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唐长公主 >

第124章

大唐长公主-第124章

小说: 大唐长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而想一想; 也不能说是钦陵疯了。
    吐蕃与大唐是同时崛起的; 虽然前几年吃了败仗; 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 大概是缓过劲儿来了。
    如今大唐国都遭遇天灾; 突厥便联合了周边的部落前来侵犯安西,其心可诛。
    顷刻之间,苏子乔已经恢复了冷静,他将手中的书信交给李景初,徐声说道:“突厥侵犯安西之事,吐蕃脱不了干系。如今钦陵又在这时候送信前来,说他打算出使长安,想要效仿他的父亲禄东赞,促成吐蕃太子和太平公主的亲事。钦陵心中想的,并不只是公主和亲那么简单。”
    太平公主今年十二岁。
    钦陵出使长安,如果顺利,来回也要小半年。若是圣人和皇后殿下愿意让小公主和亲,要为公主准备嫁妆、准备给她带到吐蕃的人,再选一个良辰吉日,也能折腾个一年半载。
    公主出嫁,和亲队伍走到吐蕃,也要一年半载。
    两三年时间过去,刚好便是大唐女子该要出嫁的年纪。
    李景初看向苏子乔,问道:“不管钦陵心中想的到底是什么,他要出使长安,你与我都无法阻止他。子乔,你说,圣人和皇后殿下会同意让太平公主和亲吗?”
    太平公主很得宠,那是被帝王夫妻和天下百姓都放在心尖上的小公主。
    当年禄东赞出使长安,想促成大唐与吐蕃联姻,先帝本是不同意的。堂堂帝国,何须要一个柔弱女子和亲,来求得安宁?
    可架不住那时吐蕃已有明主率领,又兵力强盛。
    先帝不愿和亲,吐蕃军队便侵犯边境,无奈之下,先帝从宗室之中选了后来的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和亲之事,如今被传为美谈。可松赞干布去世后,国相禄东赞独揽大权,便开始了频繁侵略周边国家之事,当初吐谷浑被吞并,便是禄东赞所为。如今禄东赞去世
    如今长安地震,毁坏房屋上万家。失去了家园的百姓正待安置,毁坏的家园急待重建,民间都在说是圣人德行有亏,上天才会降祸给他的子民。
    突厥在此时联合周边部落,侵犯安西,吐蕃钦陵趁机提出和亲之事……怎么看都是钦陵蓄谋已久,正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此事。
    苏子乔沉默不语。
    李景初打量着他的神色,“子乔,此事你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苏子乔冷笑,“三年前薛仁贵将军大败吐蕃,打得他缴械投降,主动求和。三年后,他若是敢带兵来犯,照样能打得他满地找牙!”
    李景初却不这么看,“公主虽是被圣人和皇后殿下捧在手掌心的,可朝廷上难免会有人认为公主应该和亲。”
    身为天家之人,又是圣人和皇后殿下的嫡亲幼女,虽然身份尊贵,可若是她愿意嫁给吐蕃王子,能像文成公主和亲那般,为大唐和吐蕃带来数十年的和平共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苏子乔侧头,幽深的黑眸看不出喜怒,只听见青年将军沉声说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太平公主是圣人放在心尖上的人,他若是不愿公主出嫁吐蕃,谁敢提让公主和亲之事?”
    李景初:“话虽如——”
    一身浅绿色常服的青年,话还没说完,就被苏子乔那冷冷的目光弄得有些发憷,到了嘴边的话不由得憋了回去。
    苏子乔见李景初没说话,这才缓缓地移开了目光。
    小公主年龄尚幼,对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怎么放在心上的苏子乔,自然也是没想过李沄早晚有一天要下降的事情。
    如今被钦陵那么一提,他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长安的小公主。
    上一次相见,还是三年前。
    也不知道如今的小公主该是什么模样了。
    苏子乔想了想,大概是先前每一次的重逢和离别,都相隔了好几年。
    小孩子都一年一个样,他想到小公主,竟然也无法想象少女如今该是什么模样。
    但那双与圣人李治十分相似的眼睛,却像是刻在了他的脑海一般。
    明亮而多情的,笑起来就跟挂在天上的月牙似的。调皮的时候,会不经意流露出狡黠的神色。
    想到小公主,青年原本冷硬绷紧的五官线条,不经意间变得柔和起来。
    钦陵想要促成太平公主和吐蕃王子的婚事?
