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留在土里。”
“人类还没有学会平街,更别说实行了。然而却显先贪婪和野心所驱,为恐惧所役使。照这种方式下去终有一天会毁了自已。但自然界会生存下来;至少植物会。”
“快乐真正根植于单纯。思想和行为的过度倾向只会减损快乐。过度会掩蔽基本的价值。宗教人士告诉我们快乐来自心中有爱、来自信仰和希望、来自行善和散布友爱。他们的确是对的,若有这些态度,平衡与和谐也不远了。它们应是基本的生存状态;现在,却成了很稀罕的东西。彷佛人类在地球上并非以自然状况存在,得经过改变,才能让爱和善心、单纯驻进心中,才能感觉纯洁,去除长期累积下来的恐惧。”
“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有这种改变、这种不同流俗的价值观?”一旦达到了,又怎么维持它?答案似乎很简单,它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人类是不朽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修道、学习。我们都在学校里,要是你相信不朽,一切就简单了。”
“若人的某部分是永恒的,并有足够的证据和历史支持这点,为什么我们还做这些坏事呢?为什么还要践踏别人以谋私利,实际上是当掉了我们的修业?最终我们都要到同样的地方去。只是速度不同。没有什么人比其他人伟大。”
“想想这些教训。理智上,答案都已经在那里,不过它们需要身体力行来完成,变为潜意识中永久的印象,才是关键所在。光在主日学校背诵它是不够的,只有空谈没有行动比并无价值。读到或谈到爱、慈善、信心是容易的,但是去做它、去感觉它,几乎需要意识的改变。不是酒精、药物或一时情绪的短暂改变,桓久的改变是靠知识和了解、靠行动和实践来维持的,必须把它转化成日常生活般熟悉,把它变成习惯。”
“要了解一个人并不比别人更伟大,去感觉这点,练习去帮助别人。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要是我们不互相提携,这个星球真的会很寂寞。”
另一个梦里,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说我们是平等,实际上却不如此?我们的美德、脾气、财产、权利、能力、天赋、智慧等等,没有一样是相等的?”
答案是个暗喻。“这好比每个人心里拥有一颗大钻石。想像一颗一尺见方的钻石。它有一千个面,但面上蒙了尘土。灵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洁这些面向,使它恢复光采,能反射彩虹的多种颜色。”
“现在,有些人已清洁了很多面,使钻石发出动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几面,所以还不能发光。但是,在灰尘底下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千面钻石。它是完美无暇的。差别只在于经过清洁的面数不同。但每一颗钻石都是一样的,都是完美的。”
“当所有面向都已清洁,能反映完整的光谱时,钻石就恢复到它原来的纯粹能量状态。光仍留下来,就好像制造钻石的步骤反过来,所有压力都消除了。纯粹能量保存在光的彩虹里,而光里面有意识和知识。”
“所有的钻石都是完美的。”
有时候问题很复杂,答案却简单。
“我该怎么做?”我在一个梦中问过。我知道我能治疗痛苦中的人,他们的人数多到我处理不了;我好累。可是当他们这么需要我,我能说不吗?说‘不行,已经够多了’这样对吗?”
“你的角色不是救生员。”是梦中的答案。
最后一个例子是我为其他心理医生记下的。某日清晨六点醒来时,犹记得我在梦中对一群心理医师演讲。
“在心理治疗急速医药化的今天,我们不该忘记一些传统的方法。我们是少数仍有耐性和同情心与病人谈话的医生。我们仍然花时间在晤谈上。我们增进了病人对疾病的观念式了解,让他们因这层发现而好起来,不只是用雷射光来治疗,我们仍然用希望来治疗。”
“在今天,其他医学分支都认为传统方式治得太慢,太化时间。他们宁愿用科技,也不愿用心力建立病人与医生间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理想化、合乎伦理、能使个人满足的方法逐渐失陷,变成经济、效率、割绝治疗法的天下。结果是,我们的同事越感到孤立与沮丧。病人觉得匆忙、空洞,没有受到关怀。
“我们不该被高科技诱惑,反而,该成为同事的榜样,做出来让大家看,耐性、了解和同情能帮助病人,同时也帮助医生。花多一点时间去和病人说话,唤起他们的希望和对痊愈的期待——这些多被遗忘的医师特质,我们一直应该以自身做为范例。
“高科技在研究和增进对疾病了解上很管用。它可以是一项无可限量的临床工具,但永远不能取代真正医生的个人特质和方法。心理治疗可以是医学专业中最有尊严的一科。我们是老师,不该放弃这个角色,尤其不能在目前放弃”
我现在仍会做这种梦,不过只是偶尔。通常,在静坐或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甚至做白日梦时,话语和想法都会在脑中一闪。它们通常和我的意识、平日的想法、观念有所不同。常常来的正是时候,解决了我正苦思的问题,并把它们用在治疗和日常生活中。我把这种现象视为我直觉能力的扩展,并因此得到激励。对我而言,他们是我走对方向的标志,即使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听从我的梦境和直觉。但我这么做时,事情似乎颇顺利。当我不从时,就有些不对劲。
我仍然觉得前辈大师在我身边。我不太确定我的梦和直觉是否受到他们影响,但我想是的。
结语
这本书现在完成了,不过故事仍继续下去,凯瑟琳仍好好的,没有复发什么症状。我对导引其他病人的回忆一直很小心,要看他们征状有什么特性、是否对其他疗法抗拒、是否容易被催眠、对这种方法是否持开放态度,以及端视我的直觉是否认为可行。从凯瑟琳以后,我大约对十多个病人做过详细的前世回溯。这些病人没有一个是精神异常、妄想倾向或多重人格,他们全有大幅的进步。
这十二个病人背景与个性皆有很大差异。一个迈阿密海滩来的犹太家庭主妇,生动地忆起在耶稣死后不久,她在巴勒斯坦被一群罗马士兵强暴。十九世纪时她在新奥尔良经营一家妓院,中世纪时住在一个法国修道院里,并在日本度过惨淡的一生。她是除了凯瑟琳外唯一能从中间状态传讯息的病人。她的讯息也是完全通灵的,并能知道我过去的事,甚至具有准确预测未来的能力。她的讯息来自一个特定的灵魂,我目前正将她说的话做分类整理。我仍然是个科学家,她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经过评估和验证。
其他人则在死后离开身体、浮进光里之外,不能多记得什么,并且无法传递回来任何思想或讯息,但是每个人都有生动前世记忆。一个精明的证券经纪人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过了愉快而平淡的一生。一个艺术家在西班牙宗教审判中受到刑罚。一个餐馆老板,不敢开车过桥或经过隧道,记得在古代近东地区被活埋过。一个年轻医生记得他是个维京人,在海上遇难。一个电视制作人六百年前在佛罗伦萨受过折磨。病人记录还在增加。
这些人也记得不同的世代生活。但某一世揭露以后,症状也就好转。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以前活过,将来也会在转世,他们对死亡的恐惧降低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回溯治疗或去找通灵人,甚至静坐。那些有困扰的人才需要。对于其他人,保持一颗开放心灵才是最重要的。要了解生命不只有眼前所见。生命在我们的五种感官之外还能延续。对新知识及新经验要有接受的态度。“我们的目标就是去学习,经由知识成为象神一般的存在。”
我不再介意这本书可能对我事业的影响。我说分享的讯息比那更重要,而且,如果传播适当的话,会比我在办公室以个人为基础作的对全世界更有益处。
我希望大家能有书中内容得到帮助,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借这些讯息所揭示的生命真义,把自己的生活发挥到极致,寻求和谐与内在平静,并对人类同胞伸出爱的援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