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秀路+番外 作者:疑似桑梓(起点vip2014-12-21完结)-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二丫此时反而不脸红了,因为她的一门心思都是赶紧回去顾府,也就没有立即松开手,而且加之这冰面如果还需她自己悠着走的话,恐怕真要走的很慢,所以也就欣然接受了段凤染的双手相扶。
二丫一回到岸上,黑衣人荆便驾着一马车前来,“顾小姐请上马车。”二丫颔首,她上了马车而段凤染跟在其身后。
这以双脚行的路算是远的,但如果与此时的马车相比,还真就让二丫觉得其实他们走的并不远嘛。
所以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二丫所乘的马车便回到了顾府前门。
“爹。。。”二丫一下马车便直奔主堂。
主堂里,苏景与苏士湍当然是未走的。可二丫也没顾得行礼,只问顾洪道,“爹是否已接了圣旨?”
主位上坐着的顾洪淡淡而笑,只道,“是的,乖女儿。”
“那是。。。”二丫没问完,只因为顾虑到苏景与苏士湍在旁。可她此时的顾虑却是不必要的,因为在顾洪接旨时,这颁旨的太监定会宣读,所以可想两人也已知晓了。
顾洪本就对此官的大小不甚在意,但能再为官,而且还是京官,这给旁人所见,已算是升迁了。所以他道了句,“任的是指挥佥事。”
二丫不知这是几品官职,正想详问时,一旁的苏景却已补充道,“这可是正四品官职啊,果然这早有消息说是圣上要大加赞赏,如今看来真是不假。”
二丫听得苏景说得喜悦,便认为这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应是个大官不假。可不知为何,她心中此时除了为顾洪高兴外,其实她还有些伤感。。。是啊,可惜的是真的表小姐已看不到这一天了。
但是这毕竟是喜事,遂二丫道,“恭喜爹。”
只她道完后,顾安却于此时奔了进来,而且那神情竟是紧张的紧,“老爷,又有一圣旨来了。”
“什么?”不止是顾洪起身,连着苏景与苏士湍也有些讶异了。
“圣旨到。。。”二丫眼见一太监颇有些气势的领着圣旨而来,而这时的阿水见二丫还愣着,遂赶紧喊道,“小姐,快跪下呀。”
只这太监并不是刚才那一位,于这一点上,顾洪还有些印象,可他只敢稍看了眼,遂又立即垂头。
“这可是顾府?”这颁旨的太监先问道。
“回公公,这正是顾府。”顾安低眉顺眼的回道。
“恩,那就接旨吧。。。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四品以上官家,有女及笄于家室,即日起需提供肖像一幅,以备遴选,钦此。”那颁旨太监这尖声一说完,顾洪就抬眸相问,“不知公公可否告之,这遴选选的是。。。”
“大人问得可是傻话,当然是选娘娘了!”
顾洪一听,心中随即‘咯噔’一声,他立即塞了一锭银子于太监的手中,“公公可能多多告之。”
这太监也许是一路颁旨,一路也收得顺手了,遂也不推拒便收入了袖内,“上面有说选娘娘,但咱家认为,这十有吧九是为的太子殿下呀。”
ps:
京城篇,开始进入转折点。。。周末咯~
第一卷 京城篇 第一百九十一章 遴选之事
太子?顾洪心道这如是为太子遴选,其实也不无可能。只因这圣上年事已高,而且也有多年未广充后宫了。所以这遴选一事来得蹊跷,而圣旨也来得突然,而照他观察着苏景的反应,似也是惊讶的,所以他想这遴选的内幕或许还真如这太监所说的。
可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这一日之内,他自己刚被任为四品官职,然后接着又来了道凡四品官家之女皆要递画遴选。这真是。。。顾洪有些苦笑,但面上还是与这太监作揖道,“多谢公公相告。”
后者随即尖细之声又起,“咱家也要继续去别府宣读旨意了。。。大人就此留步吧。”
“送公公。”顾洪又道。
待这宣旨太监走了后,苏景来到顾洪身旁道,“怎么这宫中选妃,朝廷内竟未透露任何消息?”
