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 >

第13章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第13章

小说: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他并不局限于只给他们提供“锦衣玉食”,过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是在严格督促他们兄弟俩勤于学业之外,还尽力给他们创造艰苦锻炼的环境和机会。让李泽矩、李泽楷兄弟远离“特殊”的氛围,让他们像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那样,去过那俭朴、清淡的生活。 
  在20多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先生在回忆往事时,每提及此事,他都深有感触地谈到:“我孩子当年读书寄宿的学校的条件,比现在汕大学生的住宿和生活条件,可还差得多!” 
  及至孩子们中学毕业,李嘉诚又先后送他们去美国上大学。李嘉诚的想法是“既可让他们去学习吸收海外先进的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增广他们的见闻。一个人勤力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同时吸收外界的新事物,也只是一个书呆子,对他们反而有害而无益! 
  在美国,有钱人的孩子上大学,都有私家车,购置一辆小汽车是平常事。可是,在一个时间内,李嘉诚却不让孩子买汽车。他们兄弟俩在校内就骑自行车,上街时就坐巴士、坐电车。及至后来,李嘉诚的一些朋友去美国办事,亲眼见到泽钜、泽楷兄弟俩不时身负背囊穿行于马路的车流之中,从安全的角度给李嘉诚先生提出了意见,季嘉诚方才答允给孩子们买小汽车。 
  他的两个孩子在上大学期间,用钱是不成问题的,父母的供给是充裕的,但他们都懂得节俭和俭朴。有时还去做些勤工俭学的事。他们不时将省下来的钱拿去济助有困难的同学,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李嘉诚先生还谈到了这样的一件事:“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节假日,我常常带他们乘游艇出海度假。我对他们的教育是,对生活对事业要认真,对人生对事业要诚实,对人要亲切。生意上成功的关键就是信心!”这些都给孩子们很深的印象,也是他们往后成长发展的基础。 
  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先后回到父母身边。李嘉诚安排李泽钜在“长实”自己身边工作;老二李泽楷回港后则安排到“和黄”公司跟董事局副主席兼总经理马世民先生手下“学艺”。李嘉诚对孩子的一贯主张是“要让他们从下层锻炼做起”、“要看他们自己的才干和实绩”,而不能“自视特殊,子凭父贵”。李嘉诚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他说过:“如果子孙是好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独立自强之路,不依赖父母,自己独创天下。反之,如果子孙没出息,不求上进,好逸恶劳,一味追求享乐,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来,那么给他们金钱就会助长其骄奢淫逸的恶性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纨挎子弟。到头来一无所成,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岂不是反而害了他们一辈子。” 
  清朝禁烟(鸦片)的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此乃至理明言。李嘉诚对此深有体会而坚持严以教子。李嘉诚曾舒心地谈过这么一些小故事:有一天,在“长实”公司工作的李泽钜,还不适应那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习惯,竟至于因为工作过于紧张而晕倒了,脸色灰白。事后,李嘉诚关心地对孩子说:“多锻炼,习惯了,也就好了!”又有一次,李泽楷不无抱怨地对父亲说:“在公司里,我是职员中工资最低的一个!”李嘉诚却正色地开导孩子说:“可不能这样说。我是四家大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和总经理,我每年也只领取五千美元的董事袍金呀!”事实确是这样,李嘉诚在“长实”和各大公司的薪金,都抹归公司。他外出旅行的费用,甚至为公司的业务所花费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信件的邮资等等,都是掏自己的腰包的。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是“身教”和“言教”并重。 
  李嘉诚先生还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对祖国对家乡对汕头地区对汕头大学的思想感情。李嘉诚明白,孩子们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又到美国求学多年,现在又回到香港工作、生活。孩子们对世界对香港是熟悉的,但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家乡的父老乡亲,以及对父亲创办汕大的事业却嫌陌生了。为了培养孩子具有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一有机会或空隙,他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到家乡、到汕头、到汕头大学去走一走。 
  年2月8日,是汕头大学全面落成庆典。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来了,香港企业界一大批显要贤达来了,“长实”系财团主要公司的负责人、同事们来了,李嘉诚的挚交好友们来了,李泽矩、李泽楷兄弟也跟着父亲来了。十度春风,十载创业,这个汕头大学的全面落成,凝注了李嘉诚先生的心血!是夜,在盛大宴会后到十点钟举行记者招待会前,有一段宝贵的时间空隙。李嘉诚不动声色悄悄地带着助手、秘书、挚友、孩子,乘坐着丰田面包车,“单独”行动去了!他们一行静悄悄地离开汕头国际大酒店,迳直奔向汕头市老市区的“小公园”(原市中心)、“南生公司”(现百货大楼)、“天后庙”(俗称“老妈宫”)和“四永一升平”去了(汕头市在本世纪20年代,就有以小公园为轴心伸展出去的永平、永安、永泰、永和及升平等繁华街道)。李嘉诚是“念旧”的,对家国故里的感情十分忠贞深厚,他是想把这一深挚的思想感情也感染给孩子。也许是一种怀念家国、缅怀先辈的情感!斯夜,小公园华灯闪烁,散步、购物的人流川回不息。斯时斯地的小公园,也宛似半个多世纪前老香港的缩影。李嘉诚在喜庆汕头大学全面落成之余,是在回头重温那段在香港百折不挠的建功立业的峥嵘岁月吧!对于自己两个刚走上漫漫人生路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对故国家园和乡情乡思的感性教育。 
