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家有鲜妻 作者:桂仁(起点vip2012.04.03完结)-冲喜姐妹篇 >

第396章

家有鲜妻 作者:桂仁(起点vip2012.04.03完结)-冲喜姐妹篇-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为这句话,和他大姐又闹了点小矛盾。这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挑剔这些不着边的东西
  不过章清亭在走前,已经给李鸿文贺玉堂等交好之人都定下任务了,让他们发动一切三姑六婆,给这弟弟广泛撒网去,等她从南康回来,就要初步看见成效的。
  张发财笑着感慨,“我这个大女儿啊,真是没话说,家里这些年,里里外外可全亏得她张罗。”
  张蜻蜓听得心下微酸,忽地听门口有人说话,“爹您就记得大姐的好,我们都是不干活的”
  “哟小蝶你怎么回来了?”
  这是张小蝶?张蜻蜓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衣着得体,眉目清丽的女子,实在是很难将她和印象当中那个黄毛丫头联系在一起。
  张小蝶看见家中有外客也不意外,含笑见了礼,让下人们将一筐东西送进里屋,“这不是看着天热,家里预备了些消暑解渴的东西,就顺便给你们多备了一份,才忙完铺子里早上的生意,这就送来了。”
  “哎呀,你费这个钱干嘛?我们缺什么又不是不会买。”
  “大姐现又不在家,不是怕你们舍不得么?来,把春儿给我抱抱。啊,这些天能睡安稳了,长得可好多了。”
  “可不是么?全亏了你大姐家的婆婆,来作了场法。你别说,还真挺有用的”
  张小蝶噗哧笑了,“你别信她胡说,要不是金宝跑好几十里路去找人开了几剂好药,能有这效果?”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会说话?这话可千万别当人家面说,省得误会。”
  “知道了那几个小子呢?”
  “都在你哥那院子里做功课呢”
  “那我去瞧瞧。”张小蝶抱着咿呀乱叫的小侄女,和张蜻蜓等人又见了个礼,到旁院去了。
  张蜻蜓瞧得瞠目结舌,半晌才问,“小蝶,她嫁人了吧?”
  “是啊。”张发财有些诧异于她的称呼,却没有见怪,带着宠溺的笑介绍小女儿,“嫁了个秀才,也是书院的夫子。不过她这性子却没有她大姐沉稳,都仨孩子的娘了,还象小孩子一样。”
  “那老伯家,人丁挺兴旺的啊”潘云豹插了一句。
  “这倒是。”张罗氏端着盘洗净切好的瓜果出来,扳着指头算给他们听,“我家大女儿有一儿一女,大儿子是两儿一女,老三刚这丫头是两女一儿,四儿子有一个小子,现在媳妇还怀着,不知是男是女,这外孙孙子加一块,就足足九个半了。”
  张蜻蜓忽地想起,“那您家大儿子在干什么?”
  “哦,和他媳妇开酒楼在,城中那间绝味馆就是咱们家的。大媳妇家里从前可是御厨,有许多拿手绝活。你们要是去尝尝,报我的名字,让我儿子给你们打个折。”
  瞧着老爹老娘笑容里带着小小心机,张蜻蜓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他们都生活得很好,真的不用她再操心了。
  而在南康京城,章清亭却瞧着深锁紧闭的章家大门欲哭无泪。她怎么知道,原来老爹早带着一家人回老家去了?
  虽说还有几个看大门的,那都不是府上原来的人了,想打听什么也打听不到。
  赵成材瞧她这泫然欲涕的模样,都快急出一身的热痱子来,“娘子你先别着急,咱们要不去潘家打听打听?”
  “那有什么好打听的?”章清亭的声音里都带着哭腔了。
  进城之时早就问到,潘家老2都十多年不在家了。她怎么这么倒霉,大老远的好不容易回趟家,怎么就一个熟人也碰不着呢?
  赵秀才一急,出了个主意,“要不,咱们回你爹老家去看看?”
