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抒情的回声 >

第20章

抒情的回声-第20章

小说: 抒情的回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不相信,有许多人还在千方百计用现代人的智慧,设法丰富人类的感情生活。有些方法非
常简洁,却很有效,譬如贺卡。薄薄一张纸片,印上一二句动人的祝词,便可以传达微妙的
感情。一张贺卡,有时可以使相隔千里的心灵一下子失去距离。在我的记忆里,贺卡是一种
珍贵而美好的礼物,它们和一些亲切的名字和面孔联系在一起。最初收到贺卡,是在50年
代,每当新年临近,在外地的几位亲戚总要给全家每个人寄一张贺年片。那时的贺年卡,远
不如现在的贺卡那么精美,印在贺年片上的文字也很少变化,无非是〃恭贺新禧〃、〃新年快
乐〃、〃新年进步〃之类。尽管如此,我至今仍无法忘记当年收到贺卡时那种兴奋喜悦的心情。
外地的亲戚们送给我的欣喜和快乐,没有什么能和当年他们寄给我的那些贺年片相比,这是
我儿时记忆中印象极深的美好的片断。    
  贺卡在中国的盛行和花样出新,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除了贺年卡,又有了圣诞卡、
生日卡、情人卡、毕业卡、尊师卡等等,款式和花样多得使人眼花缭乱。我想这种现象至少
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现代人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仍然还渴望着感情的交流。这几年每逢过年,
我总会收到上百张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贺卡。这些贺卡不仅传达了朋友们的问候,
我也从朋友们对贺卡的不同选择中看到他们的性格和爱好。而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几位朋
友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虽然很简单,有的是在白卡纸上涂几笔画,有的是用布或者树叶在
纸片上贴出图案,然后写上祝辞。面对这些自制贺卡,我深深地为之感动,朋友们为这一张
小小的贺卡付出的创造和劳动使我产生了无穷的联想。我想,为友情付出的劳作是美妙而无
价的。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贺卡,想象一下,当你精心选购或精心制作的贺卡飞到友人手中时,
该会引起怎样的一种惊喜?你为友情付出的劳动,必定会在另一颗心中激起回响,这回响将
是美丽而悠长的。

    新的“大陆”在召唤——致年轻的朋友
    
    
  一年将尽时,正是初冬时分,窗外寒风呼啸,黄叶在风中飞舞……大自然这种萧瑟的景
象,却无法改变人世间生机勃勃的喧闹。    
  在我窗外不远的地方,是一所新开的幼儿园,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不时从那里飘过来,
无论春夏,他们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无忧无虑。这些幼小生命的欢声,使人顿然忘却岁月正在
无情流逝。幼儿园再过去,是一个建筑工地。那里原来有一片老房子,我甚至没有发现这些
年龄超过半个世纪的老房子是在哪一天被拆除的,只是在有一天听到打桩的巨响时,我才注
意到,那里已成为一片平地。新的桩柱,正在被打进古老的土地。用不了多少时候,那里便
会耸立起一幢雄伟的高搂……    
  此刻,在我的书桌上,摊着两本新书的清样,一本散文,一本诗集,都是过去的作品。
校阅这些清样,使我又回顾了已经过去的日子,回顾了我在过去一年中走过的路。过去的一
年中,我去过南方,到过北方,也曾远飞异域,看到了地球上其他民族的生存状态。回顾,
使我欣慰,因为,我看到的是中国的进步,是中国人脚下的土地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当然,
我也回顾了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回头想一想,也为自己未曾虚度时光而松一口气。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展望明年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做一些什么呢?我发现,正在做的,
准备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它们就像停泊在前方水域中的一个个美丽的小岛,只要你扯起
风帆,荡起双桨,努力划动你的小船,便能一一登临这些小岛,浏览岛上迷人的风光,品尝
新的成功的快乐。当然,如果你没有扬帆挥桨、劈波斩浪的勇气,这些小岛对你来说便永远
只能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尽管它们可能已离你近在咫尺。    
  对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来说,送走一年的时刻难免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随时
光流逝的,是青春,是生命。有时候,偶然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鬓边又增添了新的白发,
便更会黯然叹息。不过这只是瞬间的感觉,迎面而来的新年新事,会使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叹
息。我想,工作着番斗着追求着创造着的生命,是可以阻挡衰老的逼近的,心中充满憧憬和
希翼的生命,是可以挽留住青春的脚步的。    
  年轻的朋友,此刻,你们正在想些什么呢?在这旧年和新年交替的时候,你们大概也会
很自然地回头看一看,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脚印,想想是不是可以欣慰无憾地向过去的岁月挥
挥手,说声再见,然后再放眼展望新年。我相信,你们面前的风景要比我所看到的景色要诱
人得多。如果我前方的视野中是一些美丽的小岛,那么,你们的前方,应该是一片气象万千
的新大陆。你们完全可以用你们青春的激情和勇气,抵达这片新大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神
往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也会遇到各色各样的烦恼,譬如功课太紧张,譬如某一次测验或者考试成
绩不尽如人意……然而这样的烦恼,比起你们所面对的新生活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为
中国的新一代,我想你们真是生逢其时。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而我们新的一代,正是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因为谁都清楚,中国真正的未来,是掌握在你
们的手中。你们的素质,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这么说,大概不能算是耸人听闻吧。你
们正在想什么,正在做什么,正在期盼什么,正在追寻什么,难道不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么!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讨厌那些空洞的口号和千篇一律的说教,你们希望被爱,被理
解,希望有机会发展、显示你们的个性,我以为这些都无可非议,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
现。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应当是一个尊重个性的民族。不过我以为,个性的发展,应该
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尽可能充分地用文明人类的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你
们现正在做的,正是在打这样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很难真正成为一个知识渊博而富
有个性的人,成为一个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说过我们年轻时常说的一句话:“快,拉住时间的缰绳!”时间的缰
绳,当然谁也拉不住。不过我想,那些活得充实的人,那些把宝贵的时光都用来追求美好理
想的人,他们的生命远比虚耗时光的人更充实,更美丽,更长久。    
  年轻的朋友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勇敢地往前走吧,新的太阳正在你们面前升起,
新的大陆正在你们前方发出召唤!    
                 1992年12月写于四步斋
  东望
    
