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玫兰曲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1-17完结,双女主,种田宅斗) >

第22章

玫兰曲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1-17完结,双女主,种田宅斗)-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ァP∶道氲脑毒吞堇锎葱ι蠢凑庹獗咭彩潜鲋骶』丁�
  屋里也备了两桌酒席,林妈妈和两个丫鬟陪着这些跟来的人在那喝酒说话,瞧见小玫走进来,林妈妈忙站起身:“难道这么早就散席了?”这话一说出来,有几个婆子忙放下酒杯,用手擦一擦脸:“哎,要真散了,这脸红扑扑的就被人骂了。”
  小玫跟着邱玉兰去过林家,认得其中一个正是林家的管家娘子,上前笑着道:“几位婶子别担心,不过是我们姑娘怕招呼不好你们,特地叮嘱我过来瞧瞧。”那几位这才放心,忙福了又福:“多谢姑娘费心,贵府招待的很好,只是这酒就不敢再领了。”
  几个丫鬟也在那里说道谢的话,小玫瞧一眼,让人把酒撤了,又让人端来几样点心:“既怕喝酒误事,不如用点点心谈谈就好。”这自然好,各人重又坐下,这屋里招待的,都是各位随身陪侍的人,但小玫知道,要打听林三爷,只有往那几位婆子
  处打听,问丫鬟们只怕问不出个来由。
  殷勤让着点心,又把新到的毛尖沏了一壶,方才那几位婆子已喝了不少的酒,此时有了好茶好点心,那酒意渐渐上来。开头嘴上还有把门的,后面开始天南地北地说起来。小玫等的就是这会儿,面上笑容依旧含着在听,渐渐话题开始说的越来越深,丫鬟们都是女孩子,听的有些面红,林妈妈忙拍一下手:“哎,还当着这些孩子们呢,哪能说这些?我们不如谈谈别的。”
  小玫趁此道:“平日我们在家里,也听人在那说,说全城就是林家最好,说老爷仁厚,太太慈爱,对待下人也是宽仁的,对那些庶出子女也是一般看待。万婶子,你有这样的好主人家,真不晓得是哪里修来的福气。”
  万婆子是林家专门跟太太姑娘们出门的,听了这话面有得色地道:“说到这,也不是我夸我们太太,我们太太可真是这城里最宽厚仁和的太太了。也难怪我们太太这么大福气,儿女满堂,还个个儿女都好。”
  说着万婆子伸手就去端杯子,把杯中的茶当做酒一饮而尽,旁边陈家的一个婆子听见就撇一下嘴:“得了,万嫂子,你这话说给不熟的人听也就算了,说给我们,真是打脸。”万婆子酒意有些涌上来,眼一瞪就道:“怎的,难道我们太太不好?”
  陈家的婆子早已喝的一双眼都是红的,听了这话也笑一声:“说起你们太太,那是真的好,可惜所谓对庶出子女视若亲生,也只是哄哄别人的话吧?不然你们大爷娶的是什么样的人家?大姑娘嫁的是什么人?你们二爷定亲定的又是什么人,二姑娘嫁的又是什么人?”
  万婆子一张脸不晓得是恼了还是酒涌上来,整个都通红,站起身就道:“二爷定的人家哪里不好了?足有七八千两嫁妆呢?虽说……”陈家的婆子冷笑一声:“定了个外室生的女儿,也亏你们太太狠得下心。张嫂子,你们汪家难道就能让这样的人做你们外甥媳妇?”