“这应是特意不让消息传出所致,因为如此一来,这圣旨一下,适龄的官家之女便不能在此前婚配了,也必定要待到选后才可。”顾洪有些猜出这宫中之意。
苏景觉得有理,进而他觉得,那他这侄儿与顾家小姐间应是暂不可能谈及婚嫁之事了。而且经这两道圣旨后,他也觉得在此留膳似乎已不合事宜了,遂道,“顾兄今日连接两道圣旨,恐怕是需好好准备了。。。我看,今日我们还是先回府吧。”
可顾洪却觉得这不留下用膳,实是算不得好的待客之道,“苏兄怎可此时就走,这准备之事又如何能急于一时,你还是与大公子留下来用膳吧。”
“这。。。”苏景看了眼苏士湍,苏士湍自是想与二丫多待会儿的,也就附和着顾洪道,“二叔留下吧,也好全了顾伯父的盛情啊。”
苏景于是只好道,“如此就有劳顾兄了。”
顾洪当然是豪爽地摆手示意着,“何必如此客气。”
苏士湍留下来用膳了。可这一顿晚膳于二丫而言却更是吃的无滋无味极了,直接的原因可说是坐于她对面的苏士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瞥她一眼,不说让她难受,只也真的没了胃口。然后就是因那道圣旨了,这今日刚与宋嬷嬷说到那宫中之事,只觉得应是离她很远才是啊,孰不知如今竟也轮到了她?
如果真是如此,那她倒不如随便嫁与一人呢,因为无论是这皇宫,还是那太子府邸,实在也不是她想进的地方。所以她吃不了几口,也就放下碗筷,与顾洪道,“爹,我吃饱了。”
“吃的这么少,可是不合胃口?”顾洪关切问道。
“不是,是女儿今日确实有些累了。。。顾伯父与大表哥慢用,芙儿先回房了。”二丫有些无精打采地回道。
“去吧。”顾洪也大约知道该是那道圣旨的缘故,于是也就答应了。
二丫于是径直出了主堂,阿水当然也于其后跟着。待走出主堂颇远些,阿水才敢与二丫并排走着,她问,“小姐可是不开心?”
二丫这才停了脚步,她侧过身来,扁着一张嘴,看起来就是很委屈的样子,“阿水啊,早知有今日,我还不如嫁了呢,即使。。。即使是嫁给。。。大表哥,我也认了。”听这语气,竟有些自暴自弃的意味。
“小姐不可如此想啊,其实奴婢觉得,要想被选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别人家的小姐或许真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但自家小姐如今的情况,却是所有东西都需重头学起,所以以如此程度去遴选,阿水竟觉得不必过于担心。
二丫听出阿水的隐含之意,她是在看不起她吧?只她却有点不服气道,“虽然如今我是许多东西不懂,但你也听得那太监说了,这遴选可是为太子而选的,也许太子那人还真喜欢我这样的呢?”
阿水随即哈哈笑了起来,“呵呵,小姐说的可是当真,不可能吧。。。小姐也看到那王家小姐了吧,那是怎一个美人啊,而且在江南时,她便有盛名,还听说是位才女,如此闺秀才入得太子殿下的眼啊,所以小姐,奴婢还真觉得你不必担心呢!”阿水是从太子喜欢女子的类型向二丫分析着。
说的也是啊,二丫有些同意地点了点头。但参加遴选还是免不了担心的,不过她也有注意那圣旨所说的,要准备画像,“啊!有了。我既要递上自己的画像,那我让那画师帮我画丑不就行了么?”如果真可以这样,那二丫也算是第一轮就可被刷下了,自也不用入得皇宫,再选第二轮。
“小姐此举可是欺君之罪啊。”这声音说得老冽。
宋嬷嬷也得知了要遴选的消息,她与其余顾府下人用完膳后便想着来见二丫。而现在在这回廊转角处,她刚好就遇到这主仆二人,也就听得两人的对话,所以当二丫说要作假这画像时,她便立即道不可。
“宋嬷嬷。。。”二丫不解,这为何不可呢?
