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墙柳 >

第18章

宫墙柳-第18章

小说: 宫墙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妃笑:“德妃妹妹的都开口了,当然由得你挑,挑好了,去回了皇上就行了。”
  又转头对宜妃说:“妹妹,不给老十也挑挑?”毕竟她执掌后宫,宜妃也很给面子,微笑着答应,三个人又讨论闲聊一番。
  才让执事太监,把这帮晒了半天的秀女都带走了。
  我随惠妃往畅春园向康熙汇报近况,四王爷和十三也在,
  一见惠妃,康熙就笑:“来的正好,正要同派人同你说去呢?”
  惠妃坐了,:“皇上什么事?”
  “朕想给老四找个侧福晋,找个家世好,身体好的。”大约是看他四儿子子嗣单薄,

  人算与天算2

  惠妃微笑:“这是应当的,皇上可有中意的人选?”
  康熙拿我抄的名单,看了一会儿,指着一个名字问:“这可是纽骷鲁家的丫头。”
  惠妃点头:“是,他家的丫头,只是年纪太小了。”
  这位是德妃相中的那个,肯定也是八爷他们相中的,惠妃只得做做努力。
  康熙沉吟一会儿道:“就她吧。纽骷鲁家都是武将,长寿的也很多。”
  惠妃做最后努力:“皇上,今天初选时,德妃妹妹同臣妾一起去了,还说想给十四阿哥求个侧福晋。”
  已经等于明白告诉康熙,这个人德妃想要。
  康熙看惠妃一眼“那你费心给十四找个吧,家世在其次,人品一定要好的。”
  康熙皇上表了态,惠妃也不敢再多说,只是笑着答应下来。
  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忽然醒悟,纽骷鲁氏?不就是宏历,未来乾隆皇上的妈?天注定的。
  “对了,十三也该再找个人了。”康熙对惠妃说,
  十三一听忙推辞,康熙一脸不高兴,“这么大了还在外面跑,就一个女儿去年还夭折了,再给你找个人推辞什么。”
  看来康熙对十三在外面的所为,非常不满意,我笑着替他解围:“十三福晋为人温厚,十三爷大约是怕再找了人,福晋受气。”
  康熙笑了:“这不相干,你若是真心疼自己的福晋,闲时就早点回府。”
  惠妃微笑:“皇上,十三是会疼人的,十三你尽管放心好了,我一定给你挑个稳妥的孩子。”
  四爷也笑:“皇阿玛指的婚,惠妃娘娘亲自替你挑的,是不会错的,十三弟还不谢恩。”
  十三重重的磕头谢了恩,抬头时,看着我笑了一下。

  为之辗转

  一闭上眼就看到,十三那天的笑,眼里是有泪光的,我辗转反侧,虽然不喜欢没有梦的睡眠,可是睡不着也是痛苦的。
  唉,一声轻叹。坐将起来。
  兰珠闻声披衣起身,进来点了灯,兰珠睡在我外间守夜,
  “怎么搅了你睡觉了?”我问,
  兰珠给我拿了靠垫,微笑道:“没有,奴婢睡不着。”
  罢了,都是乖觉伶俐的人
  “睡不着,就来跟我说会儿话吧。”我拉她坐在我的床边,絮絮的说些闲话。
  聊起来我才发现,我竟然从没打听过她的事,
  “你到了岁数也该放出去了吧?”我问,
  她笑却低了头:“放出去又怎样,岁数也不小了,好人家是找不到了。”
  我笑:“那也不怕的,等改天我跟十三爷说,让他在手底下,搜罗些能人干将,给你留着,随便你挑,好不好?”
  虽然我经常同她们说笑,一提嫁人兰珠还是害羞了,
  提到十三心里酸得很,但仍保持笑容:“瞧瞧这漂亮得小娘子,害羞得样子真好看。”
  兰珠的脸更红“还是主子呢!整天说我们没规矩,您倒是有规矩呢!”
  我笑:“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兰珠笑,看着我说:“其实如果能的话,奴婢想一直伺候格格,以后格格嫁了人出了宫,奴婢也想跟着。”
  我低头苦笑:“我可是个前途未卜的人,再说我也不会嫁人。”
  兰珠不再说话,过了好半天,兰珠才说:“小喜子这几天进宫,几次要见格格,奴婢看格格好几天都睡不好,精神不济,就没回格格。”
  我微笑,两个丫头里我最喜欢兰珠,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她是谁的人,她先以我为主要考虑,“你做的对,你十三爷麻烦多着呢!咱们就别添乱了。”
  各位阿哥们都有了新的老婆,不过称心与否就不得而知了。

