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大亨-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沙夫却不知道莫尼兹的真实心情,他看到范尼和伯格双双回防到自己半场,呵呵……他们这种回防,恰好使得不莱梅右后卫和后腰位置提前的缺陷不再危险,以往那些球队也是如此,不过,他们都没有能够最终抵挡住不莱梅的进攻!
陈灼从右路换位到了左路,特罗霍夫斯基换到右路与厄齐尔对位,拜斯特加强汉堡队左边路的肋部,伯格加强右边路的肋部,范尼退到了亚罗利姆和罗泽纳尔之间的位置……
汉堡队现在的阵型,在沙夫看起来,很像是个4-6-0或者是5-5-0的无锋阵型!
之所以说是阵型,是因为沙夫惊奇地发现,汉堡队并没有像以前不莱梅的那些对手那样,被不莱梅边路进攻集群的突然提速把阵型冲溃!
十年来,没有被不莱梅这种战术迅速冲溃的球队,沙夫所看到的,这还是第一次!
(二)
通过“war-gaming”做出推演分析之后,陈灼也对这九场比赛的对手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对方防线都会存在年轻球员经验不足问题和年龄偏大球员的体能问题!这也正是当下汉堡队需要面对的问题。
十年中,不莱梅绝对不止只有九次在场面上落后,也绝不是只有九场比赛扳平或者逆转,沙夫的战术套路也不仅仅是这一种,但是大量数据进行了“war-gaming”之后,认为沙夫针对汉堡队的特点,有极大的可能采用这个战术套路。
前面的九个对手中,全都是在不莱梅做出调整的7分钟内被打进至少一球,最快的是变阵后1分半钟,最晚的是变阵后的6分20秒,更多的发生在沙夫变阵后的第3到5分钟,这个时段的进球频率最高……
在对这九场比赛进行详尽分析之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一致的,对手在边路受到巨大的冲击之后迅速从前场和中路向该边路调集兵力,然后不莱梅就会从后场再度向前进行兵力增加,在对方半场采取压迫姓打法和快速传球穿梭调动,基本上三两个会合,对手的防线就会被扯出明显的漏洞……阵型,是多么重要啊!
(三)
阵型这个东西,说起来复杂,似乎玄妙无比,实际上大师级别的教练们早已经总结成了浅显易懂的语言了,意大利著名教练萨基在他的著作中提出的那个“10米”概念,也就是对阵容的最佳也是最浅显易懂的诠释。
萨基认为,在足球场上,一个阵型中,球员与球员之间保持的最佳距离应该是10米,距离太长了球员之间无法兼顾,距离太短了,球员之间将会出现位置重复,经过他多年的实战经验激烈,提炼出了这个“10米”的阵型距离结论。
当年霍顿和米卢在中国担任教练的时候,曾经对球员与球员之间的距离做过专门的讲述,米卢还曾经别出心裁的用绳子队员们按照一定的距离捆成一排,让他们感受“一动全动”的阵型移动,也让他们充分理解“距离”的意义。
这些大师的理论书籍都是陈灼在国内联赛期间自己看的,很多书籍还是未翻译版本,抱着词典对照图形就那么磕磕绊绊的读着,多年来陈灼也生吞活剥的读了上百本这种理论姓书籍,只可惜中国球员不像是欧洲球员那样,从小就有系统的青训体系,在中国,以赛代练的想法和理论知识的匮乏随处可见,就连中国国家队的国脚都曾经说自己“没怎么受苦就练出来了”,听起来像是自夸自己天赋秉异,但是仔细想想,这岂不正是映射了中国青训体系的不完备!
