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墙柳 >

第14章

宫墙柳-第14章

小说: 宫墙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有了笑模样,松了口气。
  “我在这动也不敢动,待的闷也闷死了,你陪我去园子里逛逛。”花园中十三疑惑,“在乾清宫尚没见你如此拘谨,怎么在四哥书房却不敢稍动。”
  康熙为人宽厚,再说按规矩来,就没什么错,可是这位四爷,喜怒无常,谁知那里是他罩门?
  只得笑:“四王爷这里规矩大,不敢稍失。”十三点头“这是,京城中数四哥这严谨有序。”
  “那你的府上呢?”我问,他尴尬还是说了“我不管家里的事。”
  宏时正在园中背书,十三叫他,“十三叔。”他笑着跑来扎在十三怀里,平时他是沉默的,只有在十三面前才是个孩子。
  “只认识你十三叔。”我逗他,他害羞得看我“玉姐姐好。”不过三岁的孩子,就要背这么多书真可怜。

  关公战秦琼

  正说着,忽有一个扎着头扮戏的小童,打横里慌慌的跑出来跪在我和十三面前,我们都愣住,那小童一面磕头一面喊:“十三爷,你救救谢老板吧!”
  “谢玉树?”我问,“是,回贵人的话,就是庆喜班的谢玉树谢老板。”他磕头回话,却不敢看我,十三安慰他 “什么事,慢慢说。”
  明日十五,明相,索相同时请了庆喜班,可这世上只一个谢玉树,庆喜班谁都不敢得罪,“推辞不了,我师兄说病了不能唱,那知来人说‘不唱就抓起来饿死。’”那小童哭哭啼啼的说,听了最后一句,我忽然想起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关公战秦琼’里的台词,“不会唱就抓住起来饿你们三天,看你们会唱不会唱。”思及此,忍不住大笑了起来,那小童吓的连哭都忘了,十三不明所以,只是担心的看着我,我却笑的战立不住,靠在身后廊柱上,“怎么了笑成这样?”十四问,十四和四爷走了过来,宏时往我身后躲了一下,四爷见面前小童,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十三抢上来把原委说了,“四哥,这不是仗势欺人吗?他们在朝堂上斗也就罢了,那小民百姓做什么筏子,我非禀告皇阿玛不可,”“不行。”四爷出声制止,“你不能拿这种小事去打搅皇阿玛,”四爷说,十三有些急了:“这叫小事?”
  “同军国大事比起来,这就是小事。”我说,看跪在地上神色凄楚的小童,我问:“你叫什么名字,”“谢临风。”我又笑了,师兄弟名字倒很别致,刚才说到军国大事忽然计上心头,“你听好,这事我们没办法,不过你们可以自己救自己。”谢临风一听这话,真是面如死灰,泪如雨下,一个孩子罢了,那知我在想什么,可是现在不能说。
  我蹲下身,取了常用的帕子给他擦泪,“别害怕,我一会儿去见你师兄,你师兄就有法子了。”
  “你有什么主意?”十四问,顺便不着痕迹的挡在我旁边。
  我不得不站起来,“我也没什么主意,只是想请谢先生唱一出戏。”
  四王爷皱眉,十三十四疑惑,“什么戏?”
  “关公战秦琼”此言一出,谢临风懵了,十四指着我“你莫不是疯了?”

