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

第5章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第5章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7…

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 

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 

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 

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 

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 

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 

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 

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 

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 

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 

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城市,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 

敬重。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 (一种官职),名叫王仲 

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 

一种名叫“疠疾”(麻疯病)的病原。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 

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 

劝你还是先服几服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疠疾”在那时 

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 

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 

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 

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 

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 

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 

的做。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 

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撰写巨著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 

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古时的 

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 

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他参加了考试并 

且中了“举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 

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 

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 

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 

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 

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 

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 

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 

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 


… Page 18…

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 

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 

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 

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 

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 

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 

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 

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 

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 

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 

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 

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 

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 

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 

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 

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 (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 

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 

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 

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 

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 

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 

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 

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阎晓强) 


… Page 19…

                                  马 钧 

                        ——三国时期的机械大师 

                              (公元2世纪) 



     马钧,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 

师。他有不少的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他在 

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 

巧”。 



                               改进织绫机 



     约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有一条横贯亚洲的交通通道,东起渭水流域, 

向西通过河西走廓,再经新疆而抵地中海并转罗马各地。这条联系欧亚非与 

中国的古交通通道,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连绵不断的骆驼队、马车队、 

马帮队,满载着蚕丝和绫绸,从中国内地通往中亚与欧非许多国家,历经千 

余年。 

     丝绸队通过的地方,有个扶风县,这里大多数人家都以织绫为业。每天 

晚饭后,家家都传出叽咔叽咔的织绫声,一直到深夜。 

     在一座茅草房里,穷苦的母子二人正在油灯下做活:母亲织绫,青年在 

做木雕工艺活。母亲不时地催促儿子去睡觉,自己却在织机上艰难地织着, 

直到筋疲力尽,实在踏不动织机了,才停下来休息。 

     这个青年叫马钧,家穷读不起书,但求知欲很强,平时特别喜欢观察事 

物,善于动手,练得心灵手巧。当时穷人全靠两只手养家糊口,马钧虽然有 

一手好木雕手艺,可家中的柴米大多还要靠母亲繁重的织绫劳动去换得,他 

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时的织绫机叫提花机,是汉昭帝时一位不知名的女发明家创造的。绫 

是表面光洁如镜的提花丝织品。为了织出复杂精美的花纹图案,经线要分成 

几十组,每组经线由一“综”控制。“综”是使经线上下开合交替的接受纬 

线的装置,而每一“综”则由一个叫蹑的踏具操纵。提花机最初为120经120 

蹑,后来虽已有改进但仍然要用50或60根经线织绫,每穿一根纬线就得踩 

50~60下蹑,劳动强度极高,效率很低,年老妇女织起来非常吃力。能不能 

将织绫机改造得省力一些呢?马钧认真观察母亲织绫的一举一动,并蹲下身 

子仔细分析绫机的部件。看起来,改进绫机,关键是把蹑的数量减少。马钧 

看了又想,想了又看,还是想不出办法来,于是他慢慢踱到村外大路上。 

     大路边上长着一棵野核桃树,一群孩子正围着它打转,想把核桃弄下来。 

一个孩子爬上了树,可核桃长在树枝上,他刚伸手,树枝一晃,差点掉了下 

来,小伙伴赶紧让他下来。有的小孩捡起石头土块往上扔,不仅未打下核桃, 

石块掉下来,差点砸伤了自己。这时,一个外号叫机灵鬼的孩子马上想了个 

主意,他叫大家解下裤带结成一根长绳,在一端系上石块,使劲往树上一甩, 

绳子从一根树枝上绕了过去。然后把绳子两端捏在手里,使劲一拉,一下子 

掉下来十多个核桃,再一摇晃又掉下来不少,孩子们欢呼跳跃,纷纷趴下来 

捡。 

     突然,马钧眼睛一亮,从孩子们的举动中得到了启发:长绳一次能摇下 

来很多核桃,如果用一大块蹑代替许多小蹑,蹑的数量能大大减少,踩起来 


… Page 20…

就省力了。 

     他奔回家中,立即动手,又锯又刨,两天后做成了12块蹑板,以及关连 

的机械,然后把新蹑板安装在绫机上。 

     傍晚时分,马钧坐在绫机上,将第一块蹑板试踩了一下,虽然费了很大 

的劲,可是他看到,绫机上的经线倒是一下子给提起了十来根。成功在望, 

马钧高兴极了! 

     为什么踩起来还那么费劲呢?马钧有个追根究底的习惯,他钻进绫机下 

面,仔细研究,发现是蹑板离座位太远,所以踩起来吃力。另一原因是,蹑 

板和关连的部件都是新做的,木料未干透,所以转动不灵活。经过改进,果 

然灵活省力。 

     马钧便把绫机一律改为12蹑,简化了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 

效率提高了四五倍。各地都很快采用马钧的新绫机,使绫的生产大幅度提高, 

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再造指南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