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田喜地 >

第269章

欢田喜地-第269章

小说: 欢田喜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祝老大走后,三舅娘就死命地朝李老三身上拧了两把,低声恨恨地说:“我就说让你别拎东西,这下好了,亏了吧?赶紧吃,吃饱点儿回家,今晚家里不开伙。”

李老三吭叽道:“就这么一个侄儿,成亲给点儿东西也是应当的,咋还这么说呢……”

“得了吧,白养了好几年,让他去入赘多好的事儿,我可是找了娘家又找亲戚的帮着撮合,人家也瞧他念过书模样也好,家里负担又轻才算是相中了,结果他倒好,一推三六九的,给我在娘家和亲戚面前好大个没脸。科举嘛不能参加,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还想硬挺着个腰,喝西北风啊?”

“姑奶奶,你小点儿声,他在店里也里外帮衬,算不得白吃白喝的,如今都成了亲,你就莫要生事了。”李老三悄声地讨饶道。

“哼”三舅娘不去理他,自个儿拿起筷子开始大吃起来。

喜宴一直说说笑笑地吃到了近傍晚,宾客菜开始渐渐散了,方氏和祝大姐忙着收拾碗碟,小秀跟荷花一起帮着归拢礼金和礼物,一一记在账本上交给祝老大。

祝老大私下得了祝大姐的交代,接着礼金便直接给了祝永鑫道:“且不说这房租是你先给垫的,便是这些张罗也都是你们费心花钱,虽说这些礼金还不够,不过你先拿着,日后定然是要全数还上给你的。”

祝永鑫接过钱袋道:“大哥也太客气了,都是自家兄弟说这些做什么,若是周转不开就先搁着,不用着急。”

“我听大姐儿说,你想让博凯去你们铺子做事?”祝老大吭哧着问。

祝永鑫拿不准他的意思是乐意还是不乐意,便说:“那日是看着博凯出去扛东西弄得一身的伤,娘也看着心疼得不行,我们便说若是博凯娘舅家呆得着不好,他自个儿又愿意的话,就等我们城里铺子开了来做事,同外头一般的领工钱,先过度一下也是好的,毕竟成了亲总得自立才是,不能总靠着家里。即便大哥不介意,长此以往让你儿媳看着也是不像话的,别耽误了孩子。”

“你说的有理,我只是怕博凯心气盛了些,给你们添麻烦。”祝老大低头蹭着脚尖地说。

“大哥不用担心,我倒是看着博凯经了这回的事儿,已经沉稳了不少,其实我原本是想着,博荣娘领着小秀和枝儿在城里做事总是忙不过来的,老四媳妇要在家照顾老四和孩子,两头跑也不是个事儿,与其要从外头雇人,倒不如让自家人去。不过现在博凯刚成亲,博荣娘说不好直接跟新媳妇说这让人出去干活的话,不然让亲家以为咱家如何苛待人家女儿,就只说让博凯来,过些日子再商议别的。”祝永鑫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事,就把自己跟方氏的思量大致地说了。

“还是你们的心思细,倒显得我这个当爹的不像话了,平时都不知道为孩子打算,也难怪大姐儿总是说我。”祝老大垂头道。

“我有什么心思,不过是孩子他娘总在耳边念叨,到底是女人家,想这些事比咱们想得细些。不是我说,如今博凯已经成家,博源年纪还小,大哥也该惦记着自己,寻个女人搁在屋里头了,不然三个大男人,总归是不像家的。”祝永鑫劝道。

“你们怎么都提这个,如今我那点家底,还得留着给博源念书和以后打算,怎么经得起我再折腾一回。”祝老大摇摇头表示自己没这个打算。

“大哥这话说得可是不对。”方氏从屋里收拾完了擦着手出来道,“家里有个女人,你也能不用操心家里的事儿好生干活,到时候外头赚得多,家里有人给你算着攒着,洗衣缝补煮饭也都有人打点,怎么着不比现在要好?”

