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诗排行榜 >

第20章

唐诗排行榜-第20章

小说: 唐诗排行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2 在100篇中排名:99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4 在100篇中排名:26

历代评点次数:18 在100篇中排名:39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8 在100篇中排名:9

文学史录入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60600 在100篇中排名:6

综合分值:0。4291 总排名:60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1),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2),青鸟殷勤为探看(3)。





【注释】


(1) 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浓密如云。代指青春年华。

(2)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指思念者所在的地方。

(3) 青鸟:神话中的鸟,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指传递消息的人。





指标解析


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诗歌有近二十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风细雨来”、“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和“万里风波一叶舟”等,都是七律中的名作。这还不包括许多取全诗首字为题的诗歌,如《碧城三首》、《碧瓦》、《为有》、《日射》、《一片》和《玉山》等等,它们亦是变形的无题诗。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数“解人难”的《锦瑟》最为著名,其次就是这首“相见时难别亦难”了。该诗的主旨虽不如《锦瑟》扑朔迷离,但要给出确解亦属不易。表面上看,它似乎描写的是恋人之间沉重的分别和别后彻骨的相思,但也有诗评家以为其乃隐喻“感士不遇”或隐曲地表达求荐之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名句,正如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所言:“一息尚存,志不稍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无论是言情或是喻道,这两句诗都可以用来表现至死不渝的信念。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这首诗在后世,尤其是在清代评价颇高,被陆次云评为“《无题》诸篇之冠”,主言情之说的赵臣瑗赞其为“惊天地泣鬼神”之文,与《玉台新咏》、《香奁集》等判若天壤。梅成栋在《精选七律耐吟集》中称:“镂心刻骨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赞美之词,无以复加。

这首《无题》诗在古代选本中仅入选2种,比入选5次的《锦瑟》更少,但在现当代骤增至24种,比入选17次的《锦瑟》上升得更快,而且文学史上对这首诗几乎是全篇引用,作为《无题》诗的代表作来介绍。《锦瑟》和这首《无题》诗能够进入排行榜,并取得这样的名次,一是与历代评家们的热衷探讨有关,二是与李商隐“无题诗”在现当代的研究热度有关。





第61名 杜牧 江南春绝句


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45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42

历代评点次数:14 在100篇中排名:7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3 在100篇中排名:41

文学史录入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5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46500 在100篇中排名:66

综合分值:0。4254 总排名:61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1),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 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寺院。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约数。





指标解析


这是杜牧又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至今还经常被小学生们背诵。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呈现出来的内涵却相当丰富。这幅“江南烟雨图”,不仅景色秀丽,还富有声响,清脆婉转的莺啼露出一片生机,翠叶映衬着红花,春水倒映着画船,转过青绿的山郭,忽见一面酒旗在村头迎风招展,使人顿时感到一阵惬意和喜悦。如此细密景物排列,不由使人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然而后二句的“四百八十寺”才是作者要重点展现给读者的,他在轻快的景物描写中忽然一笔勾勒出寺庙的飞檐翔宇,轻问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唏嘘繁华的不再?还是讽刺今天的覆辙重蹈?作者并未说明,只留待读者在烟雨中体会、深思。杜牧的怀古诗经常采用景中藏讽的手法,尤其是在乐景中藏哀情,发人深省,《泊秦淮》如此,本诗亦如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在历史上还引发过一场穿越时空的辩论。明代杨慎认为杜牧“千里”用词不准,遂改为“十里”,清人何文焕对此激烈反对,认为杜牧诗题曰《江南春》,“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曰“千里”是“诗家善立题者也”。近代学者刘永济虽然对何文焕所谓的“诗家善立题”稍有异议,但同样认为杨慎解诗“拘泥可笑”。可见,过分执著于字面的现实意义,妨碍了诗歌的形象美感。欧阳修对“夜半钟”和“滁州西涧”的考察和杨慎改“千里”为“十里”的做法,都引起了后世许多诗评家的不满。但是从诗歌接受史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声音也为诗歌带来持久的活力。从各项指标来看,这首诗主要是靠在选本中的高入选率而进入前百名的,排名一直维持在四十名左右,文学史上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出色的写景和巧妙的讽刺使它雅俗共赏,称其为经典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62名 孟浩然 春晓