  张婆子是汪家的下人,原本还在那作壁上观,听到自己被叫到,不由啊了一声方道:“这事,那能轮到我们做下人的置喙?姑太太定的这门亲,虽说不大体面,可是只要姑娘人好,过日子也是他们小两口过,况且……”
  陈家的婆子已经笑了:“况且总不是你们姑太太亲生的儿子,到时分了家,任由人自生自灭。啧啧,真是好打算。”原本想打听林三爷,谁知还扯出这么一件事,小玫隐约觉得,林太太看中邱玉兰的原因也呼之欲出。
  万婆子强自挣道:“天下的外室子女难道都不嫁娶了?况且那边只要上了族谱,不一样议亲,何必因她娘身世有些不体面就说这话?况且,二爷本就是庶出,庶出娶个外室女儿
  ,也算般配。”
  说完这句万婆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我们三爷还没议亲,到时等三爷定下亲事,你们啊,就该知道我们太太是真正对待庶出子女和自己子女一样的。”陈家婆子呵呵一笑没有说话,倒是张婆子道:“三爷和二爷还是有些不同的,三爷要不是……”万婆子咳嗽一声,张婆子忙把话收回去,小玫听的着急,倒是林妈妈先问出来:“怎么,林三爷难道有点不为人知的隐疾吗?”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29 来客

  万婆子已经呸呸连声:“胡说,我们三爷人长的好,待下也有礼,哪里有什么隐疾?顶多就是,”万婆子说一半又不说了,坐在壁角的一个婆子已经开口:“顶多什么?顶多就是有个不体面的舅舅?全城最出名的秦二辣子,要真分出去过,就你们秦姨娘的脾气,只怕到时被这秦二辣子活生生缠死。”
  秦二辣子?小玫心中生出疑惑,一个男人能有辣子这么个外号,就晓得不是个好缠的。万婆子一张脸已经有些憋不住地红了,咳嗽一声道:“什么舅舅?要知道,天下哪有把妾的亲戚当亲戚的道理?”这话一出声,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万婆子仔细想想,知道自己说的错在哪儿,对林妈妈讪笑一声:“多吃了几杯,竟多说了几句,瞧着时候不早了,还请进去瞧瞧,看姑娘们散了没?”
  林妈妈脸色有些不好,但知道在一起聊天,难免会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沉吟一下方道:“这会儿才该传晚饭呢,晚饭完了才走呢,来,大家聊了半日,想来也饿了,再拿些饭菜来。”小玫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也顺着林妈妈的话道:“今日厨房备的菜肴都极好,我们也沾下主人们的光,好好吃喝一顿。”
  众人笑着把话掩过,一会儿饭菜送来,大家吃喝毕,又谈笑一会儿,就来丫鬟传话说前面已开始散了,众人忙起身各自道别出去,林妈妈和小玫送着众人出去。等送的差不多了,林妈妈叫住小玫:“你今儿这话,想是帮表姑娘问的?”
  小玫只觉得脸顿时红到耳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林妈妈,林妈妈见得不到小玫的回话,叹口气道:“我晓得,表姑娘对太太心里总有些别的想法。可细想一想,表姑娘若嫁的不好,这打的不就是太太的脸?”小玫嗯了一声方道:“婶子说的是金玉良言,等回去我定会和表姑娘讲的。”
  林妈妈叹一声:“其实表姑娘虽也有那么几家问,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处。算来算去,林三爷还算是个尖儿,虽是庶出,但林家的家教一向都好,以后就算分的家业少。但只要夫妻心往一处使,这日子不会过的差。”小玫细细听了才道:“多谢婶子,等我回去和姑娘说。”
  林妈妈点头:“如此甚好,这成亲总是一辈子的事,虽说要长辈的命,但总也要姑娘欢欢喜喜嫁过去才好。”小玫又应了,这才和林妈妈道别回去。
  小玫回到邱玉兰房里,邱玉兰正在春芽的服侍下换衣,瞧见小玫进来,春芽抿唇一笑:“姐姐这是去哪儿了?说是出去转转,怎的直转到这会儿才回来,亏得姑娘不问。”邱玉兰手拿靶镜看着,见小玫神
  色已经知道打听了些东西来,嗔怪地看一眼春芽:“小玫定是有事,吃过饭没?没吃过的话让厨房再送份饭菜来。”
  春芽给邱玉兰换好衣衫,小玫上前给邱玉兰理着衣襟才道:“奴婢已经吃过了,方才遇到林妈妈说了几句,倒误了姑娘的事。”邱玉兰又是一笑,打发春芽去方太太房里回话,这才问小玫:“问的如何?”
