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闪击英雄_2 >

第1章

闪击英雄_2-第1章

小说: 闪击英雄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历史上说:“李广数奇不封”,读完了这一本《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之后,所得到的感想也正是这样。丢开历史上的功过不谈,古德里安这一个人,诚如李德哈特所说的,总真可以称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可是这个世界上,天才的遭遇总是悲剧性的,古德里安又何能例外?

  曲高和寡,他的理想始终没有能够完全实现。但是当他以“装甲兵领袖”的姿态,指挥着那史无前例的巨型车队,横扫欧陆的时候,那真是够得上“风云变色,山川震眩”的形容语。装甲车的履带碾遍了大半个欧洲,“闪电战”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名词。古德里安也实在是很可以自豪了。

  不过,对于古德里安本人而言,却并没有能够满足他的抱负。假使战争真是能够完全照他的理想去打,那么今天也许历史就要重新改写过,地图也要重新改画过。自古到今,都是庸臣误国,古德里安的理想一再地受到意外的阻挠和打击,他一生事业的过程中,得意的时候少,而不得意的时候多。等到他最后出任参谋总长的时候,那已经是独木难支大厦,而终于无力挽回第三帝国的灭亡了。这是天乎抑人乎?是古德里安的不幸呢?还是世界的大幸呢?

  蒋百里先生曾经说过:参谋总长是一定要有三分疯狂的气质,不怕他偏,偏到极点也就是正了。古德里安正是这样一个有偏见,有疯狂气质的名将。他的偏见也就是他的特点,这一本书最令人欣赏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古德里安在战后虽然是一个“败军之将”,但是却深为美英两国军事学界所推崇,他一度曾留驻美国,而成为美国国防当局的高级顾问。他这一本书出版之后,真可以说够得上“洛阳纸贵”的标准。在美国出版的时候是1952年7月15日,当我们一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去电订购,但是不久书店就回答我们说首版书已卖完,俟再版时再寄,结果两个月后书来了,却已经是第三版了。

  为什么这一本书——相当专门化的一本书——会如此的畅销呢?不仅是因为古德里安是一位当代的兵学大师,他对于战略战术——尤其是装甲兵方面——的见解,深为人们所重视;也不仅是因为这一本书可以算是由德国方面所发表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惟一信史,所以为研究战史和兵学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对苏联作战的标准教科书,当年一口气打到莫斯科把克里姆林宫里的人骇得面无人色的,就是这位古德里安上将。所以他对于这一次战役的成功和失败,真是一本账完全在他的肚子里面。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在准备翻译这本书时,所看到的还是他的德文原本,英文本还没有出版,本来就准备照德文翻译,但是因为这一本书在台北只有一本,而且不是我们自己的,书的主人是一位外籍人士,他自己也要用,所以无法动手,直到我们准备去设法订购德文本的时候,英文本却已经出版了。于是为了订购和翻译便利起见,就决定采取英文本来作为翻译的对象,好在英文本对于原文是十分忠实的,而且还有李德哈特的序文和一些注解是原文所没有的。

  一本好书的价值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来加以介绍的,这是一本经典型的名著,它的滋味需要读者去慢慢地咀嚼,它的意义需要读者去慢慢体会。不过,千言万语,却是孙子所说的一句话:“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似乎是可以当作本书的总结论。

  

  闪击英雄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

  《闪击英雄》,即德国古德里安上将回忆录;《隆美尔战时文件》,即隆美尔元帅未完成手稿,由英国兵学大师李德哈特编辑成书;《失去的胜利》,即冯·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这三本名著都是我在过去所译出,并先后由本社(编者注:军事译粹社)出版的。

  凡是略有军事知识的人都一定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真是名将辈出,其人才之盛实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尽管德国终于还是失败了,但从纯军事的观点上来看,那的确有一点输得冤枉,大有“非战之罪”的感想。无论如何,德国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至少是可以名垂青史,永为后世的楷模。

  尽管一般德国军人都很够水准,但在优秀中再挑最优秀的,据我个人和一般评论家的看法,有三个人似乎真可以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他们不仅是一时之选,而且即令置于古今名将之林,也都还应居于名列前茅的位置。他们是谁?也就是我所介绍的这三位德国将领。

  概括言之,这三个人都是军事天才,而且其成就也很难分出高下,分别言之,则他们之间却又多少有一些差异。古德里安的专长是在装甲兵方面,不过他在战略方面的见解也自不平凡,所可惜的却是并没有机会让他去一展抱负。许多比他差的人都拿到了元帅的权杖,而他却只能以上将终其身,这的确是有“数奇不封”之感。

  隆美尔也许要算是最幸运的,尽管他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他虽然是在一个次要的战场上作战,但他却有指挥的全权,可以任意发挥他的天才,这是其他德国将领都很羡慕的机会。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他是战术优于战略,但从他自己所写的文件上来判断,连李德哈特也不能不认为他是具有极高深的战略修养的。