  谁欠谁?

  十四出去办差,给德妃带了一些绣品。
  德妃找我去,说是要送各宫娘娘几样,惠妃的要我去挑挑,这个借口还真是搞笑。
  我见了德妃就装作不好意思,“娘娘,妍玉来就觉得脸红,这收礼哪有自己来挑的道理。”
  德妃笑着拉我的手,“你知道惠娘娘喜欢什么,这送东西也得送对心意才好。”
  我挑了几件中等的,德妃一直在一旁微笑看着我,“你也挑几件吧。”
  我推辞不掉,就捡最普通的荷包拿了一个。
  挑妥了东西,德妃拉着我内室喝茶,边喝茶,边微笑看我,“总说惠姐姐有福气,这话是一点也不假的。” 我忙谦虚。
  十四来请安,德妃嘱咐他送我出来,
  “你拿了什么?”我把荷包拿出来,他看了就笑:“挑了半天挑这么个东西。”
  我责怪他:“你捎东西怎么还有好有差,这不是给德妃娘娘出难题吗?难道不知道‘不患寡患不均,’这个道理?”
  他看着我微微笑着:“有好有坏,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我醒悟,他怎么会给母亲这样的东西,肯定是德妃提前混进去的,看我会拿什么?
  十四从身上掏出一方血石,“这是什么?”我问,
  他微微一笑,那我的手在我手上印了下去,是个祯字,
  他把这方印给我装在荷包里,笑着说:“荷包虽差,装得东西好就行了。”
  印章,古时是用来定情的。
  我只好说:“只怕配不上这样的好东西。”他不理我自顾自走了。
  我再看手心,印迹已经模糊,忽然神会贯通,现代的我从小,手心就有一块红色的胎记,方方正正的。
  我呆呆的站在当地,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
  也许冥冥之中我们欠下了彼此的债,现在来还了。

  无不散之宴1

  正月十五,宫里办花灯会,这些花灯都出自能工巧匠之手,花式俏丽,最最喜欢的还是赤金的琉璃宫灯,看见了就拔不下下眼来了。
  胤禟就笑话我:“钱串子,一看见金光闪闪的东西,就两眼放光。”钱串子,都成了我的外号了。
  康熙还发动大臣写灯谜,都是科甲出身的饱学之士,把他们的智慧贡献出来了,我可猜不了。
  我于猜谜本就不在拿手(当然,我拿手的也不多。)于是躲在康熙身后不敢靠前,免得丢人出丑。
  十阿哥手执迷纸,看半晌也猜不出,康熙催他快些猜,众阿哥都在看着他,期待他说出答案好好笑他一笑。
  他看见康熙身后缩着头的我,一脸坏笑,举着迷纸:“皇阿玛,不如让妍玉猜猜看。”
  康熙说好,我头皮发麻,厚着脸面走上前。
  接了迷纸,一看之下头大脸肿,是满文。刚才等看他笑话的人,现在变成我的粉丝了。
  我灵机一动,笑眯眯的问:“十舅舅知道谜底吗?”
  他得意:“当然知道。”
  我把谜纸递回去,:“既然知道就请您答吧。”
  已经有人在笑,他结舌,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考考你。”
  我微笑:“那您也先说出来,我听听,看咱们猜得是不是一样。”
  十四出来打圆场:“十哥不知道谜底,还是你说吧。”
  我问十四:“那您知道谜底吗?”
  他笑着看我,谨慎的说:“我不知道。”
  我更加坦然对康熙说:“皇上,这谜底,两个皇子阿哥,博学多知都不知道,妍玉才疏学浅怎么猜得出。”
  康熙哈哈的笑起来:“这丫头虽猜不出谜语,多亏还有这份急智。”大家都笑,
  我只得承认无能,可是还是心有不甘:“皇上,妍玉虽猜不出这个谜语,可是妍玉有几个谜语也是不好猜的。”
  康熙御准说来听听,
  “有九个山洞,每个洞中有一只羊,老虎来了,只吃了第五个山洞中的羊,为什么?”
  十阿哥笑我:“这是什么谜。”
  我也笑:“没有答案,不可知悉,就是谜。”
  十四说我:“强词夺理。”大家猜了半天,我一路摇头。
  康熙发话:“快别为难他们了。”
  我说:“回皇上,全凭那只老虎高兴,他喜欢吃谁就吃谁。”
  半晌闷笑声此起彼伏,十阿哥不服气:“这叫什么话? 不讲理。”
  我就笑,:“我还有个讲理的,十舅舅猜猜看。”