  其后,李嘉诚一行又悄悄地驱车来到了汕大校园,观赏宁静的夜色和满天星斗,悄悄地走进了礼堂大厅,悄悄地走上二楼的观众座位,和教职员工们一起看了几分钟电影,与众同乐庆春宵!后来,李嘉诚和挚友、孩子、助手、秘书们在大礼堂前、在幽静恬谧的林荫小径照了好些合影。他们像“家里人”一样,没有惊动任何人,没有麻烦任何人。斯时斯地,完全没有白天里那如海潮一般的人群,没有艳丽的鲜花和喧天的鼓乐,有的是清新的空气、赏心悦目的夜景、各式各样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清香。他们每个人的心底,都照上了一幅幅终生难忘的彩照。接着,他们一行赶着参加中外记者招待会去了。 
  李嘉诚先生每天都忙于在香港及世界的商务活动,还有关于汕头大学的工作,时间显得很不够用。在孩子们学成自立参加工作以后,能和孩子在一起谈天说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相应地大大地减少了。但无论工作怎样繁忙,近几年来,李嘉诚每个星期总要保证有一个时间和两个孩子一起吃一顿饭,谈谈生活,谈谈工作,谈谈心境。每次,当李嘉诚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总是谆谆地教育孩子要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桑梓有所建树有所贡献的人,做一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李嘉诚也不时和孩子淡如何做生意,给他们传授经营、管理之道。 
  李嘉诚不时引导教育孩子,“凡事要谦逊谨慎,低调处理,曝光越少越好。以免树大招风!”对此,李嘉诚先生是有很真切的体验的。在李嘉诚的精心培育下,李泽矩、李泽楷兄弟得以健康茁壮地成长,待人挚诚,工作认真,具有优秀的发展潜质。 
  1991年12月17日中午,李嘉诚就要乘飞机去汕头市,去出席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十周年纪念会暨汕头特区扩大范围志庆仪式,去再一次会见江泽民总书记。行前,在和两个孩子一起喝早茶的时候,他又一次语重心长地叮嘱孩子说:“不要忘记,你们在抓经济、办实业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祖国教育、医疗事业的支持!”李嘉诚由衷地说:“我是中国人,我属于中国。我们应爱我们自己的国家。” 
  “信”和“诚”是李嘉诚立身处世的“格言”,也是李嘉诚的一个“传家宝”。尽管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但“信誉”两字,却可以说是最主要及最宝贵的经营资本。李嘉诚不但把他的企业王国扩展到世界各地,更加把中国人这种重视“信”和“诚”的传统美德观念传授给孩子。 
  李泽矩曾表示:事业正在起步。他从父亲身上一定要学习到那种“待人以诚”的哲理,与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李泽楷则着重谈到:父亲很善于用人之所长。无论是合作伙伴或者下属,以至政府官员,在他们的身上都必定有长处可予学习。他表示,学人之长、博取众长,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兄弟俩都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李嘉诚说:“他们的机会是相等的”。 
  从1992年8月27日起,李泽楷已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的执行董事。 
  李泽钜已进入了“汇丰银行”董事局。 
  李泽钜现是“长实”董事局副主席,副董事总经理。 
  二公子李泽楷,现为“和黄”董事局副主席。香港财经界人士认为,李嘉诚先生让其二公子入住“和记黄埔”集团这么一个综合性大企业,是一个“最佳安排”。从 
  1990年6月,李泽楷主理“卫视”后,颇具佳绩。后在 
  1993年7月23日,他适时将“卫视”63。6%的股权出让给澳洲的梅铎新闻集团,一下子赢得了4亿美元的进帐,成绩斐然。及后,李泽楷又转向东南亚发展。在新加坡建立盈科拓展集团、投资达30亿港元。并收购了在新加坡的海裕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态度良好。见出李泽楷正在为建立自己的“旗舰”而奋斗。李泽楷还具有广泛灵活的外事活动能力,如在游说港府对有线电视收视收费方面;出席国际广告会议发表专题讲话方面都表现出他的活力与才华。 
  大公子李泽钜还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名誉教授,专讲“城市设计”。这是由于他在温哥华“万博豪园”整个计划的成功实施与贡献所赢得的回报。 
  
  第十一章简朴生活 
  这是李嘉诚先生的一条座右铭。 
  李嘉诚从潮州古城走进了香港。从香港西环的爹士核街的小塑胶厂走向新蒲岗,走向筲箕湾,走向北角,进而走进香港中环的心脏地带皇后大道中的华人行,又从而走向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几经风雨,终于找到了恰如其分的人生位置:世界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和经济战略学家。他是当代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见证人。在为香港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李嘉诚也充实、发展、完善、造就了自己。 
  他是怎样地对待自己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功业和财富呢?也就是说,他的“金钱观”有什么独特的内涵呢? 
  李嘉诚所持的态度是: “我是中国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应竭尽个人力量,促进祖国之繁荣昌盛,使同胞生活美好,民族万世千秋更强大。” 
  李嘉诚又说: “一个发了财的人,不应该只顾一己的挥霍,也不应当守财奴,更没有必要把财产遗留给自己的子孙!” 
  “应该为社会多做一些公益事业。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