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也。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72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1 在100篇中排名:51

历代评点次数:13 在100篇中排名:7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6 在100篇中排名:32

文学史录入次数:6 在100篇中排名:42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96500 在100篇中排名:13

综合分值:0。4214 总排名:6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标解析


《春晓》是连尚未识字的孩童都能倒背如流的一首小诗,它文字清透,并不高深,却清淡雅致,惹人喜爱。诗人被清晨的鸟鸣从梦中唤醒,是他贪睡吗?不是。原来是昨晚的风雨声扰了他的睡眠,他在彻夜为院中的花儿担心,所以天明才睡去,可是才一醒来,就关切地念起花来,不知被风雨吹落几何?惜春情绪在轻轻一问中流露,没有“痴心儿女挽留春”的执著,只有一种淡淡的惋惜之情。严羽曾说孟浩然诗“一味妙悟而已”,如此等在夜雨中洞察春花的凋零,非仅有才力者能够感于心并形诸于言。虽然这首小诗在古今选本中的入选率并不是很高,但它的诗意却常在后人的诗词中延伸:如晚唐韩偓的《懒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乃袭《春晓》诗意而来,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此基础上更为细腻、曲折地道出了惜花人的心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都多少受到《春晓》诗意的浸润。20世纪,孟浩然的诗歌以《过故人庄》拥有的单篇论文最多,其次便是《春晓》,这首小儿能诵的作品受到专业研究者的如此关注,这证明它的确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作品。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63名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九日》、《登高》……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自是千秋鼻祖。

(胡应麟《诗薮》)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45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4 在100篇中排名:96

历代评点次数:32 在100篇中排名:2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0 在100篇中排名:77

文学史录入次数:0 在100篇中排名:97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6030 在100篇中排名:97

综合分值:0。4205 总排名:63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1),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2),玉山高并两峰寒(3)。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


(1) 吹帽: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集群僚燕集龙山,风吹孟嘉帽落,孟嘉举止自若。

(2) 蓝水:蓝田有水,出玉石。

(3) 玉山:即蓝田山。





指标解析


杜甫七律佳篇众多,这首《九日蓝田崔氏庄》只能算一首“过气”的名篇。它在古代是杜诗入选率第三的诗作,仅次于《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更是杜诗评点率之冠,在百首名篇中仅次于崔颢的《黄鹤楼》。检阅历代评点,会发现它曾经是杜甫七律中最负盛名的诗章。宋人杨万里是较早将其从杜律中拈出并极力推崇的人,后世诗评家至有称其“古今绝调”、“杜律第一”者。颔联是评述的热点之一,诗人巧用古事,翻出新意,极为宋人称赞,但亦有人指出“脱帽”、“正冠”有合掌之嫌,或褒或贬,众说纷纭。颈联写蓝田壮观之景,回到题面,深受清人称赞,浦起龙评为“截断众流句”。落句归至“九日”,“借山水无恙,衬人事难知”,意味深长,评家所谓“叹老”、“不服老”、“善怨”之意,皆包容于此联中,“醉”字极有神理。唐人九日诗甚多,如高适曰:“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杜牧曰:“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皆是因愁而发,但高适之愁逼仄难遣,杜牧之愁放荡激切,和杜甫旷达的哀愁毕竟不同。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遗憾的是,这首《九日蓝田崔氏庄》在20世纪的唐诗选本中已很少见到,37种选本中仅有4种将其选入,9种文学史对此诗也只字不提,研究论文中无一篇以该诗为对象。古时之显赫和今日之落寞,在这首诗的接受史上体现得竟是如此明显。





第64名 温庭筠 商山早行(1)


此诗三、四二语,庭筠以之名于世,信古今绝唱。

(周敬、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82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18 在100篇中排名:63

历代评点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2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62

文学史录入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5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40300 在100篇中排名:71

综合分值:0。4182 总排名:64

晨起动征铎(2),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