  无不散之宴2

  “好,你说。”十阿哥不服气的答应。
  我不急不慌:“地上有百两纹银,还有一文制钱,十舅舅捡哪一个?”
  十阿哥一刻不犹豫的答:“当然是百两纹银。”
  我笑:“错,当然是两样都捡,一文制钱也是钱,为什么不要?”
  十阿哥瞠目,大家都笑,康熙笑:“老十你还是认输了吧!”
  我又问:“十舅舅我还有更讲理的谜语,可还猜。”
  他摆手后退,“你找别人吧,我惹你不起。”
  康熙同后妃们去别处看灯,几个阿哥都在原地没动,
  十阿哥依然在念叨:“百两银子,一文制钱,也亏她想得出来。”
  胤禟边笑边宽慰他:“十哥答得太急,你细想一下,这么个钱串子,她哪能舍得。”说着看我,
  十阿哥也笑了,:“钱串子好名字”
  我对十阿哥说:“您不谢谢我,口下留情?”
  十阿哥笑得很没好气:“你在那里留了情?”
  我微笑:“十爷不知道制钱上‘康熙通宝’的字样吗?我好心才说制钱也是钱,我要是说您不尊君父,蔑视国本,您怎么办。”
  十阿哥瞬间出了一头汗,讨好的央求我:“ 姑奶奶我怕了你,你说要什么?只要不是星星,我砸锅卖铁也给你弄来。”
  我眯眼微笑:“星星就不必了,那么小,给我弄个月亮玩几天吧。”
  阿哥们已经哄笑起来。康熙回来问:“你们笑什么?”
  十四说:“十哥要给妍玉摘月亮去。”
  康熙笑对我说:“妍玉放过老十吧,别总是欺负他,他是个直肚肠斗不过你。”
  十阿哥忙笑说:“ 皇阿玛圣明。”
  热热闹闹的散了,在热闹也还是要散的。
  康熙赏了我一直盯着看的,那对琉璃宫灯。
  十三问我:“怎么拿了好东西,倒这么一幅表情。”
  我长叹:“此生此夜不常有,明年明月何处看。”
  十四笑:“正月里念中秋的诗?”
  芳龄兰珠在一旁等着我,阿哥们都在身后。
  临走时我回头看他们:“不管什么日子,这宴席总是要散的。”

  康熙四十七年

  了,十八被康熙接到畅春园养病,康熙毕竟是皇上,有病气的地方,是不能多去的。
  因此我自告奋勇去照顾十八,药和饮食上有太医院负责安排,我用现代的一套,消毒通风多喝热水,从屋子卫生到伺候的宫人的个人卫生,都严格要求,反正十八的病况得到缓解。
  十八好些了,外面风和日丽,我问过太医他说可以,最近这位赵太医对我的做法颇为赞
  赏,于是领着浩浩荡荡一群人,在院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