  章清亭听着这不靠谱的主意更要哭了,“那一来一返的得多少时间?再过些天,使团就该到了,你还哪里有时间?”
  正在赵成材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之际,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前询问了,“请问,你们二位有事么?”
  这人赵成材不认识,但章清亭打眼一看,却觉得有几分眼熟。再仔细一瞧,一个名字脱口而出,“你是章泰安”
  从前的小胖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不是读书的料子,却在三姐夫的影响下,酷爱习武。虽然起步晚了些,但家逢巨变后,人也成熟了不少,着实下了十年的苦功,中了个文秀才,又考了个武举人,因是官宦子弟,编入了御林军,在京师任职。今日恰好逢他休息,便回家看看,却恰巧遇到了章清亭。
  章泰安觉得十分奇怪,他明明不认识眼前这个女子,怎么却一口道出他的名字?“在下正是,请问您是哪位?”
  章清亭不好直说,“我是你家三小姐生母娘家的人,请问周奶娘还在吗?”
  听她提起三姐,章泰安倒是有几分敬重,请他们进了家门,奉上茶水才道,“周奶娘随三姐去了边关十多年了,这次三姐回京,她年岁大了,便没有回来。”
  这倒让章清亭可以畅所欲言的追问下去了,“我也有十多年没来京城了,能不能请小兄弟你讲讲家里的事情,也免得心里惦念。”
  这倒是无妨。章泰安经了这些年的历练,为人处世谦和许多,只要不是家丑,大致情况跟人说说也没什么。
  原来当年京城那一乱之后,章泰宁凭借真本事在科举中中了个进士,考虑到当时的局势,先是留京了一年,才外放出去做官,颇有清誉。
  章致知却是在自己的案子了结之后,便带着一家子返乡了。章泰富留在了京城,张蜻蜓送了些堂弟股份,他也不贪心,由爷爷作主,算做几个叔伯兄弟公中的,帮着陆真接手了张记猪肉铺的生意。
  章清莹十七岁那年,在章致知的老家嫁了个当地富绅之子。那门婚事是林夫人精挑细选的,虽说男方门弟不太高,但也是书香世家,况且男方人物出众,家境殷实,又兄弟和睦,离娘家又近,章清莹嫁去之后,自己也十分满意。
  章泰寅原本走的也是科举读书的路子,但家中大哥已经放了外任,二哥又在京城任职,他在中举之后便也主动放弃了进京考试,留在家乡伺奉双亲,照料家务,现在基本成了章府的当家人。
  当年将他送到沈家之时,张蜻蜓送他的那些钱财后来也没收回,就当作老爹的养老钱。后来在林夫人的指点下,他拿这些钱财置了些田产商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至于最小的妹妹,章清芬现在也有十来岁了,给林夫人养在膝下,那边府上也没几个人知道她的生母,小姑娘长得很是阳光明媚。
  只是唯有一桩,现在章泰安因在京中任职,还没有娶妻,连带着章泰寅也不能迎娶。不过这事张蜻蜓已经拜托给大嫂了,让她无论如何也得尽快给这弟弟保个媒不可。
  “你莫怪我啰嗦,你这年龄也不小的,确实也该早日成个家了。”
  天已黄昏,章清亭在这儿不觉坐了大半日,虽然章泰安说得很含蓄,但她基本上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章泰安颇有些赧颜的抓抓头,小时候嚣张跋扈的他,谁曾想年纪大了之后反而变得这么腼腆了?