杨氏听了这话过来说:“老2媳妇说的是正经话,大姐儿也跟我念叨过,不过之前家里事多也顾不上,这次回去正好趁着农忙之前,找个媒人去周围村里踅摸踅摸,这种事儿得靠缘分,也不能随便找个就娶进来。”

祝老大到底还只是四十出头的壮年,屋里没个女人如何能不想,只是每每想起,就又惦念着孩子压了下去,现在见家里人都这么说,自己心里也动摇了几分。

博源从祝大姐身后挤进来,扬声说:“爹,再给我们找个后娘吧,你做饭太难吃了。”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手打txt 第二百八十一章 嫁女儿的要求

第二百八十一章 嫁女儿的要求

祝老大当晚就记着要回村里去,齐家村老院子也摆了喜宴,是祝老四和林氏在家照看的,他见城里两间屋子挤了这么多人住,也不肯再呆就非要回去。

方氏见状劝道:“大哥你且多住两日,不然博凯领着媳妇到哪里去回门啊?爷和爹娘都在城里,还得让孩子特意跑回去给你一个人磕头?”

祝大姐原本没拦着,但是听了方氏的话觉得有道理,便也劝道:“博荣娘说得有理,别让新媳妇觉得你这公爹估计拿架子折腾人,就且住到回门那日就是了,城里人多杂乱,我还惦记着孩子,我就先回了,不跟你们在这儿挤着了。”

方氏也有些担心家里,但是现在也不得空回去,都已经过了正月十六,城里的铺子也差不多该开门了,她便跟祝永鑫道:“你明个儿送大姐回去,然后多拉些劈柴、米面什么的回来,铺子也得开张了,毕竟不止是咱们自家的买卖,总是不开耽误了赚钱,对孙公子那边也说不过去的。”

博荣倒是不急地说:“娘,这几日都累坏了,你们再歇几天,等大哥领着媳妇回门之后再说也不迟。”

“那可不行,孙公子对咱们不苛责那是人家的气度,咱们不能自己惯着自己。”方氏摇头说,“你上回不是说要请孙公子吃饭?这是应当应分的,你受里有没有银钱?若是不够我给你。”

“这事还不急,建羽的手不知道怎么弄伤了,如今吃饭都要家里的丫头喂,怕是要养一阵子了。”博荣略微皱眉说,“问他是怎么弄得也不肯说,三个手指头肿得跟萝卜似的。”

“怎么这般不小心,这手指头可是娇贵的,若是弄得不好,以后读书写字都不方便的。”方氏关切地说,“这点儿钱你拿着,去买些东西送去,虽说没什么贵重的,不过也算是咱家的一些心意。”

荷花站在一旁听得有些心虚,想来这受伤,肯定是那天自己关门掩的,也忍不住有些担心,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变了味道,“他家有钱有势的,肯定能请到好大夫,定然是不会有事的,大哥去看看的确是应当,不过要送礼不如买些他得用的,吃穿人家不缺,药也不是能乱送的。”

“嗯,我记着了。”博荣把方氏给的钱揣好,跟小秀一起回郑家去住。

第二天没什么大事,方氏早起便往铺子去收拾,看着那条街上的铺子几乎都已经开始做生意了,一路走过去便遇到许多熟面孔,都是平素总到铺子里去吃饭的人,互相打招呼拜年好不热闹,便总有人问:“祝二嫂子,你家铺子啥时候开门啊,我们可是都想你家的盖饭和拌面了。”

“快了快了,昨个儿我家男人的亲侄儿成亲,家里过年的时候都忙着这喜事去了,这不我刚得了空就赶紧的来铺子了,先收拾收拾,后个儿应该就开门了。”方氏也都一一笑着回应,心里满是透着喜欢,看来自家铺子还是揽了不少回头客的。

半个来月没开门,店里还是攒下了些灰尘的,不过倒也不难收拾,方氏手脚麻利地打扫干净,又去外头街上买回门做菜要用的材料。

一直走到街头认识的肉铺,见旁边不远处像是又开了一家,还不等看清楚,就听肉铺的老板娘招呼道:“祝二嫂子,来买肉啊?这几块都是今个儿新杀的猪,可新鲜呢你要做啥菜?用什么地方,我给你切上好的。”