    呵,痴人说梦呢。
    钦陵尚未出使长安,但他想要促成太平公主和吐蕃王子婚事的事情,已经经由苏子乔的奏折送回了长安。
    苏子乔给圣人的奏折言简意赅,大概就说了突厥侵犯安西的事情。
    然而苏子乔除了给圣人送奏折之外,他还特别例外地给圣人写了一封信。
    奏折是谈正事的,书信是唠嗑的,可以不那么正式。
    青年并不是喜欢唠嗑之人,因此圣人李治对苏子乔的书信还是很好奇的。
    李治拆了苏子乔送回来的信件,青年将军在信件的开头就开门见山,说吐蕃国相钦陵不安好心。
    如今长安地震,吐蕃想趁火打劫,先是暗中指示附属国突厥联合了几个部落侵犯安西,随后又给他送信,说是想要促成小公主和吐蕃王子的亲事,可见其包藏祸心。
    ——吐蕃想侵犯安西,是真的;想大唐将公主嫁给吐蕃王子,也是真的。
    钦陵打的一手好算盘,此时此刻,朝廷忙于赈灾,突厥兵力不弱,侵犯安西已经挑起两国战事。吐蕃提出和亲,此时若是圣人不愿意和亲,吐蕃便有理由联合突厥一同侵犯安西四镇,从而实现其吞并安西四镇,进而控制西域诸国的野心。
    当然,如今吐蕃还没有说要联合突厥,钦陵也还没正式出使长安。
    苏子乔认为突厥此举进犯安西,不足为惧,安西驻军修养生息几年种番薯,兵器都快生锈了,可趁此机会动动筋骨,省得吐蕃突厥这些胡人,还真以为安西驻军只会种番薯不会打仗了。
    其次,青年说钦陵未必会真的想要和亲,毕竟吐蕃一直对西域诸国的控制权虎视眈眈,是想要更多的物质。钦陵也知道小公主是圣人的宝贝疙瘩,圣人大概是不愿意和亲的。但他之所以提出和亲,是想借由圣人拒绝和亲为由,要大唐给他们更多的物资补偿。
    最后,青年还跟圣人说,如今所有出使到长安的外国使者,沿途花费都由大唐承担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妥?吐蕃国相钦陵要出使到长安,是他自己要去,带那么多人一路衣食住行都是银子,圣人不如把这笔银子剩下来犒劳边境将士。
    苏子乔送回长安的信件,叨来叨去只有一个意思——
    圣人面对钦陵的时候,只要当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即可。
第121章 有匪君子51
    121
    李治一开始听说钦陵想要太平公主和亲的事情,心中是十分震怒的。
    然而; 他的十分震怒在看完苏子乔的信件后; 变成了哭笑不得。
    圣人拿着苏子乔的信件; 跟皇后殿下说:“子乔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从来不曾见过他有这么明显的情绪,可见钦陵想要太平去吐蕃和亲之事,令他十分生气。”
    略顿; 李治很是欣慰地说道:“太平从小对子乔就特别喜欢,如今长大了却很少听她念叨。但不管如何; 太平年幼时总算是没白惦记子乔。”
    武则天听了; 笑了起来; 说道:“我记得苏子乔跟随英国公去讨伐高丽的时候,打仗之余也不忘给太平挖了一盒人参回来。太平倒是好; 她拿着苏子乔送去东宫给太子; 得了太子给她的上好狐皮; 跟我说想让尚药局将那狐皮做成狐裘; 送去给苏子乔御寒。”
    皇后殿下之所以对此事记得如此清楚; 是因为小公主送礼回礼; 都没花自己一分一毫; 还得了旁人的感激。
    ——她的女儿; 是个机灵的小财迷。
    回想起从前的事情,武则天的眉目染上淡淡的温柔; 可随即; 又想到了眼前的糟心事。
    钦陵既然说了要出使长安; 大概是会真的来。他给苏子乔送去的信件中,也明确说了此行长安,希望能促成太平公主和吐蕃王子的婚事。
    苏子乔认为如今突厥和吐蕃不足为惧,而被她和李治千娇万宠着长大的小公主,也不是吐蕃王子所能肖想的。
    但——
    事情总得要有个体面的说法。
    武则天侧首,看向李治,神色有些凝重地说道:“若是钦陵此行到长安,当真为吐蕃王子求娶太平,该要如何拒绝?”