  小玫把方才在屋里听的和林妈妈说的话备细告诉了邱玉兰,邱玉兰的手在空中划了几下才道:“比起舅母来,我总是少活了那么几十年。”这话说的无头无尾,小玫不由喊一声姑娘,邱玉兰已经低头思索一会儿才道:“罢,横竖就是这么一回事,我所求的还能有什么?”小玫只觉得邱玉兰这话说的暮气沉沉,不由叹道:“姑娘能嫁的,该比林三爷更好才是。”
  邱玉兰拿过一面镜子,瞧着镜中的自己过了很久才道:“人心本就如此,我想那么多做什么呢?你瞧着我是千好万好,可看在别人眼里,我不过是一个不顾廉耻认自己亲娘的舅舅为亲戚的庶出女儿,除了丰厚嫁妆,竟无一丝好处。”
  这话让小玫无法接,只有沉默,邱玉兰瞧了镜子半响才道:“罢了,把字再练一阵吧,说不定日后,我也学周先生一样呢。”小玫只觉心中一股寒意升起:“姑娘,不会的。”邱玉兰又是一笑:“不会?人没到闭眼那日,谁晓得会是怎样的?”
  说着邱玉兰已提笔开始写字,小玫定定瞧了邱玉兰半日才道:“姑娘和周先生不一样的。”邱玉兰眼波一转:“是不一样,周先生的性情气度,是我学不来的。”说着邱玉兰已往纸上写下几行字,却是花非花雾非雾。小玫认得这几个字的意思,却不晓得邱玉兰此时写这首词是为的什么,只得皱眉看着。
  邱玉兰之后的日子过的很平常的富家女子没有二致,每日跟着周先生学半日,剩下时间就在那做别的,偶尔出门应酬。和汪陈等姑娘已经来往的几回,渐渐来往的熟,和陈姑娘尤为熟悉。
  在邱玉兰瞧来,陈姑娘为人活泼中又藏有机敏,随性而又明白人心所在,实为不可多得之良友。只可惜陈姑娘也在议亲,闺中相聚的日子不多。汪姑娘的婚期就在明年,几位姑娘商量了,合着绣一副桌屏给汪姑娘做贺礼,邱玉兰也分的其中一扇,开始为汪姑娘绣起桌屏来。
  这日周先生正在讲课,有丫鬟进来道:“先生,外面来了一位太太,说是先生您原先的学生。”周先生的眉微微一皱,邱玉兰已放下笔道:“先生既有客来访,那学生就先告退。”周先生的眉皱的越发紧了
  :“客人姓什么?”
  丫鬟瞧一眼邱玉兰才道:“客人说夫家姓林,娘家姓邱。”吧嗒一声,邱玉兰手里的笔掉地,周先生瞧一眼邱玉兰才道:“我在客中,不方便见客,还请……”邱玉兰已经喊了声不:“先生还请出去见见吧,想是有什么事,不然……”
  丫鬟也叹气:“这客还很有一些古怪,并不愿见我们太太和老太太,只说求见先生您。”周先生怎不明白邱氏的意思如何,低头思忖一会儿才道:“那我出去见见吧。你先回去。”邱玉兰行礼退下,等走出门外才对小玫道:“你去听听,我那位姐姐说什么。”
  这正中了小玫下怀,唤来春芽服侍邱玉兰就往那边去了。春芽瞧着小玫背影,好奇问道:“小玫姐姐又有事了?”邱玉兰瞧她一眼,春芽吐下舌头没有再说,服侍邱玉兰回房。邱玉兰回到房中,依旧绣着桌屏,可那颗心却在厅上。
  那位邱玉兰已经记不得排行的姐姐,生母曾是邱太太的贴身侍女,因此邱太太对她们母女算是稍有看顾,这位姐姐在庶出姐妹中嫁的也算最好的,虽只嫁到林家的旁支,但那家家业不差,婆婆又平和,这位姐姐也投桃报李,每次归宁都只拜见邱太太,很少去见自己亲娘。
  或者这样的人才该是最正常的庶出女儿,而不是像自己这样。邱玉兰想的出神,旁边的春芽啊了一声:“姑娘,您这针绣错了。”邱玉兰低头瞧,本来该用绿线绣叶子,谁知竟用了红线,忙动手去拆,嘴里道:“冬日了,这手有些僵。”
  春芽送上一杯热茶:“今儿姑娘回来的早些,她们的火炉升晚了,难怪姑娘手僵呢。”邱玉兰接过热茶,不知道那位姐姐在和周先生说什么呢?
  邱氏既指明见的是周先生,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