  章清亭提出最后一个要求,“我好不容易上京一次,能让我在府里转下么?我没有旁的意思,就是想看看,看看这里。”
  章泰安不知怎地,看着这妇人的眼神,有一种莫名的熟悉,瞬间让他想起什么,却又怎么也记不起,不觉就点了点头。
  带着他们一家人,章泰安从大门处一一给他们介绍。那中年男人和一双儿女眼中俱是新奇的,只那高挑妇人的眼中却流露出浓浓的怀念之意。
  待走到三姐曾经住过的荷风轩,妇人眼中竟是湿润了。
  夕阳西下,金红的晚霞洒在轩外一池碧波上,映得那些亭亭而立的荷花开得分外娇艳。清风徐来,摇曳满院莲香。
  章泰安看着院外这些荷花,脸上现出柔和之意,“爹爹临走前,交待我一定要照顾好此处。三姐为了保住全家,差点就做了千古罪人,相比起来,我们为她做的,就实在太少了。”
  推开门,一草一木都保持着原样。
  恍惚时间悄然凝滞,章清亭看到了自己似乎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镜前梳妆,在桌前写字,在琴边弹奏,在窗下刺绣。
  而在她的房间正中,现在供着一名女子的画像,温婉妩媚,谦和恭顺。
  “这是哪位?”赵成材小心的问。
  低低耳语,“是我娘。”
  “那咱们很该上柱香的。”
  于是,找了个借口跟潘泰安解释了下,带着孩子们跪下,以子孙大礼参拜了一番。
  香烟袅袅,直上画卷。衬出画中女子眉目灵动,似是笑得分外温馨。
  从章府出来,章泰安才想起问了一句,“二位,若是日后给我家三姐说起,你们该怎么称呼呢?”
  章清亭含笑看着他,“你就跟她说,是张发财的女儿女婿来了,她就知道了。”
  章泰安点头记下,章清亭终于可以了无牵挂的离开了。
  只是遗憾,不能亲眼看看那个张蜻蜓,还有她的丈夫儿女。
  “要是那天,我随你们一起去岸上就好了。”
  同样的遗憾,也盘桓在张蜻蜓的心里。
  “没关系,只要我们两家有缘份,一定能遇上。”潘云豹很有自信,大不了,过些年再找机会来一趟呗。
  张蜻蜓嘿嘿笑了,她心里还真的在打这个主意
  
  
  当清亭遇上蜻蜓(四)【大结局】
  
  有一句老话,叫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蜻蜓和章清亭特意想遇遇不上,偏偏在最不想遇的时候遇上了。
  此事说来话长,还要从赵家小二说起。
  到南康进行一番寻根之旅后,赵小二迷上了南方街头的一道着名小吃——炸臭豆腐。
  只要一闻见那股子臭味,小家伙就流着口水走不动路了。也不敢说要,只是可怜巴巴的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爹娘,那小模样你要不买给他吃,自己都觉得残忍。
  反正也不值几个钱,赵秀才本着难得来一回的心态,只要遇上,就尽量都满足了儿子的愿望。再说了,每回看见小家伙捧着个小碗,吃得稀里呼噜的样子,实在也挺逗人的。
  当然,素**洁又注重规矩的章清亭是坚决不吃这玩意儿的,怕熏臭了衣服,甚至连靠都不靠过去。
  这一点,赵顺娘倒是随了母亲,小姑娘大了,还是很臭美的。每当弟弟要吃那黑乎乎,臭烘烘的玩意儿时,她也捏着鼻子躲出老远。
  于是,就只有不怕脏不怕臭的赵秀才陪着儿子去吃这个了。当儿子的吃着,当爹的也不可能白站着,吃了几回,连为人师表的赵秀才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独特的味道。
  等到要离开南康国的时候,赵成材除了去讨要了份这臭豆腐的制作偏方,还特意买了一些人家的卤水,准备在路上馋的时候就买几块豆腐搁进卤水里浸泡,再拿出来一炸,就有得吃的。
  章清亭对此行径很是不齿,“咱们这回去可不比来时自在,跟着使团呢,你好意思在船上弄得臭气熏天的么?”
  这话说得也很在理,赵大院长总不能为了几口吃的,就败坏了整个扎兰书院的名声。可那些卤水也舍不得扔,还得装在瓦罐里,时不时的躲在房中烧开一两回以防它变质。
  可是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在经历了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这一日,又到了他们曾经巧遇潘云豹一家子的那个码头。
  使团里的官员们颇觉辛苦,经商议过后,决定在此停留一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