    总不能说小公主是大唐千万百姓都放在心尖上的人,是在锦绣从中长大的,不可能嫁到吐蕃去吃沙子受苦吧?
    李治闻言,眉头微蹙。
    这个事情,是得好好考虑。
    ***
    钦陵还没出使长安,他想要促成太平公主和吐蕃王子的意图,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能不知道吗?
    圣人和皇后殿下在大朝会上结束后,就留下了太子殿下李弘、雍王李贤,以及宰相团在紫宸殿商量此事。
    李弘和李贤一听钦陵竟然想太平公主和亲,眉头就皱紧了。
    李弘蹙眉,沉声说道:“大唐泱泱大国,赫赫国威,何须要公主和亲来换取边境安宁?”
    李贤闻言,点头附和,他性情不似李弘沉稳温和,言辞更为犀利,“自从吐蕃前任国主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大权一直落在钦陵父子手中。那吐蕃国主及王子,如今不过是钦陵手中的傀儡,钦陵希望我们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去和亲,王子至少也得是龙凤之姿,不世之材吧?”
    李治默默地看了李贤一眼,谁说不是这个道理呢?
    可如今不是因为这些话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出来,所以才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拒绝吐蕃的求亲嘛!
    一直没说话的武则天看向李贤,淡声说道:“留你在这儿,是让你商讨该要如何不伤彼此颜面地拒绝吐蕃求亲的。”
    李贤:“……”
    李贤低头,退到了一旁,不再多话。
    被圣人留下的杨思俭见状,上前两步,“圣人,皇后殿下,如今公主也年满十二岁。本来再过两年,也该要考虑下降之事。如今考虑虽然早了些,但若是想要拒绝吐蕃的求亲又不伤彼此颜面,没有什么理由比公主已有婚配更加合适。”
    杨思俭的言下之意,便是先为李沄选好驸马。
    李治:“……”
    武则天:“……”
    女儿才十二岁,如今就要为她选驸马了?
    圣人和皇后殿下两人的眉头不约而同地皱了起来。
    李弘脸上的神色也十分不赞同,“太平今年才十二岁。杨侍郎,如今便要为太平定下婚约,是否太早?”
    杨思俭捋着胡须叹息,“是早了些,可想要拒绝吐蕃的求亲,太子殿下能否想到比公主有婚约在身不能另嫁他人更好的理由?”
    李弘沉默,没有。
    太平公主有婚约在身,这是最好的理由。
    杨思俭又说:“臣深知圣人和皇后殿下都十分宠爱太平公主,心中不舍得她早早出宫。定下婚约并不是让公主马上下降,公主下降之礼,可以等到合适的时候再举行。”
    其余的宰相听杨思俭这么说,也都上前了两步,说臣附议。
    李治和武则天对视了一眼。
    定下婚约?
    说的倒是轻巧,可到底定谁家啊?
    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则天,他们虽然都想过日后小女儿要下降的人家,心中也有一些想法,可那毕竟只是想法。
    李沄今年十二岁,到她下降至少还得等三年。
    这三年间,还会有许多皇室贵族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他们的女儿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