  关公战秦琼2

  第二天,全北京城不管皇子贝勒,还是朝廷重臣,外带巨商富贾,总之除了紫禁城里的皇上,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里,都收到庆喜班的帖子。
  大意是‘盛世作艺,承蒙政府的厚爱,我等感恩戴德,今亲人来奔,黄河大堤因国库无银,竟已停工,汛期将至,民有大难,我等愿尽绵力于如意楼开戏筹款,共襄盛举,云云。’
  只要是有现代知识的人就知道,我这叫“慈善晚宴”我就是秦琼,明索二相便是关公,大家战战看。
  不过我此举,旨在把事情搞大,不管如何,他明相还是索相都不敢来抓人去‘饿死’了。
  不过竟没想到古人如此热衷慈善事业。
  如意楼人满为患,庆喜班的班主先上台,慷慨陈词,再次阐述此次活动的宗旨,(词是我给写的)然后请几位名人讲讲话,表个态大意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后开戏,还安排互动环节,请几个文人墨客,大家做做诗。
  接近尾声也是关键处,捐款,自然从皇子开始,我早有准备,之前已经跟四王爷借来一万两,准备‘抛砖引玉用’。
  我知道十三没那么多现银,我就派人去九阿哥那借来一万两银票,十三捐了八千两,如八九十这些人怎肯示弱,场面一时十分踊跃。
  没想到这么一来,除了各种费用,竟筹了七十万两银子,大出所料,每笔捐款都有明记,每笔费用都明记,一起记录在案。
  我让谢玉树去找三阿哥帮忙,上述皇上,把银子上交了朝廷,三阿哥一向没有皇储之想,这种事他出面才不会被皇上看成是邀功。
  康熙从朝堂上回来,高兴的不得了,众阿哥也在,他问我:“妍玉也去看了吧?”
  “是,当时场面可热闹了,大清国有这么多,爱国志士,是百姓之幸。”我拍马屁。
  康熙点头微笑,“你没捐款?”
  我笑,“皇上,正有事想请皇上恩准。”
  “哦?什么事说。”现在他老人家高兴,
  “妍玉,当时没带,就借了人家的钱,不知能不能不还了。您只要说一声,听见的人就能给我做证。”
  康熙笑,看众皇子:“不知你们谁运势不好,借钱给她,看朕的面子,不要了吧。”众人笑。
  事情还没完,庆喜班被封为天下义班,捐款的人都受了褒奖,明相索相被康熙斥责,位居高位,却不思民苦,不体君忧,(这二位都没有参加我的‘慈善晚宴’)
  十三对我笑 “‘关公战秦琼’在下佩服之至。”
  “好说好说,不过些些小聪明罢了。”我也笑,
  十四同九爷走来,我行礼请安,“多谢九爷慷慨解囊”
  九阿哥微笑。“是我一向小瞧了你。”看来十四已经对他说了。
  我虽在笑,心却冷,一向小瞧我,又何苦如此下功夫讨好?
  十四问:“八哥请客你不去,只怕是不给八哥面子。”
  我笑:“我去了才是不给八爷面子,我刚唱了出好戏,气势如虹,只怕受不得委屈,为了八爷家宅平安,我还是回避为妙。”
  赈灾由四爷和十三去南方筹措,他们差事做的很好,回来时十三给我带了一只木钗,雕的古朴可爱,正好以前那对木镯配对,我很喜欢,却逗他,“真会省钱。”
  他大急:“本来忙得不得闲,这个是遇了巧了,我追着那卖首饰的老人跑了三条巷子,还被四哥骂了一顿,说我不知忙闲。”
  我才笑了:“急什么,原是逗你玩的。”
  十三微笑,:“我没什么好东西给你,你不嫌才好。”
  我问:“你给福晋带什么了?”
  他垂头:“那么忙,哪里有空?”我微笑,叫芳龄来找了几件精巧的首饰,包了给小喜子“灵巧点,别说露了,就说是你们爷从南边带回来的。”
  小喜子偷眼看十三,不敢接,我佯怒:“好,你们主仆一心,把我当外人,我这里以后你们也别来了。”
  小喜子忙笑接了“格格好意,我替主子谢了。”

