喝了口水——刚刚老司机开车太多,接着道:“你应该听说以技术入股或以物入股吧?”说着喝了口水,可还是透着眼镜盯着余显,余显用着上学就学会的“认真听讲”表情盯着邵一更看,心中却已经琢磨着怎么拒绝。满楼招从邵一更开始拉余显入伙就看着地图,一幅不关我事的态度,可余显看着他耳朵都竖起来了。
邵一更不缓不急的接着说道:“兄弟我这一个忙你可千万要帮我啊!”余显望着邵一更身后的一帮人琢磨着挂前能干掉几个。挂了后复活身上枪支基本上保不住,万幸复活点设在营房,估计复活后身上只有身服和钱了吧。
邵一更放下杯子直愣愣的看着余显心里毛毛的:“余显你安排我们去掏厕所吧!”余显正琢磨着复活后怎么办,陡然听到这句话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你刚刚说什么?”
邵一更瞪着他说了一句:“我要厕所里的屎!”“咣当”满楼招回头走急了撞到桌角,捂着裤裆直喊痛也没人拉一把,余显楞了好久,大伙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邵一更这个胖子——口味好重!!
邵一更老脸红忙掩饰道:“明末清初佚名者所作小说《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说清初的湖州乌程县义乡村,位在“山凹底下”。“那些种山田的,全靠人粪去栽培。又因离城穹远,没有水路通得粪船,只好在远近乡村田埂路上,拾些残粪。这粪倒比金子还值钱”。村中有一穆太公,颇有经济头脑,“想出一个较策来,道:‘我在城中走,见道旁都有粪坑。我们村中就没得,可知道把这些宝贝汁都狼藉了!我却如今想出个制度来,倒强似做别样生意’。随即去叫瓦匠,把门前三间屋掘成三个大坑,每一个坑都砌起小墙隔断,墙上又粉起来”;“又分外盖起一间屋,掘一个坑,专放妇人进去随喜”。盖好后,穆太公“忙到城中亲戚人家,讨了无数诗画斗方,贴在这粪屋壁上”。又请镇上塾师,为粪屋命名“齿爵堂”。装修毕,“恐众人不晓得”,央塾师书写海报百十张,大书“穆家喷香粪坑,奉迎远近君子下愿,本宅愿贴草纸”,四处粘贴。
消息传出,“那乡间人最爱小便宜,……见有现成草纸,怎不动火?又且壁上花花绿绿,最惹人看。登一次新坑,就如看一次景致。莫讲别的,只那三间粪屋,粉得雪洞一般,比乡间人卧室还不同些”。于是“老老幼幼,尽来鉴赏新坑”。穆太公“每日五更起床,给放草纸,连吃饭也没工夫。到夜里便将粪屋锁上,恐怕人家偷粪换钱”。因有粪,“一时种田的庄户,都来他家趸买,每担是价银一钱。更有挑柴、运米、担油来兑换的。太公以买粪坑之后,倒成个富足人家”,号“新坑穆家”。后来村中有人与穆家作对,另建一坑“抢生意”,于是酿成人命案。”
邵一更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