“这等弄虚作假之举,小姐并不是第一人。在先帝爷在的时候,有位官家小姐以银两贿赂画师,让他作画使她相貌丑陋,虽然圣上看了画像,确实让她不用进宫被贵人相看,但事情败露之时,乃是她忍不得在家无聊,她那日出去,竟就遇到先帝爷。而先帝爷见了她便一眼认出她来,只因她的画像中,她的脸本是有一赤红胎记的,如此也让先帝爷印象深刻了,那时他还在画像中相评,道‘身段妖娆,可惜无盐。’而结果是,先帝爷一知**后,便怒了,遂他下旨,其家族中凡为官者都被贬官而流放,而且。。。女眷们还被充入后宫为奴,有些还**送进了教坊司。”
二丫一听,立即后怕了。宋嬷嬷见状继续道,“所以老奴才道此方法不可取。不过,如果小姐真不想入宫,这其他的方法不是没有的。因为只这遴选上,有一道不过关,小姐便可被流选。”
“是什么方法?”二丫重又燃起希望。
“小姐。。。不如回房再说。”
“好。。。”二丫自觉这毕竟涉及到遴选之事,所以也觉得宋嬷嬷考虑的周到。
而与宫中有关的消息,其实也不是全如顾洪所猜的这样,全无旁人所知,比如这南风馆宋寅却已于昨日知晓。他的消息当然就是如今的荣国公荣诏告之于他的。
所以顾洪的官职,他们也是知晓的,所以淮风才觉得这真是凑巧了,“呀,如此一来,那顾小姐不就也要参加遴选了?”
“恩,旨意上说的是四品以上官家之女,顾小姐适龄,又仍于家室,没了婚约,自是符合条件。”宋寅道。
“哎,可怜我们的风弄啊,这怕是要得那相思之苦了吧。”淮风与宋寅两人在一处说着,而此时风弄不在。
“风弄他,还真是欢喜这顾家小姐么?”
“馆主,你竟知道为何不与国公爷说说,也好让他做个媒人什么的。”
宋寅如今能见荣诏的机会不多,只他也知这孝期就快过了,所以也就心道不急于一时。他们南风馆这些天都颇为清汤寡水,只因没什么营生,也就平时多了些时间闲谈起来。
可这样的事情让荣诏帮忙,也不是不可,但如今遇到遴选一事,便就难办许多了。
☆、第一卷 京城篇 第一百九十二章 画上美人
“这就算要让国公爷相帮,但恐怕如今并非是那合适的时宜啊。”宋寅如此说道后,淮风也知这遴选前不得自行婚配的规定,也就暗自叹息。
“此事暂时不得让风弄知晓,也以免他沉不住气。”宋寅转而凭栏而望。
“这是自然。。。那小子的脾性,我这么多年算是摸清了些,况且此事啊。。。哎。。。”淮风终是叹息出声。
两人说完后各自回房,但于门口暗处的一人影闪过,他们却仍未发现。
所以该知的人都知晓了。
而于遴选一事上,有些官家闺秀与二丫一样烦躁着,但有些人还是很期待这次遴选的,毕竟如若是太子,那就意味着,她们心中所追求的荣华富贵便也有了伸手可得的机会了。
反正这就算不情愿也好,这宋嬷嬷按例还是要教些宫廷礼仪让二丫学学的,而二丫其实已问了宋嬷嬷,也大概知道了她的意思:这遴选时,规矩不能错,但在问答时,可答些不为贵人喜欢的话,这样一来,这落选的机会便就会大些,而且如此落选,不竟保全名声,而且事后也可平安无事。
宋嬷嬷只说了两三句,可是二丫却觉得只这些已是有难度了。但她再追问宋嬷嬷具体要如何出错时,后者却不说了,说这得她自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