  巡河1

  康熙皇上打算带太子巡视黄河灾情,四阿哥十四阿哥随驾,十三留京负责京城防务,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轮值监国。
  康熙说:“灾区惨况,女孩子家不见为好。”于是我就留了下来。
  临行十四问我要什么?我摇头:“好好陪着圣驾,皇上都说灾区,你怎么有闲心给我捎东西。”
  他微笑:“妍玉最是深明大义。”
  我笑又嘱咐他:“好好宽慰圣心,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切不可让皇上自责伤身。”
  他看我好一会儿,自己笑了:“多亏你是个女孩子。”
  我们回头时四阿哥正站在身后。他微微笑:“十四弟该走了。”不知他什么时候来的?
  十三忙着接管军务,不可开交。见不着面,我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他这次一个人负责这样的大事,万万不能出错。以他的才能也不用我多嘴,只是怕他忙急了,总有一二疏失。
  便在信中把我能想到的治安问题一一罗列,其中最重要是京郊逃难来的黄河灾民。建议他不如找身强力壮的,以工代赈。
  最后我写:“用人只可信,不可亲,君子不党,古之名言,千万谨记。”
  康熙走了,我负责照管乾清宫。康熙还给了我一个任务,我每天必写一封信给他老人家。
  我纳闷的很,只得应承下来,国家大事自有人向他汇报,我拿定主意,就写些晨昏日落,草长莺飞的闲事。
  后来容妃娘娘病了,我就把病况问医的事也写上,再想干脆,把幼年皇子上学下学,请安问好的事,也一一陈述。
  老爷子给我回信就四个字:“写得很好。”似有赞叹之意。我一时得意,写得更带劲了。
  十三晚上进宫视察宫禁,来看看我,也不能多作逗留,只是说信收到了,多谢我。我在宫门口,目送他。
  他回头看我微笑,目光流转处,风姿迷人。一颗心还是咚咚的跳了起来。
  我一早收拾停当,去给惠妃娘娘请安,然后和她一起去看容妃,惠妃略坐坐,说怕叫她累着,就走了。留下我服侍容妃吃药歇下了。
  我出来问容妃的贴身宫女玲儿,:“娘娘的病可好些了。”
  玲儿说:“昨晚睡得安稳多了,一早太医来请脉,说再吃两天药,就可大好。”
  我点头,玲儿行跪礼,回头是九阿哥来了。
  他对玲儿抬抬手,问:“娘娘的病怎么样了。”玲儿又说了一遍,
  他点头“娘娘睡了,我晌午再来请安吧。”对我说:“正找你有事。”我们一起出来。
  我打发兰珠,回去给我取扇子 ,支开她,问九阿哥:“什么事?”
  他阴阴的看着我:“前几天,有人往外送信,被皇上的人截住了。”
  难道是说我?可是十三明明收到信了。我不解:“与我有什么相干。”
  他冷笑:“你再装傻?是你写给十三的信,因是皇上的人截的,我也不好插手。”
  我冷汗汹涌而出,忙细细想,信中字句,句句忠君爱国,没有悖逆不道的话。也没有私情关心之语。
  静下心来:“我细想了,没写什么见不得人的话,最过分就是对京城防务置喙。”
  他哭笑不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写什么?”
  我死猪不怕开水烫:“皇上不也没说什么吗?”
  九阿哥哼一声:“你现在了不起的很,支使起皇子阿哥来,如驭牛马。”
  我笑了:“牛马?这可是您说的。”
  兰珠拿扇子回来,我告辞,走了老远,回头看时,他仍站在原地,远远看着我,我侧过头,装看不见。

  巡河2

  我给德妃娘娘送十四的信,他把给德妃的信,放在写我名字的信封里,没给我写一个字,我还得给他跑腿送信。
  一进屋德妃就热情接待我,“眼睛花了,妍玉念念吧。”
  我忙接过来年给她听,心里不过写些随途见闻,又写皇上很好,自己和他四哥也好,请德妃保重身体之类的话。
  念毕,把信规矩折好,递还给德妃,这才发现原来我念信时,她一直在微笑审视我。
  德妃微笑:“辛苦妍玉了,送了信来,还得给我读。”
  我微笑:“能慰娘娘思子之情,怎会辛苦。”德妃高兴的很,吩咐人拿了一副镂空花纹的金镯子。
  我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