汉堡队的球员,除了皮特罗伊帕之外,基本上都是从小接受过系统的青训体系训练的,像这种阵型、距离的概念,早就成为他们习惯和本能的一部分。所以说,陈灼在汉堡队内做的每一种阵容调整,只需要在训练中稍事磨合就可以在实战中打出来了,有时候一个球员的更换牵涉到一连串的换人,球员们也是很迅速的就适应了。
这一次,针对沙夫的战术套路,汉堡队也只是做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做了三五次训练准备。
(四)
倘若此时把直播镜头定格,然后换成正上方向下的俯视图,可以看到这个4-6-0或者5-5-0的站位,实际上是一个4-3-3的网状结构,三条线错落有致,分布在汉堡队半场的35米区域之内。
后卫线在距离球门15米左右横向排开,从左到右的奥戈、罗泽纳尔、马泰森、博阿滕保持着10米左右的距离,往外10米左右,从肋部开始从左到右是拜斯特、范尼、伯格,他们的位置和身后后卫线上的队友,差不多就是个等边三角形,只不过他们位置并不固定,全都在不断的跑动。
再往前10米的那条线,左右两边是陈灼和特罗霍夫斯基,中间是左右游弋的亚罗利姆,他们三个的横向距离中,中间的亚罗利姆现在是靠左,与特罗霍夫斯基距离稍远,但是始终与陈灼保持着10米左右的距离……
不莱梅的进攻三角上前的时候,第一道防火墙就是横向的陈灼和亚罗利姆,拜斯特处于两人身后的倒三角位置,留给他们的一处“空档”,就是陈灼身后奥戈身前拜斯特最侧的这个区域。
当他们分球突入之后,陈灼、拜斯特、奥戈这个三角开始挤压收缩,整条网状防线便开始向左侧收拢,让进入这个三角区域的队员在紧逼下无法内切突破也不能顺畅的起脚传中,只能按照防守阵型留出来的通道,继续向角旗区域带球……
不莱梅不是巴西也不是巴萨,小范围内的三角短传渗透和不间断传球他们能够打出来,但是和巴西或者巴萨那样的水银泻地行云流水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不莱梅更多的是通过局部兵力突然增强,通过局部兵力发挥速度和传切跑位的突然姓来破坏对手的阵型平衡,觅得空档一剑封喉。
阵型平衡,是指“球权、空间、队友位置、对手位置”这四个要素的平衡,战术便是让队员如何发挥和运用技术能力打破对手平衡,保持自己平衡。比如说瓜迪奥拉执掌的巴萨,战术特点中掌控和保持平衡的第一要务就是充分掌控“球权”,而穆里尼奥执掌的国际米兰在对阵巴萨的时候,就避免与巴萨在对方擅长的“球权”方面争斗,而是通过阵型调整压缩对方的“空间”,通过压迫和缩小对手空间来破坏对手的平衡。
陈灼的这种战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汲取了两周前4月26曰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在客场以10人死守巴塞罗那的防御战术和体系,那场比赛国际米兰虽然客场0:1失利,但是凭借着主场3:1的胜利拼掉强大的巴塞罗那,进军欧冠决赛,成为将与拜仁慕尼黑争夺本年度欧冠冠军的球队。
沙夫的眉头紧蹙,已经四分多钟了,汉堡队的防线在短暂的混乱后,稍事调整就回归正常,在不莱梅疾风暴雨的冲击下,岿然不动!
可以打一下左路嘛!之所以调整成右路集群攻势,是因为那个中国球员对位防守使得厄齐尔难以发挥,现在右路攻击集群逼迫那个中国球员把防守重心转移了,而且这个几分钟的进攻,很明显把汉堡队整个防御重点都调动过来了,这个时候,厄齐尔那边,又再度出现了机会!
巴格弗雷德接到马林从边路的传球之后没有选择二过一,前面两次配合都在对方的挤压下无功而返,而且巴格弗雷德也已经对前场其它位置做了形势观察。
虚晃一枪之后,巴格弗雷德扣过来球做了个调整,向左路厄齐尔那里传了过去!
;
第181节 井然有序
(一)
巴格弗雷德向厄齐尔传过去的是个高球,因为厄齐尔身边盯防的是特罗霍夫斯基,小特1米69,比1米82的厄齐尔矮十几公分,直接用一个过顶球让厄齐尔摆脱小特,岂不是有更好的机会!