    
       

    
  20余年前,我曾在崇明岛最东端一个名叫〃东望沙〃的地方参加围垦。那时,我经常站
在荒凉的沙滩上,一个人面对着东方痴痴地望,痴痴地想。东方,除了只长着几株芦草的荒
滩,就是渺茫无际的东海,水面上连一片帆影也很难看见,偶尔有一群海鸥或者几只野鸭飞
过,便是十分热闹的景象了。我常常想:人们为什么要想出〃东望沙〃这样一个名字呢?目光
向东,有什么可望?    
  后来,几乎每天都在东望沙看日出,旭日出海升起的情景,使我百看不厌。在辉煌的朝
霞中,原本荒芜单调的垦区,突然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宁静的水塘里,飘动着变幻无穷的
彩云:水畔的芦花一改平时的萧瑟,变成一束束金红色的火炬,在柔曼的雾纱中静静燃烧,
沙滩上那些令人讨厌的盐碱霜,此刻灿然如耀眼的金沙,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再抬头东望,
但见海天尽头云蒸霞蔚,仿佛这世界上的所有色彩都聚集在那里,你可以在这一片使人眼花
缭乱的云霞中看见你所想像到的一切。而当那一轮巨大的朝阳出现在海面上时,整个世界就
仿佛全部融化在一片光明之中了。日出的美景很短促,然而凝神东望的那一刻使人难以忘怀。
我曾在日出中幻想荒滩的未来,想得天花乱坠,无穷的美妙。尽管这种幻想很快就会被严酷
的现实所替代,但我还是喜欢在日出时东望。喜欢在朝晖中幻想。我想许多变成了现实的希
望和宏愿,最初可能就是一些幻想。把幻想变成现实,这大概就是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一
种富有诗意的解释吧。    
  然而幻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毕竟遥远。    
       

    
  十年前,我住在浦东,是渡船和隧道车上的常客。那时,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仰首东望,
不过,那时的东望远不如在东望沙看日出那般美妙。那时的东望,常常是在过黄浦江受阻的
时候。有时是迷雾封锁了江面,在轮渡码头焦急的人群中无可奈何地望着江上飘忽的雾,根
本看不见江中的轮船,更看不见浦东的面貌。有时是坐车阻塞在隧道里,在幽暗和浑浊的空
气中等待,滋味就更为难熬,从车窗里向前方望去,只见前面车辆的尾部,黑幽幽的隧道似
乎无穷无尽。那时候,常常听到过江人的抱怨。“如果黄浦江上有一座桥就好了!”这是许多
人常说的一句话,在当时,似乎是一种幻想。有一位朋友,也是一位诗人,曾在他的诗中作
过这种幻想,记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旋梯式的桥头堡,直冲云霄,虹桥东指,连接荒凉的
彼岸……这位朋友后来去了加拿大,去时仍带着他的幻想。    
  在黄浦江上架一座桥,其实也不能算是一种太奢侈的幻想。然而它却是上海几代人的梦。
上海人的局促和无可奈何由此可以想见。 
  
  值得庆幸的是,这遥远的梦幻现在已成了现实,宽阔的黄浦江上终于架起了一座长桥,
去年夏天,在南浦大桥正式通车前夕,我沿着螺旋形的引桥登上了桥头堡,举目东望,桥面
如同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浦东。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去加拿大的朋友十多年前写的那首
诗,他诗中的幻想,如今已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踏着坚实的水泥路面,一步一步
从浦西走到浦东,看着滔滔的黄浦江水在远离我几十米的脚底下流动,心中弥漫着一种奇异
的感觉。我不仅想起朋友写的那首诗,也想起从前我无数次坐渡轮或者隧道车过江的情景,
想起过江受阻时的焦灼和尤怨……曾经是遥远而艰难的一段路程,此刻似乎一下子近在咫
尺。    
  南浦大桥的落成,可以看成是一种意义深长的象征。有这样畅通无阻的雄伟的桥,浦东
在上海人的心目中不再遥远。只要走近江边看一眼这大桥,人们便会自然地生出这样的念头
——开发浦东,决不是一句空话!    
       

    
  上海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站在黄浦江畔频频东望。因为,浦东已经成了全中国乃至全
世界注目的中心。    
  浦东开发不再是纸上谈兵。从浦东传来的消息使人感到新鲜,感到振奋。我虽然早已不
住在浦东,然而还常常去浦东。浦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