  以“曼斯坦因计划”而在军事史上取得不朽地位的冯·曼斯坦因元帅,是德国当年军事界所公认的伟大战略家。但事实上,他并非只能运筹帷幄,而不能冲锋陷阵。虽然不是装甲兵出身(实际上上面那两位也都不是),但他对于装甲兵的运用也一样的内行,尤其是他在东线战场上对于大兵团的作战指挥,更可以说是已达超凡入圣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三位名将都的确是值得后人景仰。而他们自己所撰写的回忆录,也的确能够把他们在战争中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很详细地表现出来。这些书已成为世界军事名著,其价值也可以永垂不朽。

  从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回忆录的价值也许不如经过编撰的战史。因为前者是以个人的观点来写的,自然难免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则可以利用多方面的资料,所以比较客观。但是从研究战争艺术的立场上来说,回忆录的价值却远较重要。因为战史的内容往往会过分的简化、浓缩和生硬,变成了一个没有血肉的骨架子。反之,回忆录却是由血、泪、汗所交织而成的真实故事。它不仅具有人情味和启发性,而且更有如李德哈特所云,对于一位专家的“心”,和这颗“心”怎样工作,有很详尽的自我表白。

  作为一个职业军官,尤其是青年军官,其最大的责任就是应该学习怎样作战,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怎样学习作战呢?拿破仑所告诉我们的,钻研古今名将的记录实为不二法门,因此这三本书是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甚至于无数读的。

  这一次再版这三本书,可以说是所费不赀,真是出了一身大汗。为了便于读者获得完整印象起见,现在把它们并成一个合集,定名《德国三大名将》。我们诚恳希望此一努力对爱好军事学术的社会青年能有极大的贡献。

  钮先钟

  1974年7月20日于台北

  闪击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战争,尽管已经是50年前的旧事,但其经过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一种非常值得留恋的回忆。在大战中德国固然终于失败,但其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则真是可圈可点,所有其他交战国的人员也都无不自愧弗如。至少,在作战的层面上,德军真可以说是盖世无双。因此,他们的确是虽败犹荣,甚至于更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非战之罪也。

  平均说来,德国的将领都相当优秀,他们在战争中大都能够忠勇任事,恪尽职守。不过若就全部过程加以精密的评审,则根据许多战史专家的意见,可以断定有三位是大家一致认为真正符合所谓“名将”的标准。他们就是号称“闪击英雄”的古德里安、扬威北非的隆美尔和以“曼斯坦因计划”留名青史的冯·曼斯坦因。尽管他们都已经作古,但研究战争的人仍然会感觉到他们的将星还在战略的天空中发出闪耀夺目的光辉。

  古德里安和冯·曼斯坦因在战后都有回忆录。古德里安的书出版最早(1952年),书名为Panzer Leader,若直译为中文应为“装甲领袖”;当年为求生动传神起见,遂意译为“闪击英雄”。冯·曼斯坦因的回忆录直到1955年才出版,原名为Lost Victories,译为“失去的胜利”。从其书名上看来,可以显示出这位元帅的确认为德国本应赢得胜利。隆美尔在1944年即已被迫自杀,所以不可能有回忆录,但所幸他生前留下不少的文件,于是在战后由英国兵学大师李德哈特负责编辑,并由其幕僚和家人提供补充资料,而在1953年以“隆美尔战时文件”(The Rommel Papers)为书名出版,就实质而言,也几乎无异于回忆录。

  这三本书都是50年代由我译成中文,首先在《军事译粹》杂志上连载,然后再出单行本。说起来这已经是40年前的往事,现在要想看这些书可能只有向旧书市场中去寻找。现在有出版社有意将三书重印发行,我感到非常高兴并乐观其成。为什么这些回忆录仍然有重印的价值呢?我想以一位花了40年光阴钻研战史和战略的学者身份来提出若干解释。

  欲通兵学必读历史,因为战争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只能透过前人的经验来学习。回忆录又是历史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能够提供其他历史著作所不能提供的资料。战争的主角还是人,而尤其是指挥作战的人,即所谓“将”。最好的历史对于各将如何指挥,如何决策也只能做客观的描述或分析,但无法真正表达其内心中的思想。只有当事人现身说法,始能使真相大白。简言之,历史的记载往往不免简化、浓缩、生硬,好像没有血肉的骨架,但回忆录却是由血、泪、汗交织而成的真实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人情味,对于心智的运作、意志的发挥,都有其详尽的自我表白。

  所以只有读名将的回忆录始能了解名将之所以为名将。诚如李德哈特所云,读古德里安的书就好像是坐在他的指挥车中,亲自看他如何指挥一样。凡是喜欢研究战争的人,而尤其是青年朋友,我敢凭我个人40余年来的治学经验向你们推荐这三本德国名将回忆录。它可以帮助你们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战争,同时也让你们亲自感受到战争的滋味。经常有人指出历史比小说更奇妙,而我则说读名将回忆录要比看任何小说都更过瘾。

  钮先钟

  1994年4月写于台北

  序言(1)

  在这本书里面,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亲自把他怎样用一种新观念来形成历史的真实故事讲给我们听,而这一段历史的结束却也完全在他个人意料之外。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因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