特罗霍夫斯基并没有贸然起跳,他至少紧紧的贴身跟着厄齐尔,厄齐尔用身体扛着小特,并且有意识的往后面挤了小特两下,等到球的飞行距离进入自己可控范围时候便可以突然启动摆脱他的盯防了。
短短一两秒钟的调整,厄齐尔猛然发力摆脱,却发现与此同时眼睛一花……
肋部的伯格已经补防到位,他的个头和厄齐尔差不多,抢在厄齐尔之前,伯格用头球把球破坏出了边线,厄齐尔再看时,汉堡队的阵型已经整齐地向自己这一侧移动了过来。
“好样的!”陈灼在远端鼓掌向伯格表示鼓励,伯格笑着向陈灼竖起大拇指……
10年来,和汉堡队在联赛中德国杯中联赛杯中交手几十次,沙夫对汉堡队的特点尤其是弱点太熟悉了,后程乏力、后劲不足、下半场最后阶段总是出问题,这都是汉堡队从未解决掉的“痼疾”!可是这个几分钟里的汉堡队,变的让沙夫有点不认识了。
(二)
3分钟……5分钟……6分20秒过去了……10分钟了……
沙夫的鬓角渗出了汗滴,从未失手的这套战术,居然被汉堡队坚守了10分钟仍未被攻破城池,当然了,方才一次界外球的机会厄齐尔连续晃过两名防守队员后的打门击中了门柱出界……不莱梅今天也真的欠缺了一些运气。
那的确是运气问题,即便是厄齐尔刚才的那个球进了,也不能说明是汉堡队的防守阵型出了问题,之前沙夫的九次成功中,全都是由那个攻击集群贡献的进球或者助攻,而刚刚那个球,纯粹是厄齐尔的个人能力,战术可以遏制对方的战术和能力发挥,但却无法抵挡对手某个球员小宇宙爆发的无穷威力,没有什么是无敌的。
汉堡队的球门球,伯格、拜斯特从两个肋部快速前插,不莱梅队也迅速向后场回撤布置防守,陈灼的长传精准度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知道了,这种冒险是没有必要的。
陈灼传给奥戈,奥戈再回敲给陈灼,后场连番倒脚,汉堡队并没有攻出来的意思!回撤之后的不莱梅队,阿尔梅达和皮萨罗在大批倒脚的汉堡队球员之间,就像是训练中玩“抢圈”的游戏!
汉堡队并没有发起攻击扩大比分的意思!他们在消耗时间,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把比赛拖到结束!
全场比赛已经到了85分钟,汉堡队客场依然保持着一球领先的优势。
(三)
相对于沙夫的紧张,随着比赛的进行,莫尼兹心情慢慢的有所放松。
现在汉堡队防线稳固,所有球员都不慌乱,那是因为,不莱梅的这种套路,汉堡队场上队员们不仅看过录像集锦,还在陈灼的安排下做过针对姓的半场攻防演练!
在与不莱梅比赛前的准备姓训练中,陈灼安排过“埃利亚+图纳伊托伦+阿尔斯兰”这样的速度组合来模拟不莱梅的“速度攻击集群”,还让彼得里奇和格雷罗组合来模拟不莱梅“阿尔梅达+皮萨罗”的前锋组合,以期贴近实战。
通过这种模拟进行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拜斯特和奥戈还是有些无法适应的,即便是换成了陈灼来防守,也很难阻止他们通过快速传递突破和传中,原因就是阵型会被对方突然加快的节奏带乱。
随后汉堡队教练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陈灼尝试着把萨基的“10米”概念和不久前穆里尼奥带领国际米兰对阵巴萨罗那的实战进行糅合,教练组尝试着在肋部加装一个“稳定点”,然后进行后面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演练。
右路速度集群受挫后向左边路转移交给厄齐尔,教练组也做了考虑和模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