老板娘早就看见方氏往那边看,自然要赶紧招呼,毕竟平常人家不可能天天吃肉,这边的铺子又没有有钱人光顾,方氏的铺子用肉都是在这里买,也算是店里的一个大主顾,若是没招呼好去了旁人家,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方氏转身回来笑着说:“马婶子,给我挑点儿排骨回去煲山药,还要一条五花肉炖酸菜,再切条瘦的炒菜用。”

“呦,这家里的日子可是越过越好了,年都过去了还吃这么好?”马婶子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切肉称肉,一边笑着寒暄道。

“哪儿啊,平素自家一个月都吃不上两回,明个儿我男人的亲侄儿领着媳妇回门,自然要置办点儿好的。”方氏一边摸铜板一边说。

“这可是喜事儿,祝二嫂子咋也没说一声,咱们也去凑个分子,添添喜气儿。”马婶子麻利地把肉用纸包好,拿草绳系上递给方氏,收钱时候又给抹了两个铜板的零头。

“马婶子这咋好意思,你们也都是小本生意的。”方氏推脱道。

“不过是个零头,不碍的。”马婶子赶紧丢给方氏。

方氏便问:“我瞧着那边又开了家肉铺?”

“可不是说,也不知是哪儿来的那么一户人家。”马婶子很不高兴地说,“那家的小娘子可是个会招蜂引蝶的,一看就不像什么正经人家,可真是……害得我家生意都差了好多。”

“你家是正经做买卖的,秤头给的足,肉也都新鲜,从不欺老骗幼的,他家若当真是你说的这样,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日的。”方氏安慰了几句。

马婶子见方氏没有要往那家肉铺去的念头,心里也放心了许多,跟方氏又聊了几句道:“我不耽误你的时候了,等你家铺子开了,我得空再去找你说话。”

方氏双手拎满了东西回家,进门就被杨氏接了大半过去,顿时有点儿受宠若惊地道,“娘,不沉,我自个儿能拿动。”

“这几**可是没少受累,不过老爷子这边还着急着呢,等明个儿给博凯办完回门,你看是不是找个媒婆到隔壁去给良子探探口风?”杨氏没接她的话,却是说起了良子的事儿。

方氏一拍脑门道:“娘要是不提我都快给忙忘了。年前就找好了媒婆,说等过了年去问,如今倒是给忘了个干净,我下午就去一趟,良子那孩子比博凯年纪还大,即便是个男孩子,也是耽搁不起了。”

中午家里便热了些喜宴上的剩菜,果然老爷子一直没动筷子,等方氏上桌便问:“老2媳妇,良子的事儿,你可得往心里去啊”

“爷,你放心吧,媒婆我都找好了,这几日忙着博凯的事儿竟是给耽搁了,吃了饭我就去找那媒婆,先去小双家探探口风再说。”方氏赶紧应着。

“嗯,这我就放心了。”老爷子这才笑着点点头。

晌午饭后方氏叮嘱荷花收拾碗筷,自己赶紧揣了点儿钱,往那媒婆家去把事儿交代了个清楚。

那媒婆笑着说:“见你年后这么久都没来,还以为你家不提了呢”

“年后夫家的侄儿成亲,可是忙碌得不行,里外的事儿都要操持,还要管着银钱,今个儿若不是我婆婆提醒,我都给忘了个干净,上了岁数,脑瓜子都不好使换了。”

“二嫂子这是贵人多忘事。”媒婆笑着寒暄着,起身儿扯了头巾包好头发,“我这就跟嫂子一道过去,两个人一起有人说话解闷儿。”

到了家门口,方氏伸手拉住那媒婆,顺势把赏钱塞到她手里嘱咐道:“这件事您万万给上心,那良子虽说不是什么亲眷,可是跟我家一向亲厚,尤其是我家老爷子,那可是比对重孙都上心的。”

“二嫂子放心,咱做的就是保媒拉纤儿的事,自然是知道规矩的。”媒婆掂量着赏钱,笑眯眯地揣到怀里,抬手压压头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